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组织损伤后需要恢复原形态及功能,然而目前常用的骨移植方法因存在供体来源、并发症等问题而受到限制,因此需要寻求新的骨再生策略。近年研究表明外泌体可通过转运miRNA、蛋白质等生物活性分子,调控受体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分化功能,可成为促进骨再生的潜在治疗载体。本文将系统综述外泌体的性质及其在骨再生中的作用,为其在骨再生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3.
王道强  戴蔚  张鹏  郭强  吴敢峰 《当代医学》2022,28(12):132-134
目的 探讨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技术中应用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本院行牙种植的80例牙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材料应用钛膜)与研究组(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材料应用海奥口腔修复膜),每组40例.比较两组修复成功率、骨厚度与植骨厚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  相似文献   

4.
骨缺损的修复是骨科的重要课题,也是骨科临床常见的难题之一。随着医学及生物材料的发展,8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的膜引导组织再生(MGTR)技术,用以修复扁平骨及长管状骨缺损获得成功,因为骨组织是以再生方式完成创伤修复的组织之一,故MGTR适用于骨再生过程,即膜引导性骨再生(MGBR)为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现将近年来有关应用MGTR技术修复骨缺损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骨缺损和骨折不愈合是临床疑难问题,骨移植是基本的治疗方法,大量研究表明,在骨折修复过程中不同组织细胞向缺损或骨折处迁移速度不同,而周围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向缺损和骨折处迁移快,纤维组织阻断了血管长入骨移植材料中而导致骨愈合障碍。近年发展的膜引导组织再生(Membrance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MGTR)技术.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希望,本文就该技术的发展及膜材料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何亮  杨楠  余洋  郑金曙 《河北医学》2009,15(2):136-138
目的:在人工牙即刻种植术中将多孔骨无机质以及复合自体骨植入种植体周骨缺损区,覆以可吸收膜的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进行骨内即刻种植,以探讨即刻种植术中引导骨再生的应用,以促进种植体骨融合,确保种植成功和良好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新鲜拔牙创内即刻植入ReplaceTM根型螺纹纯钛种植体,采用与植体类型配套的扩骨器的骨挤压法制备种植体窝,在种植体与拔牙窝之间的骨缺损区植入Bio-OssTM颗粒多孔骨无机材料以及复合自体骨植入,覆以Bio-GideTM可吸收膜。结果:所有13例即刻种植18枚植体,均达到临床和放射学上的骨融合,植骨材料及自体咀嚼粘骨膜瓣也正常愈合。13例患者即刻种植义齿修复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即刻种植中种植体周的骨质缺损区不大,骨量不足的情况也较轻,较适合多孔骨无机质膜下植入的应用,能达到充填骨缺损、引导骨生成、与种植体和自体骨相骨性结合的作用。本组病例随访时间短,虽远期成功率无从谈及,但种植体及植骨材料的成活,软、硬组织的成功保护,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增强了术者对即刻种植临床应用的信心,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可以相信,本组病例即刻种植中所采用的骨引导再生技术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7.
再生医学在短时间内的迅速发展与现代医学研究中的多种创新手段和新技术的应用密不可分;同时骨再生研究期待更多的新技术的应用。用于骨仿生材料制作的纳米技术多年来,人们对再生医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器官、组织水平和细胞水平;而纳米技术的出现和应  相似文献   

8.
辛伐他汀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的成骨分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骨髓基质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探讨其刺激成骨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成年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作用72h后,RT-PCR检测骨钙素(osteocalcin,OCN)mRNA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OCN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水平的变化,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细胞化学染色及酶比活性测定。结果:辛伐他汀作用72h后,OCN的mRNA表达水平增高,OCN、OPN蛋白表达水平增高,呈剂量依赖关系,细胞ALP染色增强,ALP比活性显著增高。结论:辛伐他汀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的成骨分化,辛伐他汀刺激成骨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辛伐他汀促进腱骨愈合的效应。方法采用15只大白兔建立实验模型,取自体趾长屈肌腱进行前交叉韧带(ACL)重建,胫骨侧应用螺钉固定,股骨侧采用悬吊固定。左侧作为实验侧,在股骨隧道远关节侧填塞入辛伐他汀明胶海绵复合物;右侧为对照侧,填塞入明胶海绵。术后2、4、8周各处死3只做组织学检查,术后8周处死6只做生物力学检查,观察腱骨愈合情况,通过对比判断辛伐他汀促进腱骨愈合的效应。结果实验侧术后2周腱骨界面见大量新生血管,结合紧密;4周可见大量sharpey纤维形成;8周腱骨界面模糊,可见分层软骨。对照侧术后4周未见sharpey纤维形成,8周见sharpey纤维形成。生物力学检测发现,术后8周实验侧股骨隧道拉脱负荷高于对照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应用辛伐他汀具有促进ACL重建骨隧道腱骨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吴恒煊  江峰 《广西医学》2001,23(5):1105-1107
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骨缺损是临床常见而棘手的问题 ,膜引导性骨再生是近年新兴的骨缺损修复手段 ,是生物材料科学与临床治疗学有机结合的新概念。 195 7年〔1〕,Marray用塑料罩 (plasticcage)对狗股骨缺损区血凝块保护 ,获得正常骨愈合。Melcher〔2〕于 1978年将此方法用于牙周病的治疗。1982年Nyman〔3〕提出了引导组织再生 (GuidedTissueRegeneration ,GTR)的概念。至今已有许多学者从组织学研究和临床追踪观察中 ,证实了引导性骨再生膜在促进骨缺损修复的作用。目前 ,引导性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上颌前牙区牙槽骨水平宽度不足的患者应用垂直纵向骨劈开联合骨挤压和骨引导再生术行种植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22例上前牙单牙缺失伴牙槽骨萎缩导致前牙区牙槽骨水平宽度不足,唇侧骨板骨吸收的患者,应用垂直纵向骨劈开联合骨挤压和骨引导再生术植入22颗种植体,术后6个月暴露种植体,完成上部修复。结果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修复完成后观察7~36个月,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无种植体丢失。结论对上颌前牙区牙槽骨水平宽度不足的患者,应用垂直纵向骨劈开联合骨挤压和骨引导再生术行种植体植入,可改善牙槽骨质,可避免因钻骨造成骨量缺失,保存骨量,提高GBR成功率,拓宽了种植手术适应证的范围,获得种植体的Ⅰ期植入,大大改善修复后美学效果,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种植术中使用医用胶原膜对术后骨融合期引导骨再生的影响。方法:对31例种植术中发现骨量不足的骨缺损区和即刻种植术中种植体与拔牙创间骨间隙较大区域采用医用胶原膜覆盖并严密缝合,术后1周,1个月,2个月,4个月连接种植体上部结构时摄X线片,对新骨生长情况进行连续性临床和X线的观察分析。结果:31例患植入种植体47枚,其中39枚种植体植入后使用了胶原膜,二期手术时种植体均已与骨组织形成理想的骨融合,顺利完成种植义齿修复。39枚种植体中有15枚种植体于术后2个月的X线片可见到种植体封闭螺帽上方骨密度增高影,4个月后二期手术切开牙龈时可见到新骨覆盖种植体表面,用骨凿等去除新骨后方可见到封闭螺帽。结论:医用胶原膜在种植术中有较好的引导骨再生利用,有利于种植术后骨融合期新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骨延长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骨延长的研究从19世纪就已经开始,当时的方法主要是一次性截骨延长.现代的骨延长术始于Codivilla的研究,他于1904年首次采用股骨干截骨和跟骨牵引进行股骨延长,虽然该方法引起了较严重的并发症,但对此后骨延长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海鑫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1):2634-2635,2638
目的:观察引导骨再生术在牙槽骨严重缺损患者修复位点保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患者外伤导致上颌牙槽骨粉碎性骨折且牙齿折断无法保留,估计骨质缺损量大,高度、丰满度不佳不能行满意修复患者18例,在一期手术同时植入Bio-OSS骨粉并覆盖Bio-Gide膜,术后10日拆线,1个月、3个月、6个月复诊。结果:所有患者无不良症状和体征,X线片显示,术后3个月Bio-OSS复合人工骨植入区有新生骨形成;术后6个月植入区内人工骨与骨组织融为一体,骨缺损已基本修复,明显改善了牙槽骨高度与丰满度。结论:GBR技术是理想的骨增量技术,能有效地改善修复前的骨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不同速度延长对骨再生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20只羊和20只兔胫骨上干骺端截骨延长的实验结果,并对不同延长速度下延长区骨再生过程进行了讨论。延长区新骨形成快,其骨愈合过程既有膜内成骨又有软骨内成骨,但是以膜内成骨为主。作者通过X线和组织学检查方法,观察了1.0mm/d、1.5mm/d、2.0mm/d和2.5mm/d 4种延长速度下骨再生过程。结果提示用缓慢速度延长(1.0mm/d),其组织创伤反应小,骨再生迅速,且延长段骨小梁的致密度和成熟度均优于快速延长(2.0mm/d或2.5mm/d)。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自体骨移植术中引导骨再生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26例进行牙槽嵴骨增量手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为给予自体骨移植+膜引导再生技术的患者;对照组为给予单纯的块状自体骨移植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牙骨吸收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皆出现移植骨吸收情况,对照组患者骨块吸收值(1.977±0.383)mm相较于观察组患者骨吸收值(0.558±0.220)mm情况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移植+膜引导再生技术有利于再生骨的重建及种植体的骨性愈合,骨增量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骨缺损是常见而棘手的问题,目前临床上采用的自体骨、同种异体骨以及各种骨的代用品治疗骨缺损都有其可取和不足之处。因此,寻找简便、高效的治疗方法是当今骨科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引导性骨再生是近年不少同道在修复骨缺损研究方面颇感兴趣的问题。随着人们对各种骨诱导因子在骨折愈合重要性上的进一步了解,特别是将引导性骨再生膜和膜内填充材料结合起来修复骨缺损的研究报道亦日渐见多。现试就这一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0):98-10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106例(2016.7.12~2017.7.12)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均53例,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NF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NFDS评分相比常规组明显较低(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45%与77.36%,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5%与5.66%,组间比较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采取较大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可降低神经功能的受损程度,使得治疗效果提高,药物安全有效,值得采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