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琼  张道进  陈晓健 《吉林医学》2011,(6):1066-1067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与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胰岛素抵抗(IR)以及高尿酸血症(Hu)患者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胰岛素抵抗以及高尿酸血症患者分成贝那普利治疗组(A组)、氯沙坦治疗组(B组),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间血压、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血尿酸、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皆有显著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上升,氯沙坦组血尿酸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而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与氯沙坦对于合并有胰岛素抵抗以及高尿酸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皆有降压和改善IR作用,氯沙坦还具有降低血尿酸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高血糖合并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110例高血糖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氨氯地平(HG/A组)和氯沙坦(HG/L组)治疗12周。并将两组患者中代谢综合征(MS)患者分别作为MS/A组和MS/L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HG/A组和HG/L组患者在经过12周治疗后,SBP和DBP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患者SBP和DBP降低幅度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HG/L组FINS水平和HOMA-IR与HG/A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MS/L组患者FINS水平和HOMA-IR与MS/A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糖合并高血压患者在经过氯沙坦治疗12周后,不仅血压下降,而且胰岛素敏感性提高;MS患者经氯沙坦治疗12周后胰岛素敏感性也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BP)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BI)的影响。方法11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服用依那普利,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BP、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及空腹胰岛素(FINS)的变化。结果治疗后BP、BMI、FINS、FBG明显下降(P<0.0或P<0.05),ISI明显上升(P<0.05)。结论依那普利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氯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高血压病(EH)患者胰岛素敏感性(ISR)的影响。方法:临床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惠者68例,用氯沙坦治疗5周前后分别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动态血压,同时治疗前后分别测空腹血糖(BG)及空腹血胰岛素(IS),同时选取正常对照组52例观察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①服用氯沙坦后EH患者的血压与用药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②治疗前EH组与正常对照组BG均正常,无显著差异。治疗前EH组IS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ISI低于对照组(P〈0.01)。③治疗前后比较BG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较治疗前IS明显下降(P〈0.01);ISI明显增高(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氯沙坦在稳定降压的同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单味中药黄芪对胰岛素抵抗并高血压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研究单味中药黄芪对胰岛素抵抗 (IR)并高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用 60只成年Wistar雄性大鼠 ,随机分成正常组 (1 5只 )和模型组 (4 5只 ) ,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 ,模型组给予高脂高糖高盐饲料喂养 8周 ,造成胰岛素抵抗并高血压的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空白组 ,中药黄芪组、二甲双胍组进行对照实验 ,分别于治疗的第 3周 ,第 6周测量空腹血糖 (FBG)、空腹胰岛素 (FINS)、李氏敏感指数 (ISI)、血压等指标 ,观察其对胰岛素抵抗并高血压的影响。结果 :(1 )与模型空白组比较 ,中药黄芪能明显降低IR并高血压大鼠的FBG、FINS、收缩压和舒张压 (P均 <0 .0 5或 <0 .0 1 ) ,增加ISI(P <0 .0 1 )。 (2 )与模型空白组比较 ,二甲双胍也能明显降低FBG、FINS、舒张压和收缩压(P均 <0 .0 5 ) ,增加ISI(P <0 .0 5 )。 (3 )中药黄芪降低IR并高血压大鼠收缩压和舒张压的程度似较二甲双胍更为明显(P <0 .0 5 )。 (4 )治疗后 ,中药黄芪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与ISI呈显著负相关 (r分别为 -0 .66和 -0 .71 ,P均 <0 .0 5 ) ;均与FINS和FBG呈显著正相关 (r在DBP时分别为 0 64和 0 .60 ,在SBP时分别为 0 68和 0 .64,P均 <0 .0 5 )。结论 :(1 )中药黄芪可作为中药胰岛素增敏剂 ,此作用与二甲双胍相似。 (2 )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 ,探讨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41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与 30例未合并高血压者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 (BMI)、空腹血糖 (FBG)、空腹胰岛素 (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的FINS、TC和TG均高于未合并高血压组 (P <0 .0 5~P <0 .0 1) ;但ISI低于未合并高血压组 (P <0 .0 0 1) ;两组间患者年龄、病程、BMI、FBG差异均无显著性(P >0 .0 5 )。结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体内存在着明显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7.
唐冰霜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7):854-855,858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4例服用替米沙坦40 mg每天1次进行治疗;对照组34例服用氨氯地平2.5 mg每天1次,观察2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包括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血管内皮功能[血浆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BG、FINS、IRI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后ET-1、NO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替米沙坦可有效改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高血压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按WHO标准选择非肥胖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氯沙坦治疗组:每日服氯沙坦50~100mg;苯那普利组:每日服苯那普利10mg,均为每日清晨8时1次口服,疗程12月.治疗前后测血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及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P<0.01),组间无差异(P>0.05);治疗前各组空腹血糖无明显差异,两组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及餐后2小时胰岛素显著升高(P<0.01),ISI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上述指标显著改善(P<0.01),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沙坦和苯那普利均能改善高血压胰岛素抵抗,且使胰岛素敏感性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对肥胖的1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肥胖的1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罗格列酮治疗组(RSG组)和安慰剂组(PLBO组)各30例,以血压正常的非肥胖者30例作为对照组(CTRL组),8周后观察3组患者血压的变化,并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游离脂肪酸(FFA)、瘦素(LP)、甘油三酯(TG)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等指标,分析血压与各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RSG治疗后,与同期PLBO组相比,RSG组SBP、DBP、FINS、LP、FFA、TG下降,ISI升高(P<0.01),FBG无明显改变(P>0.05)。而CTRL组与PLBO组各指标与实验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RSG可降低肥胖的1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其机制主要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以及高瘦素血症起降血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与氯沙坦在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2006至2007年我院门诊及收治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替米沙坦治疗组(n=80)和氯沙坦治疗组(n=80)。替米沙坦治疗组使用替米沙坦口服(80~160mg/d),氯沙坦治疗组使用氯沙坦口服(50~100mg/d),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替米沙坦组和氯沙坦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160/102)~(130/85)mm Hg,(160/103)~(142/89)mm Hg,均P〈0.05)。替米沙坦治疗组在治疗后较治疗前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降低(P〈0.05)。氯沙坦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替米沙坦在降低血压的同时降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氯沙坦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伴正常高值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5例合并正常高值血压的T2DM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5例和罗格列酮治疗组60例.对照组维持原治疗,治疗组在原治疗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4 mg·d-1治疗.治疗前及干预3个月后分别观察两组血压(B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罗格列酮组治疗后BP、TG、FBG、FINS、HbAlc、IRI均明显降低,ISI明显著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罗格列酮治疗T2DM患者在降低血糖、改善IRI、提高ISI的同时,可降低伴正常高值血压患者的血压.  相似文献   

12.
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菊 《重庆医学》2011,40(1):49-50,52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高血压低危组(22例)、中危组(20例)及高危组(18例)口服替米沙坦12周前、后的血压、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另取正常对照组(20例)检测以上生化指标作为正常对照。结果治疗前中、高危组患者血压高于低危组(P<0.05);3组高血压患者FINS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SI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3组血压均明显下降(P<0.01);低、中危组患者的FINS降低,而ISI增加(P<0.01),但替米沙坦对高危组患者的FINS和ISI无影响;治疗后低、中危组FINS和I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米沙坦能改善高血压低、中危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而对高危组患者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永城市人民医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1次/d,5 mg/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缬沙坦80 mg/次,1次/d。比较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变化及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情况变化,统计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FBG、2 h PG、FINS明显低于对照组,IS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16%,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2%,与对照组7.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7,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血压、控制血糖、提升胰岛素敏感性,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4.
罗格列酮对2种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SG)对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及两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10%果糖水喂养雄性SD大鼠制备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insulin resistance hypertensive rat,IRHR)模型,同时用两肾一夹法制备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two-kidney, one-clipped renovascular hypertensive rat,RHR)模型,观察RSG对2组大鼠的降压作用,通过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serum insulin,FINS)、瘦素(leptin,LP)、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及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等指标,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高胰岛素血症(hyperinsulinemia,HIS)角度探讨RSG可能的降压机制.结果 RSG处理后IRHR组大鼠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FINS、LP和TG与处理前相比明显降低,ISI明显升高(P<0.01),FBG无明显改变(P>0.05).RSG处理后RHR组大鼠与处理前相比SBP、FINS、LP、TG、ISI和FBG与RHR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RSG可明显降低IRHR模型的血压而对RHR模型无明显降压作用.其机制主要通过改善IR/HIS以及高LP血症起降血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苯那普利与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胰岛素抵抗 (IR)以及高尿酸血症 (HU)患者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 :6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胰岛素抵抗以及高尿酸血症患者分成苯那普利治疗组 (A组 )、缬沙坦治疗组 (B组 ) ,疗程 8周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间血压、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血尿酸、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皆有显著下降 ,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上升 ,缬沙坦组血尿酸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 ,而苯那普利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苯那普利与缬沙坦对于合并有胰岛素抵抗以及高尿酸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皆有降压和改善IR作用 ,缬沙坦还具有降低血尿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的敏感性。方法:对无糖尿病老年高血压组74例、老年对照组54例测定空腹及餐后2h血糖(FBG)、胰岛素(FINS)、C肽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进行对比。结果:空腹血糖测定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老年高血压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清胰岛素水平及C肽水平均较老年对照组患者明显升高(P<0.01)。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着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氯沙坦钾片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对空腹血糖异常的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择既往无糖尿病史,空腹血糖> 5.6 mmol/L且口服75g无水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后2 h PG< 7.8 mmol/L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00例,分别给予氯沙坦钾片(50 ~ 100 mg/d,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而定)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 ~5.0 mg/d,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而定)强化降压治疗12个月,并同时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在血压达标( BP< 130/80 mmHg)的情况下,对比其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OGTT 2h后胰岛素(2 hours fasting insulin,2 h IN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e index,ISI)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氯沙坦钾组FINS水平下降,ISI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FINS、ISI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2组2 h INS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 对于空腹血糖异常的高血压患者,氯沙坦钾较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更具有改善胰岛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的优势,但两者对餐后胰岛素水平无明显作用,考虑与空腹血糖异常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8.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贝那普利、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罗格列酮,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FPG、2 hPG、HbA1c、FINS、T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罗格列酮在与二甲双胍产生协同作用明显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同时,还可以降低患者血压,从而使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糖和血压同时得到更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代谢综合征(MS)的干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将124例M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生活方式干预组仅行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组在此基上加服二甲双胍,干预前及干预后半年分别测量体重指数(BMI)、收缩压和舒张压(SBP、DBP)、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浆脂联素水平(APN)、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等。结果:治疗后两组SBP、DBP、TG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二甲双胍组BMI、FBG、FINS较前明显下降,APN、ISI较前明显升高(P<0.01),而生活方式干预组上述指标的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非糖尿病MS患者口服二甲双胍半年后APN水平和ISI明显升高,MS 5项指标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参连玉泉煎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符合2型糖尿病IR诊断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参连玉泉煎治疗联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基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糖(FBG、PBG)、血胰岛素(空腹、餐后)、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红细胞胰岛素受体活性、血压、血脂.结果:治疗后2组均能降低患者血糖,治疗组FBG、PBG、ISI、HOMA-IR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能显著提高红细胞胰岛素受体高、低亲和力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并明显降低LDL-C、BUN及舒张压.结论:参连玉泉煎可显著增强T2DM患者INS敏感性而降低IR,提高外周组织胰岛素受体的数量可能是其主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