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认为,脂肪肝与糖尿病两者具有共同的患病基础,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代谢综合征(MS)的肥胖、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IR)等组分并存,甚至认为NAFLD是MS的一个临床特点或肝脏表现.因此,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将NAFLD列为MS的主要组分之一[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收集NAFLD组患者57例[包括单纯性脂肪肝21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29例肝硬化7例和正常对照组22例.采用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TNF-α仅和IL-6水平.同时检查受试者体质量指数、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用以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了解合并代谢综合征情况.比较各组间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并分析TNF-α、IL-6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和代谢综合征发生的关系.结果:单纯性脂肪肝、NASH和肝硬化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NASH组水平最高,且显著高于单纯性脂肪肝和肝硬化组(P<0.05).受试者血清TNF-α、IL-6水平与HOMA-IR均呈显著性正相关(r=608,0.709,均P=0.000).合并代谢综合征的NAFLD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显著高于不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P<0.05).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与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呈显著性相关(r=0.409,P=0.002;r=0.552,P:0.000).结论:TNF-α、IL-6通过诱导胰岛素抵抗对NAFLD疾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并有助于NAFLD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体检人群1854例,进行问卷咨询、体格检查、血脂、血糖和实时肝脏超声检查,计算肝脏脂肪含量。根据B超和体检结果分为对照(CN)组和NAFLD(FL)组,组内按照有、无M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FL组MS患病率为43. 07%,远远高于CN组10. 82%。两组内MS(+)亚组的年龄、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肝功能、血脂、血糖和HOMA-IR等指标都明显高于MS(-)亚组(P<0. 01,P<0. 05)。两组内MS(+)亚组肝脏脂肪百分比均显著高于MS(-)亚组,而CN组MS(+)亚组明显高于FL组MS(-)亚组;两组内MS(+)亚组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患病率均显著高于MS(-)亚组。结论 NAFLD患者伴发MS明显增加,MS(+)患者肝脏脂肪含量明显上升,提示MS是肝脏脂肪聚集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NAFLD防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0岁及以上人群代谢紊乱集簇与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2008年6至7月人选上海市闵行区汀川社区60岁以上非糖尿病老年人3416名,测定血压、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血清铁蛋白,采用稳态模型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β细胞功能,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及处置指数。根据上述结果将糖耐量正常者分为4组:胰岛素敏感+胰岛素分泌减退组(SF2组,n=514);胰岛素敏感+胰岛素分泌正常组(SF,组,n=1049);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减退组(SF,组,n=17);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正常组(SF4组,n=516)。另根据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将全部研究对象分为代谢紊乱0组分组(MS0组,n=1564)、代谢紊乱1组分组(MS1组,n=1603)、代谢紊乱2组分组(MS2组,n=170)、代谢紊乱93组分组(MS3组,n=79)。各胰岛功能组及代谢紊乱组分别进行血清铁蛋白水平相关性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Bonferroni法)。血清铁蛋白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研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随着代谢紊乱组分数目增加,血清铁蛋白、体质指数、体脂含量、收缩斥、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逐渐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及处置指数逐渐下降。高甘油三酯组、肥胖组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分别高于正常甘油三酯组、正常体质量组。各代谢紊乱组(高甘油三酯、高胆同醇、高血压和肥胖组)中男性铁蛋白水平均高于女性。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空腹血糖、2h血糖、空腹胰岛素、体质指数、甘油三酯、总胆㈨醇、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与血清铁蛋白呈显著正相关(P〈0.01),胰岛素处置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与血清铁蛋白呈显著负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体质指数、甘油三酯是影响老年代谢紊乱者血清铁蛋白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60岁及以上人群血清铁蛋白升高与代谢紊乱集簇显著相关,血脂异常、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是该年龄段人群血清铁蛋白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普通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探讨MS与NAFLD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体检的普通人群共2374例,B超检查诊断脂肪肝,检测腰围、体重指数(BMI)、血压、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尿酸、血脂、空腹血糖(FBG)等指标,分析NAFLD和MS的患病率及MS相关组分与NAFLD的关系。结果共502人诊断为NAFLD,NAFLD患病率21.15%,男性高于女性。NAFLD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50.4%,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AFLD危险因素前三位分别是甘油三脂、FBG、BMI。结论普通人群中NAFLD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NAFLD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与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选择年龄>60岁男性MS患者60例为试验组,非MS者30例为对照组.所有病人均测定腹围、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和SF水平,分析SF与老年男性MS的关系.结果 MS组血清S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SF水平与腰围(r=0.37, P=0.004) 、收缩压(r=0.31, P=0.016) 、舒张压(r=0.30, P=0.020) 、空腹血糖(r=0.287, P=0.026) 和胰岛素抵抗指数(r=0.381, P=0.004)成正相关.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排除上述因素后,SF与胰岛素抵抗仍独立相关(P=0.001).结论 体内铁储存过多与老年男性MS独立相关,其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与小肠黏膜损伤的关系.方法:按入排标准回顾性收录自2011-08/2015-10于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行胶囊内镜检查者的临床资料.比较MS组与对照组(无MS任一组分)患者小肠黏膜不同病变的发生率、Lewis评分、小肠损伤严重程度,MS不同组分与小肠黏膜损伤的情况以及胰岛素抵抗与小肠黏膜损伤的相关性.结果:收录3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最终179例患者的资料可用于分析.其中诊断为MS者34例,对照组者145例.MS组小肠绒毛水肿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0.6%vs 33.1%,x~2=16.10,P0.001),但两组溃疡发生率则无统计学差异(8.8%vs 4.8%,P=0.404).MS组Lewis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76.62分±81.55分vs 43.59分±86.96分,t=-2.016,P0.001).高血糖患者Lewis评分比无高血糖患者高34.242分±17.263分,结果有统计学意义(t=1.984,P=0.048).此外,胰岛素抵抗指数越高,小肠Lewis评分越高(B=8.173,t=2.173,P=0.032).结论:MS可能为小肠黏膜损伤的危险因素,而高血糖则可能是MS引起小肠黏膜损伤最重要的组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肥胖青少年血清睾酮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选取14~30岁的肥胖青少年574例为研究对象,分为MS组(n=305例,其中男87例,女218例)和非MS组(n=269例,其中男60例,女209例).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睾酮水平.结果 男性中,MS组的睾酮水平低于非MS组[(3.0±1.1) ng/ml和(3.5±1.4) ng/ml,P<0.01];睾酮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三酰甘油(TG)呈负相关.女性中,MS组与非MS组睾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0.3)ng/ml和(0.8±0.4)ng/ml,P>0.05].睾酮与收缩压(SBP)、FINS、HOMA-IR呈正相关.无论男性还是女性,睾酮与MS各组分的多重回归分析显示只有HOMA-IR与睾酮水平独立相关.结论 肥胖青少年男性血清睾酮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肥胖青少年女性睾酮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胰岛素抵抗可能是代谢综合征与睾酮之间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代谢综合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包括从单纯的肝脂肪变性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以致最终发展为肝硬化的一组肝脏慢性广谱性临床病理综合征。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NAFLD与代谢综合征(MS)的各个组分密切伴随,甚至有学者将其作为MS的组分之一,并发现胰岛素抵抗在NAFLD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迄今对NAFLD的发病机制还了解甚少,目前广泛接受的一个理论是“二次打击”假说。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在肝脏沉积造成的“第一次打击”之后,肝细胞对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作用导致的“第二次打击”的敏感性增加而引起肝损害。本文主要目的是对NAFLD的临床病理特点、与胰岛素抵抗及MS的关系以及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同时也介绍了目前预防和治疗NAFLD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特征.方法 206例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有T2DM和NAFLD分为4组,采用肝脏胰岛素抵抗指数(HIR)、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Matsuda指数(MSI)评估胰岛素抵抗性,采用HOMA-β、早相及晚相胰岛素分泌指数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 NAFLD组和T2DM伴NAFLD组的H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T2DM组(4.13±0.64,4.03±0.69比3.52±0.78,3.53±0.64,P<0.05),T2DM伴NAFLD组的HOMA-IR显著高于T2DM和NAFLD组(3.35±2.69比2.31±1.39,2.40±1.55,P<0.05);NAFLD组的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2.13±0.17比2.61±0.13,P<0.05),而T2DM组和T2DM伴NAFLD组的HOMA-β、早相及晚相胰岛素分泌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AFLD患者主要表现为肝脏胰岛素抵抗,其胰岛β细胞早相胰岛素分泌受损;T2DM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其胰岛β细胞早、晚相胰岛素分泌功能均受损.当患者既有T2DM又有NAFLD时,胰岛素抵抗将更严重.  相似文献   

11.
曾民德  茅益民 《肝脏》2008,13(3):246-25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肝病,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AFL)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NAFLD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但更多见的还是全身性疾患在肝脏的病理表现。2004年世界胰岛素抵抗(IR)研讨会把NAFLD列入构成代谢综合征(MS)的主要条件,MS的其他组分包括内脏型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等。目前,NAFLD的患病率在西方发达国家为20%~30%,在亚太和北美国家为12%~24%。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冠心病(CAD)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234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并有糖、脂代谢指标及腹部超声检查结果,男性148例,女性86例,平均年龄66.6岁.应用冠脉狭窄指数(CSI)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代谢综合征采用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关于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结果 234例研究对象中,62例患者为NAFLD.与无NAFLD组相比,NAFLD患者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明显升高(75.8%对50.0%,P<0.01).CAD伴NAFLD在60岁以下患者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60岁以上者(27.4%对13.7%,P=0.005).尽管CAD亚组与CAD合并NAFLD亚组的CS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后者的年龄明显低于CAD亚组(P=0.00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心性肥胖为NAFLD的独立危险因子(β:1.701,P<0.001).Logistic回归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分别是影响冠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β=0.032,P=0.027)以及影响CSI评分的主要因素(β=0.125,P=0.022).结论 中年肥胖及脂肪肝人群应当重视冠心病的筛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MS)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MS诊断标准将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40例CHC患者分为MS组(14例)和非MS组(26例)。比较两组间一般情况、HCV基因型、病毒载量、肝脏脂肪变性及严重程度、肝脏酶学指标、糖代谢相关指标、脂代谢相关指标等因素。结果两组人群在性别、年龄、BMI、腰臀比、CHO、FFA、瘦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HCV病毒载量及基因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MS组FPG、TG的水平明显高于非MS组(P0.05),而ALT、AST、FINS、HOMA-IR、HOMA-β、ADI则明显低于非MS组(P0.05)。结论 CHC患者伴发MS与胰岛素抵抗及糖类、脂类代谢因素密切相关,与病毒本身无明确相关性。胰岛素抵抗可能是CHC患者伴发MS发病机制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4.
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Apelin的变化.用ELISA法测定血清Apelin.MS组Apelin明显升高(P<0.01),2型糖尿病MS组Apelin明显高于糖调节受损MS组和超重或肥胖者[(475.8±37.3对451.5±54.3及430.3±52.1)ng/L,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胰岛素抵抗、体重指数和总胆固醇是Apelin独立相关因素.MS多种代谢组分异常与Apelin升高密切相关,可能是胰岛素抵抗加重所致.  相似文献   

1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代谢综合征(MS)是心血管病的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个体内集中的状态,NAFLD常与MS相伴,其发病与MS的各组分密切相关.很多研究表明,肥胖、胰岛素抵抗、血脂紊乱、糖代谢异常、高血压是NAFLD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在NAFLD人群中MS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因此NAFLD与MS关系密切,具有共同的发病基础,二者的预后、治疗原则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中老年人群25-羟维生素D3[25 (OH) D3]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各组分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贵阳市宅吉小区50 ~70岁,且在本社区居住10年以上人群463名,男性190名,女性273名.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相关指标,抽血测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25(OH)D3浓度等指标.MS的诊断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标准.结果 (1)血清25 (OH) D3水平为(21.98±8.32) ng/ml,MS的患病率为38.9%,MS在25 (OH) D3异常及正常组人群的患病率依次为82.8%、26.6%(P均<0.05).(2)25(OH) D3正常组男性比例、教育程度、钙剂补充高于25 (OH) D3异常组;腰围、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甘油三酯及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25 (OH) D3异常组(P<0.05).(3)25(OH)D3水平与MS的发生呈负相关[β=-0.667,优势比(OR)=0.513,P<0.05];与腰围、空腹血糖、甘油三酯、HOMA-IR呈负相关(P<0.05).结论 中老年人群低25(OH)D3水平更易发生MS,低25 (OH) D3水平可能增加MS及其各组分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7.
代谢综合征颈动脉斑块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及不同程度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因素。方法将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老年病科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患者按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的MS诊断标准分为MS组219例,非代谢综合征(NMS)组182例。测定血压、血脂、血糖、胰岛素、C-反应蛋白、尿蛋白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询问用药史。B超测定双侧颈动脉观察指标,半定量估计斑块的范围及严重程度,分为4级。结果与NMS组患者比较,MS组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更高,颈动脉斑块的程度更严重(P<0.05),MS者发生颈动脉斑块的危险性是NMS者的2.01~4.12倍。餐后2h血糖、脂蛋白a、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体重指数、C-反应蛋白等检验指标与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相关;颈动脉斑块程度越重,TC/HDL比值越高(F=5.89,P=0.003)。尿蛋白、尿肌酐、尿蛋白肌酐比值在各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S是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抗血小板及降脂药物者可能有助于减少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减缓颈动脉斑块的发展。TC/HDL比值的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及其聚集情况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对门诊就诊和健康体检成年人2 478例按是否合并NAFLD分为对照组和NAFLD组。分析NAFLD合并MS各组分及其聚集情况,NAFLD并心脑血管病与MS组分、聚集数相关性。结果 NAFLD组体质量指数、腰围、血压、空腹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则低于对照组。NAFLD组肥胖、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血糖和代谢综合征分别为51.80%,32.76%,37.22%,39.28%,24.53%,45.97%,显著高于对照组。NAFLD组合并心脑血管病较无NAFLD组显著增高,NAFLD合并心脑血管病与MS组分、聚集数显著相关。结论 NAFLD患者有明显的代谢综合征组分集聚,合并心脑血管病显著增高;随着MS组分聚集数增多,有并发心脑血管病变危险性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铁蛋白增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与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60岁男性 MS 患者60例为试验组,非 MS 者30例为对照组。所有病人均测定腹围、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和 SF水平,分析 SF 与老年男性 MS 的关系。结果 MS 组血清 SF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SF 水平与腰围(r=0.37,P=0.004)、收缩压(r=0.31,P=0.016)、舒张压(r=0.30,P=0.020)、空腹血糖(r=0.287,P=0.026)和胰岛素抵抗指数(r=0.381,P=0.004)成正相关。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排除上述因素后,SF 与胰岛素抵抗仍独立相关(P=0.001)。结论体内铁储存过多与老年男性 MS 独立相关,其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水平的变化及其在MS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将93例门诊及住院MS患者按指标异常个数分为3个代谢指标异常组(Ⅲ组,n=30)、4个代谢指标异常组(Ⅳ组,n=42)、5个代谢指标异常组(Ⅴ组,n=20).35名门诊体检正常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PEDF浓度,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测定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清纤维蛋白原含量,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PEDF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4组患者血清PEDF及纤维蛋白原水平逐渐升高(F=23.852、9.671,P均<0.01).PEDF与体重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呈正相关(r=0.253 ~0.440,P均<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r=-0.334,P<O.01).纤维蛋白原、HDL-C、空腹血糖、HOMA-IR是PEDF的相关危险因素(t=-2.977 ~3.793,P均<0.05).结论 随着MS代谢异常指标个数的增多,PEDF水平升高,且与糖、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相关.PEDF可能是MS发病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