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腹水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临床上腹水的常见原因[1,2]。新发肝硬化患者10年内腹水的发生率高达50%~70%,腹水的出现被视为肝硬化病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肝硬化疾病进展和肝功能失代偿的重要表现。肝硬化患者腹水的发生不但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3],而且与肝硬化的其他并发症如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等密切相关。肝硬化腹水还与不良预后相关,1a病死率约为15%,5a病死率则高达44%[4]。对肝硬化腹水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新的治疗方法的探索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然而,目前肝硬化腹水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  相似文献   

2.
加强对肝硬化合并腹水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德凯 《胃肠病学》2003,8(2):65-66
腹水是消化系疾病,特别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50%的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在10年内出现腹水。肝硬化腹水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50%,而顽固性腹水患者的2年生存率为50%。虽然腹水的治疗并不能改善生存率,但可提高生活质量、预防腹水的严重并发症,特别是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和肝肾综合征(HRS)。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腹水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水是指超过正常生理范围(200ml)的液体在腹腔内积聚,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腹水的出现预示着肝硬化进入失代偿期,提示预后不良,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约50%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将在10年内发生腹水,约44%腹水患者于5年内死亡[1]。及时、规范的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近年来,国内外对腹水的控制和治疗有了不少被证明有效的新经验。  相似文献   

4.
关于肝硬化腹水治疗中"限钠"之我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腹水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肝硬化患者初次诊断后10年内腹水发生率超过50%,腹水的出现往往提示严重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不全,难治性腹水1年病死率超过50%。  相似文献   

5.
Florence Wong  于乐成 《肝脏》2008,13(1):58-60
腹水是肝硬化时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在诊断为肝硬化后,10年内约有35%~50%发生腹水;在任意时问点上,约10%的肝硬化患者可出现腹水。腹水的出现提示发生肝功能失代偿,并使患者易于发生其他并发症如白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和肝肾综合征(HRS)。因此,腹水的存在将使患者生存率下降,2年后仅50%患者存活。肝硬化腹水的主要治疗手段是限制钠盐摄入和谨慎使用利尿剂。然而,由于肝硬化继续进展,肾脏的钠贮留越来越明显,最终对药物治疗失去反应,出现顽固性腹水,预后恶化,6个月时的生存率仅50%。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腹水的处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曾欣  林勇  谢渭芬 《中华消化杂志》2005,25(12):757-759
腹水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肝硬化患者初次诊断后10年内腹水发生率超过50%,腹水出现往往提示严重门脉高压和肝功能不全。并发腹水的患者,其3年生存率不足50%,难治性腹水1年病死率超过50%。腹水的处理是肝硬化治疗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根据1998-2000年美国死亡统计报告,肝硬化为第十大死亡原因。在肝硬化三大并发症(腹水、肝性脑病和静脉曲张出血)之中,腹水最为常见。大约50%的代偿性肝硬化患者10年内将发生腹水,而显性腹水患者2年内死亡率高达50%(除非接受肝移植)。为此,2003年9月美国肝病学会根据1966~2002年期间英文发表的有关腹水诊断与治疗方面的临床资料,制定成人腹水处理指南,并从循证医学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难治性腹水(Refraclorv ascites,RA)又称顽固性腹水,是肝硬化晚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虽然在肝性腹水中的比例小于10%,但是肝硬化患者发生RA后,约50%在半年内死亡。难治性腹水的治疗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近年来在难治性腹水治疗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技术、新方法,现就难治性腹水现行的治疗办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腹水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年腹水发生累积率约30%,一旦出现腹水,则标志着肝硬化已经发展到晚期,腹水的存在严重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据报道,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年幸存者超过90%,而出现腹水后,仅为50%左右。现认为肝肾综合征(hepatoreal syndrom,HRS)是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系列的一部分。大多数患者都经历了对利尿剂有效的腹水阶段,接着是顽固性腹水,之后是HRS。本文就肝硬化腹水这一发展过程的目前治疗状况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进展导致的肝脏进行性、弥漫性病变.它严重威胁生命健康,是列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阻塞性肺病之后的重要死亡原因.肝硬化晚期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包括肝性脑病、感染、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肝癌等.其中肝肾综合征(HRS)是1组以肾功能不全、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异常和动脉循环血液动力学改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肝硬化腹水患者1年内HRS的发生率约18%,5年内可达38%,一旦发生,存活率很低,预后极差.低钠血症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发生率约21.6% ~35%,其发生与黄疸、难治性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均密切相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是肝硬化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1-2].低钠血症与肝肾综合征的诊治是临床肝硬化治疗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对近年来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腹水是内科临床常见病,是各种原因引起肝硬化后肝功能失代偿阶段的并发症,肝硬化患者10年中大约1/3会发生腹水,可走动的患者在肝硬化腹水发生后3年的死亡率达50%;难治性腹水预后很差,其1年的存活率小于50%[1].虽然"臌胀"概念的外延比"肝硬化腹水"大,但"肝硬化腹水"属中医的"臌胀"无疑,臌胀的各证型在肝硬化腹水中都可见到,因此臌胀与肝硬化腹水的辨证论治基本相同.对肝硬化腹水和臌胀的辨证论治一直有不同的分型办法,有分2~7型不等,现将近几年肝硬化腹水的辨证论治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后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属中医学"臌胀"范畴,<灵枢*水胀>曰:"鼓胀何如?……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我国为病毒性肝炎高发地区,肝硬化的发病率相当高,预后差.肝硬化初次诊断后10年内腹水发生率超过50%,而并发腹水的患者其3年生存率不足50%.难治性腹水者1年病死率超过50%[1].腹水的处理是肝硬化治疗的重要方面.而基础治疗结合中医辨证施治表现出较好疗效,笔者综合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文献,就此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所导致的弥漫性肝纤维化和再生结节形成,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功能障碍和门脉高压症。代偿期肝硬化可多年无症状,直至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肝性脑病等失代偿事件出现。肝硬化患者一旦进入失代偿期,则5 a生存率低于20%[1]。1腹水腹水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在诊断为代偿期肝硬化后,约50%患者将在10年内出现腹水[2]。在因腹水住院的肝硬化病人中,1 a病死率增至15%,5 a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腹水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终末期阶段的并发症,腹水为肝硬化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1-2]。肝硬化腹水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增加其他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病风险[3]。有研究表明,出现腹水1年死亡率约为20%[4],因此腹水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代医学认为肝硬化腹水的发病机制与门静脉高压症、低蛋白血症和水钠潴留等因素相关[5]。患者通常需要一系列的治疗方法来充分管理腹水。限盐和利尿剂是一线治疗的基础,但长期使用利尿剂可能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电解质紊乱、心律不齐和肾衰竭等[6]。  相似文献   

15.
核苷(酸)类抗病毒药运用于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可明显改善预后,延缓或避免肝移植.但伴有难治性腹水的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药物有效抑制病毒的初期,临床改善相对滞后,不少患者未等到获益,即因腹腔感染、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死亡[1].我们对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行抗病毒治疗的前后,联合Denver管腹腔静脉分流术(PVS)治疗腹水,使抗病毒效果充分发挥,获得4.5 ~ 5.5年长期生存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前,白蛋白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应用主要是预防腹腔穿刺术后循环功能障碍、预防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肾功能障碍和治疗肝肾综合征。近期研究发现,长期白蛋白治疗能够降低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改善整体预后,由此带来对白蛋白临床应用指征新的思考。结合目前已开展的肝硬化腹水患者中长期应用白蛋白的临床研究进行阐述,旨在为国内开展长期白蛋白应用临床研究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腹水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在诊断为代偿期肝硬化后,约75%患者在10年内出现腹水症状[1]。在因腹水住院的肝硬化患者中,1 a生存率约为85%,5a生存率接近50%。腹水导致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下降,预期寿命明显缩短[2]。难治性腹水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5%~10%,倘若进展为难治性腹水则其中位生存期仅6个月左右[3]。难治性腹水作为终末期肝硬化的临床表现,一旦诊断,则应尽可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钠水平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22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根据其入院时血清钠水平分低钠血症轻、中、重度组和血清钠正常组,分析患者血清钠水平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Child-Pugh分级、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235例患者中,低钠血症发生率为54.04%.血清钠水平越低,患者MELD、Child-Pugh分级越高;除消化道出血外,其它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低钾血症、肝肾综合征发生率越高;患者腹水程度越严重.血钠正常组、低钠血症轻、中、重度组病死率分别为7.09%、12.77%、28.95%、60.87%,中、重度组病死率明显高于血钠正常组.重度组病死率也高于中、轻度组(P<0.01).结论 低钠血症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MELD、Child-Pugh分级、并发症及预后密切相关,监测血清钠水平可作为判断肝硬化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非感染性腹水细菌移位(BT)的发生、转归及短期预后.方法 在细菌16S核糖体RNA(16S rRNA)基因保守区设计1对细菌通用引物.对87例肝硬化伴非感染性腹水患者的腹水和血清进行PCR扩增,检测细菌DNA作为BT的分子标志,细菌DNA阳性者通过核苷酸测序进一步鉴别细菌的种属.6个月后随访了解临床转归,对其中部分患者进行腹水细菌DNA复查.结果 87例肝硬化患者腹水细菌DNA阳性33例.血清细菌DNA阳性12例.腹水和血清中的细菌均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同一患者腹水和血清的细菌鉴定结果一致且序列同源性达99%以上.6个月后患者腹水中细菌DNA的检测结果较入组时呈现动态变化.影响肝硬化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是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和BT.结论 非感染性腹水BT在肝硬化患者体内是一个动态过程,可能形成感染或被机体清除.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和BT的发生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刘海霞  孟庆华 《肝脏》2013,(12):848-850
腹水是肝硬化最常见并发症,发现肝硬化后10年内有50%~70%的患者出现腹水,每年的死亡率增加15%,5年增加44%。目前腹水的一线治疗为限盐和使用利尿剂。然而每年约有10%的患者对利尿剂耐药,1年生存率下降至50%。顽固性腹水一线治疗方法为腹腔穿刺大量放液(large-volume paracentesis,LVP),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会出现并发症,甚至影响生存期,因此临床工作中一直在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