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并发应激性高血糖(SHG)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灌注水平及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该院心内科住院初次发生STEMI并在起病12 h内成功接受直接PCI治疗的老年非糖尿病患者(年龄60岁)348例,按入院即刻血糖(SG)水平分为3组:正常血糖组(SG7.0 mmol/L);血糖升高组(7.0 mmol/L≤SG≤11.1 mmol/L);高血糖组(SG11.1 mmol/L)。比较3组患者直接PCI后心肌灌注及左心功能指标的差异,术后动态追踪观察三组患者随访12个月内心脏主要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入院SG越高,术后2 h ST段回落(STR)良好比例及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2~3级比例越低(71.4%vs 54.6%vs 46.3%,P0.01;75.0%vs 56.3%vs 48.2%,P0.01);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越高〔(186.3±86.7)mmol/L vs(222.6±79.7)mmol/L vs(265.8±77.9)mmol/L,P0.01〕;并且术后7~10 d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降低〔(52.6±7.3)%vs(50.9±5.8)%vs(48.9±5.3)%,P0.01〕。术后随访12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3组患者累积无MACE事件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3%vs 85.9%vs 76.3%,Log rank 7.355,P=0.025),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SHG是老年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高血糖组患者较正常血糖组患者术后发生MACE的风险增加5.811倍(RR=5.811,P0.01)。结论老年STEMI患者并发SHG会导致直接PCI再灌注治疗后心肌灌注水平降低,术后MACE发生率升高,影响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
应激性高血糖对脑梗死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激性高血糖可使脑梗死溶栓治疗后有症状出血率增高,影响溶栓治疗的效果。应激性高血糖通过加重脑组织内乳酸堆积,增加自由基形成和兴奋性氨基酸的产生等多种途径加重缺血性脑损伤。其作用受梗死范围、部位和局部血液循环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是否应用胰岛素降低应激性高血糖,降低到什么程度合适尚无统一标准,建议在脑梗死患者入院后24h内避免静脉输注葡萄糖溶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影响。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发生AMI的非糖尿病患者,分别调查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合并疾病以及口服药物,分析入院后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的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316例非糖尿病AMI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其中男性183例,女性133例,年龄47~89(67±12.8)岁。33.23%(105例)患者发生了应激性高血糖。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OR=2.992,95%CI:1.045~8.565,P=0.041),以及他汀类药物使用(OR=2.852,95%CI:1.051~7.741,P=0.040)为AMI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促进AMI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死亡、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因STEMI入院的456例患者,根据入院随机血糖分为应激性高血糖组(n=86)和非应激性高血糖组(n=370),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史、辅助检查结果、用药情况、冠状动脉造影术中情况、院内转归等资料,随访患者1年内MACCE的发生情况,分析应激性高血糖与院内死亡的相关性及对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86例患者出现了应激性高血糖(18.9%),其中65例既往有糖尿病史。应激性高血糖组院内死亡率明显高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14.0%对3.2%,P0.001),院内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置入临时起搏器的比例均高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应激性高血糖是STEMI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7.896, 95%CI:4.690~12.243,P=0.012)。应激性高血糖组的1年MACCE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41.7%对26.6%,P=0.011);将性别、年龄、高血压史、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应激性高血糖、谷丙转氨酶、左室射血分数纳入Cox回归模型,应激性高血糖是STEMI患者1年内发生MACCE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4.598,95%CI:2.409~8.777,P0.001)。入院随机血糖预测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3,P=0.002。结论:应激性高血糖是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预测STEMI患者术后1年内MACCE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5.
分析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评价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及其对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一、资料与方法 :1 入选标准 :发病 2 4h内入院 ;初次诊断急性Q波心肌梗死 ;既往无糖尿病史 ;住院期间未诊断糖尿病 ;住院期间未给予任何降糖治疗 ;住院期间接受介入治疗 ;存活患者出院时复查血糖正常。分组情况 :自 1996年 6月~ 2 0 0 2年 4月我院满足入选条件的患者 181例 (男 15 6例 ,女 2 5例 ) ,平均年龄 (5 9± 12 )岁。根据入院时血糖是否≥ 6 7mmol/L将患者分为应激性高血糖组 6 6例和正常组 115例 ,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百色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8-01~2019-12收治的131例无糖尿病史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根据脑出血后是否发生应激性高血糖分为应激性高血糖组(血糖≥6.9 mmol/L,糖化血红蛋白正常,62例)和非应激性高血糖组(血糖<6...  相似文献   

7.
应激性高血糖与急性心肌梗死短期及长期不良预后均有关,但应激性高血糖的最佳衡量方法、最佳临界值的定义、潜在机制以及降糖治疗能否改善伴有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预后仍存在争议。现对目前急性心肌梗死后应激性高血糖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在危重症状况下,非糖尿病患者出现的暂时性血糖升高,被称为应激性高血糖。相较于单一血糖值,应激性高血糖比调整了上次就餐及基础血糖的影响,有利于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通过对应激性高血糖发生及损伤机制的研究,并进行早期适当治疗,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吸烟是否增加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风险。方法:入选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因AMI在北京安贞医院就诊治疗的非糖尿病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入院后查血常规,心肌酶、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监测空腹血糖,并完成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根据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和非吸烟组,按照年龄(±5岁)、性别、合并疾病等资料进行1∶1匹配。分别调查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率,并进行心肌梗死相关资料比较。结果:研究收集646例患者,按照入选标准及样本含量计算要求,吸烟组入选223例,按照性别、年龄、AMI病史等条件要求匹配非吸烟组患者223例。吸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高于非吸烟高血糖组[(7.5±2.9)vs.(6.8±2.5)mmol/L,P0.05];[(5.6±0.4)%vs.(5.4±0.4)%,P0.05]。AMI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率为27.1%,吸烟组患者明显高于非吸烟组(35.0%vs.19.3%,χ~2=13.9,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是AMI后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吸烟增加非糖尿病AMI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非糖尿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随机血耱与住院期间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123例非糖尿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入院随机血糖及超声心动图参数进行分析.依据入院第一次随机血糖分为3组,C1组(52例):<7.8 mmol/L;G2组(38例):7.8~11.0 mmol/L;G3组(33例):>11.0 mmol/L.入院血糖与心功能指标之间关系采用直线相关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心衰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血糖正常组(G1组)相比,G2组、G3组Killip分级≥Ⅱ级的发生率增加(P<0.05或P<0.01);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指数(P<0.05)、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指数(P<0.05和P<0.01)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P<0.05和P<0.01)降低.入院血糖与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峰值、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指数、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指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51、0.181、0.232,P<0.05或P<0.01);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值为-0.263,P<0.01).入院血糖水平是非糖尿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衰的预测因素(相对危险度为1.201,P=0.006).结论 应激性高血糖是非糖尿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心衰发生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d-PCI)后心肌灌注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联合TIMI计帧分级(CTFC)与ST段的回落(STR)评价心肌灌注,并依此分为心肌灌注良好和灌注不良两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随访6个月心室功能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前壁梗死、IRA重建时间长是心肌灌注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1周、1个月灌注不良组LVEF低于灌注良好组,而节段运动比率灌注不良组高于灌注良好组。两组患者PCI术后1个月左室收缩功能均较前改善,LVEF增加。随访6个月累计MACE、心力衰竭(心衰)的发生率灌注不良组高于灌注良好组(均P<0.05)。结论IRA重建时间与心肌灌注显著相关;心肌灌注显著影响AMI患者的心功能,灌注不良者近期MACE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辅助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安全性及近期预后。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2年6月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468例,根据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组(n=351)和对照组(n=117)。采用Kaplan-Meier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安全性指标(严重出血、轻微出血、血小板减少症)、术后30天和90天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死亡、再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住院期间安全性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替罗非班组30天(7.98%vs.16.24%,P=0.01)及90天(8.55%vs.19.66%,P=0.001)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替罗非班组术后30天(Log Rank=7.977,P=0.005)及90天(Log Rank=12.371,P0.001)无MACE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替罗非班使用可以减少术后30天(HR=0.443,95%CI:0.247~0793,P=0.006)MACE发生和90天(HR=0.391,95%CI:0.227~0.674,P=0.001)MACE发生的风险。结论替罗非班可改善经直接PCI治疗的STEMI患者短期临床预后,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抽吸导管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方法随机入选行急诊PCI的急性STEMI患者80例,其中使用抽吸导管后行支架置人术32例(抽吸导管组),未使用抽吸导管而行球囊扩张及支架置人术48例(直接PCI组)。观察两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无复流现象、术后即刻胸痛缓解率、术后1hST段回落≥50%(STR≥50%)发生率和心梗后24h及2周左室舒张末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抽吸导管组即刻TIMI血流2-3级高于直接PCI组(94%比75%,P〈0.05),抽吸导管组无复流现象低于直接PCI组;抽吸导管组术后1hSTR≥50%、胸痛缓解率均高于急诊PCI组(94%比71%、88%比71%,均P〈0.05);抽吸导管组心梗后24hLVDD低于直接PCI组[(54.2±4.1)mm比(56.2±4.2)mm,P〈0.05],心梗后24hLVEF高于直接PCI组[(57.6+5.24)%比(55.0±4.6)%,P〈0.05],梗后2周LVDD及LVEF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PCI时联合使用抽吸导管可减少无复流发生,改善心肌再灌注及心肌梗死早期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按NCEP-ATPⅢ标准将56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代谢综合征组(259例)和非代谢综合征组(302例),比较两组患者一年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 259例患者符合代谢综合征标准,占46.2%.与非代谢综合征组相比,代谢综合征组MACE发生率较非代谢综合征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正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脉多支病变等组间不匹配因素后,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代谢综合征仍是MACE的危险因素(优势比:2.834,95%可信区间:1.363~4.857,P=0.002).结论 代谢综合征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一年内MACE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FirebirdTM)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病12h内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92例的临床资料。分为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组(西罗莫司组)42例和普通裸支架组(普通组)50例,记录住院及随访期间主要心脏事件。结果两组的基本临床特征及基础造影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均成功。西罗莫司组置入支架49枚,普通组置入支架59枚,西罗莫司组支架直径偏小[(2.9±0.6)mm比(3.4±0.7)mm,P=0.01],长度偏长[(24±12)mm比(20±15)mm,P=0.02)]。支架直接植入的比例、支架释放峰值压力、发病-球囊开通的时间、入院-球囊开通的时间、手术操作时间、介入治疗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血流、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事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西罗莫司组1例于术后1周死于心源性休克;普通组1例死于大面积脑梗死。随访3~12个月,西罗莫司组失访6例;普通组失访8例;西罗莫司组1例术后4个月猝死;普通组1例术后2个月死于顽固性心力衰竭。西罗莫司组累计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组(14%比38%)。结论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用于介入可行、安全及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对判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的心肌灌注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551例,根据入院第一次NLR,将患者按照四分位数法分成4组。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特征、冠脉造影结果,入院30天内的死亡、心血管事件和校正的TIMI帧计数(CTFC)和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结果在NLR最高组中,患者年龄较大,入院舒张压偏低,Killip心功能分级Ⅱ至Ⅳ级患者比例较高(P〈0.05),血清肌酐〉133μmol/L患者比例增加;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同时,CTFC数值高于其他三组,TMPG0-1级比例亦显著增加。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P〈0.05);PCI术后30天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以及死亡均高于其他3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logNLR与30天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相关(r=2.27,P〈0.05)。结论入院时NLR较高的STEMI患者,PCI术后的其心肌灌注较差,且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结合校正的TIMI记帧计数(CTFC),探讨视频密度阶差(VDS)在评价急性心肌梗死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心肌微灌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计算120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PCI术前后的CTFC和VDS,并统计患者急诊PCI前后的TIMI分级、左室射血分数、住院期间的心脏不良事件。结果:急诊PCI术前后VDS为10.2±3.8、20.8±7.6,术后显著高于术前(P<0.05);PCI后CTFC显著低于术前[(30.3±8.6)∶(22.4±5.6),P<0.05]。急诊PCI后:VDS明显低于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P<0.05),CTFC与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DS是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VDS≤20者的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显著高于VDS>20者和CTFC≤30者(P<0.05)。结论:VDS评价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者的心肌微灌注时较CTFC敏感性更高,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一个独立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2016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的90例行PCI治疗的AMI患者被随机均分为PCI对照组(单纯急诊PCI)和联合治疗组(先冠脉内注射rhPro-UK,再行急诊PCI)。比较两组PCI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及PCI术前、24h后外周血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并记录两组30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即刻,与PCI对照组比较,联合治疗组TIMI 3级比例(75.56%比91.11%)、TMPG 3级比例(71.11%比93.33%)均显著升高,CTFC[(30.62±4.94)帧比(24.84±5.29)帧]显著降低,P<0.05或<0.01。两组术后24h外周血CK-MB、cTnI水平均显著升高;与PCI对照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术后24h CK-MB[(34.26±5.64)ng/ml比(29.68±4.49)ng/ml]、cTnI[(9.85±2.36)ng/ml比(8.25±2.13)ng/ml]水平显著降低,P均=0.001。联合治疗组30d内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PCI对照组(15.56%比35.56%),P=0.030;两组30d内出血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535。结论:冠脉内注射尿激酶原能够显著改善AMI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减轻心肌损伤,降低30d内MACE发生率,且不显著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9.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特点及急诊介入治疗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将228例行急诊PCI的AMI患者分为老年组(n=116例)和非老年组(n=112例),分别对两组的临床特征、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非老年组明显短于老年组(P0.01);入院到球囊扩张平均时间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置入2个以上支架数、住院期间二次PCI和梗死后心绞痛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1),再梗死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严重心律失常和泵功能KillipⅢ级以上明显多于非老年组血(P0.01),但两组间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和30d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AMI行急诊PCI治疗并发症高于非老年患者,但并不增加近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溶栓后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首次AMI患者94例,发病时间均在12 h以内。36例接受溶栓联合PCI治疗,58例接受直接PCI治疗,并于PCI后测定心肌组织灌注分级,了解二者对AMI患者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结果:2组患者自发病至PCI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首次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溶栓联合PCI组PCI前梗死相关动脉TIMI 3 级血流者明显较直接PCI组增多;溶栓联合PCI组介入治疗成功率高,且术后TIMI 3级血流者、PCI后心肌组织灌注TMP 2级以上者均明显多于直接PCI组;2组比较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溶栓联合PCI治疗AMI安全有效,早期再通率高,心肌微循环灌注好,心肌梗死面积小,更有利于保护心室功能,且不增加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