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4只成年日本大耳白兔,双侧输精管结扎12月后,以显微外科技术行双侧输精管吻合术,3月后与雌兔配对交配,观察2个月,根据妊娠与否分为输精管吻合育组(VFG)和输精管吻合不育组(VIG),各7只。另设输精管结扎组(VG)和假手术组(SOG)作为对照。结果表明,(1)VFG的精子密度与SOG比较虽为低值(P<0.01),但显著地高于VIG(P<0.01)。(2)精子密度与睾丸ACE活力、Na~+,K~+-ATPasc活力、Mg~(++)-ATPasc活力、睾丸cAMP含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3)精子密度、cAMP含量与ABP呈明显的负相关。(4)VFG血清睾酮含量与VIG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VFG、VIG中血清睾酮水平与精子密度呈明显的正相关(r=0.60、P<0.05)。  相似文献   

2.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以来,输精管吻合解剖学成功率可达95%以上,但生育力恢复却只有50%~60%.吻合不育的内分泌变化机制值得研究.本文研究了输精管吻合不育家免血清皮质醇变化,并检测了血清IL 1活性和TNF-α含量.  相似文献   

3.
输精管结扎12月以上日本大耳白兔16只,随机分为输精管结扎基础饲料(V-S)组和输精管结扎胆固醇(V-Ch)组。体重相近的同种雄兔16只,分为对照基础饲料(C-S)和对照胆固醇(C-Ch)组。听觉脑干电位检测结果表明:气导ABR阈值,输精管结扎组(V-S.V-Ch)与各门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而高胆固醇饲料组(C-Ch.V-Ch)则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与TC水平正相关(P<0.01);各组Ⅰ、Ⅲ、Ⅴ波潜伏期无延长,波间期各组比较也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过氧化脂质含量与TC水平正相关(P<0.01)而与血清抗精子抗体滴度无相关(P>0.05)。本实验证明,实验性高血脂使气导ABR阈值及血清过氧化脂质增高,而输精管结扎对其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31只雄性大耳白兔,其中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C),23只行双侧输精管结扎,12个月后,其中9只为结扎对照组(V),14只在显微外科技术下行输精管吻合术,3个月后开始与雌兔配对交配,每周1次,连续2个月。  相似文献   

5.
家兔输精管结扎后自身免疫反应与血脂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家兔输精管结扎后对精子抗原的自身免疫反应与血脂变化的关系,将输精管结扎后7、9个月日本大耳白雄兔20只,随机分为“结扎·胆固醇组”和“结扎·普食组”,另选月龄相近的同种雄兔20只,分为“对照·胆固醇组”和“对照·普食组”。结果表明,在普食条件下,输精管结扎不引起血脂升高,在高脂饲料条件下,输精管结扎组血脂升高较对照组者为著;实验性高脂血症对结扎兔的体液免疫反应没有抑制作用,面对细胞免疫有较弱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输精管结扎家兔自身免疫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3只成年雄兔行双侧输精管结扎手术后,进行连续12个月的免疫学观察。7只同龄雄兔作为空白对照。结果表明,间接血凝试验69.7%结扎组家兔检测出抗精子抗体,滴度范围为1:5~1:1280;间接免疫荧光测定有90.9%的实验组家兔测出抗精子抗体。白细胞粘附抑制实验呈阳性反应者占实验组家兔的43.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应用PEG光密度和抗补体法测定CIC均里阴性。输精管结扎后第3个月附睾肿胀者占45%,第5—7个月达70%,之后逐渐消退。而与此同时抗精子抗体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故可推断精子抗原主要经附睾入血,作用于免疫系统导致体液与细胞免疫反应。结扎组家兔胸腺、脾、淋巴结呈明显的增生现象支持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7.
输精管结扎术后7和9个月家兔各10只,随机分为输精管结扎基础饲料(V-S)组和输精管结扎胆固醇(V-Ch)组,同种雄兔20只随机分为对照基础饲料(C-S)组和对照胆固醇(C-Ch)组。实验结果表明,V-S组血脂、脂质过氧化物含量与C-S组比较无差异,主动脉和冠动脉均无脂质斑块形成。在持续高脂负荷后,V-Ch组总脂、β-脂蛋白水平显著地高于C-Ch组,但是主动脉、冠动脉的病变面积和程度则无差异。这可能与V-Ch组血清脂质过氧化物含量与C-Ch组比较无增高有关,也可能与V-Ch组虽有抗精子抗体产生,但无循环免疫复合物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怀孕晚期母兔 (怀孕 2 1~ 2 5d)感染70 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分 3组 :①经胎感染仔兔无攻击感染组 (G1) :4只母兔感染 ,所产仔兔不进行攻击感染 ;②经胎感染仔兔攻击感染组 (G2 ) :3只母兔感染 ,所产仔兔出生后 5 5d攻击感染 2 0条尾蚴 /只 ;③对照组 (G3 ) :3只母兔不感染 ,所产仔兔出生后 5 5d感染 2 0条尾蚴/只。 3组仔兔出生后 5 3d起 ,每隔 2周(出生后 5 3、6 7、81和 95d)收集血清 ,用ELISA检测血清中抗日本血吸虫特异性IgG和IgM抗体。IgG检测 :①G1组 :5只仔兔IgG始终阴性 (A值 0 0 4~ 0 2 1)未检到虫…  相似文献   

9.
家兔31只,分为假手术对照组(C),输精管结扎组(V)和输精管吻合组,后者于结扎后12个月时行吻合术,吻合后3个月与雌兔配对交配,继续观察2个月,根据雌兔孕否再将吻合兔分为吻合育组(VaF)和吻合不育组(VaI)。结果表明,血清睾酮水平在C,VaF,VaI和V组分别是7.1±4.2,11.3±4.7,4.3±2.3和4.9±2.7nmol/L((?)±SD,下同),VaF,VaI和V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不显差(P>0.05),而VaF和VaI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睾丸细胞核雄激素受体浓度在C、VaF,VaH和V组分别是61.1±17.8,66.2±38.2,44.5±26.8和68.9±22.5fmol/mg.DNA,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睾丸组织cAMP含量在C,VaF,VaI和V组分别是440.0±94.0,324.0±13.0,277.0±48.0和254.0±135.0pmol/g组织,VaF,VaI和V组显著低于C组(P<0.05);而睾丸胞液雄激素结合蛋白浓度分别是27.4±10.5,64.8±18.5,52.8±23.5和44.7±14.7fmol/mg·pro.,VaF,VaI和V组显著高于C组(P<0.05),睾丸细胞膜Na~ ,K~ -ATPase活性分别是78.0±28.7,62.2±10.3,43.7±9.8和32.6±10.0μmol Pi/mg·hr,VaI和V组显著低于C和VaF组(P<0.01),而Mg~(2 )-ATPase活性分别是57.2±27.0,53.6±16.2,30.9±10.9和23.1±9.1μmol Pi/mg.hr,VaI和V组显著低于VaF和C组(P<0.05,P<0.01)。  相似文献   

10.
关于输精管结扎对精子发生的影响 ,以往的研究报告不尽一致。本文拟采用体视学方法来定量研究兔输精管结扎术三个月对精子发生的影响。 6只青春期兔作对照 ,8只青春期兔作双侧输精管结扎术 ,三个月后取出一侧睾丸及附睾作形态定量分析。运用 2 5 μm厚甲基丙烯酸树脂切片及无偏、有效的体视学新工具——光学体视框来测量生精细胞 (核 )数。结扎组较正常组睾丸平均体积明显缩小 ;各级生精细胞数量也明显减少 ;支持细胞数无改变 ;但结扎组中有 2例的睾丸体积和生精细胞数接近正常。输精管结扎术后三个月 ,大白兔精子发生受到抑制 ,但有明显个…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在新西兰大白兔建立腓肠神经小隐静脉岛状筋膜皮瓣模型 ,探讨浅静脉干在远、近端蒂皮瓣中的作用。方法 :将 2 0只兔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个皮瓣 ,面积 6.0cm× 2 .0cm ,蒂宽 1.5cm ,长宽比例 4∶1。组 1为保留小隐静脉 (流出 )的近端蒂皮瓣 ,组 2为结扎小隐静脉的近端蒂皮瓣。组 3为保留小隐静脉 (流入 )的远端蒂皮瓣 ,组 4为结扎小隐静脉的远端蒂皮瓣。结果 :组 1皮瓣成活率 ( 88.8% )与组 2( 62 .6% ,P <0 .0 0 1)和组 3 ( 2 2 .7% ,P <0 .0 0 1)有极显著差别 ,组 4( 5 5 .5 % )与组 3 (P <0 .0 1)有显著差别 ,组 2与组 4无显著差别 (P >0 .0 5 )。组织切片组 3小隐静脉粗大僵硬 ,管腔充满血栓。结论 :浅静脉干血流导出对皮瓣成活有正向作用 (近端蒂 ) ,浅静脉干血流导入对皮瓣成活有负向作用 (远端蒂 )。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和方法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 88只雄性SD大鼠 ,其中 80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导致心肌梗死 ,8只开胸但不结扎冠状动脉作对照组。于心肌梗死后 1h ,3h ,6h ,12h ,2 4h和 2d ,3d ,5d ,7d ,14d分别从右心房抽取血样品 (n =8)。用敏感、特异的酶连接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样品中的VEGF含量。结果 :8只假手术对照鼠的血清VEGF浓度为 (6 6 99± 17 83)pg/mL。心肌梗死后 6h组血清VEGF水平达到 (12 5 6 8± 2 8 0 7)pg/mL(与对照组比P <0 0 1) ,结扎后 2 4h组达高峰 (2 40 6 1± 70 6 3pg/mL ,与对照组比P <0 0 1) ,然后逐渐下降 ,但术后 14d组仍显著高于对照组 (10 7 6 4±30 13pg/mL ,P <0 0 1)。结论 :心肌梗死大鼠血清VEGF水平持续显著升高 ,可能对心肌梗死后的血管生成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局部冷冻兔血液流变学变化及蝮蛇抗栓酶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 :日本白色兔 2 4只 ,分为三组 :单纯冷冻组 (Ⅰ组 )、生理盐水对照组 (Ⅱ组 )、药物治疗组 (Ⅲ组 ) ,分别检测脑局部冷冻前后不同时相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Ⅰ组、Ⅱ组脑局部冷冻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变 ,与冷冻前比较 :ηb、ηp、ESR、K值、EAI明显升高 (P <0 .0 5或 0 .0 1)。Ⅲ组脑局部冷冻前后比较 ,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Ⅲ组冷冻后不同时相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 (P <0 .0 5 )。结论 :兔脑局部冷冻能引起血液流变性改变 ,蝮蛇抗栓酶对兔脑局部冷冻造成的血液流变性损害有保护作用。目的 :探讨脑局部冷冻兔血液流变学变化及蝮蛇抗栓酶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 :日本白色兔 2 4只 ,分为三组 :单纯冷冻组 (Ⅰ组 )、生理盐水对照组 (Ⅱ组 )、药物治疗组 (Ⅲ组 ) ,分别检测脑局部冷冻前后不同时相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Ⅰ组、Ⅱ组脑局部冷冻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变 ,与冷冻前比较 :ηb、ηp、ESR、K值、EAI明显升高 (P <0 .0 5或 0 .0 1)。Ⅲ组脑局部冷冻前后比较 ,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Ⅲ组冷冻后不同时相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 (P <0 .0 5 )。结论 :兔脑局部冷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体外培养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16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血清对照组和三个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亚组 (每日分别给予辛伐他汀 5mg/kg、10mg/kg、15mg/kg) ,7天后采血并混合每组 4只兔血 ,无菌分离制备三亚组的辛伐他汀含药血清。采用内皮素 1(ET 1)刺激正常喂饲原代培养兔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方法 ,建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模型。采用MTT及3H TdR法检测各组辛伐他汀含药血清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 :与不含药的正常对照组相比 ,不同亚组辛伐他汀含药血清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P <0 .0 1~0 .0 5 )。结论 :兔口服辛伐他汀后的血清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索他洛尔致尖端扭转性室速(TdP)性别差异的机制。方法: 40只兔分为2组,每组雌、雄兔各10只,分别以1×10-5(低浓度组)、1×10-4 mol/L(高浓度组)索他洛尔灌流离体兔心,同步记录用索他洛尔前后3层心肌单相动作电位(MAP)和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观察合并低钾镁和心动过缓时雌、雄兔早期后除极(EAD)、TdP的发生率。 结果: 索他洛尔浓度依赖性地延长3层心肌MAP复极90%的时限(MAPD90),以中层最明显,低浓度组MAPD90在雄兔由(222±11)ms增至(230±10)ms,在雌兔由(263±12) ms增至(281±12)ms;高浓度组MAPD90在雄兔由(217±10)ms增至(296±18)ms,在雌兔由(258±10)ms增至(368±19)ms。用药前雌雄兔TDR无差异,索他洛尔浓度依赖性地延长TDR,低浓度组雄兔、雌兔TDR分别为(20.0±5.1)ms、(28.0±5.6)ms;在高浓度组分别为(38.0±4.8)ms、(55.0±7.7)ms。低浓度组6只雌兔出现EAD,雄兔无1只出现EAD,雌雄兔均未产生TdP。高浓度组10只雌兔出现EAD,其中9只发生TdP;9只雄兔出现EAD,其中3只发生TdP。结论: 索他洛尔作用下雌兔TDR增加的幅度大于雄兔,可能导致在低钾镁和心动过缓联合作用下雌兔发生TdP多于雄兔。  相似文献   

16.
胡海涛  钱宝珍 《免疫学杂志》2004,20(2):110-112,116
目的 观察仔兔血清抗体动态变化 ,探讨家兔日本血吸虫病垂直传播的体液免疫反应规律。方法  5只怀孕晚期母兔分别人工感染 5 0 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 只 ,仔兔出生后 4 3d起每隔 2周采血收集血清 ,至仔兔发育成熟 (约出生后113d)。分别运用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 (AWA)和可溶性虫卵抗原 (SEA) ,ELISA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G、IgM抗体 ,观察动态变化。结果 仔兔先天性感染率为 6 0 % (12 2 0 ) ,其中 5只双性感染 ,7只单性感染。 2 0只仔兔 ,抗AWA IgG、抗AWA IgM抗体检测始终呈阴性 ;抗SEA IgG检测 ,5只双性感染仔兔有 4只于出生后 5 7d起陆续呈阳性 ,其余 16只始终为阴性 ;2 0只仔兔抗SEA IgM也始终呈阴性。结论 先天性感染日本血吸虫病的仔兔呈低免疫应答状态 ,可能存在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δ受体在胎兔窘迫中的作用。方法 将 16只孕 30d母免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4只 ) :正常妊娠组 (对照组 )、胎兔窘迫未治疗组 (胎窘组 )、胎兔窘迫生理盐水治疗组 (盐水组 ) ,胎兔窘迫ICI174864治疗组 (ICI组 ) ;后 2组母兔窒息前分别静脉注入生理盐水及δ受体拮抗剂ICI174864。胎兔均于剖宫产后 1、5、10、15、30min进行呼吸、心跳、肤色、肌张力、反射评分。结果 ICI组胎兔Apgar评分显著高于胎窘组及盐水组 (P <0 .0 5及P <0 .0 1) ,后二者间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内源性阿片肽通过δ受体的介导参与胎儿窘迫过程。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是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心室3层心肌的电生理异质性,在折返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和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酶解法分离兔AMI 1周后左室梗死边缘区单个心外膜(Epi)、心内膜(Endo)和中层(M)心室肌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研究AMI后梗死边缘区心室Ito跨壁异质性的变化。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与分组:新西兰纯种大耳白兔30只,雌雄不拘,体重1·5~2·0 kg,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组);建立AMI模型的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开胸不结扎血管的假手术组(Sham组)。1·2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材料与方法1 动物模型及分组 :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 (体重 2 .5~3 .0kg)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8只 ) :标准兔小颗粒饲料饲养组(SC组 )、高胆固醇饲养组 (HC组 )、链尿佐菌素 (STZ)处理后饲养标准兔小颗粒饲料组 (STZ SC组 )、STZ处理后饲养高胆固醇饲料组 (STZ HC组 )。模型建立及动物喂养参照Tsutsumi等[1] 方法 ,STZ由BoehringerMannheins公司提供 ,按4 0mg/kg剂量将STZ一次性注入新西兰大白兔腹腔 ,观察STZ处理前后血脂、血糖及胰岛素变化。高胆固醇饲料组成 :标准…  相似文献   

20.
复苏液体温度对失血性休克兔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输注不同温度液体时失血性休克模型兔微循环变化的特点 ,探讨液体复苏时不同温度液体对改善微循环、提高抗休克疗效的作用。方法 :新西兰雄兔 3 0只 ,随机分为 4组制作休克模型 ,休克模型稳定 3 0min后按相同速度相同液量分别给予低温 ( 10 .7± 1.6℃ )、常温 ( 2 0 .6± 1.3℃ )及温热 ( 3 9.5± 1.3℃ )平衡液和自体血 ;在休克前、休克及液体复苏 1h、2h和 4h监测球结膜微循环血流流态、血管口径、毛细血管数目变化。结果 :⑴各组流态随着液体输注逐渐改善 ,温热组流态恢复明显早于其他两组。⑵温热组在液体复苏 1h、2h和 4h的血管管径均明显大于其他两组 ,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⑶低温组在液体复苏 1h和 2h血管数目明显减少 ,常温组和温热组血管数目均呈逐步增加趋势。结论 :输注温热液体可加快血流速度 ,扩张局部毛细血管 ,减少血管数目的下降 ,从而改善微循环障碍 ,提高休克后液体复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