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皮肤扩张术后的组织退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扩张术对皮肤的损伤及退行性变作用。方法 选择常规间断扩张和持续恒压扩张术各9例,在扩张皮瓣术中切取标本组织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扩张可引起毛细血管出血,损伤修复纤维(网状纤维和弹力纤维)增生,微小动脉血栓形成,成纤维细胞凋亡增加,胶原纤维溶解。常规间断扩张后皮肤以退行性变为明显,持续恒压扩张后皮肤急性损伤明显。结论 扩张刺激可引起组织急性损伤和退行性变,提示常规扩张时间不能过长,持续扩张不宜过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恒压持续快速扩张的可行性。方法用白色小家猪12只(17.5±2.71kg)、长方形硅胶扩张器(180ml)24只作持续快速扩张术(CTE)和常规间断扩张术(ITE)对比研究。结果CTE组6天完成扩张,ITE组27天完成扩张,两组扩张囊内平均实际液体量、扩张囊外皮肤总面积和皮肤回缩率相同(P>0.05)。CTE组的皮肤净增面积和皮肤组织扩张率小于ITE组(P<0.01);CTE组皮肤移行面积明显大于ITE组(P<0.01)。结论恒压持续扩张术具有速度快的优势和某些与ITE相似的性质,可用于局部皮肤病变或缺损的修复,但广泛性皮肤病的治疗仍应选择常规间断扩张术  相似文献   

3.
组织扩张术皮肤生物性生长的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织扩张术 ,包括硅胶囊埋置式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和皮肤伸展术 ,为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在整形和修复重建外科中应用广泛。组织扩张术是利用机械应力的牵拉或膨胀来刺激皮肤的扩展。扩张术所产生的“额外皮肤”包括三部分 ,即机械蠕变、弹性扩张和生物性生长 ,一般扩张术早期以机械蠕变和弹性扩张为主 ,而维持时间较长的扩张术则生物性生长的比份增加。Johnson[1] 即认为常规慢速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中“额外皮肤”主要来源于生物性增长。Francis[2 ] 在 1977年用放射自显影技术发现 ,埋置于皮下的睾丸…  相似文献   

4.
组织扩张术的扩张方法及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5.
扩张后皮肤软组织收缩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扩张后皮肤软组织的收缩机理。方法 用白色小家猪制作皮肤扩张动物模型,扩张后采集组织标本,作组织收缩率测量和病理学观察。结果 真皮和纤维包膜是导致收缩率增加的主要部位。扩张后皮肤软组织中弹力纤维、肌成纤维细胞增生,肌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内平滑肌肌动蛋白明显增加。结论 弹力纤维、肌成纤维细胞、多种细胞内平滑肌肌动蛋白增加是引起组织收缩特性增强的主要原因。结果提示,扩张后皮瓣保持一定张力有利于对抗组织回缩。  相似文献   

6.
皮肤组织扩张术的临床应用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悦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105-106
自2000年我们开始研究和应用软组织扩张术,已成为面颈部瘢痕、斑痣、血管瘤及外伤性纹身的首选修复方法。但由于面颈部对术后效果有着较高的美容要求,更合理地应用扩张术以达到更好的修复效果,无疑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目标。现将我科几年来的临床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快速扩张后皮肤生物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皮肤软组织快速扩张后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并与常规扩张、未扩张的皮肤进行对比研究,以了解扩张皮肤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与扩张速度的关系,即扩张皮肤24小时应力松弛的程度和应力状态的平衡与一周应力松弛和平衡的区别,为临床快速扩张提供生物力学的研究基础。取4只体重为15kg 左右的猪为实验动物,分为常规扩张组,快速扩张组和对照组;将容量为240ml 的矩形扩张器埋置于筋膜下,按分组要求定期给予扩张;扩张结束后取标本进行皮肤构关系、应力松弛特性、应变能密度和强度参数等生物力学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扩张皮肤的粘弹性明显下降,有别于未扩张的皮肤,而快速扩张皮肤与常规扩张皮肤的粘弹性的下降则非常相似。因此,扩张可致皮肤粘弹性下降,但扩张皮肤粘弹性的下降除与扩张刺激的强度有明显的关系外,尚与扩张刺激的间隔时间有关,但后者的影响较小。临床上可以采用快速扩张的方法,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皮肤外扩张术修复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笔者单位收治的10例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缺损创面分布于小腿7例、膝部及周围2例、前臂1例,面积10cm×4cm~24cm×15cm。所有患者均采用外固定支架进行皮肤组织外扩张2~3周,之后拉拢缝合或辅以皮瓣(皮片)移植封闭创面。结果4例患者创面经皮肤外扩张后直接缝合完全封闭;5例创面明显缩小,剩余创面植以游离皮片;1例膝部周围创面虽明显变小但未完全封闭,行局部皮瓣转移覆盖创面,供区植皮治疗。术后随访1~12个月,患者病变部位创面愈合,外形较美观,皮肤感觉正常。结论皮肤外扩张术操作简单、创伤小、费用低,可明显缩小甚至封闭创面,修复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重复皮肤组织扩张术的临床、生物力学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重复皮肤扩张的经验,探讨其组织学和生物力学变化,为在临床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方法 对已扩张的皮肤进行重复扩张,分次修复缺损,首次扩张与重复扩张的时间间隔平均为8个月.将31例分为儿童组和成人组,对重复扩张术的治疗经验进行总结,测量首次和重复扩张后皮瓣的增长率,并做生物力学特性检测和病理观察,进行两组间的比较.结果 共治疗31例,第1、2次扩张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17%,随访6~12个月,大部分治疗效果满意.重复扩张后两组的皮瓣增长率均下降、应力-松弛特性和断裂强度减弱、表皮增殖减少,尤以成人组较为显著.结论 皮肤重复扩张术是临床可行的手术方法,在儿童可取得比成人更加满意的手术效果,但因其风险增大、皮瓣质量下降,应用时应小心慎重.  相似文献   

10.
快速扩张后皮肤生物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皮肤软组织快速扩张后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并与常规扩张、未扩张的皮肤进行对比研究,以了解扩张皮肤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与扩张速度的关系,即扩张皮肤24小时应力松弛的程度和应力状态的平衡与一周应力松弛和平衡的区别,为临床快速扩张提供生物力学的研究基础。取4只体重为15kg左右的猪为实验动物,分为常规扩张组,快速扩张组和对照组;将容量为240ml的矩形扩张器埋置于筋膜下,按分组要求定期给予扩张;扩张结束后取标本进行皮肤构关系、应力松弛特性、应变能密度和强度参数等生物力学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扩张皮肤的粘弹性明显下降,有别于未扩张的皮肤,而快速扩张皮肤与常规扩张皮肤的粘弹性的下降则非常相似。因此,扩张可致皮肤粘弹性下降,但扩张皮肤粘弹性的下降除与扩张刺激的强度有明显的关系外,尚与扩张刺激的间隔时间有关,但后者的影响较小。临床上可以采用快速扩张的方法,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采用皮肤快速扩张术修复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19例外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共19个创面,择期埋置37个皮肤扩张器并进行快速扩张.术后第5天开始,隔日注水扩张1次,每次注水至有局部有轻度胀感.完成扩张后制作皮瓣,修复外伤性皮肤缺损创面,分Ⅲ期手术完成.结果 37个扩张器全部完成注水扩张过程,注水扩张时间为46~63 d.有5个扩张区出现并发症,但均得到控制.19个缺损创面均得到完整修复.6个月后随防1 2例,皮瓣色泽和质地与受区皮肤接近,外观良好,局部无臃肿.结论 快速皮肤扩张术是修复某些特殊部位创伤性皮肤缺损的可行有效方法,可获得功能和美学双重修复的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2.
S-D大白鼠背部置入20ml扩张器,扩张23~25天,于最后一次扩张(总量达20ml)前、扩张后1h、6h、12h和24h分别测定扩张皮肤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表明:SOD活性和MDA含量扩张后1h、6h及12h与扩张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至扩张后24h基本回复到扩张前水平(P>0.05)。探讨组织扩张自由基形成机理,为安全、快速、有效地进行皮肤组织扩张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持续恒压扩张和常规间断扩张后皮肤超微结构的改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对比观察持续恒压扩张(CPTE)和常规间断扩张(CITE)后皮肤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用白色小家猪制作CPTE和CITE动物模型,切取组织样本做电镜观察。结果:CPTE组与正常皮肤和CITE组皮肤比较,皮肤基底细胞和棘细胞间距明显增大,细胞连接明显减少。两实验组扩张后的真皮中,胶原纤维结构基本正常,CPTE组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化程度高于CITE组。两实验组中均可见到胶原溶解和成纤维细胞凋亡现象,CPTE组中表现明显。两种扩张方法均可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出血。结论:扩张后皮肤中具有组织生长和退化的双重超微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14.
的了解扩张后皮肤慢性损害的动态修复过程。方法选用7kg左右的狗为实验动物。实验分为扩张后即时、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及对照组共6组,采用超微结构的观察及胶原定量分析等研究手段。结果发现扩张刺激可致皮肤慢性损害,早期修复表现为成纤维细胞功能活跃,胶原合成增加;随着时间的延长,成纤维细胞结构渐趋稳定,密体、密斑消失,胞浆减少,微粒纤细;大部分胶原纤维恢复正常的网状结构,但部分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呈“漩涡状”排列,似“瘢痕样”改变。结论扩张可致皮肤慢性损害,扩张后真皮组织修复并非组织再生  相似文献   

15.
应用小阴唇扩张皮瓣的阴道形成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索应用软组织扩张器扩张小阴唇组织 ,以小阴唇扩张皮瓣行阴道形成术的方法。方法 选择 3cm× 5cm、5 0ml肾形扩张器 ,置入小阴唇内外侧壁之间及阴唇间沟 ,扩张小阴唇 ,以获取足够面积的小阴唇组织。于尿道膀胱与直肠间造穴 ,翻转蒂在阴唇后联合处的小阴唇双叶皮瓣 ,以小阴唇皮瓣衬覆阴道腔壁 ,完成阴道形成术 ;术后夜间佩带模具 3~ 6个月。结果 本组5例经术后 6个月~ 2年随访 ,4例已结婚 ,性生活满意 ;外阴形态正常 ,再造阴道外口大于 2横指 ,深度≥ 8cm ,具有感觉和分泌功能 ,接近生理需要。结论 应用软组织扩张器扩张小阴唇形成阴道是诸多阴道形成术中较为理想的方法 ,其损伤小 ,并发症少 ,再造阴道接近解剖及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解决大面积烧伤后瘢痕畸形进行手术时的皮源不足的难题。方法采用皮肤组织外扩张法,以增加供皮区面积。结果经临床54例实践证明取得了预期效果,且扩张具有延迟效应,对超过常规长宽比例的皮瓣可进行即时移转,皮瓣及全厚皮片供应区可直接缝合,供区和受区同步愈合。结论我们认为这是对修复大面积皮肤组织缺损时,提供“额外”皮肤组织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负压引流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通过术后引流量的观察,对负压引流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中的应用作出评价。方法 对48例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患者,用内径2mm的多侧孔硅胶管置于皮肤软组织扩张器(STE)下方,经切口高处或另戳孔引出,外口接负压引流器。结果 术后有数量不等的血性引流物排出。结论 对放置扩张容量在100~200ml以上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常规留置负压引流管,具有创伤不、操作简单、术后易管理等优点,是防治术后出血及血肿形成的最简便而有效的措施,有减少扩张术早期常见并发症--血肿及感染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There have been few reports about skeletal changes beneath a tissue expander in breast reconstruction. We present one, and surgeons should be cautious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skeletal deformities in patients who are osteoporotic and postmenopausal who require prolonged tissue expan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