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铁元素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7d龄健康新生SD大鼠6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4)、假手术组(n=14)及HIBD模型组(n=34)。HIBD模型组新生大鼠采用改良Rice方法行左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h后将新生大鼠置于37oC恒温水浴的1L有机玻璃缺氧舱中,输入氧浓度为8%±0.1%的氮氧混合气体持续缺氧2h,观察缺氧缺血后24h内神经行为变化及24、48、72h脑组织病理改变,并用干湿法测定24h脑含水量。应用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HIBD大鼠脑组织铁元素含量。结果HIBD模型组新生大鼠神经行为异常发生率为94.12%,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未发生神经行为异常。HIBD模型组左侧脑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HE染色可见神经元损伤和神经胶质细胞增生;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脑组织未见异常。HIBD模型组左侧脑含水量较右脑、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1)。HIBD大鼠左侧脑组织中铁元素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右侧脑组织(P<0.05);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右侧脑组织铁元素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组织中铁元素含量的增加是导致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可能机制之一。维持铁代谢的稳态对防治铁超载引起的脑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广  王銮虹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1):4962-4964
目的:探讨KATP开放剂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制作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制模后予KATP开放剂克罗卡林进行干预处理,检测大鼠体重的改变,死亡率以及脑组织中谷氨酸(Glu)及天门冬氨酸(Asp)含量。结果:KATP开放剂克罗卡林能增加HIBD大鼠体重增长值,减轻死亡率,减少HIBD脑组织中Glu及Asp的含量(P<0.05);KATP阻断剂格列本脲明显拮抗克罗卡林的上述作用。结论:KATP开放剂克罗卡林对HIBD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ATP敏感性钾通道,减少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3.
冀红  徐立新  曲云霞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6):3705-3707
目的:研究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新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模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构建了负载有鼠VEGF120 cDNA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建立新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将质粒注射至新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局部,探讨外源性VEGF在新生鼠脑内的表达情况。应用VEGF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转移pCDNA3.1/rVEGF120真核表达质粒后大鼠脑中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与转移空载质粒的对照组相比,脑内注射外源性VEGF基因,在大脑皮质及海马的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胞浆中高度表达。结论:在HIBD模型中,脑内注射的外源性VEGF基因在大脑皮质及海马处神经细胞、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胞浆中高度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与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代谢变化的关系,以评估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诊断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预后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30例在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足月新生儿与7例足月正常对照儿.所有研究对象于出生13天内进行头颅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测量右侧基底节和右侧额叶代谢产物波峰下面积值,同时记录研究对象的胎龄、性别、分娩方式、出生体重、头颅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时的日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度等资料,于其生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并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右侧基底节和右侧额叶乳酸/肌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谷氨酸盐和谷氨酰胺/肌酸的比值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右侧基底节和右侧额叶肌醇/肌酸、胆碱/肌酸的比值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轻度与中重度比较,右侧基底节和右侧额叶乳酸/肌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谷氨酸盐和谷氨酰胺/肌酸的比值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组右侧基底节和右侧额叶乳酸/肌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谷氨酸盐和谷氨酰胺/肌酸的比值与临床分度有显著相关性(均P<0.01);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组右侧基底节和右侧额叶乳酸/肌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谷氨酸盐和谷氨酰胺/肌酸的比值与患儿第14天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均P<0.01).结论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诊断及短期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新生SD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后脑组织内环磷腺苷水平(cAMP)的变化及初步探讨环磷腺苷葡胺(MCA)对新生SD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于缺血缺氧后2、24、48、72、168 h(7天)时测定脑组织cAMP的含量;观察用MCA 24、48、72 h后脑组织内cAMP含量以及72 h后脑组织含水量,大脑损伤程度,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及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脑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新生大鼠缺血缺氧后脑组织cAMP含量显著下降,缺氧后2 h脑组织内cAMP水平下降最显著(至正常的25%左右),7天后仍低于正常水平(达70%左右);用MCA后,脑组织cAMP水平显著升高,脑组织含水量和脑损伤程度、MDA下降,SOD活性升高,病理变化减轻。结论:缺血缺氧后脑组织内cAMP代谢紊乱,早期给予外源性cAMP类药物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提示cAMP代谢紊乱可能参与缺血缺氧脑损伤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白藜芦醇甙对HIBD新生大鼠皮层BDNF表达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白藜芦醇甙(PD)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脑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52只新生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S组)、阴性对照组(NG组)、缺氧缺血组(HI组)、白藜芦醇甙干预组(PD组);通过结扎左颈总动脉及通入8%的氧气2 h制备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各组按照造模后24 h、10 d分为2个亚组,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大鼠大脑皮层BDNF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24 h、10 d HI组大鼠皮层BDNF表达(0.144±0.011,0.105±0.011)较NS(0.069±0.005,0.068±0.005)和NG组(0.070±0.003,0.069±0.007)增高(P<0.01),10 d PD组皮层BDNF表达(0.131±0.009)较HI组(0.105±0.011)明显增加(P<0.01)。结论白藜芦醇甙能上调HIBD新生大鼠大脑皮层BDNF的表达,对缺氧缺血后的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与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代谢变化的关系,以评估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诊断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预后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30例在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足月新生儿与7例足月正常对照儿.所有研究对象于出生13天内进行头颅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测量右侧基底节和右侧额叶代谢产物波峰下面积值,同时记录研究对象的胎龄、性别、分娩方式、出生体重、头颅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时的日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度等资料,于其生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并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右侧基底节和右侧额叶乳酸/肌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谷氨酸盐和谷氨酰胺/肌酸的比值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右侧基底节和右侧额叶肌醇/肌酸、胆碱/肌酸的比值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轻度与中重度比较,右侧基底节和右侧额叶乳酸/肌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谷氨酸盐和谷氨酰胺/肌酸的比值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组右侧基底节和右侧额叶乳酸/肌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谷氨酸盐和谷氨酰胺/肌酸的比值与临床分度有显著相关性(均P〈0.01);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组右侧基底节和右侧额叶乳酸/肌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谷氨酸盐和谷氨酰胺/肌酸的比值与患儿第14天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均P〈0.01).结论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诊断及短期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谷氨酸受体阻滞剂(GYKI52466)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大鼠脑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方法 体内实验:将新生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H组)与GYKI52466干预组(G组)。造模后给药,观察各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异常及超微结构变化。体外实验: 将各组新生大鼠的脑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培养4 d后,N 组给予正常环境培养,H组给予缺氧缺糖环境,G组给予缺氧缺糖环境后添加GYKI52466培养,6 h后比较各组细胞生长状态,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脑细胞凋亡分析。 结果 体内实验:神经行为学观察,G组与H组相比,异常神经行为学有所改善;电镜下观察,H组神经元细胞核结构破坏,核膜破裂、核仁轻度皱缩,而G组结构趋向完整。体外实验:与模型组相比,G组的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数值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谷氨酸受体阻滞剂GYKI25466有效的减轻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时异常的神经行为学表现和病理学改变,抑制神经细胞细胞凋亡,证实GYKI25466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新生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时血浆中次黄嘌呤浓度的变化规律,为临床研究和防治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72只7日龄SD鼠随机分为缺血缺氧组和对照组.经右侧颈总动脉结扎加缺氧处理建立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动物模型为缺血缺氧组;对照组不做颈总动脉结扎及缺氧处理.观察两组大鼠0、6、12、24、48、72小时血浆次黄嘌呤浓度,各时点6只动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对照组和缺血缺氧组新生鼠血浆次黄嘌呤的浓度.结果 ①缺血缺氧组在缺血缺氧后6小时内血浆次黄嘌呤明显高于对照组:0小时对照组血浆次黄嘌呤浓度为3.55±2.19(μg/mL),缺血缺氧组为10.97±2.38(μg/mL)(t=5.63,P<0.01);6小时对照组为4.52±2.26(μg/mL),缺血缺氧组为9.30±4.23(μg/mL)(t=2.44,P<0.05),提示在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后早期次黄嘌呤即有明显变化;②缺血缺氧后0小时起次黄嘌呤呈下降趋势,至12小时恢复,48小时出现一个高峰.结论 ①新生鼠缺血缺氧后早期血浆次黄嘌呤可作为判断细胞缺氧损伤的敏感指标;②新生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后6小时内及48小时左右血浆次黄嘌呤浓度处于较高水平提示脑细胞损伤的严重阶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家兔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NS)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以及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各参数的变化,探讨DNS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通过腹腔注射CO制备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动物模型,对照组和DNS组分别进行1H-MRS检查及血清SOD活性和MDA水平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NS组额叶及颞叶海马CA1区NAA/Cr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Cho/Cr及Lac/Cr显著升高;DNS组血清SOD活性明显降低,MDA水平明显升高。结论自由基参与了DNS的发病,可能通过损伤神经元膜结构和功能引起脑内NAA、Cho、Lac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静脉营养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将81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而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静脉营养治疗.结果 治疗组46例,发生医院感染4例(发生率8.696%),发生硬肿症12例(发生率26.1%) 对照组35例,发生医院感染9例(发生率25.71%),发生硬肿症24例(发生率68.57%),治疗组医院感染及硬肿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临床表现改善及硬肿症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静脉营养能明显降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医院感染和硬肿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善和促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运动功能恢复的辅助疗法。方法将8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综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早期运动干预,对照组单纯常规综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智力发育指数(MDI)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出生后7d两组患儿NB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d观察组[(38.84±1.56)分]较对照组[(36.12±2.23)分]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两组M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11±9.97)分和(86.35±11.26)分];12个月观察组MDI、PDI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运动干预可促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预防和减轻脑损害后遗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贾晓  张倩 《现代保健》2009,(12):9-10
目的研究高压氧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远期疗效。方法将98例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的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结果治疗组中,患儿在新生儿行为神经(NBNA)测试和发育商(DQ)值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对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能、神经行为及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和MR表现分析及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6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组(简称观察组),以及常规治疗组(简称对照组),观察2组患儿的CT和MR表现,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中所有患儿脑实质内均出现局限或广泛低密度灶,表现为不同程度脑水肿,MR多表现为皮层、皮层下的T 1 W I条状、点状高信号影,观察组患儿有效率90.70%,优于对照组7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舱前协同护理对高压氧综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6月本院确诊治疗的HIE新生患儿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协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高压氧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协同组给予舱前协同护理,对所有患儿应用神经行为测定(NBNA)、发育量表(MDI)、心理运动发育评分(PDI)进行评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疗效和家长满意度。结果:协同组患儿NBNA、MDI、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协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协同组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舱前协同护理可有效提高高压氧综合治疗HIE新生患儿的疗效和预后,改善患儿的生长发育,提高患儿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纳络酮治疗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建中 《现代医院》2009,9(3):23-24
目的研究纳洛酮治疗新生儿中、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于我院新生儿科2005年1月~2007年10月收治的71例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回顾性的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纳洛酮维持,分别于治疗前后测量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BB),及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结果治疗组的CK-BB为(21.5±2.3)μmol/L,对照组为(27.5±3.6)μmol/L,两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而治疗组的NBNA评分为(37.3±1.92),对照组为(31.32±1.95),两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纳洛酮能有效治疗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013年国内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研究的新进展,对其进行概括和总结.方法 以"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为关键词,限定文献在期刊的发表时间为2013年1月至12月,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检索.通过本研究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选取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文献269篇为研究对象.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3软件对文献和关键词进行统计及分析,通过Ucinet 6.0及Netdraw描绘共现分析图,并且展示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共篇关系.结果 自269篇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文献中,提取高频关键词共计24个(T≥5),成功展示国内目前新生儿HIE的研究热点,通过共现分析图的呈现,描绘不同高频关键词之间联系的亲密度显示,HIE研究领域的结构及趋势为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措施已有较多新的研究成果,而对于该疾病的病因及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则尚无明显进展.结论 目前国内新生儿HIE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措施已有较多新的研究成果,而对于疾病的病因及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则尚无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18.
许珍华 《医疗保健器具》2013,(12):1569-157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5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SOD活性和MDA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儿治疗后MDA水平与SOD活性与治疗前比较,P〈0.05;观察组l】盏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病情复杂,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改善和促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运动功能恢复的辅助疗法.方法 将8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综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早期运动干预,对照组单纯常规综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智力发育指数(MDI)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 出生后7 d两组患儿NB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 d观察组[(38.84±1.56)分]较对照组[(36.12±2.23)分]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两组M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11±9.97)分和(86.35±11.26)分];12个月观察组MDI、PDI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运动干预可促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预防和减轻脑损害后遗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在脑损伤的新生儿中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S-100蛋白检测对患儿损伤程度及其预后情况的研究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在咸阳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脑损伤患者73例为异常组,并选取同期出生的新生儿160例为正常组,对比两组新生儿临床资料的差异性。结果异常组中静脉血的S-100蛋白和NSE高于正常组( F值分别为75.152、694.542,均P<0.05);脑脊液中S-100蛋白和NSE也高于正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256.914、93.381、均P<0.05)。异常组脑脊液中S-100蛋白和NSE数值随预后变差而升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89.581、24.262,均P<0.05);静脉血数值变化趋势无意义。结论脑脊液、血清中NSE及S-100蛋白可对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早期判断有较大指导意义,可通过NSE和S-100蛋白水平的变化来推测患儿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