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间盘内臭氧注射联合突出物胶原酶化学溶解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7例,在CT引导下应用21G穿刺针穿刺病变颈椎间盘,并给予椎间盘内注射臭氧和突出物注射胶原酶化学溶解治疗。结果 47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成功率为100.0%。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随访并复查CT,其中优18例(38.3%)、良25例(53.2%)、差4例(8.5%),优良率为91.5%。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经皮穿刺椎间盘内臭氧注射联合突出物胶原酶化学溶解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微创、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导引下联合注射臭氧及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CT导引下对5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间盘内注射臭氧以及突出物内和/或周边注射胶原酶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术后55例患者随访3~6个月,显效19例,有效3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7%。结论CT导引下联合注射臭氧及胶原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探讨臭氧(O3)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98例,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行病变椎间盘内注射浓度为60μg/ml臭氧lO~20ml,退针至椎间孔旁注射浓度为40μg/ml臭氧5~10ml,曲安奈德20mg,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198例均一次性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100%,治疗后随访3~6个月:显效91例,有效87例,总有效率为89.9%,无效20例,无效率为10.1%,未见并发症。结论臭氧经皮椎间盘内、椎间孔旁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微创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4.
杨刚  谷学兰  裴仁明  姚越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4):1881-188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在CT引导下经皮靶位注射胶原酶准确到达突出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结果随访36~60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82.97%(大于36个月)、82.23%(大于60个月)。结论把握好适应证,CT引导下经皮穿刺靶位注射胶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准确、安全、简便、有效,是此类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CT引导下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臭氧(O3)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7例患者,腰背痛及下肢放射性麻痛,经CT或MRI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在CT引导下采用20G穿刺针穿刺至椎间盘,实施盘内注射10—20ml,O3浓度为60μg/ml;椎旁间隙注射10ml,O3浓度为40μg/ml。结果根据MacNab标准随访1~9个月,总有效率为70.4%。显效7例(25.9%),有效12例(44.4%),无效8例(29.6%),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O3髓核溶解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椎间盘内臭氧注射联合突出物胶原酶化学溶解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7例,在CT引导下应用21G穿刺针穿刺病变颈椎间盘,并给予椎间盘内注射臭氧和突出物注射胶原酶化学溶解治疗.结果 47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成功率为100.0%.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随访并复查CT,其中优18例(38.3%)、良25例(53.2%)、差4例(8.5%),优良率为91.5%.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经皮穿刺椎间盘内臭氧注射联合突出物胶原酶化学溶解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微创、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164个椎间盘,在C臂引导下行盘内穿刺注射浓度为56μg.mL-1的臭氧气体30~40mL,盘外(椎间孔)注射泼尼松龙40mg,注射浓度为25μg.mL-1臭氧气体10mL,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2010年12月进行末次随访,随访率100%,随访时间为3~24个月。总有效率86.5%,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臭氧椎间盘内、盘外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采用在C型臂引导下经小关节内侧缘穿刺注入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以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判定疗效。结果40例患者在DSA监视引导下均将臭氧注射到突出的椎间盘髓核,注射总有效率达97.5%(39/40)。且无神经损伤和椎间盘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陈光斌  李江山  曾小丽 《安徽医药》2010,14(12):1468-1469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联合注射臭氧和胶原酶治疗多发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X线引导下经皮穿刺盘内、盘外注射臭氧及胶原酶治疗多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经CT和/或MRI检查证实的患者60例。结果经随访3~12个月,其中55例均取得较好疗效,其中优43例,良12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X线引导下经皮盘内、盘外注射臭氧及胶原酶治疗多发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医用臭氧(O3)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DSA引导下对1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向腰椎间盘内及神经根鞘内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1~6个月,显效53例,有效6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0%。结论椎间盘内臭氧注射臭氧髓核消融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间盘内臭氧注射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9例随机分为3组。A组19例给予臭氧治疗,B组17例给予胶原酶治疗,C组23例采用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治疗后比较3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直腿抬高试验(SLRT)转阴率。结果 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疼痛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P<0.05或P<0.01);且C组较A、B组明显减轻(P<0.01或P<0.05)。C组SLRL转阴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穿刺椎间盘内臭氧注射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微创、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应用已40余年。研究表明胶原酶注入病变椎间盘后水解胶原分子为相关氨基酸,最终被机体吸收,但其水解的具体过程仍待进一步研究。近年临床研究证明:注射部位和剂量与安全效果高度相关;小剂量胶原酶突出物注射或盘内外联合注射可获较好远期效果;小剂量胶原酶注射联合射频可减少正常椎间盘水解,提高整体效果,并已在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证实。胶原酶化学溶解术仍是临床经典、安全及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胶原酶溶解术不同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X线"C"型臂引导下盘外注射和CT引导下盘内外联合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远期疗效差异. 方法 将我院腰椎间盘突出症201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06例,B组95例,分别于X线"C"型臂引导下采用盘外注射法(A组)和CT引导下采用盘内外联合注射法(B组)注入胶原酶. 结果 两组穿刺成功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PLDD治疗我院2009年9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总有效率为94.7%,优良率85.3%。全部病例未发现其他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损伤小,效果好,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髓核切吸术和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腰椎间盘髓核切吸术,实验组采用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评分。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略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优于腰椎间盘髓核切吸术,两种方法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得到提高,臭氧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臭氧+经皮腰椎间盘髓核切割联合治疗农村社区人群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来自农村社区的54例椎间盘突出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以及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臭氧+经皮腰椎f盘髓核切割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臭氧+经皮腰椎间盘髓核切割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在农村社区人群中实施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6例经临床和影像检查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定位下行经皮穿刺靶点射频热凝后,同时行椎间盘内、盘外臭氧注射.结果 36例患者治疗后随访3~6个月,按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分级,优18例、良13例、可3例、差2例,总有效率94.4%,优良率为86.1%,均未见并发症.结论 CT引导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联合臭氧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在CT定位下准确穿刺病变腰椎间盘,应用980NM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对90例120个椎间盘进行汽化减压术治疗,同时,在术中汽化完毕后于病变椎间盘注入臭氧5~15ml。随访3~18个月,以Macnab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按照Macnab标准评定,优56例,占62.2%;良27例,占30%;可4例,占4.4%;差3例,占3.3%,优良率达92.2%。结论:PLDD联合臭氧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效果显著,该技术具有安全、微创、无痛苦等优点,二种方法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疗效,优于单一疗法,可作为一种常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黄俊文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430-43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疗效及继发腰椎稳定性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后路开窗式(n=39)、半椎板切除(n=27)、全椎板切除(n=16)治疗,按照改良日本骨科学会的下腰痛JOA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估,并观察术后腰椎稳定性。结果术后后路开窗组、半椎板切除组、全椎板切除组优良率分别为94.9%、81.5%、62.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后路开窗组、半椎板切除组、全椎板切除组腰椎不稳定发生率分别为10.3%、33.3%、50.0%,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开窗式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术后腰椎稳定性良好,而半椎板切除及全椎板切除手术欠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地奥司明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在临床应用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15例)和对照组(95例).全部患者均绝对卧床休息2周,观察组同时口服地奥司明片0.9g,po,tid,10 ~20 d;对照组同时以甘露醇联合地塞米松静滴,3d后停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程度VAS评分和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08%,与对照组治疗效果(89.47%)相当(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3d,观察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d后,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奥司明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有较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