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0):3741-3742
目的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髓核射频消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非手术综合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髓核射频消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颈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0.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NDI以及NPQ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NDI以及NP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髓核射频消融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较好,术后颈椎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病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运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37例确诊的颈椎病患者,运用Macnab评分法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其近期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术后3d、1个月和3个月Macnab疗效评价,优良率分别达到86.49%、89.19%和83.78%。术后3天、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天、术后1月与术后3个月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的优点,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C臂机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8年2月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27例,均采取C臂机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术前、术后3 d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比较术前、末次随访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BI、WHOQOL-100)评分变化。结果:术后3 d患者VAS评分较术前低(P0.05);末次随访患者BI、WHOQOL-100评分均较术前高(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采取C臂机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能明显减轻其疼痛,且能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射频消融髓核成型术治疗盘源性腰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对盘源性腰痛患者射频消融髓核成型术治疗1年后随访资料的分析,评估该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2~2003年,我们对26例通过椎间盘造影复制腰痛试验诊断为盘源性腰痛、经过正规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的患者,采用射频消融髓核成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1年随访。通过患者手术后2天内与1年后症状改善率[(术前VAS评分术后VAS评分)/术前VAS评分×100%]和主观满意程度进行分析,评价射频消融髓核成型术对盘源性腰痛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26例患者术后2天内症状改善率为65%,患者主观满意率达88.5%;术后1年症状改善率为44%,患者主观满意率达30.8%。术后2天内及术后1年随访患者症状改善率和主观满意率与术前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射频消融髓核成型术对盘源性腰痛的治疗术后短期内可以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1年后治疗效果会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37例颈性眩晕患者(共87个颈椎间盘)进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分析患者术前和术后VAS分值的变化,评价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37例患者术前VAS分值为(6.76±0.52),术后1年VAS分值为(2.95±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有效率为86.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治疗颈性眩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双极射频椎间盘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的颈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105例(共181个椎间盘),在CT引导下行射频椎间盘髓核成形术,其中单极射频治疗49例,双极射频治疗56例.观察术前和术后3、7dVAS评分、术后30、90、180 d的MacNab疗效评价,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结果:双极组治疗后各随访时间点的疗效均明显高于单极组(P<0.05),双极组患者术后短期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单极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双极射频椎间盘髓核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3例,采用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比较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和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FS-CSA)评分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优良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心理分、功能分及FS-CSA总分明显低于术前,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9%。结论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VAS评分和FSCSA评分,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椎间盘源性腰痛经皮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行经皮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的154例患者进行术前镇痛及手术安心工程、术中适时沟通、术后及时的功能锻炼.结果 154例患者中70例术后腰痛即刻消失;4例术后1d腰痛加重,2d后缓解;3例先后接受2次同一间隙消融,腰痛部分缓解;2例无效,术后保守治疗3~5个月后患者腰痛加重,行髓核摘除加椎间融合术.结论 经皮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优良,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患者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6月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的23例颈性眩晕患者,并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焦虑、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变化情况。结果:患者经治疗后疼痛、焦虑程度明显降低,颈部功能指数得到显著的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性眩晕患者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后通过规范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疼痛、焦虑和显著改善患者颈部功能,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7月间于我院骨科住院行经皮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患者76例,观察围术期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疼痛评分及临床效果。结果76例患者经皮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 P<0.05),治疗后1月、3月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后1周( P<0.05),治疗后3月患者的VAS评分较治疗后1个月显著降低( P<0.05);对于临床疗效而言,治疗1个月后,76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2.11%,与治疗后3个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通过术后的随访发现,经皮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后,患者穿刺部位均愈合良好,且未发生定位错误、神经或脊髓损伤、椎间盘炎症及穿刺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经皮等离子髓核成形术对于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疗效确切稳定,安全可靠,需加强对于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以及出院指导,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双节段跳跃型颈椎病患者颈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应用Solis、Zero-p椎间融合器辅助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双节段跳跃型颈椎病患者45例,行Solis椎间融合器辅助的颈前路减压融合术25例为Solis组,行Zero-p椎间融合器辅助的颈前路减压融合术20例为Zero-p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至2020年6月,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跳跃节段活动度、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比较术后3、6、12个月融合节段融合率;比较末次随访时邻近节段、跳跃节段退变率。结果Solis组手术时间[(96.20±14.38)min]短于Zero-p组[(108.00±14.99)min](P<0.05),术中出血量[(76.28±13.86)mL]少于Zero-p组[(85.45±13.81)mL](P<0.05);2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均高于术前,NDI评分、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2组末次随访时JOA评分高于术后3个月,NDI评分低于术后3个月(P<0.05),VAS评分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lis组与Zero-p组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NDI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12个月、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及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均大于术前(P<0.05),2组术后3个月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大于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P<0.05);2组术后3、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跳跃节段活动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olis组与Zero-p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跳跃节段活动度、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olis组术后3、6个月融合率(76.00%、96.00%)高于Zero-p组(55.00%、80.00%)(P<0.05),术后12个月融合率与Zero-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末次随访时邻近节段、跳跃节段退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Solis与Zero-p椎间融合器辅助治疗双节段跳跃型颈椎病均可有效恢复神经功能,增加椎间隙高度,改善颈椎曲度,保持跳跃节段活动度,延缓邻近节段的退变,但应用Solis椎间融合器辅助可促进融合节段的早期融合,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的5年随访疗效.方法 对获得5年以上随访的41例诊断为腰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使用等离子髓核成形术后进行疗效分析,采用患者主观满意度、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对患者腰腿疼缓解和日常生活状况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实施,术后1例患者发生椎间盘炎,末次随访患者主观满意度为63.4%;术前、术后1周、术后3年、术后5年VAS评分分别为(7.9±0.7)分、(3.4±0.5)分、(2.9±0.4)分、(2.5±0.4)分;术前、术后1周、术后3年、术后5年ODI评分分别为(58.9±6.1)分、(42.1±4.2)分、(25.4±4.0)分、(23.0±2.9)分;术前、术后1周、术后3年的VAS及ODI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年、术后5年的VAS及ODI评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椎间隙、椎间盘退变MRI分级、椎间盘造影诱发试验的分类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长达5年的随访研究中,等离子髓核成形术对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但仍需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2014 年 3 月至 2015 年 9月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AEW手18例的临床资料,术后采用超声随访观察结节大小变化,疼痛VAS评分,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8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射频消融治疗,术后超声随访AEW结节的体积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0~1分.所有患者术后随访 1~22 个月,平均 12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超声引导下RFA 治疗AEW疗效确切,治疗过程精细、创伤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经后路颈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颈椎曲度、病变椎间高度、疼痛(VAS)评分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椎曲度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病变椎间高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后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应用TESSYS技术治疗的3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集术前及术后14d、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VAS评分、JOA评分及改良Mac Nab评价情况。结果:35例患者随访3个月到2年不等,平均随访9.6个月。术后历次随访VAS评分与术前对比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3个月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JOA评分与术前对比明显升高,差异均显著(P0.01);改良Mac Nab评价:优27例,良6例,可2例,总体优良率达94.29%。结论: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短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联合医用臭氧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0例,按住院顺序编号分为射频消融组(A组)、医用臭氧组(B组)和射频消融联合医用臭氧组(C组),每组70例。在术前和术后7 d、30 d、90 d、180 d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评分(ODI)。结果:与术前相比,3组术后7 d、30 d、90 d、180 d的平均VAS及平均O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A组和B组在术后7 d、30 d、90 d、180 d的平均VAS及平均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术后7 d、30 d、90 d、180 d的平均VAS及平均ODI评分均显著低于A、B组(P0.05)。所有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及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或医用臭氧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两者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Disc-FX系统经皮椎间盘摘除、射频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自2010年7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应用Disc-FX系统经皮髓核摘除、射频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并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36例,比较术前、术后即刻、l周、3月、6月JOA、VAS及Oswestry(2.0版本)评分.结果:36例患者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VAS和Oswestry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isc-FX系统经皮椎间盘切除、射频消融术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后路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外侧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4月该科采用全身麻醉下颈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外侧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例,术后2~5 d复查颈椎CT/MRI评估减压情况,记录患者术前术后的颈肩部及上肢疼痛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手术节段的稳定性和椎间高度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72.87±26.7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3±0.74)d;15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87±2.62)个月,术前、术后1 d、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分别为(7.00±1.20)、(1.07±0.80)、(0.93±0.80)、(0.87±0.64)、(0.73±0.70)和(0.80±0.77)分;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及末次随访JOA评分分别为(12.47±1.36)和(16.40±0.63)分;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病变节段椎间高度分别为(6.00±0.58)和(5.93±0.62)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及术后无一例患者颈椎手术节段不稳定。根据改良Macnab标准,末次随访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优12例,良2例,可1例。结论全身麻醉下颈椎后路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外侧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但其远期疗效和对颈椎间盘退变、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3):3011-3013
选取2011年9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的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SVCF 55例,随机分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组(2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分析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组和对照组的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中段高度以及术后VAS评分。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组的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中段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组术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能够提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恢复椎体的高度,且能够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20.
68例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颈椎病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等离子射频消融汽化技术广泛用于整形和关节外科。1999年美国FDA正式批准应用于脊柱外科,2002年9月美国实施了第1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等离子髓核成形术(Nueleoplasty)。应用等离子消融技术进行椎间盘髓核成形术。是继化学融核术、经皮椎间盘切吸术和髓核激光汽化减压术之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又一种新的微创手术方法。该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尤其对颈椎间盘原性病变引起的颈型、神经根型、交感型颈椎病疗效显著。2005年6月一2007年12月,我科用该法对68例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有关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