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惠珍 《医学信息》2006,19(5):870-871
目的 为了解韶关市学龄前儿童贫血情况,并为改进保健举措提供科学根据。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使用SWELAB AC-970血球计数仪对韶关市区托幼园所2004年3月~10月在园所儿童11277名进行了血红蛋白测定,采用z。检验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11277名儿童中贫血检出率为8,12%,男童检出率为7.82%,女童检出率8.48%,经统计学处理男女贫血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1~2岁组贫血检出率为9,19%,3~4岁组检出率8.49%,5~6岁组检出率7.36%:3~4岁组与5~6岁组比较,贫血检出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3~4岁组、5~6岁组分别与1~2岁比较,贫血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形式托幼园所儿童的贫血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形式托幼园所儿童均可发生贫血,因此,根据儿童特点,实施合理营养,是保证小儿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独生与非独生儿童的行为发展研究:六年追踪报告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为明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行为发展是否有差异,针对198.1~85年在南京地区所调查的3~6岁儿童,分别于1988~89年及1990~91年作第四年与第六年的追踪调查,研究这些儿童在各个发展阶段中有何过程上的变化。两次追踪调查时,被调查儿童总数分别是422及416名,其年龄分布大至分别为7~10岁及9~12岁。按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评走所示,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各有不同的行为表现,且其行为发展上的差异又随性别而略有所别。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蒙族儿童行为问题的致病因素,我们应用儿童行为量表,对7-15岁蒙族儿童4137名进行调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0.35%,男女检出率比为2.28:1,男孩以A行为为主,女孩以N行为为主。7、8岁组行为问题检出率最低为5.9%,随着年龄增加,行为问题检出也增加。冬春季出生的检出率较颃是夏秋季则较低,中间型家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学习成绩差的比学习成绩好的检出率闹。父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儿童行为  相似文献   

4.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然观察的方法,对120名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儿童进行10天的观察记录,探讨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亲社会行为不存在差异;(3)学前女童的合作行为比学前男童多;(4)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不受父母受教育水平、职业、经济收入等家庭背景变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竞争意识的介入,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教育方式在改变,致使儿童行为问题日趋突出。为了对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预防,我们应用艾森博克儿童行为量表[1](CBCL)在合肥市区对1033名儿童进行了调查,并对影响儿童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1材料与方法样本:选择本市区为框架区,以整群、随机、分层相结合的抽样方法,对幼儿园及中小学各《所(教育质量中等的各2所,教育质量好的和较差的各1所),每班顺序抽20名,调查对象年龄为4-16岁。方法:采用调查表方式,由调查对象的家长填写。调查表内容有家庭人口、…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学前儿童焦虑的发展特点.方法:以学前儿童焦虑量表为评估工具,要求469名母亲报告4-6岁儿童的焦虑问题.结果:躯体伤害恐惧在4-6岁儿童中相对保持稳定,分离焦虑、社交恐惧、强迫-冲动行为和广泛性焦虑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男孩的社交恐惧和广泛性焦虑显著高于女孩,分离焦虑、躯体伤害恐惧和强迫-冲动行为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4-6岁儿童的焦虑症状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躯体伤害恐惧、分离焦虑、广泛性焦虑、社交恐惧和强迫-冲动行为.结论:4-6岁儿童的多数焦虑症状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各年龄组儿童的躯体伤害恐惧和分离焦虑明显高于社交恐惧、强迫-冲动行为和广泛性焦虑.  相似文献   

7.
705例儿童行为问题综合干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1993年武汉市洪山区、青山区整群随机抽样对975名4-14岁儿童进行行为问题影响因素调查[1]基础上,对其中705名儿童分别在1994年、1995年进行三学期综合干预观察。采用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共113项,按照忻仁娥等制定中国常模[2],检出有行为问题儿童。自编“儿童心?..  相似文献   

8.
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儿童行为问题是指童年期出现的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的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而儿童良好的行为模式及心理发育的成熟需要一个稳定和有安全感的环境。为了解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家庭环境因素戒们对新乡市某小学一~六年级小学生1873名的行为及其家庭环境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家庭治疗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家庭治疗对儿童行为问题的疗效。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评定将有1个以上因子超过全国常模的100名儿童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半年后进行CBCL第2次评定。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和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家庭治疗对儿童行为问题有效。  相似文献   

10.
采用 Achenbach's 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版调查22个城市24013名儿童少年,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2.19%。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最大影响因素为父母间关系,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及态度。对学龄儿童的最大影响因素仍为父母间关系及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及态度,但是其他家庭环境的影响已不如学校环境及周围风气重要。而影响少年儿童的最大因素却是与父母的关系及学校环境。母亲妊娠时健康状况及围产期安全,是4—16岁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最大生物学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验教师评定儿童行为量表(CBS)中文版在中国学前儿童的信度和效度。方法:本研究样本来自随机抽取的上海市公立幼儿园3~6岁的学前儿童(N=531,Mage=62.31月,SD=13.65,292个男孩,占55%),这些儿童的带班教师完成儿童行为量表和儿童社会技能量表(SSRS),其中221名儿童完成独处偏好访谈,3个月后,其中221名儿童的母亲完成了儿童社会能力与行为评定简表(SCBE-30)的评定。结果: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六因素模型拟合良好(χ~2=1819.26,df=537,χ~2/df=3.39,P0.001,SRMR=0.02,CFI=0.85,IFI=0.85,RMSEA=0.07),CBS六个因子与同时期测量的SSRS的人际技能、外化问题和内化问题以及与儿童独处偏好的相关在r=-0.19~-0.67,Ps0.05;CBS六因子与3个月后测量的SCBE-30的社会能力、愤怒攻击和焦虑退缩的相关在r=-0.12~0.43,Ps0.05。总量表及各分量表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0.72~0.86)和重测信度(0.75~0.90)。结论:儿童行为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中国学前儿童行为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学前儿童破坏性行为的多维评估量表(Multidimensional Assessment of Preschool Disruptive Behavior, MAP-DB)进行中文版修订,检验它在我国学前儿童中的信效度及其跨性别、年级的测量等值性。方法:抽取南京市9所幼儿园共2,539名3~6岁学前儿童及其父母参与调查,由父母完成对学前儿童破坏性行为、社会技能和行为问题的评定。结果:(1)中文版MAP-DB的结构与原量表一致,共含有78个条目,4个分维度,中文版MAP-DB的四因子模型拟合良好(χ2=7325.554,df=2406,CFI=0.921,TLI=0.901,RMSEA=0.028,SRMR=0.050),模型在不同儿童群体中的稳定性较好;(2)全量表和分维度与社会技能和行为问题两个效标的总分/因子分呈中等程度的相关(P<0.001);(3)全量表和分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均高于0.90,分半信度均高于0.81,重测信度均高于0.66;(4)中文版MAP-DB在学前儿童样本中跨性别和跨年级的形态等值性、弱等值性、强等值性与严格等值性都成立。结论:中文版MAP-...  相似文献   

13.
<正>学前儿童的多动问题是很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造成儿童多动的原因多种多样。多动也不能和多动症画上等号。不同文化的教养方式会对儿童的学前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家庭的完整性和宠物陪伴也可能与学前儿童多动相关联。本研究通过对中美儿童进行多种维度上的比较,希望能发现导致学前儿童多动问题的影响因素,为学前儿童的教育和儿童多动症的预防给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学前儿童焦虑量表中文版的测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在中国的适用性.方法:以学前儿童焦虑量表和儿童行为量表为评估工具,让607名母亲报告3-6岁儿童的焦虑与行为问题.结果:各项目与分量表的相关为0.50-0.78.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分别为0.83、0.70.各分量表得分和总分与CBCL中的内化和外化问题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且与内化问题的相关程度高于与外化问题的相关程度.综合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发现,我国学前儿童的焦虑结构包括广泛性焦虑、躯体伤害恐惧、社交恐惧、强迫一冲动障碍和分离焦虑5个因子,解释总方差的45.81%,各题项在所属因子的因素负荷为0.35~0.86,五因子对焦虑数据的拟合指数均大于0.90.结论: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可用于评估我国学前儿童的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5.
学前儿童消极行为特征与母亲行为关系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学前儿童消极行为的基本状况及与母亲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消极行为特征量表和母亲行为量表对742名3-6岁儿童的母亲进行了调查。结果:儿童消极行为特征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儿童消极行为特征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母亲支持行为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显著负相关,儿童消极行为最多的是对父母过度要求,其次是注意分散、适应不良、消极情绪为最少的是对父母缺乏强化,但其在儿童消极行为特征较多的情况下,母亲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城乡)、家庭收入、职业等因素对母亲的不支持行为有一定的影响。结论:(1)儿童消极行为特征越多,母亲对儿童的支持行为越少,不支持行为越多;(2)在儿童消极行为特征较多的情况下,改善儿童的抚养环境、提高母亲在儿童养育方面的知识水平是改善母亲行为、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本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应用Rutter儿童行为教师量表对昆明市926名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4.08%,男女检出率之比为3.13:1;经与20项有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城乡结合部儿童行为问题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性别、伙伴关系、父母教育儿童时间、花在儿童身上的金钱、家庭和睦情况.结论儿童行为问题是多种因素所至,行为问题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焦作市 3~ 6岁儿童行为问题及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情况 ,本文采用 Conners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及奇德儿3~ 6岁儿童感觉统合发展核对表 ,对焦作市城区 379名 3~ 6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1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为 32 .1 9% ,男童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童 ( P<0 .0 1 ) ,以心身障碍占第一位 ,其次男童为学习问题 ,女童为品行问题。 2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率为 4 0 .1 1 % ,男童与女童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 P>0 .0 5 )。 3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为 4 9.34 %。结论  13~ 6岁儿童的行为问题应引起重视 ,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2 3~ 6岁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与感觉统合失调密切相关 ,从小注重感觉统合的训练 ,及早发现感觉统合失调 ,早期矫治 ,可大大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Achenbach教师报告表的湖南常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湖南省六个有代表性的地区抽取5~16岁城乡正常儿童1,056名,对Achenbach教师报告表(Teachers'ReportForm,TRF)进行标准化,制定了湖南常模。经信度、效度检验,认为5~11岁男女、12~16岁男孩常模的外显性行为问题部分适用于我国儿童,内隐性行为问题及思维问题的信度、效度不够满意。12~16岁女孩常模对各行为问题分辨能力均较差(除注意问题外)。所有年龄/性别组的学校成就、适应能力的信度及效度较好。作者认为TRF可用于学校环境对儿童行为的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儿童执行功能量表中文版在中国学前儿童中的信效度。方法:研究样本来自随机抽取的上海市6所公立幼儿园917名3~6岁学前儿童(平均年龄4.75岁,标准差1.10岁,其中485名男孩)。由幼儿母亲完成儿童执行功能量表以及儿童长处和困难量表,4个月后,部分幼儿母亲再次完成儿童执行功能量表。结果: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儿童执行功能量表较好地拟合于三因素模型(工作记忆,调节能力和抑制能力),χ~2/df=3.69,CFI=0.91,GFI=0.92,RMSEA=0.05。同时工作记忆、调节能力和抑制能力三个分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0.71-0.89),四个月之后的重测信度为0.60-0.69。此外,执行功能的三个维度与亲社会行为、冲动行为和情绪症状之间均有着显著的相关(rs=0.18-0.49,P0.001)。结论:儿童执行功能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中国学前儿童执行功能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1010名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目前广州市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治疗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中国标准化版本(家长用)对广州市区6-12岁共1010名在校中小学生的家长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二分类逻辑回归分析.结果:广州市儿童行为检出率为17.42%,其中男女儿童行为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逐步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年龄、父亲职业、家庭月平均收入、父母与孩子相处时间对男性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有显著影响.母亲年龄、6岁前生活环境变迁次数及母亲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显著影响女性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结论:儿童行为问题有增加的趋势,改善家庭环境是预防儿童行为问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