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至今,我们对255例肿瘤晚期患者行腹壁浅静脉穿刺留置静脉套管针用于癌症晚期四肢静脉不易穿刺者,使静脉穿刺成功率大大提高,减轻了患者痛苦,缩短了静脉穿刺时间。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在消化科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为长期静脉输液或浅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提供良好的穿刺途径,提高浅静脉的利用率。方法选择老年静脉输液患者7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采用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实验组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局部渗漏、肿胀率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每周敷料更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在消化科老年慢性病患者中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提高穿刺成功率,输液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提高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3.
谭孟仁  张凤清 《内科》2008,3(2):300-301
恶性肿瘤病人由于反复化疗,长期输液,且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刺激较大,易发生静脉炎,血管阻塞;加之部分病人有四肢水肿,导致外周静脉血管不易穿刺,我们采用了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化疗,保证完成了病人的化疗。但对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上肢不宜穿刺输液患者、胸部上段、颈部放疗后或正在放疗过程中、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的患者、锁骨下静脉和(或)颈内静脉穿刺困难患者、少部分不愿承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风险的病人,为了让肿瘤病人能按时完成化疗,我科自2003年3月至2007年6月开展了151例股静脉穿刺置管化疗,现将应用及护理要点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谭英葵 《内科》2009,4(3):474-474
静脉输液在临床上是应用广泛,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给药途径,它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而输液进针部位多,一般多选择四肢静脉进行穿刺输液,我科为老年病人,多为慢性病,有些病人需要通过长期的静脉输液进行治疗,静脉被反复穿刺,加以有些药物具有刺激性,使血管发生硬化,甚至闭塞等因各种原因导致在四肢难以穿刺进行静脉输液。2008年以来我科对四肢难穿刺输液的病人采用腹壁浅静脉进行穿刺输液,使病人能得到有效的治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心血管内科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经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及优点。方法对心血管内科78例危重患者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经颈外静脉穿刺进行输液治疗。结果观察78例患者,3例穿刺失败。一次穿刺成功率达94.87%,全部患者无穿刺并发症。结论使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经颈外静脉穿刺输液具有操作简便,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完成时间短,并发症少及固定牢固,不易脱出等优点,是一种安全简便实用的静脉输液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逆向静脉穿刺法在社区门诊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对行逆向静脉穿刺法的80例患者(观察组)和行顺向静脉穿刺法的80例患者(对照组)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而静脉炎、疼痛等不适症状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或〈0.01),而滴液流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向静脉穿刺术可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因输液带来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老年病人由于多种因素如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差、皮肤松弛皮下组织疏松、周围循环障碍以及多次重复静脉穿刺致静脉炎等,特别伴有呼吸困难、心力衰竭、休克时,采用四肢远端静脉穿刺成功率低。为给老年病人寻求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我们选择胸壁浅静脉穿刺输液,6年间通过对176例胸壁浅静脉穿刺输液的老年病人进行临床效果观察,总结出了较为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握拳方法对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的影响。方法将28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即给患者上臂扎好止血带,嘱患者握拳后行穿刺。研究组则在选好静脉后向患者告知并示范握拳方法,即其握拳时以五指刚好握拢并呈悬垂状,然后扎止血带行穿刺。结果对照组的静脉穿刺成功率为89.3%,研究组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7.1%,研究组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μ=2.42,P〈0.05)。结论正确的握拳方法可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胡艳其 《内科》2007,2(5):868-869
神经内科病人部分需要输注脱水、利尿药。脱水利尿药如20%甘露醇等对血管具有刺激性,长期输注易至血管硬化、静脉炎发生。意识不清烦躁的病人肢体躁动,四肢静脉穿刺针头易脱出。为了病人的安全,常给予约束躁动肢体,等给四肢静脉穿刺输液带来困难。运用颈外静脉进行输液,解决了输液难的问题。临床研究发现,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与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相比,有留置时间长、静脉炎发生率低、穿刺成功率高、导管不易脱出等优点[1,2]。由于颈外静脉管径大、血流快,在抢救颅内高压病人中,不需要加压能快速输入脱水降颅压药,达到快速降颅压的效果,只…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造影指导下穿刺腋静脉植入起搏器电极导线的方法。方法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共145例患者采用造影指导下穿刺腋静脉植入电极导线。经前臂静脉注射造影剂,记录腋静脉影像,以此为指导,行腋静脉穿刺。结果穿刺腋静脉植入起搏器电极导线成功率为91.6%,穿刺成功组与穿刺不成功组平均年龄、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例(0.7%)患者出现气胸,1例(0.7%)因误穿腋动脉并插入扩张管及外鞘导致皮下广泛出血,无电极导线磨损、断裂。结论造影指导下穿刺腋静脉植入起搏器电极导线安全、有效,是起搏器电极导线植入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罗艳姣  覃美兰 《内科》2009,4(2):324-325
静脉用药治疗疾病是临床住院病人最主要的给药途径,也是抢救危急重患者首先开辟的用药通道。拓宽穿刺部位,提高穿刺成功率亦是广大护理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对于一些长期静脉用药的中老年患者,因反复的静脉血管穿刺,导致其上肢常穿刺部位的血管发生损伤、硬结、闭塞、淤血等情况而短时间内又难以恢复,给静脉穿刺带来了困难。根据有关逆向静脉穿刺的一些方法报道,结合我科患者的血管实际情况,我们开辟了掌指静脉、腕部等静脉逆向穿刺或穿刺并置管,收到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理想的深静脉置管方式.方法:肝衰竭患者根据病情选择不同深静脉置管方式,观察患者发生血肿、穿刺点渗血、瘀斑、导管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股静脉穿刺瘀斑发生率明显高于颈内静脉(P<0.01);颈内静脉穿刺点渗血明显高于股静脉(P<0.01);动脉损伤发生率股静脉穿刺高于颈内静脉(P<0.05).同一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点发生渗血高于股静脉(P<0.05),股静脉的瘀斑发生率高于颈内静脉(P<0.001).结论:颈内静脉是肝衰竭患者最安全、最常用的深静脉置管位置,当进行血液净化、血浆置换等治疗时,股静脉可以作为置管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3.
呼吸衰竭病人大多数是慢性阻塞性肺病迁延而来,病程较长,老年病人较多,病情反复发作,静脉穿刺输液较多,易损伤四肢浅静脉。在抢救呼衰病人时,因病人躁动不安、昏迷、呼吸困难呈强迫端坐位,全身水肿,四肢浅静脉差,我们采用颈外静脉留置输液抢救呼衰病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两次扎止血带联合指压法对肢体严重水肿患者静脉显露充盈度及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222例肢体严重水肿需要接受静脉用药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按单双日分组采用两种方法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双日)采用常规方法;实验组(单日)采用两次扎止血带联合指压法。结果实验组静脉显露充盈程度及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次扎止血带联合指压法可改善严重水肿患者肢体静脉显露充盈度,从而提高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王金娥  魏善梅 《山东医药》2005,45(24):22-22
多发性骨折患者并发失血性休克时,需给予输血治疗。此类患者输血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选择远离骨折部位的静脉血管,如头部、胸部静脉,上肢骨折的患者应选择下肢静脉,骨盆、下肢骨折患者应选择颈外静脉。②失血性休克严重者应建立2条静脉通道,最好选用12号注射针穿刺输血。③静脉穿刺困难时,及早选择颈静脉套管针穿刺输血,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准确输入所需血液。  相似文献   

16.
腋静脉留置在新生儿输液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英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9):1276-1276
静脉输液是NICU治疗患儿的一项重要手段,尤其是早产儿,极低体重儿的静脉穿刺问题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题,临床上多数患儿是采用头皮静脉、四肢浅静脉穿刺置入留置针,易发生渗漏,静脉炎,特别是在输注高渗液体(营养液),血管活性药物时,对血管的刺激、损伤较大,另外,新生儿四肢活动频繁、活动度大,致留置时间较短,我科自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以来采用腋静脉留置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操作方法及有关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动脉搏动指导和解剖标志指导穿刺颈内静脉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动脉搏动和解剖标志指导穿刺颈内静脉的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对598例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的结果及并发症进行分析。前213例采用动脉搏动指导穿刺法,后385例采用解剖标志指导穿刺法。结果表明:解剖标志指导穿刺法的总穿刺和一次穿刺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动脉搏动指导穿刺法(99.2%vs95.7%、83.8%vs73.7%,P<0.05和<0.01),而平均穿刺次数和时间前者明显少于后者(1.2±0.5次vs2.7±2.9次、1.9±5.3minvs3.1±4.7min,P均<0.05);两种穿刺方法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4%和11.7%(P<0.01),主要并发症为误穿颈总动脉(8.0%vs2.1%,P<0.01),2例血胸均发生于动脉搏动指导穿刺法。提示解剖标志指导穿刺法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赵红黎  张美花 《内科》2013,(5):550-550,552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输液静脉选择对静脉炎及静脉渗漏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行静脉输液治疗的12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患侧肢体输液组和健侧肢体输液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的输液药物基本相同。患侧肢体输液组患者选择偏瘫侧静脉进行输液治疗,健侧肢体输液组患者选择健侧静脉进行输液治疗,两组均采用上肢大静脉输液。每例患者每天穿刺1次,均连续穿刺静脉输液治疗14d。结果患侧肢体输液组患者静脉渗漏及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26.7%和30.0%,健侧肢体输液组分别为10.0%和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静脉输液应尽量选用健侧静脉,有利于减少静脉渗漏与静脉炎的发生以及对患侧进行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改良腋静脉穿刺技术应用于心脏起搏器电极植入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2年10月北京市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阻滞或心房颤动伴心室长间歇而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的患者50例,采用改良的腋静脉穿刺技术行起搏电极植入,观察围术期并发症情况,术后常规随访。结果5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腋静脉穿刺,共植入起搏电极95根。手术期间未发生血胸、气胸、植入电极操作不顺等情况。随访时间(9.3±3.1)个月,所有患者的起搏参数未见明显异常。结论临床初步研究证实了改良的腋静脉穿刺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在呼吸内科患者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在呼吸内科患者的应用。方法严格无菌技术,选择合适的外周浅静脉,根据血管情况,决定送管方法及长度,进行静脉穿刺置管操作。结果205例中穿刺成功率为97.2%;177例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7例穿刺点疼痛、针眼发红;3例静脉条索状改变;6例发生导管脱落;10例发生液体外渗;2例发生导管堵塞;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呼吸内科患者的输液有其特殊性,外周置放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减少穿刺的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建立了静脉通道,有利于迅速抢救,对挽救病人生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