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莱菔承气汤对腹部术后胃肠及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莱菔承气汤术后灌肠对胃肠功能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腹部手术患者66例,分为腹腔感染、非感染两组,每组随机分为应用莱菔承气汤术后灌肠的中药组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5d观测肿瘤坏死因子(TNF)、C-反应蛋白(CRP)、一氧化氮(NO)、胃动素(MOT)变化以及肠鸣恢复时间和排气排便时间,应用动脉血气指标及肺功能仪测肺功能。结果:中药组肠鸣恢复时间及排气时间均比对照组提前(P〈0.05)。术后中药组TNF、CRP、NO水平低于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OT水平有的时点呈高于对照组(P〈0.05)表现。肺功能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莱菔承气汤术后灌肠可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肺损害。  相似文献   

2.
复方大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所致麻痹性肠梗阻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大承气汤治疗重症胰腺炎(SAP)并发麻痹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14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抑酶、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完全胃肠外营养,抗生素及温生理盐水500 mL日二次保留灌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比较2组治疗后肠鸣音、排气排便和血淀粉酶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86例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共15例,对照组发生共19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共治愈82例,死亡4例,对照组治愈44例,共19例死亡。治疗组中的肠鸣音、排气排便和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复方大承气汤灌肠治疗SAP并发麻痹性肠梗阻,可促进肠功能的恢复,缩短麻痹性肠梗阻持续时间及减轻其危害,减少住院病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方大承气汤联合鼻肠减压治疗病理性肠麻痹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病理性肠麻痹31例,在X线透视下置入鼻肠减压管减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例,复方大承气汤100 mL经鼻肠减压管内滴入,每日3次;对照组15例,新斯的明0.5 mg肌肉注射,每日2次。结果:鼻肠减压管置入后减压量明显增多,腹内压迅速下降,患者腹胀较快减轻。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肠鸣音、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早(P〈0.05)。结论:鼻肠减压管可快速减压、缓解腹胀;复方大承气汤能促进肠功能的恢复,二者联合应用治疗病理性肠麻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大柴胡汤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治疗组23例配合大柴胡汤治疗,对照组23例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胃泌素、肠鸣音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胃泌素水平较高(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口服大柴胡汤能使胃肠功能早期恢复,术后恢复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药物透入治疗技术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护理策略。方法将18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安慰剂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护理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组使用超声药物(胃肠宁片)透入治疗,安慰剂组采用不加入药物的超声治疗,对照组未使用超声治疗,观察3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等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安慰剂组和对照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观察组恢复最快,安慰剂组次之,对照组最慢。结论术后使用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可促进患者肠鸣音恢复及排气排便,加快肠功能恢复,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甘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目的 探讨甘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对 5 4例经甘遂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 (甘遂组 )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收治的常规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 (对照组 ) 5 4例行随机配对对比分析。结果 甘遂组腹痛缓解的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 ,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 ,体温、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均P <0 .0 1) ,甘遂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手术率及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P <0 .0 1,P <0 .0 5 )。结论 甘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有简便、价廉、疗效确切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加味大承气汤灌肠对腹膜炎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加味大承气汤灌肠对腹膜炎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9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一般常规治疗及加用中药(加味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观察对比其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中药组在灌肠后各时段与对照组比较,其肠鸣音次数及排气排便时间有明显差异(P值均<0.01).结论: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对弥漫性腹膜炎术后肠功能恢复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益肠汤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益肠汤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6h起服用益肠汤煎剂。观察两组患者排气、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术后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在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血浆胃动素水平在术后24h、48h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0h、72h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益肠汤可增强胃排空和小肠推进作用,使血浆胃动素含量在术后早期明显提高,并持续在较高水平,有利于胃肠功能的尽早恢复,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通里扶正汤促进大肠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将50例大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照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经胃管给予通里扶正汤。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肠呜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测定术前及术后免疫指标IgA、IgM和IgG含量。结果显示,(1)治疗组术后首次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2)术后第7天,治疗组IgA、IgM和IgG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通里扶正汤能促进大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该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老年胃癌病人术后促进肠功能恢复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病人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措施。方法:将79例病人分为观察Ⅰ组、观察Ⅱ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Ⅰ组在常规护基础上注意早期活动;观察Ⅱ组在观察Ⅰ组基础上,施行早期肠内营养。结果:观察Ⅰ、Ⅱ组病人排便时间及观察Ⅱ组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Ⅰ组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Ⅱ组排气,排便时间均较观察Ⅰ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术后早期活动并施行早期肠内营养能有效促进老年胃癌病人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大柴胡汤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中药大柴胡汤治疗配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围手术期处理及抗生素等治疗,与常规治疗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肠鸣音、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胃泌素水平较高,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肛门排便时间也明显缩短(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口服大柴胡汤能增加胃泌素的分泌,促进肠鸣音恢复、提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从而使胃肠道功能早期得到恢复,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足浴联合足部按摩对胃肠道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作用。方法将60例胃肠道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胃肠道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于术后第1天开始实施足浴联合足部按摩,每天1次,连续3~5d。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腹胀发生率、开塞露或肛管排气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采用足浴联合足部按摩能有效地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预防术后腹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胆肠襻式吻合术治疗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05—2017-05间鄢陵县中心医院收治的38例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患者。对照组行Roux-en-Y胆管空肠吻合术,观察组行改良胆肠襻式吻合术,各19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随访1~2 a,比较2组反流性胆管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术后各发生反流性胆管炎2例(5. 26%),均未发生胆漏、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改良胆肠襻式吻合术治疗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患者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方法将8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结合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实验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可有效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根治性胃癌术后胃肠功能、营养状态和应激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2017年1月~2020年1月间行根治性胃癌术老年胃癌病人9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排气时间、肠鸣音时间和排便时间,术前、术后1天和术后7天营养状态和肠道菌群变化,及术后1天和术后7天应激反应变化。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肠鸣音时间和排便时间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天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天双歧杆菌多于对照组,而肠球菌和大肠杆菌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天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对根治性胃癌术后病人效果明显,可改善病人胃肠功能,改善营养状态,纠正肠道菌群紊乱,减轻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苏合丸外敷脐部(神厥穴)联合微波治疗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80例胃肠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治疗护理,手术后12h采用苏合丸敷脐,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微波仪照射脐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提前(P〈0.01),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进食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缩短(均P〈0.05)。结论苏合丸敷脐联合微波治疗仪照射脐部能显著促进胃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四磨汤促进腹腔镜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腹腔镜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加用四磨汤口服液,对照组不口服药物,观察24~72h,对比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肠呜音恢复时间、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磨汤能有效促进腹腔镜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预防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调补中州散联合肠外营养对老年胃癌术后患者肠道菌群、胃肠功能、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于安庆市岳西中医院行胃癌手术的86例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于术后采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组在肠外营养支持的同时,经鼻饲予以调补中州散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7天胃肠功能障碍(GFD)评分、肠道菌群计数和营养状况。结果:与术后第1天比较,术后第7天两组各检测指标均有改善(P <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缩短(P <0.05),术后第7天GFD评分降低,大肠杆菌和肠球菌计数减少,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增加,血清生长激素(GH)、白蛋白(ALB)和转铁蛋白(TRF)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调补中州散联合肠外营养能有效改善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肠道菌群构成,有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和营养状况的好转。  相似文献   

19.
清胰汤内服联合皮硝外敷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清胰汤内服联合皮硝外敷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将3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行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胰汤内服和皮硝外敷。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胰汤内服配合皮硝外敷能显著提高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腹部损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急救中心创伤外科2012年4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诊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术后给予生长抑素治疗(治疗组),另外30例术后未应用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手术后胃肠减压引流量、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以及C反应蛋白、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早、住院时间缩短、胃肠减压引流量减少(P0.05);血清C反应蛋白、TNF-α、IL-6和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各指标术后的下降幅度治疗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外伤患者术后应用生长抑素能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