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将麻黄(Ephedta intermedia)分别用Whittle法和受精卵方法对它的抗炎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甲醇提取物能减少因醋酸引起的小鼠血管通透性,并抑制鸡胚绒毛膜尿囊膜肉芽组织的形成。由于高质量的商品中(-)-麻黄硷的含量占生药的1%,用Wh-ttle法实验(-)-麻黄硷的抗炎作用。在剂量高达50毫克/公斤(相当于5克生药)时,生物活性亦不显著。由此断定抗炎作用与(-)-麻黄硷无关。进而以Whittle法指路,对提取品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具体分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黄驰  H  Tunon  and  L  Bohlin 《药学学报》1995,30(8):621-626
睡菜(Menyanthes trifoliata L.)是瑞典民间用于治疗肾炎的一种传统药用植物,其粗提物对体外前列腺素合成具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该植物的根茎中分得8个化合物,经理化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白桦脂酸(betulinicacid,1),白桦脂醇(betulin,2),番木鳖甙(loganin,3),睡菜根甙乙(foliamenthin,4),蔗糖(sucrose,5),番木鳖甙元(loganetin,6)。化合物7和8尚在鉴定中,其中化合物5和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除对以上8个化合物进行了体外前列腺素生物合成抑制作用的筛选外,并对该植物中的另外2个化合物即羽扇豆醇型三萜α-羽扇豆醇(9)和β-羽扇豆醇(10)亦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只有羽扇豆醇型三萜1,2,9和10具抑制作用,其中1最有效,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01μM,对照品阿斯匹林的IC50为1879μM,其余3个三萜的IC50分别为白桦脂醇(2)119μM,α-羽扇豆醇(9)为130μM,β-羽扇豆醇(10)为134μM。同时还对羽扇豆醇型三萜类对体外前列腺素生物合成抑制作用作了构效关系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甘草及其活性成分抗炎与抗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甘草及其活性成分能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调节淋巴细胞数量与功能、抑制IgE抗体形成、抗炎症介质及前炎性细胞因子,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的药理活性.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异甘草素、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查耳酮A、光甘草定、甘草醇等)、甘草多糖和甘草酸是其抗炎、抗变应性炎症的活性成分.其中对异甘草素、甘草查耳酮A和甘草酸的抗炎...  相似文献   

4.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从越南槐根茎中分离得到了25个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包括苦参碱型1~14、鹰爪豆碱型15~17、金雀花碱型18~23、其他型24和25),并依据理化性质及NMR、MS波谱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其中12-(1-乙酰氧基乙基)-金雀花碱(23)为新的金雀花碱型衍生物,化合物13、16、17和24为首次从越南槐根茎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6、19和20可明显抑制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释放NO, IC50值分别为39.86±0.65、23.66±0.37、34.56±0.45、47.68±0.58μmol·L-1。  相似文献   

5.
抗炎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在抗炎药物的研究中,因其药效好、不良反应少以及来源丰富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和开发新的具有抗炎活性成分的中药也逐渐成为热点。现就近年以来抗炎活性成分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黑鱼鱼胆的抗炎成分活性。方法采用萃取、硅胶柱层析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然后通过氢谱、碳谱对分离出的单体进行结构鉴定,利用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e,NO)实验评价黑鱼鱼胆抗炎活性成分。结果利用活性追踪的方法分离得到化合物牛黄胆酸钠(C1)和化合物牛黄鹅去氧胆酸钠(C2),且两个化合物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 A)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的细胞相对活力分别为65.9%±11.7%、60.5%±9.4%,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P<0.01);对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NO的量分别为(16.4±1.9)、(15.5±1.7)μmol·L~(-1),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黑鱼鱼胆中牛黄胆酸钠和牛黄鹅去氧胆酸钠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且对正常脾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豆甲泰  吕超  方婷  张巧艳 《药学实践杂志》2018,36(4):358-361,368
目的 研究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t Paxt)茎的抗炎活性成分。方法 运用80%乙醇提取、大孔吸附树脂、正反相硅胶、Sephadex-LH20色谱柱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NO生成模型对部分化合物的抗炎活性进行测试。结果 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结构鉴定分别为α-香树脂醇(1)、齐墩果酸(2)、熊果酸(3)、羽扇豆醇(4)、menisdaurin(5)、lithospermoside(6)、槲皮素(7)、芦丁(8)、汉黄芩苷(9)、5,2''-二羟基-6,7,8,3''-四甲氧基黄酮(10)。测试了化合物2~8对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NO生成抑制活性。结论 化合物5、6、9、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7能较明显地抑制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NO生成。  相似文献   

8.
抗炎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防御反应,在人体许多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应用的抗炎药物主要有非甾体类抗炎药、甾体类抗炎药和中草药。由于现有的化学合成抗炎药物具有明显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开发抗炎药物。以往的综述主要侧重于天然药物的抗炎机制,而对于天然药物中抗炎活性成分的总结却少有报道,笔者对近年来报道的具有抗炎作用的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进一步开发高效安全的抗炎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菝葜的抗炎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阮金兰  邹健  蔡亚玲 《医药导报》2005,24(8):670-672
目的 研究菝葜的抗炎活性成分及其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法对菝葜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分别采用红外、质谱、磁共振(包括1H NMR、13C-NMR及2D-NMR)方法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并通过大鼠灌胃给药,考察所得化合物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结果共分离鉴定了2种化合物,即白藜芦醇(化合物Ⅰ)和氧化白藜芦醇(化合物Ⅱ)。化合物Ⅰ0.2 mg·kg-1·d-1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白藜芦醇是菝葜的抗炎活性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药抗炎免疫活性成分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丁玉峰  曾凡波 《医药导报》2005,24(4):307-309
综述抗炎中药与免疫功能的关系、中药抗炎免疫活性及其分子药理机制,并讨论中药抗炎免疫成分药理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碧晟  陶倩 《中国药师》2021,(7):387-392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中具有抗炎活性的化学成分。方法:栀子干燥果实70%乙醇提取物采用HP-20大孔树脂、硅胶、MCI、ODS柱色谱以及反相MPLC、HPLC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采用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系RAW 264.7细胞模型,以细胞中前列腺素E2(PGE2)分泌量为评价指标对分离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炎活性评价。结果:从中分离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绿原酸(1)、新绿原酸(2)、隐绿原酸(3)、4,5-O-二咖啡酰奎宁酸(4)、东莨菪内酯(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6)、京尼平苷(7)、6’’-O-反-桂皮酰基京尼平龙胆二糖苷(8)、6’’-O-反-芥子酰基京尼平龙胆二糖苷(9)、6’’-O-反-阿魏酰基京尼平龙胆二糖苷(10)。其中化合物4,5-O-二咖啡酰奎宁酸(4)、东莨菪内酯(5)和6’’-O-反-桂皮酰基京尼平龙胆二糖苷(8)对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中PGE2的分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4、5和8可能为栀子发挥抗炎功效的药效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寻找比消炎痛(1)疗效好、毒性低和易于忍受的抗炎药物,作者从Hansch报道的芳香化合物取代基常数表中推算出化合物(1)结构中以叠氮基替代N-苯甲酰基中的4位氯原子最为合适。这种改变已在苯并二氮杂(艹卓)类药物研究中取得成效。本文即报道zido-metacin(2)的合成及其初步药理结果。  相似文献   

13.
芸香科柑果子属植物(Limoniacrenulata)为一印度传统药物,但尚未进行系统的化学研究。作者对其进行了化学和光谱分析,得到两个新化合物,经结构测定为8-羟基-5-甲氧基-2-甲基蒽醌-3-O-β-D-吡喃葡糖甙(8-hydroxy-6-methoxy-2-methyl anthraquinone-3-O-β-D-glucopyranoside)(Ⅰ)和繖形酮-7-O-α-L-  相似文献   

14.
15.
一.抗炎药的筛选所用的筛选方法是针对主要的病因和病理过程。目前,与致病有关的三个主要方面,已被看作是药物进行干预的可能位置:a.花生四烯酸代谢,b.与炎症有关的吞噬细胞和细胞功能,c.自动免疫过程。“抗炎药物”系指能干预急性和慢性炎症过程(如风湿病、关节炎)的药物。一般认为花生四烯酸代谢在这些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酚酸类、简单酚类、黄酮类,鞣质和萃丙烷衍生物自从经典的非甾体抗风湿药乙酰水杨酸问世后,已合成出无数的结构类似物,但在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从蜘蛛香根和根茎中分离得到3个倍半萜和9个环烯醚萜,并依据理化性质、NMR和MS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其中,蜘蛛香酯G (1)是新的广藿香醇型倍半萜,化合物3为首次从缬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和10可显著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中NO的释放, IC50值分别为19.00和3.66μmol·L-1。化合物4、6和12具有一定的抗流感病毒活性, IC50值分别为51.75、51.40和102.08μmol·L-1。  相似文献   

17.
甘肃栽培麻黄镇咳、平喘、抗炎、利尿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甘肃栽培麻黄的镇咳、平喘、抗炎、利尿作用,并与野生麻黄比较。方法采用氨水诱咳法、气管容积法、耳廓肿胀法及代谢笼法,测定各药理作用指标。结果2种麻黄均可减少小鼠咳嗽反应的次数,对抗气管平滑肌痉挛性收缩,减轻小鼠耳廓肿胀度,增加大鼠尿量。结论甘肃栽培麻黄在镇咳、平喘、抗炎、利尿作用方面与野生麻黄作用相当,可替代野生麻黄药用。  相似文献   

18.
地锦草(Euphorbia humufusa)在中草药中用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肠炎和其它一些细菌性疾病。已报道其中含有栎精(quercetin)、五倍子酸(gallic acid)、甲基鞣酸盐(methyl gallate)和内消旋环己六醇(mesoinositol)。作者从其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发现具有对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并从中分离出四个成分:莨菪亭(Scopoletin)、散形酮(umbelliferone)、三脉泽兰素(ayapin)和棕榈酸(palmitic acid)。莨菪亭和散形酮有活性,而三脉泽兰素和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前期研究及文献报道均表明野菊花黄酮类成分有明显抗炎活性,但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尚未明确。该研究应用分子对接技术虚拟筛选野菊花黄酮抗炎活性的药效物质。方法 搜集现已分离鉴定的34个野菊花黄酮类化合物组成配体数据库,选择IκB激酶β(IKK-β)、P38、环氧合酶 2 (COX-2)、肿瘤坏死因子(TNF)等4个与抗炎活性密切相关的靶点组成受体数据库,应用Discovery Studio 3.0 (DS3.0)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通过分子对接虚拟筛选,筛选出打分总分高于阈值的黄酮类化合物共11个。结论 对比分析了原配体与野菊花黄酮作用于各靶点的主要活性位点,初步推断了野菊花黄酮抗炎活性的作用机制,为研发抗炎制剂类药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