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1 毫秒
1.
为适应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迎接病历公开对护理学科带来的挑战,减少护理记录缺陷引起的纠纷,我院护理部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山东省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的要求,修订了《护理文书书写与管理补充规定》与《护理病历评分标准》,并对全院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进行督导与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与整改。现将850份终末病历中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干预措施,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统计我院肾内科住院患者护理文件的常见缺陷项目,分析其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规范护理文件书写方法,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方法参照卫生部颁布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电子病历基本规范》及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病历书写规范》《江苏省中医院护理文件书写规范》的标准并结合专科特点制定护理文件查检表,对2016年1月至6月肾内科在院病历432份进行护理文件查检,包括医嘱单、入院评估单、护理记录单、体温单。结果共查290处缺陷,主要缺陷问题包括体温单漏项、护理记录患者病情及用药反馈不及时或无反馈;特殊检查、治疗、重要护理措施、健康教育无记录,入院评估单内容缺项等。结论不断总结护理文件书写存在的缺项,实行分层培训、强化护理交接班,保证患者病情动态观察与护理,完善质控管理流程、定期反馈,总结分析是提高护理文件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护理文件记录中常见的缺陷,探讨其原因及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对策。方法抽查运行护理病历100份,终末护理病历400份,对护理记录书写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总结、归类、分析。结果护理文件记录中存在各类缺陷215件次。结论护理文件记录中存在各类缺陷的原因: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的规范化书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掌握不透;护理人员专业理论水平不高;护士工作繁忙,责任心不强。并针对原因提出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记录中存在的缺陷,探讨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方法。方法抽查精神科护理病历398份和终末护理病案300份,对精神科护理记录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总结、归类、分析。结果护理病历中存在缺陷156件次。结论对护理记录的规范化书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掌握不透;护理人员专业理论水平不高;护士工作繁忙,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强。并针对原因提出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护理文件中护理记录书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提高护士的护理文书书写水平,减少护理记录书写缺陷的发生。方法对2003年1-12月抽检130份病历发现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130份病历中存在各种缺陷的病历合计为106份,占82%;护理记录书写合格的病历为24份,占18%。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加大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检查,规范护理记录书写质量质控方法,提高护理记录书写的终末质量。  相似文献   

6.
尹杰  迟晓燕 《中外医疗》2009,28(18):130-130
目的提高病案护理记录书写质量,减少病历缺陷引起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方法随机抽取住院病历290份,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类和分析。结果检查发现护理记录缺陷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客观性缺陷;真实缺陷;准确性缺陷;及时性缺陷,完整性缺陷。结论加强对护理人员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增强防范意识,加强护理病历质量控制管理,及时反馈改进,才能减少护理记录缺陷,防范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于未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200份病历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检查评价缺陷发生的因素,提出改进记录书写的管理方法,以实现持续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质量安全实时控制系统在护理电子病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实效果及质量控制,使电子病历的记录更具规范化、科学化。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9年手写护理病历500份和2012年采用护理电子病历质量安全实时控制系统电子病历500份。观察2组护理病历记录时间及存在的质量缺陷,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能提出改进措施。结果:使用电子病历质量安全实时监控系统的电子病历记录书写质量提高,缩短了护理病历书写时间和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实施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实施护理电子病历安全实时控制系统,保证了护理电子病历规范,科学合理和及时准确,提高了护理电子病历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9.
收集我院2011年元月-2011年12月护理部监控的环节和终末病历 8732份,发现护理记录存在不足或缺陷的有2314份,占26.5%.笔者根据<贵州省护理病历书写规范>、<病历书写规范>对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护理记录书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记录缺乏连贯性;记录不及时、内容不准确、重点不突出;病情变化时未能及时记录;记录频次不符合患者病情需要;记录后缺书写者签名或签名无法辨别;记录中专科护理内容少;记录中存在主观判断内容;护理记录与交班报告内容混淆等.针对护理记录书写中存在的不足,其管理对策有:严格执行和规范护理记录书写标准;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学习;提高护士的书写能力;严格环节和终末质量监控等管理对策.规范护理记录书写,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减少或避免护理纠纷医疗护理.  相似文献   

10.
张金凤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4):735-736
目的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减少护理记录缺陷。方法通过对320份病历的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干预对策。结果320份病历中,护理记录存在缺陷较多。结论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减少缺陷,应加强书写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1.
林莉莉  赵丹 《海南医学》2014,(24):3740-3742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护理文书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自2013年4至12月在护理文书质量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分为计划(P)、实施(D)、检查(C)和处理(A)四个阶段。依据《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考核标准》与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实施PDCA循环前的893份病历进行病历质量及护理记录主要缺陷比较。结果 PDCA循环实施后甲级病历率(95.64%)明显高于实施前(83.9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70.10,P〈0.01)。PDCA循环实施后,护理记录主要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DCA循环是护理文书质量管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表格式产科电子病历平台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抽取我院产科200份护理病历,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传统手工记录)和观察组(表格式电子记录)各100份,对两组病历书写质量评分、记录时间以及体温表绘制、医嘱处理耗时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历书写质量评分明显提高(94.0±2.0 vs 89.5±2.0),记录时间显著缩短(4.8±1.5 vs 10.0±3.5),体温表绘制耗时(15.0±0.5 vs83.0±2.0;0.2±0.0 vs 1.2±0.1)及医嘱处理耗时(80.5±3.0 vs 188.0±6.0;1.1±0.1 vs 2.8±0.1)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格式电子护理病历有效提高产科护理病历的质量,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死亡病案中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存在的缺陷,探讨改进对策。方法对2012年484份死亡病案中危重患者护理记录进行终末质量检查。结果危重患者护理记录中主要缺陷为:护士对主观、客观的概念与判断有混淆(37.6%);病情描述不准确,记录不及时,缺乏连续性(29.7%);抄袭医师的病程记录或医护记录不一致(21.6%);忽视对患者的整体评估等(11.1%)。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和加强危重患者护理记录的检查与质控,注重专科业务素质的培养,规范危重患者记录的书写与培训,以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14.
戚益群 《中国病案》2012,(11):23-25
目的加强护理文书质量控制,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2月-2011年2月出院归档病案545份,对照我院护理部下发的护理文书书写考核评分标准进行质量检查,对存在的质量缺陷在护士长例会上进行反馈,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1年后再随机抽取2011年12月-2012年2月出院病案569份进行检查。结果缺陷病案率由53.8%降至16.9%(P〈0.05),总缺陷点由562个降至128个(P〈0.05)。结论通过加强护士法律意识及护理文书书写能力的培训教育,重视护理文书的环节质控,实施护理文书表格化,增加护理人力资源,终末病案护理文书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保证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5.
综合ICU护理记录单相关问题分析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ICU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找出解决对策,提高记录质量,以保证护理安全。[方法]随机抽查2003年~2004年我院综合ICU护理记录单200份,对护理记录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及所涉及的护理人员进行分析。[结果]200份特护记录单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为6大类22方面。这些出现的问题与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学历、班次等因素有关。[结论]综合ICU护理记录单的质量与护理人员的学历、班次等因素,通过对不同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制定相关标准,实施质量保证管理,才能最终实现护理文书持续质量改进,从而避免引起医疗事故和纠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降低住院患者护理文书中日常病情记录缺陷率,保证记录的客观和完整性,避免医疗纠纷。方法: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通过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等5个步骤,对护理日常病情记录的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影响护理日常病情记录质量的关键原因,提出整改措施。结果:书写护士的年资、书写的班次时间、质控方法、质控人员层级是影响护理日常病情记录质量的关键原因。经过改进,缺陷率从51%降至24.8%,Z值从1.475升至2.181,改进前后(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降低了住院患者护理文书中日常病情记录缺陷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危重症患者护理病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提高危重症患者护理病历质量"为主题,对影响危重症患者护理病历质量进行归因分析,制定目标,实施整改措施和评价品管圈活动成果等。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危重症患者甲级护理病历高于实施前(P〈0.01),乙级护理病历和丙级护理病历均低于实施前(P〈0.01),护士护理病历质控满意率由92.2%提高到97.8%(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危重症患者护理病历质量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临床输血相关记录的缺陷,提高临床用血医疗文书的完整性和内涵质量。方法对1252份归档输血病案的病案首页填写、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前检验项目报告单、医嘱、输血病程记录、输血记录单、术中输血麻醉和护理记录进行检查,对缺陷次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缺陷率最高的是输血病程记录(43.1%),其次分别是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36.7%)、病案首页(21.8%)、医嘱(28.0%),输血前传染病检验报告单缺陷率为0。主要存在的缺陷问题是病案首页填写内容与实际输血量或输血成分不一致、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中未记录输血成分、输血医嘱中未注明输血成分或不准确、无输血病程记录或记录不完整、输血记录单不全。结论医疗机构要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加强输血知识培训和各质控环节的监督作用,进一步强化医护人员对临床用血医疗文书内涵质量的重视程度,促进临床用血医疗文书书写质量与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辨证施护对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将200例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施治辨证施护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抑郁和焦虑症状、疗效. 结果两组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及总分均显著提高(P<0.05),术后观察组各项目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SDS和S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辨证施护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0.
出院病案护理文书终末质量检查21226份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娟  张向阳  王玲 《中国病案》2009,10(10):11-12
目的探讨护理文书书写过程中的缺陷构成、产生原因和管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7年11月-2008年10月期间归档的21226份出院病案护理文书终末质量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226份出院病案中护理文书存在缺陷的696份(缺陷数目总计869项次),其中体温单507项次、医嘱单216项次、护理记录单104项次、护理计划42项次,分别占总缺陷数目的58.34%、24.86%、11.97%、4.83%。结论护理文书缺陷不能完全避免,但通过加强专业培训、加强科室自查自控、加强专项检查总体控制等各环节的系统管理,可防范和降低护理文书缺陷发生率,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