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p16蛋白失表达及其意义,以及p16蛋白与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60例大肠癌和47例大肠腺瘤中p16蛋白及Ki-67抗原的表达.结果 1.大肠癌、大肠腺瘤中p16失表达率分别为26.7%、25.5%,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2.随肿瘤分化程度的下降,p16蛋白的失表达率增高,p16表达程度明显下降(P<0.05),但p16表达的改变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无关(P>0.05).3.大肠癌Ki-67阳性表达率为38.1%±10 1%,较腺瘤24.3%±8.3%显著增高(P<0.01).大肠癌低分化组Ki-67阳性表达率较高、中分化组增高(P<0.01).4.大肠癌p16阴性组Ki-67阳性表达率37.6%±11.47%与p16阳性组38.18%±9.68%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p16蛋白失表达与大肠癌分化呈负相关.大肠癌Ki-67阳性表达率高于腺瘤,而且分化越差,Ki-67表达越高.p16表达的改变与Ki-67阳性表达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70例大肠癌组织及距癌灶3cm以外的癌旁组织、10cm以外的正常组织中CyclinD1和p16进行检测.结果:CyclinD1在大肠癌中过度表达为36/70(51.4%)并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反比,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其CyclinD1的阳性率为70.0%,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阳性率为44.0%,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16在大肠癌中为低表达33/70(47.1%),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p16的表达分别为57.1%和71.4%.CyclinD1与p16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CyclinD1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yclinD1的过度表达和p16的低表达在大肠癌发生中起协同作用;大肠癌的发生机制涉及CyclinD1和p16调节环路中多个基因的异常.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发生是一个多基因参与的复杂过程 ,其中涉及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 ,以及细胞周期调控失常有关。近年来许多学者报道 p1 6基因及其编码合成的p1 6蛋白 ,在生化功能上与细胞增殖周期紧密相关 ,是细胞增殖的负调控因子。为此 ,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1 6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的情况 ,探讨p1 6蛋白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为 1 998~ 2 0 0 0年间在武汉长航总医院普外科住院手术的 46例大肠癌患者 ,其中男 2 8例 ,女 1 8例 ;年龄 2 6~ 78岁 ,平均 5 6.2岁 ;肿瘤直径 >5cm占 43 .… 相似文献
4.
①目的研究大肠癌中p16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②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105例大肠癌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③结果大肠癌p16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60.0%,随大肠癌分化程度降低、浸润肠壁深度和Dukes分期的进展,原发灶中p16蛋白表达阳性率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χ2=6.48~12.80,P<0.01,0.05)。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者p16蛋白阳性率为76.9%,伴区域淋巴结或远处器官转移者p16蛋白阳性率为50.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χ2=7.40,P<0.05)。④结论p16蛋白能抑制大肠癌的浸润与转移,p16蛋白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大肠癌病人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胃癌中p16、Rb基因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16、Rb基因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及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80例胃癌及28例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中p16和Rb蛋白的表达。结果 胃癌中p16、Rb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8.8%和55.0%)显著低于癌旁正常胃粘膜(100%)(P<0.01),Rb蛋白中度阳性或强阳性胃癌p16蛋白中度阳性或强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Rb蛋白阴性或弱阳性胃癌(P<0.01)。p16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Lauren分型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16、Rb蛋白表达的缺失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p16蛋白的表达可用于判断胃癌患者的预后,p16和Rb蛋白的表达相互抑制,呈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7.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9例食管鳞癌、12例食管腺癌和20例食管正常组织。结果显示,28例食管鳞癌(57.1%,28/49)4例食管腺癌(33.3%,4/12)和18例食管正常组织(90%,18/20)p16蛋白表达阳性(P〈0.01),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P16蛋白表达阳性率(39.3%)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81.0%,P〈0.01),中低分化食管癌P16蛋白表达阳性率(44.4%)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中p16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大肠癌中p16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浸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了105例大肠癌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大肠癌p16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60.0%,随大肠癌分化程度降低,浸润肠壁深度和Dukes分期的进展,原发灶中p16蛋白表达阳性率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肿瘤增殖抗原Ki67和抑癌基因P16与肾上腺皮质肿瘤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8例肾上腺皮质肿瘤(腺瘤60例、腺癌8例)及9例瘤旁正常组织标本中Ki67及P16的标记指数(La—beling Index,LI)。结果Ki67在正常肾上腺组织不表达,在腺癌表达最高,腺瘤次之;P16在正常肾上腺组织表达最高,腺瘤次之,腺癌最低,Ki67和P16在肾上腺皮质肿瘤表达的结果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且存在负相关关系(r=-0.7136,P〈0.05)。Ki67的LI在肾上腺皮质腺瘤、腺癌的界定值(cut point)为4%;P16的LI在肾上腺皮质腺瘤、腺癌的界定值为12%。结论Ki67及P16的表达与肾上腺皮质肿瘤显著相关,肾上腺皮质肿瘤组织Ki67的LI〉4%和P16的LI〈12%时,提示为腺癌。联合检测Ki67和P16在肾上腺皮质肿瘤的表达对区别良、恶性肾上腺皮质肿瘤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早期诊断肾上腺皮质腺癌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p53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为大肠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ABC法)检测55例大肠癌手术切除标本中p16,p53蛋白。结果:55例大肠癌中,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0.91%,与癌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癌组织浸润肠壁深度和Dukes分期呈负相关(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p16 蛋白表达阳性率显高于有转移者,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p53的表达阳性率为56.4%,与癌组织浸润肠壁深度和Dukes分期呈正相关。结论:p16和 p53蛋白两者联合检测可为大肠癌患者提供更多的预后信息。 相似文献
11.
p16蛋白在喉鳞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肿瘤抑制基因P16蛋白的表喉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结合高压锅炉抗原修复对36例喉鳞癌P16蛋白的表达进行比较,观察P16蛋白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组织中p16基因蛋白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多肿瘤抑制基因p16蛋白在人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3例食管癌及相应癌远端正常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癌及相应正常组织中p1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4.3%(24/53)和88.7%(47/53)(P<0.05);p16蛋白表达与食管癌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与食管癌组织浸润深度无关。结论:p16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临床诊断及判断恶性程度、估计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p16蛋白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对膀胱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对50例膀胱癌和41例膀胱癌旁组织进行比较,观察p1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膀胱癌组织中p16蛋白阳性率为44.00%,明显低于膀胱癌癌旁组织的阳性率(73.17%,P〈0.01);(2)p16蛋白在I,Ⅱ,Ⅲ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52.94%,23.81%,P〈0.0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p16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判断上的意义。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1例胃癌组织和49例癌旁正常胃粘膜的p16mRNA和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1)胃癌组织中p16 mRNA和p16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50.8%(31/61),70.5%(43/61),而癌旁正常胃粘原阳性率均为100%(49/49),10例早期胃癌均有p16 mRNA的蛋白,而分化较差、浸润深层的癌细胞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16蛋白与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学级别间的关系.方法运用柠檬酸-SP-高压加热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16蛋白在60例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60例脑星形细胞瘤中p16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级别呈负相关,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16蛋白缺失的细胞周期调控失调与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16、Rb和cyclinD1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临床病理意义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和20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及20不典型性增生中p16、Rb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p16在子宫内膜腺癌和不典型性增生中及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中表达率分别为(46.7%,60.0%,75.0%)。Rb在三者中表达率分别为(58.3%,75.0%,85.0%)。cyclinD1在三者中表达率分剐为:(55.0%,45、0%,20.0%)。p16与Rb表达呈负相关(P〈0.05),cyclinD1与Rb表达呈正相关(P〈0.05)。p16与cyclinD1表达无相关性。结论子宫内膜腺癌发生机制涉及p16、Rb和cyclinD1调节环路中多个基因的异常。p16、Rb低表达和cyclinD1过度表达可能起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壶腹周围癌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实验组为36例壶腹周围癌手术标本,对照组为14例壶腹周围良性病变标本;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结果p16蛋白在壶腹周围良性病变组织中表达率为92.8%,在恶性病变组织中表达率为47.2%(P<0.05);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病变部位无相关性;壶腹周围癌组织中p16表达率与肿瘤分化程度,Duck分期有关。结论p16蛋白的表达率可以作为评价病情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16、Ki-67在尖锐湿疣术前及术后皮损中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SP法检测p16、Ki-67在尖锐湿疣患者术前、术后复发及未复发者标本中的表达。结果:p16、Ki-67在尖锐湿疣患者术前标本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6%、100%;在术后复发标本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5%、100%;在术后未复发者标本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69%、69.23%。p16、Ki-67在术后复发者与未复发者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尖锐湿疣术后复发与其自身的生物学活性有关,检测p16、Ki-67抗原表达可作为判断尖锐湿疣预后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免疫组化中的 S- P法检测 6 7例大肠癌中 p16、cyclin D1 的表达。结果大肠癌 p16、cyclin D1 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7.8%和 44 .8% ,高分化癌 p16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分化癌 (P<0 .0 5 ) ,而低分化癌 cyclin D1 过表达率高于高分化癌 (P<0 .0 5 ) ;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 p16阳性率低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 ,而淋巴结转移阳性组 cyclin D1 过表达率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 (P<0 .0 5 )。相关分析表明 ,在大肠癌中 p16与 cyclin D1 呈负相关。提示 p16基因失表达和cyclin D1 过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其在大肠癌中的反向表达支持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抑制机制。 相似文献
20.
p16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P16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胰腺癌的诊断,2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结合微波抗原修得法,对53例胰腺癌42例胰腺良性病变及正常组织进行比较,观察P16蛋白的表达情况。使用X^2检验及精确概率法分析组间差异,采用kapan-meire寿命及Log-rank检验,分析组间生存率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