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实验作为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也必将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作者提出了重大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中的动物实验的基本要求:进行动物伦理学审查,具备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条件,合理使用公认的动物实验方法和动物模型。作者强调,为了支持中医理论基础研究的假说而设计的动物实验,其实验结果和数据应成为支持临床有效和假说的有力证据,是丰富和发展中医理论的基本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科学假说是科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是科学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假说来源于中医理论基础和医疗实践,并接受临床检验,为理论创新和临床研究开展提供重要指导作用。本文从中医学假说的概念、构成要素以及科研假说范例等方面入手,从中医学发展历史与现代科研角度分析中医药科研中的假说。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的人文特征表现在:1.中医理论超越形态结构,不能靠实证方法得出。2.强调整体观念,天人合一。3.思维模式主张万物类比,重视直觉体悟。4.治疗思想要求调和平衡。用现代科学、循证医学方法研究中医是发展中医的重要途径。其关键环节是建立中医干预措施有效性的科学假说和应用科学方法的检验假说。把握中医理论和治疗基本原则“辨证论治”是建立科学假说的前提,由辨证论治得出的疗效是以临床“证候”识别准确为依据的。  相似文献   

4.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滞后制约着中医整体的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影响中医理论发展的因素,认为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应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不断创新、修正、分化和深化,才能逐步实现由描述性理论假说向阐明性理论的飞跃,使中医基础理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5.
余东升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0):2150-2152
从外科学的发展角度分析中医在近代社会发展缓慢的原因:①科学技术的落后;②封建意识的禁锢;③中医理论体系自身的影响。当今的中医已不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也已日新月异。因此,在近代阻碍中医发展的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一些直观性、模糊性和超稳定性的特点,要不断更新,中医理论体系要不断的完善,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运用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法不失为中医发展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虽初见成效,但也只是中西医结合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6.
再论中医理论的困惑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中国传统的系统思维是中医理论建构及发展进程中的基本思维方式。“当代以分析为特点的实验科学走向世界的时候,这种思维方式则起了阻碍中国科技发展的消极作用”。在这种思维方式所构建的中医理论具有相对封闭性、学科特征的“二重性”、注重定性分析而缺乏精确的定量分析、重视功能状态而忽视结构形态、理论与实践脱节、概念内涵模糊等特征成为制约中医理论现代化的弱点。因此要改变中医理论的现状,就要用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改进中医的传统思维,似乎是解决中医理论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现代生物学角度探讨了经络和血脉的关系,在经络的联胞通讯假说的基础上,对某些有关的主要经典论述作出了合理解释,对于经络实质等中医理论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中医学与循证医学在学术思想上的互通性,针对中医理论研究如何应用系统评价方法的问题,提出了"相互融合,保持主体,促进发展"的基本应用原则,分析了"明确关键问题、提出工作假说、剖析传统利弊、构建研究模式、奠定立论基础"的具体应用思路,为中医理论研究合理应用系统评价方法以促进自身发展奠定了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9.
陈业强  凌江红 《中医杂志》2006,47(10):784-785
总结脑肠肽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中作用的研究现状,以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研究为基础分析从脑肠肽认识中医肝郁证的病理生理实质的可行性,并提出肝郁与FD病证结合研究的思路与假说。  相似文献   

10.
偏头痛因易复发、难以治愈的特点困扰临床多年。风池穴作为医治偏头痛的首选穴,在临床、实验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从中医理论、解剖位置和临床研究三方面出发,对偏头痛作用机制与风池的相关性研究进行了总结。目前,血管源假说、三叉神经血管反射假说、神经递质假说、皮层扩散抑制与偏头痛的联系已经趋于成熟,但风池、偏头痛和假说三者之间的系统联系存在着诸多空白。本文将内在机制与实验证据相结合,明确了风池的有效性,可以多角度、特异性地调节偏头痛,从而实现选穴的优化,为解决偏头痛问题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王晓鹤 《山西中医》1995,11(5):9-12
中医理论中的哲学思想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始终没有改变其“相素”和“自发”的性质,虽经几千年的充实和发展,但未从根本上发生质变,终成中医学近代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因此,中医学要发展,必须对其理论中的哲学思想进行革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隐喻认知及认知科学相关原理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方法 应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总结研究成果、发现研究问题、启迪研究思路。结果 隐喻认知及认知科相关原理作为方法学为中医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中医语言本质的探究、中医理论体系的重构、中医基本概念构建路径的研究中发挥了一定作用。结论 中医理论研究与认知科学相关原理的结合有利于中医现代化,但道路是曲折的,过程是复杂的,要不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理念,要不断修正、检验、再修正、再检验。  相似文献   

13.
经络的“信息系统”假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突出中医理论特色——整体观念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到了信息环节在中医理论中的作用,提出了经络的“信息系统”假说。将中医学中的“精、气、神”理论溶入信息系统的结构模式中。认为气就是信息;精是信息的载体和能量动力;神具有调节控制的作用,藏于脑,脑是信息的中枢;人体内大大小小的结构间隙,根据人体的自组织原则,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形成了网络全身,无处不至的信息通路  相似文献   

14.
中医病证动物模型与中医理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明显的时代烙印,中医病证动物模型将是我们这个时代对中医理论发展的烙印之一,其对完善中医理论和发展中医临床具有深远的意义,在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研究中意义更为重大。中医临床施治病人时往往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而以辨证施治用的相对较多,因此,为中医所用的动物模型也当是病证结合,尤其要能体现中医的证型。然而要建立理想的中医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使之成为中医理论的一部分目前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5.
安玉兰  魏爱翔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857-1858
传统中医学理论对中国哲学的这种依赖性或依附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医学体系基本框架的自然哲学属性。新世纪中医学要发展,就应在理论和技术上不断创新。为此,必须实现自然哲学向自然科学的转变,同时将现代科学技术融入中医体系,以实验的理念对待实验。中医现代化最根本的是中医理论的现代化。实现中医理论由自然哲学向自然科学的转变,要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用实验的理念和方法重构中医理论体系,使中医学健康快速地发展,以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象数思维作为《周易》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与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又具有原始思维类比互渗的特点,文中主要分析了以“数”与“象”为中介的原始思维特点在中医理论建构中的表现,以及对中医理论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的系统思维是中医理论建构及发展进程中的基本思维方式。“当代以分析为特点的实验科学走向世界的时候 ,这种思维方式则起了阻碍中国科技发展的消极作用”。在这种思维方式所构建的中医理论具有相对封闭性、学科特征的“二重性”、注重定性分析而缺乏精确的定量分析、重视功能状态而忽视结构形态、理论与实践脱节、概念内涵模糊等特征成为制约中医理论现代化的弱点。因此要改变中医理论的现状 ,就要用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改进中医的传统思维 ,似乎是解决中医理论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的现代研究经过曲折的 80年 ,有许多卓著的成果 ,也走了不少弯路 ,从当初摒弃中医理论 ,到解释中医理论 ,现在又提出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现代研究。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 ,通过分析中医药的现代研究得出三个层次的假说 ,认为第一层次是用现代医药学理论验证中医药理论 ;第二层次是对传统中医药有所创新 ,有利中医的发展 ;第三层次是对现代医学的创新有启发作用。希望对中医药现代化及整个医学的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调查研究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获奖成果、科研课题、学术论文、学术著作,以及专家访谈、会议研讨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以下问题:1.中医理论的先进性及其历史贡献;2.发展中医理论的重要现实意义;3.中医理论现代发展的概要情况;4.中医理论现代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5.中医理论发展的总体趋势;6.中医理论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思路;7.中医理论发展的战略重点与主要任务;8.中医理论发展的保障措施等。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对于人体健康的认识是以和谐为核心,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的研究无不体现在和谐的破坏和重建;历代名医如华佗、张仲景、孙思邈除了对中医理论的贡献外,还创立了麻醉技术、灌肠技术、心肺复苏技术和导尿技术等,特别是经过数百年实践逐步形成的人痘接种技术在人类免疫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笔者认为,中医理论和技术需要不断创新,而体制的创新是保证中医理论和技术不断进步的源泉。人才是中医创新的关键,要善于发现中医学中的新的技术元素,借鉴现代动物实验方法升华中医理论和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