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眩晕山东省临清市路庄乡卫生院(252663)麻中慈[关键词]眩晕,医案,麻黄附子,细辛汤胡某,男,45岁,1992年6月13日初诊。患者眩晕3年余,血压逐渐增高,求医遍隅,曾服天麻丸、杞菊地黄丸及中药汤剂百余剂,终无效果,仍眩晕时作... 相似文献
3.
沈××,男,54岁,农场职工,1982年1月23日就诊,主诉。小便突然不利,腹部胀满,曾服五苓散三剂未效,证见腹大胀满,渴不喜饮,时而上身发热,少腹及下肢发凉,舌苔白略腻,脉沉弦。根据脉弦为停饮蓄水,沉为在里,腹胀尿少,是肾阳不 相似文献
4.
杨××,男,46岁。1984年1月6日诊。患者值雪天守护自留柴山回家,入夜自觉右侧腰腿疼痛,并沿下肢后外侧放射至足跟,屈伸不利,动则痛剧。西医诊断为“急性坐骨神经炎”。因患者不愿服西药,故改由中医治疗。查:舌淡体胖,苔薄白,六脉沉细而弦紧。证属阴寒内盛,流注经络所致之痹证。治以温经散寒,通经活络。处方:麻黄12克、附片20克(先煎)、细辛8克、牛膝15克、防已15克、木瓜15克、黄芪30克。服上方2剂,其痛大减,连服4 相似文献
5.
<正> 李某,男,35岁。左颈侧患瘰疬久溃不愈,于1979年3月18日诊。患者形体清瘦,营养欠佳,面色青黄,背部常有恶寒感,饮食尚可,二便正常,舌体微胖而嫩,舌苔白滑,脉象沉迟无力。按之患处有棱状块物,根脚较深,硬度中等。溃口在疮前下方,时有清涕样脓液流出。辨证施治:脉证合参,证属外科阴症范畴,治宜温通血脉,破阴回阳,佐以祛痰利气,散结消肿之品,乃用《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处方如下: 相似文献
6.
施××,男,21岁.初诊:1978年3月18日.神倦嗜睡十月余.头晕头胀,精神不振,常有消沉感.每日早晨昏睡不起,呼之不易醒.昨天睡到中午才醒,曾遗尿于床上.先后服用过养心、安神、开窍,活血等方药,效用不显.查血压110/80毫米汞柱.脉象小缓.舌质胖、苔薄.《伤寒论》少阴病有"但欲寐"一候,从心阳不振论治,拟与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处方:麻黄3克、附子3克、细辛2克、炙甘草3克、仙鹤草30克,5帖.二诊:3月23日.这几天早晨就醒,自觉头脑比以前清爽,中午精神振作.治已中的,原方续服4帖.显效.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