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所述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仅得一条,其云“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此汤主之。“以火迫劫”,乃强逼取汗也。“迫劫”一语,虽言其治为逆,然既欲发汗,必有宜汗之证,更合脉浮,知原属表证,故治疗之逆不在发汗,而在火法。“亡阳”为言火逆所致之病理,“惊狂、卧起不安”为该方之主症。然凭此一症不足以投此方,应用此方,又不必皆在火逆之后,故宜详究焉。  相似文献   

2.
张仲景安神10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中,具有安神作用的方剂颇多,大部分方剂至今仍广泛应用,且疗效显著。笔者根据其不同作用的方剂,归纳为安神10法,探析如下。1温补心阳安神法仲景用此法治疗心田不足所致的心神不宁证的方剂有《伤寒论》枝枝甘草汤(桂枝、甘草),主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修”;桂枝甘草龙骨牡螨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主治“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技会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甘草、生姜、大枣、蜀漆、牡蛎、龙骨),主治“必惊狂,卧起不安”。上述3方所治之心神…  相似文献   

3.
张仲景对神志异常的辨证论治,在《伤寒论》中以惊、狂、谵语三症为主,其论述精当,贴切临床,切实可行。本文仅就有关典型条文进行分型讨论。一、惊惊即惊恐不安,其症重于烦躁而轻于狂。心主血,“神明出焉”,心神被扰或神失所养为产生本症的主要病理机转。 (一) 心阳浮动太阳表证,应以汗解,医反“火迫劫之”,而至过汗“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115)。汗为心之液,淋漓大汗,损伤心阴,阳随阴泄,阴伤阳亡,阳气散乱,心神浮动,即可发生惊恐似狂,卧起不安等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加龙骨牡蛎汤类方共有4首,如《伤寒论》中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闷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这是伤寒误下,病入少阳,邪气弥漫,烦惊谵语的证治。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下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汤主之"。  相似文献   

5.
袁世清 《光明中医》2006,21(5):35-35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即是说,汗发于阴而出于阳,汗的根本在于阴中的营血,营血在内为心所主,此所谓"汗乃心之液";阳主气,在肌腠之间,职司开阖,汗孔的启闭又在于阳之卫气.汗出过多,既可伤津耗血,亦可损伤阳气.<伤寒论>桂枝甘草汤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桂枝加桂汤证及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均为太阳病发汗太过或不当发汗伤及心阳而出现的系列变证,<伤寒论>桂枝加附子汤证为发汗太过伤及卫阳的证候.所以临床发汗太过或不当每虑伤及心阳,卫阳及津血.今于临床见一患者,大汗之后伤及脾气,以益气健脾为主治疗,收效显著,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六经辨证(3)太阳阳虚心神浮越证(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临床表现】主症:惊狂,卧起不安。次症:心悸,烦燥。舌脉:舌苔自润,脉虚数。【病机分析】本证为火逆而致心神浮越之重证。本条之  相似文献   

7.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第118条,原文澍“火递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是指因误用火疗,损伤正气.又用烧针逼汗.导致心阳受损.心失所养。心神浮越而出现烦躁,采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对症治疗,方中桂枝人心助心阳,甘草补中益气.辛甘合用。阳气乃生.心阳得复。龙骨、牡蛎潜镇安神以止烦躁。前人对该方运用就记载。如《方极》中就有用该方治桂枝甘草汤证而胸腹有动急迫者。作者结合该方具有温补阳气、安神、固。涩这一主要功效,在儿科临床辨证施治中灵活运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取得令人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桂枝辛、甘、温,归肺、心、膀胱经。在《伤寒论》中应用范围较广,具有解表邪、补心阳、降冲气、开结气、交通上下、温经通阳的作用。1.解表邪。体现于桂枝汤、麻黄汤等。桂枝汤治疗太阳经证之太阳中风表虚证,用桂枝解肌祛风,温通卫阳,以散卫分之邪。麻黄汤治疗太阳经证之太阳伤寒表实证,用桂枝解肌祛风,助麻黄发汗。2.补心阳。体现于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等。用桂枝急  相似文献   

9.
龙骨、牡蛎,临床常用于滋阴潜阳,收敛固涩。《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各用龙骨三方,牡蛎五方。其应用范围远非如此,试初探如下。不当处,望指正。一、重镇安神:伤寒衰邪未解而误用火、下法,发汗太过,损伤心阳,证见烦躁、惊狂、谵语、卧起不安者,仲景每用龙、牡,如救逆汤以龙。牡镇太阳经火逆之神乱;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以龙、牡镇少阳经因误下之烦惊。  相似文献   

10.
正狂证以精神亢奋、狂躁刚爆、喧扰不宁、毁物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常见于精神失常者~([1])。《伤寒论》涉及狂证的经方有三首,分别为桃核承气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救逆汤)和抵当汤。从现代文献报道和临床运用来看,三方在与狂证相关的神经精神疾病中多有运用,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1.
一、早搏黄××,女,38岁。83年10月17日就诊。三年前因惊恐后出现心跳异常,经某医院诊为“频发早搏”,经多方治疗不效。邀余诊治时证见:面色(白光)白,心悸不宁,胸闷气短,喜叹息,四肢欠温,舌暗淡,脉细弱结代。此为心阳不足,挟痰浊上扰心神。拟通阳镇惊,益气化瘀,宁心安神法。投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加味:桂枝15克,龙骨、牡蛎各20克,蜀漆(先煎)、薤白、党参各10克,炙甘草5克,丹参、朱砂染赭石各30  相似文献   

12.
郑金枝 《河南中医》2009,29(8):733-734
《伤寒论》辨精神疾病证治用方主要有: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干姜附子汤、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桃核承气汤、抵当汤、白虎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小柴胡汤等。  相似文献   

13.
平律煎治疗心律失常4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经方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化裁中药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拟方平律煎 (桂枝、赤芍、柴胡、丹参、菖蒲、郁金、当归、鸡血藤等 )治疗本病 45例。结果 :总有效率为 95 .5 %。提示 :本方具有活血行气 ,重镇安神 ,气阴并补 ,增强免疫功能的效用  相似文献   

14.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由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龙骨、牡蛎组成。此方不仅有调和阴阳,固肾摄精的作用,尚有调和营卫,温通心阳,潜镇安神,固涩收敛等功用。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于遗精、惊悸、奔豚气、汗证、流涎、带下、经漏等证。兹举例如下:1遗精[例1...  相似文献   

15.
亡阴、亡阳是祖国医学概括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二组危重证候。它以病情急危阶段阴液大量耗损或阳气严重衰竭为主要特征。先贤对亡阴亡阳的治疗方药颇多,如生脉饮、参附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等,均是治亡阴亡阳的有效方,但对亡阴亡阳的病机规律探索研究较少,本文就102例死亡病例进行分析,以期从中引出规律性。临床资料 (一)亡阴亡阳证候的确立亡,丢失,失去之谓也。徐灵胎《亡阴亡阳论》谓:“其亡阴、亡阳之辨法如何?亡阴之  相似文献   

16.
罗×,男,37岁。1986年1月7日诊。近二个多月来,胸闷,劳累后加重,心悸,气短,汗出溱溱,稍伴恶寒,休息半小时后,诸症常能自行缓解。舌质淡,苔白厚腻,脉象迟结。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过缓并心律不齐。证属心阳不振、痰湿痹阻所致。方选《伤寒论》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加味:桂枝、生姜、丝瓜络、党参、炙甘草、龙骨各9克,牡蛎12克,常山、橘络各6克,红枣7枚。服3剂后,劳累时发作减为休息10分钟即可缓解。上方炙甘草加至15克,续服16剂后,劳累时上症基本不发作,平时略感胸闷。舌质淡,  相似文献   

17.
心病是中医临床比较多见的病症,其症情复杂,治疗难度较大。《伤寒论》对心病证治的论述颇详,治法明晰,组方严谨,有法有方可循,对临床有较大的指导作用。现根据论中有关条文内容,浅析归纳为十三法,供同道参考。 一、温心通阳法 用于心虚作悸之证。论中64条云:“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太阳病,过发其汗,损及心阳,心失温养而出现心悸欲按之证,当以桂枝甘草汤治之。方中取桂枝温通心阳,甘草益气,二药相合,辛甘化阳,心阳得复,则心悸自止。临床上常以本方  相似文献   

18.
不寐的病机不外乎阴阳失和,阳不入阴。《伤寒论》中辨治不寐以虚实分之,实者因于热扰胸膈,或水热互结、血热互结、阳明热盛、阳明腑实等;虚者因于阳虚、血虚等;虚实夹杂者多因阳虚痰扰、胃虚水犯、阴虚热扰、阴虚水热互结等。其具体方药有栀子豉汤、栀子厚朴汤、大陷胸汤、桃核承气汤、白虎汤、大承气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干姜附子汤、四逆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黄连阿胶汤、甘草泻心汤、猪苓汤等。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从实证、虚证和虚实夹杂证3个方面阐述《金匮要略》中不寐的相关证治,探究张仲景治疗不寐的辨证选方思路。该文指出,《金匮要略》中涉及的不寐实证主要包括湿热蕴蒸、胃失和降证,湿热蕴结、上扰心神证及气血郁滞、气机痹阻证,分别以甘草泻心汤、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和枳实芍药散加减治疗;不寐虚证主要包括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心肺阴虚、热扰心神证,心阴不足、虚热内扰证及肾气虚衰、气化失司证,分别以酸枣仁汤、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肾气丸加减治疗;不寐虚实夹杂证主要包括湿滞阳郁营卫失和证及心阳不足痰浊内扰证,分别以芪芍桂酒汤、桂枝加黄芪汤和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治疗。  相似文献   

20.
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理法方药紧密结合的临床诊疗基础-辨证论治体系。书中所载方药简便廉效,在后世临床中得到广泛使用及验证,被称为"经方"。书中常采用重镇安神的龙骨及牡蛎相须为用治疗神志心理疾患。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伤寒杂病论》所载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及桂枝去芍药加蜀漆加牡蛎龙骨救逆汤等"龙牡剂"的证治规律,进一步理解经方的内涵,便于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