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加味治疗气滞血瘀证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滞血瘀证慢性盆腔炎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膈下逐瘀汤加味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奥硝唑分散片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情复发率为12.5%,对照组病情复发率为100.0%,观察组病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加味治疗气滞血瘀证慢性盆腔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且可以降低病情复发率,提高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野菊花通络颗粒灌肠配合TDP治疗器照射治疗和护理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将4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与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野菊花通络颗粒灌肠配合TDP治疗器照射治疗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配合TDP治疗器照射和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间显效率、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或0.0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野菊花通络颗粒灌肠配合TDP治疗器照射治疗和护理慢性盆腔炎具有明显效果,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3.
《中医临床研究》2017,(27)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气郁血滞型闭经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0月-2016年11月,采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气郁血滞型闭经患者87例;年龄32~44岁,平均年龄37.7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内分泌学组制订的病理性闭经的诊断标准。膈下逐瘀汤组成包括血五灵脂10g,牡丹皮6g,川芎10g,醋炙香附10g,当归10g,延胡索10g,桃仁10g,赤芍15g,乌药10g,川红花10g,炒枳壳10g,生甘草6g,佛手片10g,川楝子10g。水煎服,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3个疗程。结果:失访9例,未按要求完成疗程2例。7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9个月,平均6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内分泌学组制订的病理性闭经的疗效评定标准,治愈56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治愈率73.7%、有效率88.2%。结论:采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气郁血滞型闭经,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亚太传统医药》2017,(21)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联合微波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以拓宽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方法。方法:选择符合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膈下逐瘀汤联合微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主要症状积分、次要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治愈14例,有效2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治愈4例,有效3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9.07%;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有显著差异(P0.01),主要症状总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次要症状总积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膈下逐瘀汤联合微波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疗效满意,可作为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标准方法之一,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肝脾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肝硬化肝脾血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基础上给予膈下逐瘀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及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P)、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蛋白(Ⅳ-C)]的变化,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胁肋刺痛、腹胀、蜘蛛痣、面色晦暗、倦怠乏力、纳差评分与中医证候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与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ST、AL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Alb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ST、AL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各项肝纤维化指标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各项肝纤维化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膈下逐瘀汤对肝硬化肝脾血瘀证患者进行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更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情况,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膈下逐瘀汤加味配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纤维肠镜确诊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膈下逐瘀汤组与西医治疗组,膈下逐瘀汤组选膈下逐瘀汤加中药灌汤,西医治疗组选柳氮磺吡啶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近、远期疗效.结果 膈下逐瘀汤配灌肠组有效率为93.5%.西医治疗组有效率80.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 相似文献
7.
李晓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9)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红藤化瘀方灌肠结合频谱仪理疗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156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Ⅰ组60例,使用中药红藤化瘀汤浓煎灌肠,每晚1次,同时结合频谱仪理疗;治疗Ⅱ组50例,使用中药红藤化瘀汤浓煎灌肠,每晚1次,同时口服抗生素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并结合频谱仪理疗;同期对照组46例,口服抗生素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同时结合频谱仪理疗。疗程均为半个月。比较各组疗效。结果治疗Ⅰ组和治愈Ⅱ组治疗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均0. 05),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药红藤化瘀汤灌肠结合频谱仪理疗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显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在行中药灌肠结合频谱仪理疗时,同时口服抗生素疗效无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味中药碾成细粉,蜂蜜调制,热敷少腹,每日二次,每次三十分钟。配合10味中药浓煎200ml,每日1次灌肠,一疗程7日。结果: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副作用。结论:中药外敷配合灌肠,副作用小,安全有效,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中风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以气虚血瘀症较为常见,我科自2002年10月至2003年7月采用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血瘀通颗粒对门诊及住院的96例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中的72例患者进行Ⅲ期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来自本院门诊及住院的中风病患者,均符合成人中风病诊断标准[1],年龄40~70岁,采用随机单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原则,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72例,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1.2治疗方法试验组:给予血瘀通颗粒,口服,每次1袋(10g),每… 相似文献
10.
膈下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6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以来,笔者运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64例,疗效满意,现予介绍。一、一般资料:21~30岁9例,31~40岁35例,41~50岁16例,50岁以上4例;下腹疼痛坠胀者61例,腰骶酸痛者25例,痛经者46例,月经失调者39例,白带多者35例;有一侧或两侧附件增厚或呈条索,或有炎性包块、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997年 1月~ 2 0 0 0 1年 8月 ,笔者采用膈下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30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所有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 ,共 6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0例中 ,男 19例 ,女 11例 ;年龄 4 5~ 76岁 ,平均年龄 6 2岁 ;病程 1年~ 14年。对照组 30例中 ,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 4 3~ 79岁 ,平均年龄 6 5岁 ;病程 9个月~ 15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无明显差异 (P >0 .0 5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WHO制定的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与分型标准 (变异性心绞痛及梗塞… 相似文献
14.
1 一般资料 175例病人,慢性胃炎35例,胃溃疡3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0例,十二指肠糜烂性炎症15例,慢性结肠炎13例。男140例,女35例。年龄15~59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0年。2 治疗方法 隔下逐瘀汤加味:当归、川芎、白芍、丹皮,桃仁、红花、灵脂、乌药、枳壳、元胡、香附、党参、甘草。体质虚弱或脾胃虚寒者加黄芪、砂仁;湿困者加厚朴;反酸加乌贼骨或瓦楞子;腹胀甚者加陈皮、木香;伴出血者加云南白药、白芨;胃酸缺乏者加乌梅、山楂、五味子。日1剂,水煎服,30d为1个疗程。3 治疗结果 175例中除2例多发性胃溃疡服药2个疗程后效果不明显,5例胃炎服药1个疗程效果不明显后加用它药外,其它168例临床有效率96%,胃炎治愈 相似文献
15.
《四川中医》2021,39(7):91-94
目的:基于传统中医药理论,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拟通过规范化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揭示通心颗粒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作用,将其疗效客观化,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提供疗效确切、稳定可靠的治疗药物。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含量45例,共90例进行对照分析,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添加通心颗粒治疗,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研究对象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严重程度和心功能分级、使用硝酸甘油停减率、心电图和中医症状等方面变化,并进行疗效分析和监测临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症状对比,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2.2%高于对照组的55.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分级对比,两组心功能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后的硝酸甘油停减率对比,治疗组的停减率为60.0%,对照组停减率为35.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中医主症的疗效上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主症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主症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中医次症的疗效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次症与用药前组内及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总体疗效对比,治疗组中医症状有效率为84.4%高于对照组的48.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后的心电图对比,治疗组心电图有效率为71.1%与对照组的66.6%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生命体征未见明显异常(如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无毒副作用,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结论:通心颗粒可以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心绞痛发作的严重程度;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缩短心绞痛发作时间和减少硝酸甘油的用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符合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标准的患者65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对照组予头孢曲松、甲硝唑静脉点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95%CI=80.58%~99.26%),对照组为73.33%(95%CI=57.50%~89.16%),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1.676 3,P=0.093 9),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意义;且两组总有效率的95%CI重叠。结论: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的疗效可能优于对照组的证据显示,OR=0.17(95%CI=0.05~0.86),NNT=5(95%CI=2.59~29.67,但其概率分布呈明显的偏态)。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0例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膈下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血清IL-2、IL-10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可提高临床效果,促进患者病症改善。 相似文献
20.
小儿久泻,中医辨证属虚寒泄泻范畴,是小儿常见病证之一。多由于伤食、感染,引起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等泄泻之证,加之治疗不当或因营养、体质种种原因而未能及时恢复,终成缠绵难愈之症。体质虚弱及消化功能紊乱,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