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泉州市某封闭学校发生的一起腹泻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了解病例发生情况及可疑传播因素;采用ELISA、RT-PCR等方法对人体和外环境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本次疫情从2007年3月29日开始至4月13日结束,共发生腹泻病例99例,罹患率13.9%。从6份病人粪便标本中均检测出诺如病毒核酸片段。疫情特点符合经食物和接触传播传染病特征。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暴发,可疑传染源为被污染的早点,传播模式主要为接触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湖北省某小学发生的一起腹泻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病例发生情况和可疑传播因素。采用RT-PCR法对人体和环境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本次疫情从2017年3月9日开始至3月16日结束,共发现26例病例,均为在校师生,罹患率为1.20%。调查共采集到31份肛拭子样本和3份呕吐物标本,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为10份肛拭子诺如病毒GⅡ型阳性;采集饮水机桶装水和食堂留样食品未检出诺如病毒核酸和致病菌。疫情特点符合经接触传播传染病特征。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暴发,可疑传染源为首发病例,传播模式主要为接触传播。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对学校发生的一起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并采用脉冲凝胶电泳(PFGE)方法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为查找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暴发原因进行分析,同时采集患者粪便、水样进行细菌学培养,运用PFGE对分离的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此次暴发疫情的调查共发现病例60例,罹患率为10.12%,发病人群均为小学学生;从53例患者的粪便中共检出30例痢疾阳性病例,且菌群均为宋内志贺菌;水样检测发现2号水井及其旁边的水塘存在宋内志贺菌;对4份病例的粪便、2份水样进行PFGE分析,其结果显示,6份样本所检出菌株的电泳带型完全相同。结论 该事件是一起因饮用宋内志贺菌污染的水源而导致的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1起学校诺如病毒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查明疫情暴发的危险因素,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12月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病例对照研究查明暴发疫情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采集可疑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本次暴发疫情共发病77人,罹患率为3.11%(77/2 476),检测15份样品,其中9份检出份诺如病毒核酸阳性,阳性检出率为60.00%(9/15),基因型均为GII型。可疑危险因素为在呕吐物附近经过、停留(OR=7.12,95%CI:4.41~11.50)和参加午晚托班(OR=4.87,95%CI:3.10~7.64)(P0.01)。结论该事件为1起诺如病毒GII型所致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发生原因可能是病例在学校活动期间呕吐物污染环境引起局部接触传播或气溶胶传播,参加午晚托班可能是疫情向多个年级扩散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对德阳市某学校发生的1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为预防和控制此类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05-19接德阳市报告某学校集中发生胃肠道症状事件,通过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调查病例发生情况和可疑传播途径、采集生物和环境标本用RT-PCR方法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等方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结果共搜索到106例病例,均为该校学生,总罹患率为3.70%(106/2 868);南校区罹患率为0.31%(3/953),北校区罹患率为5.38%(103/1 915),南北校区学生罹患率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5.84,P0.05);流行曲线和回顾性队列研究提示17日早餐为危险因素;采集大便、呕吐物、留样食品、外环境样本78份,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实验室检测,检出12份诺如病毒GII型阳性。结论本次疫情为诺如病毒GII型感染的暴发疫情,17日早餐为可疑暴发因素,食堂从业人员诺如病毒隐性感染可能是导致此次疫情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1起中学诺如病毒聚集性胃肠炎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探讨病例定义方法,查找病原和传播因素,有效控制疫情蔓延。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并开展病例对照调查了解发病状况和可疑的传播途径,采取病例肛拭子、饮水等进行PCR检测和常规致病菌检测。结果 2014-10-21/23该校出现急性胃肠炎学生病例42例,罹患率为2.1%,疫情历时3 d,分布在7个班级,男女比例1∶1.1,3例病例诺如病毒核酸检测GⅡ型阳性,20日晚餐为危险因素。结论该学校疫情为诺如病毒GⅡ型感染的暴发疫情,20日晚餐为可疑暴发因素;诺如病毒感染疫情不适用感染性腹泻进行定义;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易暴发诺如病毒胃肠炎,采取病人隔离、规范饮食饮水、消毒等措施能有效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查明吉林省某医院2015年2月发生的一起麻疹暴发疫情的传播链以及暴发原因,为麻疹医院院内感染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所有疑似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 M抗体;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麻疹病毒核酸;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麻疹病毒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该起疫情共发生7例麻疹确诊病例,其中4例为医护人员、3例为患者;首例病例为门诊患者,二代病例有4例,三代病例有2例;3例病例获得麻疹病毒核蛋白基因序列数据,并证实为H1a基因亚型麻疹病毒,核蛋白基因同源性为99.7%-100%。结论本起疫情是通过医院内传播引起的麻疹暴发,由H1a基因型麻疹病毒引起。应加强麻疹院内感染的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置,以及对医务人员的疫苗接种和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和分析广州市某所特殊教育学校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探讨其传播途径和方式,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分析疫情特征、可疑传播途径,对人体及环境标本RT-PCR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本次疫情从2015年3月10日22时开始至12日22时结束,共发生病例12例,罹患率为20.69%(12/58)。采集患者、厨工肛拭子或粪便、环境涂抹样等41份标本,其中11份(9例病例、1名厨工、4份厕所标本)检出诺如病毒GⅡ-2型。结论这是一起由诺如病毒GⅡ-2型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暴发原因是学校厨工隐形感染而进行分餐和食品加工导致食品污染,以食源性传播为主,不排除存在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龙岩市华龙社区发生一起腹泻疫情进行调查。[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了解疫情发生情况及可疑的传播因素,并对粪便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本次共发现腹泻239例,罹患率2.7%。检测粪便标本7份,6份诺如病毒抗原阳性,4份检出诺如病毒核酸片段。疫情符合经水传播特征。[结论]本次疫情为感染诺如病毒而引起一起群体性急性胃肠炎暴发,可疑的传染源为被污染的自备水源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某乡镇发生的一起流行性出血热暴发疫情,分析传播途径和传染来源。方法于2010年5月29日至6月8日,对所有7例病例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对发生地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鼠种构成调查。结果共发病7例,死亡1例,此次暴发疫情属"乙类传染病未分级事件",并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求进行上报。结论本次暴发疫情传染源以大林姬鼠和平鼠为主。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消化道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北京市东城区一起诺如病毒GⅡ型暴发疫情的发生原因,探讨集体单位聚集性疫情监测的重要性。方法采用确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现场调查及实验室检测方法,分析暴发疫情病例的分布特征及感染来源。结果此次疫情共发病78人,罹患率15.4%。首发病例3月2日发病,发病高峰在3月5日,病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84.6%)、呕吐(66.8%),男女性别比为1∶2.1,部门3的罹患率最高为42.9%。发病者和未发病者诺如病毒GⅡ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6.5%和22.2%。发病者发病时间均在与首发病例密切接触或食用可疑污染食品后的最短和最长潜伏期内(24~72 h)。结论该起疫情为一起食堂凉菜制作人员感染诺如病毒GⅡ型后继续在岗工作,引起就餐人员发生诺如病毒感染的暴发疫情,高度怀疑通过污染食品和密接接触传播途径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2006年登革热流行特征,为今后登革热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荔湾区疫情报告系统报告的病例和可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疫点及周围进行蚊媒密度监测。结果2006年7-11月荔湾区共发生310例登革热,发病率为43.99/10万,无死亡病例。疫情流行历时136 d,病例主要集中在8、9月份,占总发病数的78.71%。疫情波及20条行政街,出现家庭型、乡村型、工地型暴发。结论该次疫情为登革热的暴发流行,属于本地感染。发现可疑病例、有效控制首发病例和早发疫情是控制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1起该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查明疫情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控制建议。方法对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探查病例危险因素。结果截止3月12日累计报告病例21例,学生罹患率为42.00%(21/50),9份样品中均检出诺如病毒核酸阳性,病例阳性检出率为9/9。可疑危险因素为靠近大巴就坐(RR=2.91,95%CI:1.37~6.20)和分享食物(RR=2.06,95%CI:1.12~3.77)。结论该疫情为1起春游后暴发诺如病毒感染疫情,传播途径为人传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南昌市某小学出现的以呕吐、腹泻为主的感染性胃肠炎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控疫情提供理论依据,为类似疫情现场处置提供经验。方法 按照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对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描述其三间分布特征,调查可疑因素。采集病例的呕吐物、肛试样本;运用RT-PCR法对样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此次疫情累计发生诺如病毒感染34例,历时4天,总罹患率为3.24%,采集病例呕吐物及肛试样本共13份,4份GⅡ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结论 本次事件是一起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切断传播途径是防控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儿童福利院诺如病毒疫情的调查分析,查找可疑病原和传播模式,为疫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病例发生情况和可疑传播因素。采用RT-PCR法对采集的肛拭子进行检测。结果 本次疫情从2018年4月9日开始至4月14日结束,共发现15例病例,均为该福利院儿童,儿童罹患率为65.2%。发病高峰期为4月11日,临床表现均为呕吐。调查共采集12份肛拭子进行病原学检测,其中6份肛拭子检出GⅡ型诺如病毒。结论 该起事件为病例缺乏管理和呕吐物处理不当引起的GⅡ型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某职业学院一起流感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为有效防控学校流感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北京市某职业学院流感暴发疫情中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集发热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应用MDCK细胞分离流感病毒。结果 2015年12月25-29日期间,该学校共报告发热病例25例,均为一个班级学生,罹患率为52.08%。该起疫情持续5 d。现场采集13份现症病例的咽拭子标本,经检测均为乙型Victoria亚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其中7例成功分离到乙型Victoria亚型流感病毒阳性。结论此次疫情为乙型Victoria亚型流感病毒感染所致,呼吸道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均为可能的传播途径。流调人员采取以隔离传染源为核心的综合措施,未见续发病例,有效地抑制了该病的传播和扩散,疫情迅速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分析某学校一起诺如病毒GⅡ型胃肠炎暴发疫情,探讨疫情暴发的原因、传播途径及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同类胃肠道暴发疫情提供依据和参考经验.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开展病例个案调查和统计分析,采集病例和对照肛拭子样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9年12月12~ 19日,累计搜索到185例病例,罹患率为3...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深圳市龙岗区埃可病毒18型引起的胃肠炎暴发疫情,为埃可病毒感染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了解病例发生情况及可疑传播途径,收集病例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本次疫情从2019年4月19日开始至4月26日结束,持续8天,共发生病例26例,罹患率为21.14%。病例首发在小四班,且以小四班为主,占73.08%。病例的主要症状为发热(100.0%)、呕吐(84.6%)、腹痛(50.0%),大多数患者病情较轻。18份疑似患者肛拭子标本中,检出15份肠道病毒通用阳性,扩增测序得到11份埃可病毒VP1区,其中有8份为埃可病毒18型,发现其核苷酸同源性为96.6%~100.0%,基因序列未见插入或缺失,而引起本次暴发的埃可病毒18型与2015年中国山东省埃可病毒E18型分离株E18-SD15-ZZ128/SD/CHN/2015(GenBank:MG720254)同源性最高(95.80%~96.06%),亲缘关系最近。结论本次胃肠炎暴发疫情是由埃可病毒18型引起的,今后应加强对幼儿园埃可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监测和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分析一起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查找危险因素及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等方法,分析疫情特征及可疑传播因素,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咽拭子进行A型流感、B型流感及腺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本次疫情共66例病例,罹患率为2.56%,其中学生61例(罹患率2.5%),教师5例(罹患率3.7%),检出腺病毒核酸阳性16份,其中3份经基因测序确定为腺病毒4型。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课间与病例一起玩耍是危险因素(OR:4.09,95%CI:1.97~8.50)。结论该起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由腺病毒4型引起,与病例密切接触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