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特色护理路径配合乳房按摩对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将112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临床护理路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路径配合乳房按摩。观察对比两组临床干预效果,分析对乳汁分泌、母乳喂养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48 h泌乳量分布、泌乳量中等以上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48 h乳房胀痛情况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和新生儿睡眠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新生儿睡眠质量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特色护理路径配合乳房按摩可有效改善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和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穴位配合乳房手法按摩促进产妇乳汁分泌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泌乳量、产后泌乳始动时间、纯母乳喂养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平均泌乳量为(1250.31±133.20)ml/d,对照组产妇平均泌乳量为(956.90±104.58)ml/d,观察组产妇平均泌乳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穴位配合乳房手法按摩能促进产妇产后泌乳、减少产妇并发症、增加泌乳量,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乳房穴位按摩促进产后乳汁分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50例。两组产妇均给予饮食指导及正确母乳喂养指导,对照组产妇采取母婴同室、早接触、早吸吮等常规方案;观察组产妇则在常规方案基础上自产后即进行耳穴压豆联合乳房穴位按摩,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及乳汁分泌情况,检测血清泌乳素水平变化,比较乳房胀痛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母乳喂养及泌乳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产后1个月母乳喂养成功率9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7%,产后首次泌乳时间(13.46±3.29)h较对照组(24.07±6.52)h显著缩短,产后2d泌乳量充足率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血清泌乳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乳房胀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乳房穴位按摩促进产后乳汁分泌效果理想,利于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促进产妇早泌乳、多泌乳,减轻乳房胀痛,其机制与提高血清泌乳素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产后早期乳房穴位按摩配合鲫鱼木瓜汤促进泌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分娩的产妇12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基础护理干预,如按需哺乳、指导喂养、知识宣导等,干预组产妇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乳房穴位按摩配合鲫鱼木瓜汤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产妇48h的泌乳量以及产后吸吮次数、乳房胀满感和泌乳始动时间。结果:干预组产妇48h泌乳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产后吸吮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前者乳房胀满感和泌乳始动时间明显短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乳房穴位按摩配合鲫鱼木瓜汤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产妇身体恢复,使乳房胀满感和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有利于增加产后吸吮次数和提高泌乳量,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并分析穴位配合乳房按摩护理在改善产妇乳汁分泌及生活质量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共收治产妇202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101例产妇产后按照常规母乳喂养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101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运用穴位配合乳房按摩的方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泌乳开始时间、泌乳量以及乳房肿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泌乳开始时间和泌乳量充足等方面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乳房肿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母乳喂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纯母乳喂养72例,混合喂养22例,人工喂养7例,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给予产妇穴位配合乳房按摩护理的护理方式不仅可促进产妇乳汁分泌,有助于改善产妇乳房肿胀情况,还有助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配合催乳汤对剖宫产后产妇乳汁分泌量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110例,分别于产后给予催乳疗法帮助产妇产后泌乳,将采用催乳汤促进泌乳的54例产妇列入对照组,将采用中医推拿配合催乳汤促进泌乳的56例产妇列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48h内乳汁分泌量,检验产后第72h及7d产妇血清泌乳素和催产素水平,统计母乳喂养率以及新生儿睡眠正常率。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8h内乳汁分泌量多、量中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泌乳合格率为94.64%高于对照组的81.48%,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产后72h及产后1天的血清泌乳素、催产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4.07%,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睡眠正常率为98.21%高于对照组的83.33%,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后产妇采用中医推拿配合催乳汤催乳,能提高乳汁分泌量,缩短泌乳始动时间,提升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赵爱花  袁静 《光明中医》2016,(14):2091-2092
目的探索手法按摩乳房循经穴位对产妇泌乳时间和泌乳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健康产妇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产妇产后1天即进行乳房循经穴位按摩配合婴儿吸吮,对照组产后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开奶时间和泌乳量。结果治疗组产妇的开奶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泌乳量多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早期进行穴位及乳房按摩不仅能使乳汁分泌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而且还能缓解产后乳房胀痛,促进子宫复旧,预防产后出血,保证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康复治疗仪按摩乳房对产妇泌乳的效果。方法将127例住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配合康复治疗仪按摩乳房治疗。观察两组泌乳量、泌乳始动时间及泌乳素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泌乳量分级及泌乳始动时间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后第1、2、5 d血清PRL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耳穴贴压配合康复治疗仪按摩乳房能增加产妇的泌乳量,提早泌乳始动时间,促进泌乳素分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穴位按摩乳房配合音乐疗法促进乳汁分泌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行剖宫产的16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后2 d两组产妇均给予产科常规护理,产后第3天对照组继续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乳房配合音乐疗法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每日的乳汁分泌量。结果:乳房穴位按摩及音乐疗法后,观察组产妇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乳房胀痛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乳房配合音乐疗法能促进剖宫产后乳汁分泌,缓解乳房胀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初实施耳穴贴压联合早期乳房按摩对产妇产后泌乳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2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2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早期乳房按摩,观察组采取耳穴贴压联合早期乳房按摩,比较2组的初始泌乳时间、产后3 d阴道出血量、乳汁分泌情况。结果观察组初始泌乳时间、产后3 d阴道出血量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48 h乳汁分泌率为96.7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65%(P0.05)。结论对于初产妇,在产后实施耳穴贴压联合早期乳房按摩,有利于促进乳汁分泌和产后康复,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适宜技术对产后缺乳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4月收治的产妇10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产后实施穴位按摩、乳房按摩、耳穴贴压、走罐等中医适宜技术催乳,对两组产妇产后泌乳情况及产后缺乳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缺乳率为3.92%,对照组为19.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初始泌乳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乳房充盈评分、泌乳量均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穴位按摩、推拿、耳穴贴压、走罐等中医适宜技术可有效降低产后缺乳率,促进产后泌乳,具有较高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手法按摩对产后乳汁淤积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产后乳汁淤积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传统热敷与电动吸奶器治疗,观察组运用缩宫素联合手法按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泌乳恢复时间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泌乳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满意度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手法按摩对产后乳汁淤积的治疗效果显著,泌乳恢复时间快,治疗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穴位按摩对产后缺乳产妇的作用效果。方法:将6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剔除2例,最终观察组28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产科术后常规护理,指导产妇母乳喂养,进行产后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与乳房相关的经络选取相关穴位进行按摩,于术后第3天上午8:00–9:00进行,每天1次,每个穴位按揉1 min,持续5 d。比较两组产妇泌乳量、乳房充盈度、乳汁淤积程度及乳汁黏稠度,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第1、2天两组产妇的泌乳量、乳房充盈度、乳汁淤积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3~5天观察组泌乳量、乳房充盈度、乳汁淤积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产妇的乳汁黏稠度在前4 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5天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显效率为64.3%(18/28),高于对照组的13.3%(4/30,P0.05)。结论:在与乳房密切相关的经络上选取穴位进行按摩可有效促进缺乳产妇术后乳汁的分泌,减轻涨奶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手法催乳、穴位按摩配合催乳汤促进产后乳汁分泌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92例产后乳汁分泌过少、乳房胀痛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实验组采取手法催乳、穴位按摩配合催乳汤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乳房护理方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泌乳量评分和乳房胀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后乳汁不足、乳房胀痛的产妇,采用手法催乳、穴位按摩配合催乳汤方法进行产后乳汁分泌的促进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产后早期乳房按摩对产妇泌乳及乳腺胀痛的影响。方法:选取云浮市人民医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12例足月剖宫产产妇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将产后第3天行乳房按摩的50例产妇设为对照组,将产后早期(产后0.5 h)行乳房按摩的62例产妇设为观察组,对两组产妇泌乳、乳腺胀痛及乳房硬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22.15±1.50)h比对照组(26.90±2.20)h短,且泌乳量比对照组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乳腺胀痛程度比对照组轻,且乳房硬度比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产妇行产后早期乳房按摩的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泌乳始动时间,增加泌乳量,并优化产妇乳房硬度,减轻乳腺胀痛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耳穴压豆在促进产妇早泌乳方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88例产妇,通过随机数字表达分组,对照组:44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常规护理+耳穴压豆。观察产妇产后泌乳时间、乳房胀痛情况以及乳汁分泌情况。结果:(1)观察组产后24h、24-48h内泌乳率高于对照组产后24h、24-48h的泌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观察组产后乳房胀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耳穴压豆可促进产妇早泌乳,并可改善产妇产后乳房肿痛,增加乳汁分泌量,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穴位按摩配合乳房按摩对泌乳的影响,寻找缩短泌乳始动时间,增加泌乳量,促进母乳喂养的护理方法。方法将246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护理和乳房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少泽、合谷、膻中三个穴位进行按摩,观察和测量两组产妇分别在产后24、48、72h泌乳始动时间和泌乳量充足情况。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乳汁分泌始动时间24h内明显提前、泌乳量48h内明显增加,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按摩具有使产妇乳汁分泌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红外线照射乳房联合乳房穴位按摩、乳房按摩加手法挤奶促进乳腺疏通、促进乳汁分泌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240例经阴道分娩或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120例产妇采用红外线照射乳房、乳房穴位按摩、乳房按摩联合手法挤奶的综合护理方法促进乳汁分泌,而对照组120例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1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乳汁分泌足够率分别为94.2%和60.8%,观察组产妇泌乳足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且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5.23,P<0.05),观察组产妇的乳房肿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且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4.27,P<0.05),观察组产妇的24 h血清泌乳素和阴道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且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乳房穴位按摩、乳房按摩、手法挤奶三者合为一体来促进乳腺管疏通,促进乳汁分泌、减轻与预防乳房肿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徐贞淑  裴凤霞  俞永梅 《新中医》2020,52(7):120-122
目的:观察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联合乳房按摩促进产后泌乳及催乳素分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耳穴压豆联合乳房按摩,评估2组各时间点血清催乳素水平、初始泌乳时间、母乳喂养成功率、泌乳量充足率、乳房胀痛程度及泌乳有效率。结果:产后1 d、2 d、3 d,研究组的血清催乳素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产后泌乳量充足率、泌乳有效率更高(P0.05),初始泌乳时间更短,乳房胀痛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联合乳房按摩措施能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显著提高其血清催乳素水平,提高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与泌乳量充足率,缓解其乳房胀痛感,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入选2015年7月—2016年7月的剖宫产产妇7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护理,观察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2组的泌乳开始时间,产后48h的泌乳分泌量和乳房肿胀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泌乳开始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48 h的泌乳分泌量明显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乳房肿胀疼痛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促进泌乳,增加泌乳量,减轻产妇的乳房肿胀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