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晓虎  袁卫玲  王上  康帅 《天津中医药》2022,39(9):1146-1149
血证作为临床常见病,其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四时主气不同,致病邪气有异,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血证病变机制。探讨不同时令下的血证发病规律,对于丰富中医理论和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不同季节的时邪导致血证发病的机制不同,所以从时令角度辨证论治血证,对于预防和治疗血证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寒温统一,内外统一的角度,探讨流行性出血热血证的病机及证治。提出疫毒伤络为其血证的基本病理;五淫(疫毒)动血为其血证的外感因素;邪阻三焦,气逆血乱为其血证的内伤因素。并从营卫不和与斑疹;水血互患与蓄血;气逆血乱与出血等方面探讨了流行性出血热血证证治,且举病例数则说明。  相似文献   

3.
有关血证的研究于《内经》早已有记载,然真正将其成熟运用于临床者,当属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成书标志着仲景血证思想学说的形成,其对后世治疗血证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其内涵、成因、辨证等多角度进行归纳、分析,欲以阐明其思想精髓所在;探索其治则规律,力图深化对其血证思想的领悟,拓宽临证辨治思路,最终体现中医的整体思维观念。  相似文献   

4.
蓄血证有狭义、广义之分,仲景《伤寒论》下焦、膀胱瘀血之蓄血证为狭义蓄血证,其病位包括下焦肝肾、大肠、小肠、膀胱、尿道、冲任二脉及精室、胞宫,总以下焦少腹为主。现代中医学对蓄血证的认识有所发展,凡在里之瘀血与邪热深结,无论上、中、下焦,均可纳入广义蓄血证的范畴。以狭义蓄血证的证治规律指导广义蓄血证,临床运用大大扩展了仲景蓄血证经方的适用范围,对仲景"蓄血学说"予以了补充和完善。蓄血证的辨证治疗,宜以伤寒六经辨证为主导,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为补充,两者结合方可形成完整的蓄血证辨治论治体系,并能有效指导临床,提高辨证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血证是诸多血液病最常见的证候之一,缪希雍提出治疗吐血的治法可广泛用于诸多血证之中,并不局限于吐血病。其所提的三法即活血、补肝、降气,是慢性血证的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6.
大黄为血证要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证,是血液不循常道,上溢于口鼻诸窍,下出于二阴,或渗于肌肤的疾患。《血证论·用药宜忌论》谓:“血证气盛火旺者十居八九,当其腾溢,而不可遏,正宜下之以折其势,”又言:“血证火气太盛者最恐亡阴,下之正是救阴。”如是说,笔者临证以生大黄粉治血证,其效甚捷。  相似文献   

7.
吴门医派名医叶天士在治疗血证方面经验丰富,见解独特。其从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和脾气统摄血脉的角度出发,脾胃分论,提出了从脾胃治疗血证的升阳健脾和滋养胃阴等方法,效验颇多。现梳理并总结叶天士现存古籍医案中从脾胃论治血证的思路和实践经验,以期更好地指导当前血证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寒温统一,内外统一的角度,探讨流行性出血热血征的病机及证治,提出疫毒伤络为其血证的基本病理,五淫(疫毒)动血为其血证的外感因素,邪阻三焦,气逆血乱为其血证的内伤因素,并从营业不和与斑诊,水血互患与蓄血,气逆血乱与出血等方面探讨了流行性出血热血证证治,且举病例数则说明.  相似文献   

9.
血分证与血证在概念范畴、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以及相关治验等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故对血分证和血证的概念、临床表现、治法方药进行梳理,认为血分证不仅是温病发展的一个阶段,而且属于血证范畴。血分证的临床表现有出血、紫斑,其病机核心为热邪深入血分,需用凉血散血之法;而血证的临床表现以出血为主,有火热内炽、迫及血分之病机,需用清热凉血之法。从多个角度来看,血分证在血证范畴之内,对血分证与血证的相关理论进行辨析,希冀深入把握血证之范畴。  相似文献   

10.
清代医家唐宗海提倡中西医汇通,对血证有深入研究,其著《血证论》对后世影响较深,对血证辨治颇有成就。唐氏总结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虚四大法则,为通治血证的大纲。  相似文献   

11.
脾不统血证的现代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德竑  陈家旭 《河北中医》2001,23(8):639-640
脾虚证是中医证实质研究的热点,脾气虚证更是研究的重点,而脾不统血证为因脾气虚所致的出血病证,对其的研究却较少。脾不统血证又称气不摄血证、脾不摄血证或脾失统血证。早在《难经》首次提出脾有统摄血液、勿使外溢的生理功能,曰"脾主裹血,温五脏"。后经各代医家的丰富和发展,完善了脾不统血证的理论。汉代张仲景创立的黄土汤及宋代严用和的归脾汤为治疗脾不统血证的常用方剂。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医证候规范》中对脾不统血证的证候概念、临床表现和诊断要求等做了初步讨论和理论概括[1]。1988年中国卫生部药…  相似文献   

12.
<正>蓄血证的辨治主要包括病机病位认识、证候辨识、治疗原则及选方施治。其辨治体系以仲景六经辨证为主,温病学派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为辅。本文以《伤寒论》辨治蓄血证的体系为基础,阐述温病学派对伤寒蓄血证辨治的继承及创新。在比较归纳蓄血证寒温辨治异同的基础上,使蓄血证的辨治思路更加清晰完整。  相似文献   

13.
就温病营血证与络病关系进行探讨,认为络脉是外感温热之邪深入营血的主要途径,络脉病变是温病营血证的病理基础,“通”络的治则贯穿于温病营血证的治疗中,营血证即是温病后期极期外感温热之邪深入脏腑阴终的一种病理状态,其物质基础是络脉及络脉的病变。  相似文献   

14.
《陆氏三世医验》共五卷,载有多则血证医案,体现了陆氏三世诊治血证的学术经验。通过对血证医案的分析、归纳,总结出陆氏三世诊治血证,四诊合参,首以脉诊为主,从祛除外邪、调理脏腑、通调脉络3方面着手,注重调理。陆氏三世诊疗血证既宗古训,又弘新意,不拘一格,圆机活法,其理法方药对现代中医临床诊治血液病颇具指导意义,值得后人深入发掘继承。  相似文献   

15.
唐宗海,字容川,晚清著名医家,四川彭县人(1862~1918)。唐氏著有《中西医汇通五种》。其中《血证论》为其代表作。此书为罕见的血证诊治专书。血证虽与心、肝、脾均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唐氏尤重视肝对血证的影响。下面将唐氏血证从肝论治归纳为十二法。  相似文献   

16.
麦联任  蔡媛媛 《光明中医》2022,(17):3249-3253
血证属临床危急证,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胶艾汤作为张仲景治疗血证的代表方之一,常运用于多种妇产科出血性疾病。后现代扩展沿用,使其不仅广泛运用于妇科病,还运用于其他如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等多种出血性疾病,是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方法体现。此文将胶艾汤对血证的治疗及其药理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血证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唐宗海对血证诊治的贡献。1.气乱为基本,调气贯始终。2.血与水相关,调水以活血。3.急则治其标,审因而止血,4.防患于未然,消瘀宁补血,把消瘀,宁血、补血之法运用于血证的治疗,丰富了血证治疗的内容。5.血证之禁忌,在于避冲气。对于血证,论理精当,法则完备,方药效验,对于中医学院血证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蓄血证始载《伤寒论》,由太阳之邪化热内传与瘀血相结,称为太阳蓄血证;由阳明邪热与瘀血互结,称为阳明蓄血证。由于后世医家对蓄血的部位意见不一,蓄血证蓄血的部位成为学者争论和探讨的课题之一。笔者就有关资料进行探讨时发现,历代医家通过将蓄血证的病位具体到人体某一个部位的方法来认识蓄血证存在着很大的争议。1《伤寒论》论蓄血证《伤寒论》中论及蓄血证时分为太阳蓄血证和阳明蓄血证两种。其中论及太阳蓄血证的有核桃承气汤证、抵当汤证和抵当丸证,论及阳明蓄血证的主要有237条、257条和258条条文。《伤寒论》对蓄血证的整体认识主…  相似文献   

19.
就温病营血证与络病关系进行探讨,认为络脉是外感温热之邪深入营血的主要途径,络脉病变是温病营血证的病理基础,"通"络的治则贯穿于温病营血证的治疗中,营血证即是温病后期极期外感温热之邪深入脏腑阴络的一种病理状态,其物质基础是络脉及络脉的病变.  相似文献   

20.
【证候概念】太阳蓄血证,又名蓄血证、伤寒蓄血证。本证属太阳腑证之一,是太阳表邪不解,外邪化热入里,与血结于下焦所致,以少腹急结或硬满,如狂或发狂,大便色黑易解,小便自利为其临床特征。【溯源】太阳蓄血证首见于《伤寒论》载于太阳病篇和阳明病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