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美式整脊技术联合针刺对颈性眩晕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颈椎功能的影响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02月~ 2020年02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2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美式整脊技术和中医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后患者临床治疗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整脊推拿配合导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防城港市中医医院推拿科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整脊推拿配合导引治疗,单独给予对照组整脊推拿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积分、颈椎生理曲度变化情况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疗效评分、颈椎生理曲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背部疼痛积分、颈椎生理曲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整脊推拿配合导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理想,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颈椎整脊法对颈性眩晕患者血浆中NPY、ET-1、CGRP表达水平的变化,为颈性眩晕机制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80例符合颈性眩晕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予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则在针刺法基础上加用颈椎整脊法治疗,对治疗前后临床疗效、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及血浆中NPY、ET-1、CGRP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2)观察组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3)血浆检测结果表明,治疗前后相比,两组治疗后均显著降低血浆中NPY、ET-1和升高CGRP的水平(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NPY、ET-1、CGRP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颈椎整脊法能够显著改善颈性眩晕症状,调节NPY、ET-1、CGRP表达水平为其治疗机制,从而为颈性眩晕机制的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究推拿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颈性眩晕患者12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给予推拿配合颈椎牵引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西比灵胶囊、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维乐生等,比较分析两组的眩晕持续时间积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眩晕持续时间积分差值远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性眩晕采用推拿手段可明显改善眩晕持续时间积分,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颈部软组织松解配合整脊治疗颈性眩晕症的疗效观察。方法:将86例颈性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行颈部软组织松解合整脊治疗,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分别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x线及经颅多普勒(TCD)的改变,判定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患者的颈椎X线及经颅多普勒的检查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变,且有显著差异。结论:颈部软组织松解合整脊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与常规的药物治疗对照比较,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整脊手法配合小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骨伤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颈性眩晕患者中采用临床随机对照法抽取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40例(整脊手法配合小针刀)和对照组40例(整脊手法加颈椎牵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治疗组较对照组EDV、PSV增加,PI、RI下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性眩晕患者采用整脊手法配合小针刀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为颈性眩晕治疗方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值得在临床推广并进行使用。  相似文献   

7.
卧位整脊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高翔  李蠡  王拥军  吴韬  刘萌 《中医正骨》2003,15(8):14-15
为了观察卧位整脊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 ,以证明此疗法的正确性。以采用卧位整脊疗法治疗的 13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例为观察组 ,采用传统中医推拿手法治疗 97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等方面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显示卧位整脊疗法在改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临床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表明卧位整脊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设计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探讨益气温中针灸结合四位一体整脊法治疗颈性眩晕对患者血清TC、CGRP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颈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气温中针灸结合四位一体整脊法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眩晕及颈椎功能恢复情况、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后,两组眩晕症状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FS-CS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LVA、RVA、BA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D-D、TC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CGRP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温中针灸结合四位一体整脊法治疗颈性眩晕,可通过降低血清TC水平,提高血清CGRP水平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及颈椎功能受损情况,从而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宋仲涛  谭曾德  王军 《吉林中医药》2020,40(8):1099-1102
目的探讨曲度牵引配合推拿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就诊的颈型颈椎病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坐位直线牵引配合中频电治疗,观察组采用卧位曲度牵引配合推拿疗法,连续治疗2个疗程共20天。治疗前后摄颈椎正侧位片,测量颈椎曲度(Borden氏测量法),测定NDI指数及VAS评分,并检测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hs-CRP水平,综合评价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组颈椎曲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NDI指数及VAS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清hs-CRP水平与治疗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和观察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曲度牵引配合推拿疗法能显著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NDI指数及VAS评分,其作用机制与重建颈椎生物力学平衡、改善机体炎症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0.
整脊配合人工牵引治疗颈性眩晕15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龙  闻英奎 《光明中医》2009,24(7):1319-1320
探讨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将218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55例,采用整脊手法及人工仰卧位牵引治疗,对照组63例采用传统的推拿手法及坐位牵引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98.7%,对照组的有效率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脊手法配合仰卧位牵引是治疗缓解颈性眩晕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整脊推拿配合导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0月接诊的神经根颈椎病患者83例并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整脊推拿治疗,研究组则采取整脊推拿配合导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颈椎生理曲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显著提高(P0.05),但研究组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整脊推拿配合导引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而且可以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卧位整脊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64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分别采用卧位整脊治疗和常规推拿治疗,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P〈0.05)。结论:卧位整脊治疗颈性眩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穴位注射配合整脊手法与牵引、针灸、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差异。方法:将57例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实施穴位注射配合整脊手法治疗,对照组采取牵引、针灸、推拿推对比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85.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整脊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颈椎扳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方法:84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小针刀结合颈椎扳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近、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针刀配合颈椎扳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美式整脊与针刺治疗联合应用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就诊时间先后,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广元市中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90例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3组,分别是针刺组、美式整脊组、针刺+美式整脊组,每组30人,分别予以针刺治疗、美式整脊治疗和针刺+美式整脊联合治疗,3组治疗均为隔日1次,共3次,观察7 d。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症状量表评分、VAS评分的变化,了解不同治疗方式对于颈型颈椎病的改善情况。结果各组治疗前后症状量表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针刺组与美式整脊组症状量表评分改善无统计学差异,联合治疗组与针刺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P0.01),联合组与美式整脊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P0.01)。针刺组、美式整脊组、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结论针刺治疗、美式整脊、联合治疗均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颈椎不适症状,包括缓解肩颈部的疼痛、活动障碍以及肩颈部的麻木情况。并且针刺治疗与美式整脊治疗相比,两者疗效并无差异,而联合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及美式整脊单一的治疗,而从VAS评分中可以看出针刺组、美式整脊组和联合治疗组对于疼痛的缓解和睡眠障碍都有明显的疗效,且并无组间的差异。可见3者均可迅速缓解颈椎疼痛的情况,而对颈椎小错位压迫神经引起的手麻和肌肉僵硬活动障碍,联合治疗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推脊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推脊配合针刺穴位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穴位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和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和84%(P0.05);治疗组在改善症状及颈部血流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脊配合针刺治疗颈型眩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推拿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推拿治疗。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g,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0%,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推拿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颈椎微调推拿手法配合舒颈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研究。治疗组予以颈椎微调推拿手法配合舒颈定眩汤治疗,对照组单以推拿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统计。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20.6%和14.7%;总有效率分别为88.2%和73.5%。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椎微调推拿手法配合舒颈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纯颈椎微调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超微针刀结合三维平衡整脊与常规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差异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先用超微针刀松解下项线及第1、2颈椎横突处的痛性结节,再用三维平衡整脊手法对颈椎进行整脊微调,间隔2 d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刺风池、风府、颈夹脊、百会、合谷,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方法均可改善颈性眩晕的症状,治疗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96.67%,优于对照组的63.33%和80.00%(均P0.01);两组治疗后患者症状与功能评分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超微针刀结合三维平衡整脊能有效改善颈性眩晕症状、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效果优于针刺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林氏正骨推拿与传统颈椎旋转手法治疗颈性眩晕所致咔哒声与即时镇晕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将72例颈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林氏正骨推拿治疗的观察组36例,运用传统颈椎旋转手法治疗的对照组36例。结果:治疗1次后即时镇晕率观察组91.7%,对照组为75.0%,2组比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推拿所致咔哒声响与即时镇晕疗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推拿所致咔哒声响与即时镇晕疗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林氏正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即时疗效优于传统颈椎旋转手法治疗,无论治疗组还是对照组的即时镇晕疗效与咔哒声响之间无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