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温经活血汤口服联合灌肠治疗子宫腺肌病所致阳虚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2例给予口服联合灌肠温经活血汤(当归15 g,赤芍15 g,生白芍15 g,肉桂10 g,小茴香15 g,吴茱萸10 g,焦艾叶10 g,熟地黄15 g,桂枝15 g,皂角刺12 g,鳖甲15 g,穿山甲15 g,大血藤10 g,牡丹皮10 g,乳香10 g,没药10 g,焦蒲黄10 g,益母草20 g,台乌10 g,香附10 g,炙甘草6 g)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32例仅给予口服温经活血汤3个月经周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温经活血汤口服联合灌肠对于子宫腺肌病所致的阳虚血瘀型痛经比单纯口服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
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近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临证加味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桂枝茯苓丸临证加味,对照组予以孕三烯酮胶囊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进行子宫体积、血清总CA125水平检测,并对患者进行痛经评分及性交痛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子宫体积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子宫体积较疗前明显缩小;两组治疗后血清CA125水平均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后痛经、性交痛评分均明显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显著。结论:桂枝茯苓丸临证加味治疗子宫腺肌病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伴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辨证为气滞血瘀型且伴有痛经症状子宫腺肌病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汤加减方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痛经程度评分的变化、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19%、95.2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痛经程度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汤加减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伴痛经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药腺肌丸治疗瘀热互结型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4例瘀热互结型子宫腺肌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给予腺肌丸口服:对照组64例,予丹那唑口服,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其临床综合疗效、治疗前后痛经评分和痛经持续时间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4%,对照组为67.19%(P<0.01):治疗组痛经评分明显降低,痛经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 腺肌丸对瘀热互结型子宫腺肌病痛经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腺肌丸治疗瘀热互结型子宫腺肌病痛经7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腺肌丸治疗瘀热互结型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瘀热互结型子宫腺肌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给予腺肌丸口服:对照组64例,予丹那唑口服,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其临床综合疗效、治疗前后痛经评分和痛经持续时间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4%,对照组为67.19%(P〈0.01):治疗组痛经评分明显降低,痛经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腺肌丸对瘀热互结型子宫腺肌病痛经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助阳化瘀消癥汤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效果。方法: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助阳化瘀消癥汤治疗,比较治疗1个月、6个月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变化及痛经程度分级。结果:治疗1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痛经程度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变化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助阳化瘀消癥汤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症可缩减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体积,缓解经期疼痛。  相似文献   

7.
《新中医》2016,(8)
目的:观察达菲林加曼月乐联合葛根二仙汤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效果。方法:1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对照组A用达菲林治疗;对照组B用达菲林联合曼月乐治疗;观察组应用达菲林加曼月乐联合葛根二仙汤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3组治疗3月后均闭经,但痛经程度明显减轻,子宫体积明显缩小,子宫内膜厚度变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观察组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及痛经程度与对照组A、对照组B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对照组A子宫体积增大,月经量增多,痛经程度增加,观察组与对照组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月,对照组A子宫体积增大,子宫内膜厚度增加,月经量增多,痛经程度增加,观察组与对照组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菲林加曼月乐联合葛根二仙汤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症状改善明显,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散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偶数奇数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选择宫腔放置曼月乐的方法治疗,治疗组选择补肾活血散瘀汤的方法治疗,对2组患者的痛经、月经量及中医证候评分、肾虚血瘀证候评分及子宫体积、血清糖类抗原CA125水平变化进行比较。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2组患者的痛经症状积分、中医证候评分、月经量评分、肾虚血瘀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均小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治疗前血清糖类抗原CA12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组间予以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散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症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痛经、月经量多、子宫体积增大等临床症状,值得临床采纳和大力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活血消癥胶囊合化瘀止痛胶囊分期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65例以痛经为主诉的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口服活血消癥胶囊与化瘀止痛胶囊)和对照组30例(口服桂枝茯苓胶囊与元胡止痛胶囊),比较两组痛经、子宫大小、血清6-k-PGF1α、PGE2、EmAb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痛经症状明显改善,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后两组子宫体积明显缩小、血清6-k-PGF1α、PGE2值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疗后血清EmAb阳性率降低,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消癥胶囊合化瘀止痛胶囊分期治疗子宫腺肌病能缓解痛经症状、缩小增大的子宫,可能与降低了PGE2含量,从而减轻了因增生和炎症带来的疼痛症状,促进了慢性炎症和免疫复合物的吸收,提高了机体的免疫力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督灸联合温经活血方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症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125例中医辨证为寒凝血瘀型的子宫腺肌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予以督灸联合温经活血方口服;对照组60例,予以米非司酮口服。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痛经积分、寒凝血瘀症候、子宫体积及血清糖类抗原CA125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84%),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1.6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痛经程度积分、血清CA125均降低(P0.05);中医证候均有改善(P0.05);子宫体积均缩小(P0.05)。在痛经、中医证候改善和血清CA125降低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督灸联合温经活血方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症痛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达菲林加曼月乐联合葛根二仙汤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效果。方法:1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对照组A用达菲林治疗;对照组B用达菲林联合曼月乐治疗;观察组应用达菲林加曼月乐联合葛根二仙汤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3组治疗3月后均闭经,但痛经程度明显减轻,子宫体积明显缩小,子宫内膜厚度变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观察组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及痛经程度与对照组A、对照组B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对照组A子宫体积增大,月经量增多,痛经程度增加,观察组与对照组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月,对照组A子宫体积增大,子宫内膜厚度增加,月经量增多,痛经程度增加,观察组与对照组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菲林加曼月乐联合葛根二仙汤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症状改善明显,不良反应少。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疗法结合桂枝茯苓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肌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气滞血瘀型子宫肌腺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吲哚美辛栓等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穴位敷贴疗法结合桂枝茯苓汤,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候积分,记录其子宫体积、月经量、痛经积,同时测定两组血红蛋白(Hb)、血清糖蛋白CA125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痛经、腹痛、下腹包块、经血紫黯、胸胁胀满积分及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及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体积(148.25±1.03)cm~3、月经量(14.26±2.98)片、痛经积分(2.69±0.77)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Hb(110.13±1.69)g/L在治疗后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其血清CA125(23.69±1.08)U/ml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10.0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穴位敷贴疗法结合桂枝茯苓汤可有效治疗子宫肌腺症,对患者Hb、CA125水平具有较好调节作用,同时降低痛经疼痛,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暖宫消癥散结汤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痛经、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且中医证型为寒凝血瘀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予口服优思明片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暖宫消癥散结汤,两组均治疗21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中医症状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子宫压触痛、血清CA125。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68.57%(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各主症及次症积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子宫压触痛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A125水平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CA125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曼月乐联合散结镇痛胶囊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体积、痛经及月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2月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医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于宫腔处放置曼月乐,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散结镇痛胶囊,2组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统计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子宫体积、痛经及月经情况;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18%、66.6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3、6个月后2组患者子宫体积均显著缩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月经量评分(PBAC)评分及血清癌抗原125(CA125)水平VAS、PBAC评分及血清CA125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患者子宫体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VAS、PBAC评分及血清CA125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5.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77%)(P0.05)。结论:曼月乐联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子宫腺肌可显著缩小患者子宫体积、改善痛经及月经量,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桂枝茯苓胶囊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子宫腺肌病患者18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90例口服米非司酮,观察组9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服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孕激素(P)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子宫体积、疼痛情况及月经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2%(83/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71/90);观察组治疗后血清E2、FSH、LH和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疼痛评分及月经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减少疼痛并改善月经情况。  相似文献   

16.
活血消症化瘀止痛法分期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红新  叶青 《山东中医杂志》2007,26(11):745-747
目的:观察活血消症化瘀止痛法分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观察子宫腺肌病患者60例,治疗组32例,经间期采用活血消症法,口服活血消症方,经期采用化瘀止痛法,口服化瘀止痛方;对照组28例,口服米非司酮,比较两组痛经疗效及对NK细胞活性、血浆内皮素(ET-1)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痛经症状明显改善,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体积明显缩小(P<0.05);治疗组治疗后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ET-1水平明显降低,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消症化瘀止痛法分期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改善体内免疫失调及血液高凝状态从而促使异位内膜消除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化瘀散结灌肠液治疗热灼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热灼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化瘀散结灌肠液治疗,对照组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比较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子宫体积及血清糖类抗原CA125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前后,两组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两组子宫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CA125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A12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子宫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A12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散结灌肠液治疗热灼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满意,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解毒化癥汤对瘀热互结证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瘀热互结证子宫腺肌病患者按门诊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治疗组给予解毒化癥汤口服,对照组给予散结镇痛胶囊口服,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体积、糖类抗原125(CA125)、痛经症状积分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子宫体积小于治疗前,亦小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低于治疗前,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痛经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痛经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有效率90.8%,对照组有效率67.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解毒化癥汤对瘀热互结证子宫腺肌病痛经有较好疗效,能有效改善痛经症状,降低血清CA125、减小子宫体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助阳化瘀消癥汤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症对痛经评级及月经量变化的影响。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助阳化瘀消癥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PB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助阳化瘀消癥汤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症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痛经程度,减少月经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中医综合疗法(中药口服、中药离子导入以及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孕三烯酮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比较2组痛经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月经量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子宫体积,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卵泡雌激素(FSH)、促黄体生长素(LH)、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2组痛经VAS评分、月经量PBAC评分、CA125、FSH、LH、NLR水平均下降,子宫体积均缩小,CRP水平均上升,且治疗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药口服配合中药离子导入以及中药灌肠疗法可以缓解子宫腺肌病痛经症状,降低肿瘤标志物等血清学指标水平,减轻体内炎症反应,保护卵巢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