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圳市居民禁烟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居民对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态度及影响因素,为促进控烟条例的有效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1—2月,采用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从深圳市10个管辖区随机抽取了274个公共场所,每个场所拦截调查10名居民,共有效调查2 708名居民。结果居民对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支持率为86.7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61)、文化程度(OR=1.86、2.38)、烟草危害知识得分(OR=1.78、2.46)、控烟条例知识得分(OR=1.51)和吸烟状况(OR=3.75)是居民支持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深圳市居民对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支持率较高,可针对其影响因素开展相关控烟工作,进一步促进控烟条例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合肥市公共场所控烟现状及消费者吸烟行为和控烟态度,为制定公共场所控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全市7类共814家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对各类场所控烟工作开展现状进行监督检查;每家场所内均采用卫生计生委统一编制的自填式问卷,随机拦截消费者对吸烟行为和控烟态度进行调查。结果检查内容全部符合要求的公共场所149家,合格率为18.30%,整改后符合要求的公共场所上升到541家,合格率84.7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χ~2=719.797,P0.05)。现场检查的7类公共场所中,影剧院单位合格率最高为60%,饭馆(餐厅)合格率最低为11.96%。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支持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消费者占71.28%(1 102/1 54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χ~2=621.301,P0.05)。结论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督查,尽快出台地方法规,完善公共场所控烟的具体措施,引导消费者提高认知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崇明区公共场所控烟效果,居民对控烟知识和《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知晓率等情况,为进一步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4—5月期间,采用现场观察的方法,对崇明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卫生计生机构、餐饮场所等14类93家公共场所进行连续的控烟环境监测。以拦截人员身份进入该场所,观察30 min。记录场所该时段内客流量、禁烟标志、控烟制度的张贴、有无烟具、有无烟蒂、拦截人员和员工在此期间的吸烟行为及劝阻吸烟等情况,并且对场所的负责人、员工及拦截人员开展控烟知识调查,收集相关数据。结果监测结果显示,崇明区公共场所设有控烟宣传资料、警示性图片、控烟举报电话、禁烟标识、室内设有吸烟室、未设置烟具和未发现烟蒂的比例分别为60.2%、43.0%、91.4%、97.8%、96.8%、94.6%、94.6%;女性对控烟知识知晓率较男性高,但对《条例》知晓与支持情况男性占比较高,性别对控烟知识知晓率和《条例》支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人员对控烟知识知晓率较拦截人员高,不同人群对《条例》知晓与支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29岁年龄段对控烟知识和《条例》知晓与支持较高,不同年龄段对控烟知识知晓和《条例》支持与知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与不吸烟者对控烟知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条例》支持与知晓,不吸烟人群比吸烟人群知晓与支持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一步针对不同类型的场所开展公共场所宣传控烟,提高吸烟有害健康知识的普及率,警示烟民控制吸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公共场所相关人员的吸烟情况,为开展公共场所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1—2015年每年抽取上海市金山区学校、医疗卫生机构、餐饮场所、互联网场所、娱乐场所、星级酒店等6种类型公共场所共69家,每家公共场所选择1名管理者、10名员工和10名拦截人员(年龄在15~69岁)进行问卷调查,人数不满的则按最大人数进行调查。结果调查6类公共场所从业人员6 085人,吸烟人数1 843人,总吸烟率为30.29%。男性3 451人,吸烟1 785人,吸烟率为50.72%;女性2 634人,吸烟93人,吸烟率为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574.80,P<0.01);不同年龄组人员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4,P<0.01),其中50~69岁组吸烟率最高(36.02%);各类公共场所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8.93,P<0.01),吸烟率从高到低依次是互联网场所(48.26%)、娱乐场所(41.44%)、餐饮场所(30.96%)、星级宾馆(29.19%)、医疗卫生(22.48%)、学校(14.91%)。结论公共场所相关人员吸烟情况较严重,需加大对重点公共场所吸烟危害健康及戒烟方法的宣传和监管,减少吸烟行为。  相似文献   

5.
芜湖市居民吸烟状况及相关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芜湖市居民吸烟及相关行为状况,为制定行为干预措施,开展有效的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9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抽中住户中15~69岁、出生日期距离调查日期最近的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入户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人体测量。结果该市共调查15~69岁常住居民2290人,居民吸烟率为28.2%,其中男性吸烟率为63.2%,女性吸烟率为2.6%,男性高于女性,男性吸烟率30岁以后增高(χ2=32.24,P0.01)。标化吸烟率分别为30.2%,56.3%,2.6%。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吸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42.08,P0.01;χ2=110.30,P0.01),吸烟行为与饮酒(χ2=695.35,P0.01)、饮茶(χ2=348.79,P0.01)、睡眠时间(χ2=13.97,P0.05)、职业性体力劳动强度(χ2=56.39,P0.01)、休闲活动强度(χ2=23.41,P0.01)有关,与吃菜口味及体质指数、血压、腰围未见关联。结论该市吸烟行为主要流行于30岁以上男性人群,吸烟与多种行为相关,在控烟工作中应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佳蕾 《中国健康教育》2012,28(10):868-869,875
目的了解《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前后,长宁区内各类公共场所控烟工作执行情况,评价立法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观察的方法,在长宁区公共场所中随机选择16类107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场所开展监测。选择人流量较大的时间,以顾客的身份进入现场观察30 min,收集相关数据。结果《控烟条例》实施后,长宁区107个监测点有87家配备了宣传资料,控烟宣传资料配备率从41.21%上升到81.23%(χ2=36.24,P<0.01);有100家张贴有禁烟标志,禁烟标志张贴率较初次监测时的73.28%上升到93.25%(χ2=15.21,P<0.01);在97个有禁烟要求的监测场所中,禁止吸烟区域中仍设烟具和发现有烟蒂的场所从立法前43个和28个分别减少到26个和17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25,χ2=305,P均<0.01);有人吸烟场所的劝阻吸烟率从9.27%(3/31)提高到65.20%(1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3,P<0.01)。不同重点场所控烟执行情况有所不同。结论立法实施后各类公共场所控烟环境改善明显,但是互联网场所、娱乐场所、餐馆和饭店等公共场所控烟工作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居民对烟草危害的认知现状及对禁烟立法的态度,为农村地区制定行之有效的控烟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武汉市农村2 500名≥15岁成人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采用中国成人烟草流行调查问卷,2 148人完成了调查,应答率为85.9%。使用2010年全国人口第六次普查资料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分析。结果居民对吸烟导致肺癌、心肌梗塞、中风、阴茎勃起障碍4种疾病的知晓率分别为84.1%、38.7%、29.4%和16.9%,二手烟暴露导致成人心脏病、成人肺部疾病和儿童肺部疾病的知晓率分别为39.8%、66.5%和62.2%;80%被调查对象均支持在医院、中小学校、工作场所和出租车内完全禁烟,支持率分别为94.6%、89.9%、88.4%和87.3%;非吸烟者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支持率高于吸烟者。结论武汉市农村居民控烟支持率较高,但对烟草危害认知率和对公共场所禁烟规定知晓率均较低,相关部门应在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同时,积极推进公共场所控烟立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武汉市城区居民对烟草危害的认知状况,探讨影响公共场所控烟的主要因素,为开展控烟工作和控烟立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市城区2 163名≥15岁成人并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采用中国城市成人烟草调查问卷。使用武汉市2010年全国人口第6次普查资料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分析。结果居民对吸烟导致肺癌、心肌梗塞、中风、阴茎勃起障碍4种疾病的知晓率分别为93.8%,59%,53.9%和24.6%,二手烟暴露导致成人心脏病、成人肺部疾病和儿童肺部疾病的知晓率分别为62.1%、76.8%和86.2%,教育程度高者知晓率高;90%以上的被调查对象都支持在医院、中小学校、大学、出租车内完全禁烟,支持率分别为98.3%、95.8%、92.9%和90.3%;非吸烟者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支持率均高于吸烟者。结论居民对烟草危害认知率和控烟支持率较高,但对烟草危害认知仍不够全面和对公共场所禁烟规定知晓率较低,相关部门需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河南省初中生二手烟的暴露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控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问卷,在河南省抽取16个调查点,48所初中,共7789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过去7 d内,70.8%的学生报告自己暴露于二手烟,男生高于女生(χ~2=56.65,P0.001),城市高于农村(χ~2=3.92,P=0.048),不同年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85,P0.001)。室外公共场所二手烟暴露率最高(57.0%),家中次之(43.0%),公共交通工具最低(1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吸烟(OR=2.276,95%CI:1.936~2.676)、朋友吸烟(OR=2.343,95%CI:1.876~2.925)、老师吸烟(OR=2.013,95%CI:1.718~2.357)的学生更容易发生二手烟暴露。结论河南省初中学生二手烟暴露情况较为严重,建议尽快推进公共场所控烟立法,有效减少青少年二手烟暴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深圳市居民吸烟现况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进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1-2月,采用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从深圳市10个行政区抽取了274个禁烟场所,每个场所拦截调查10名居民,有效调查2 708名居民。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烟草危害的认知、《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的认知,吸烟行为和控烟态度进行调查。用SPSS 19.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深圳市15~70岁居民现在吸烟率为25.18%。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居民现在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烟草危害知识得分高(OR=0.75,95%CI:0.67~0.86)是保护因素;而男性(OR=12.94,95%CI:9.41~17.79)、高年龄(OR=1.21,95%CI:1.10~1.45)、反对控烟(OR=3.70,95%CI:2.84~4.81)是危险因素。结论应将高龄人群、男性、反对控烟者列为控烟干预重点对象,可通过提供戒烟服务、加强宣传教育和控烟执法等措施进一步降低人群的现在吸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城市成年居民吸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变化,为评估控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于2007年、2010年和2013年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对杭州市上城区成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城市居民吸烟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变化。结果 2007年、2010年和2013年3次调查分别完成239、250和259人。3次调查吸烟率分别为25.52%、22.40%和24.71%,3次调查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次调查成人居民对吸烟致气管炎和肺癌的认知率均高于90%,且吸烟致肺癌认知率呈逐次增高趋势(P0.05)。2013年与2007年相比,家庭吸烟行为发生率从49.37%下降至35.14%,被动吸烟率从63.60%下降至53.28%均呈下降趋势(P0.05)。成人吸烟率未见下降,但7类公共场所禁烟政策的支持率均呈逐次增高趋势(P0.05),其中娱乐场所禁烟支持率从71.55%增高至84.17%;学校和医院禁烟支持率均从87.87%增高至98.07%。结论上城区居民家庭吸烟行为发生率和被动吸烟率均呈下降趋势,对公共场所禁烟政策的支持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烟草流行是全世界至今所面临的最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几年大学生吸烟率呈上升趋势。本研究了解沈阳市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吸烟行为的流行状况、控烟知识的知晓情况、控烟的态度和行为,为沈阳市各高校更好地开展控烟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方法选择沈北地区1所医学院校、4所非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作为此次调查的样本来源,对5所学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977名作为样本,于2016-04开展问卷调查。组间构成比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吸烟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回收有效问卷842份,吸烟者共145名,吸烟率为17.2%,其中,医学专业大学生占比17.2%低于非医学专业的82.8%,χ2=124.511,P0.001;男生占比94.5%高于女生的5.5%,χ2=41.541,P0.001。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控烟态度与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包括控烟活动、是否支持禁烟法律、是否相信吸烟有害健康和是否应该在封闭场所禁止吸烟。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了解相关法律(OR=0.431,95%CI为0.259~0.717,P=0.001)、知道尼古丁的戒烟疗法(OR=0.362,95%CI为0.229~0.571,P0.001)、专业(OR=0.486,95%CI为0.291~0.809,P=0.006)为保护性因素,性别(OR=23.828,95%CI为11.208~50.656,P0.001)为危险因素。结论医学专业学生对控烟活动、禁烟法律、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支持度明显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2015年和2016年深圳市禁烟场所控烟执行情况,为促进控烟条例有效实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从深圳市10个管辖区,2015年抽取了2162个禁烟场所进行暗访调查,并对232名场所管理者和2316名公众进行了问卷调查;2016年抽取了1095个禁烟场所进行暗访调查,并对966名场所管理者和2708名公众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场所禁烟标识张贴率由2015年的75.6%上升到2016年的79.1%(χ~2=5.02,P=0.03),违法设置烟灰缸/烟具的比例由2015年17.3%下降到2016年的16.8%(χ~2=0.13,P=0.72),发现吸烟者的比例由2015年的9.9%提高到2016年的17.8%(χ~2=40.85,P0.01)。场所管理者对控烟的支持率2年均在90.0%以上。公众对控烟的支持率2年均在80.0%以上。结论深圳市禁烟场所控烟执行情况较好,违法吸烟现象有所上升,场所管理者控烟职责落实不到位。建议采取相关措施,进一步保障控烟条例长期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上海市浦东新区《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在公共场所的动态实施效果。方法于2010—2013年间,对上海市浦东新区部分学校、医疗卫生机构、餐饮娱乐等6类公共场所进行重复横断面调查,观察并记录场所内各项控烟措施的实施情况及场所内的吸烟情况。结果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共场所总体控烟宣传资料设置率自2010年的65.6%下降至2014年的41.0%(χ2=36.04,P0.000);吸烟区设置率自2010年的64.4%下降至2013年的35.4%(χ2=51.09,P0.000);无吸烟现象场所比例自2010年的55.0%上升至2014年的66.9%(χ2=8.29,P=0.040);吸烟人次均值自2010年的1.18下降至2013年的0.44(F=0.622,P=0.602)。餐饮娱乐场所4年来无烟蒂场所比例均低于80%,无吸烟现象场所比例均低于60%,为各类公共场所中的最低水平;其吸烟人次均值4年来分别为2.06、1.38、1.15和0.77,均为年度各类场所类型中最高水平,且呈现显著下降趋势(F=4.425,P=0.005)。全面禁烟场所无烟蒂场所比例自2010年的75.0%上升至2013年的87.6%(χ2=8.51,P=0.037);未发现吸烟现象场所比例自2010年的64.4%上升至2013年的78.8%(χ2=11.75,P=0.008)。结论《条例》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实施4年来,公共场所总体并未呈现显著的持续干预效果,但不同公共场所控烟效果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称《条例》)实施半年后对居民健康行为的影响及各类场所执行情况。方法电话回访1200户居民,了解《条例》对居民健康行为的影响,通过分层抽样方法抽取10类工作场所及公共场所,对禁烟标识张贴、吸烟行为及吸烟痕迹等情况进行现场观察,并使用AM510便携式防爆智能数字粉尘仪进行30 min PM2.5的浓度测试。结果共调查1023名居民,对《条例》的知晓率为83.48%;43.70%的调查对象认为《条例》实施之后广州市公共场所的吸烟现象有所减少,吸烟者中主动减少吸烟量或尝试戒烟等有控烟意识烟民的比例则由43.23%上升为58.33%(χ2=10.69,P=0.001);仅有3.49%的观察点没有张贴禁烟标识,吸烟人数最多的是在食宿场所(61人);全市各类场所的PM2.5浓度中位数为54.00μg/m3,其中交通场所、健身场所和食宿场所高于无吸烟或烟头较少的其他场所(F=2.60,P=0.008)。结论《条例》对广州市控烟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居民控烟意识逐渐增强,社会支持环境逐步形成,但餐饮场所《条例》执行情况仍不理想,需要进一步对场所经营者及管理者开展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宝山区各类公共场所控烟环境现状以及居民对控烟知识的知信行情况,为进一步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运用现场观察法对108个公共场所进行观察,并对场所内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21年宝山区公共场所控烟宣传资料、禁烟警示图片、控烟举报电话、禁烟标识、未设有烟具、未发现烟蒂、设置室外吸烟室的比例分别为50.0%、57.4%、90.7%、99.1%、95.4%、90.7%、26.8%;有15家(13.9%)公共场所发现有人吸烟,其中11家(73.3%)有人劝阻或执法;2015名场所人员调查中,96.2%的人认为每个人都应享有无烟环境的权利,88.9%的人知道《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88.0%的人支持室内全面禁烟,吸烟率为21.7%,其中男性43.8%,女性2.8%。结论 应进一步开展公共场所控烟宣传和培训,提高居民控烟知识,呼吁居民建立室内全面禁烟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居民对二手烟暴露危害的认知情况以及对室内公共场所禁烟的支持态度,为健康宣传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及控烟政策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据。方法调查对象为15岁及以上的常住人口,采用了两阶段整群抽样设计,共抽取了2,500户家庭,调查了2,233户,成功访谈了2,213人。结果有61.0%的居民认为吸入二手烟会导致成人心脏病,有83.8%的居民认为二手烟会导致成人肺部疾病,有75.4%的居民认为吸二手烟会导致儿童肺部疾病。居民对6类室内公共场所完全禁止吸烟的支持力度不同,对中小学校支持力度最大(98.5%),其他依次为医院(97.1%)、大学(95.8%)、工作场所(91.3%)和餐馆(76.2%),支持率最低的是酒吧/夜总会(57.5%)。结论控烟宣传信息应注意将二手烟所导致的危害具体化、详细化,使居民对烟草危害能够全面了解。同时,应将控烟宣传与控烟执法重点放在人员流动性大的餐饮娱乐场所,实现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公交车数字电视控烟广告在天津市市区的宣传效果,为天津市进一步开展媒体宣传提供依据。方法在天津市市内6个区各随机抽取1个公交站点,共计6个,对过往乘客采用拦截问卷的调查方法,于天津市市内六区公交车数字电视投放控烟宣传广告片之前和之后分别进行基线调查和评估调查,对数据采用χ2检验的方法,分析前后变化。结果共调查360人,被调查乘客吸烟率为27.5%;有81.9%的乘客看到过在公交车数字电视播放的控烟公益广告;被调查乘客对吸烟导致中风和心脏病知晓率有明显的升高,分别上升为53.3%和64.2%(P0.05),这说明公交车的数字电视控烟广告宣传的有效性;乘客对吸烟及二手烟导致孕妇流产,婴儿猝死,胎儿畸形,阳痿的疾病知晓率有上升趋势;公共场所及工作场所禁止吸烟支持率、认为烟草烟雾危害如实报道的比例均有显著上升,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吸烟应受处罚的支持率有上升趋势;但是未见宣传对人们吸烟率、戒烟率乃至二手烟暴露率等行为指标的影响。结论公交车数字电视控烟广告有较好的宣传效果和针对性,而且性价比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颁布后,上海市黄浦区居民对公共场所实施控烟政策及对烟草相关知识的认知与态度,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黄浦区的学校,饭店,医院等106家各类公共场所及场所内部分工作人员和拦截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性1076人,女性1081人。结果 90.9%的医疗卫生机构、75.0%的学校、66.7%的文化活动场所有控烟宣传资料;男性非吸烟者的控烟知识、态度及对《条例》的支持均高于吸烟者,对于"过滤嘴可降低吸烟危害"的回答,非吸烟者知晓率为51.0%,吸烟者仅为41.8%;对"室内全面无烟环境立法"的支持率,男性非吸烟者为97.1%,吸烟者为86.7%;女性吸烟者与非吸烟者控烟知识、态度及对《条例》的支持差别不大,但女性非吸烟者在享受无烟环境和支持室内全面禁烟方面高于吸烟者,分别为93.9%和98.5%,而女性吸烟者均为87.8%。结论居民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率较低,对《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的知晓率和支持率及室内无烟立法的支持率较高,应进一步采取措施保证《条例》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公共场所控烟干预的效果。方法对上海市长宁区16类公共场所进行为期3年的控烟干预,采用偶遇抽样方法对场所人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调查结果,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的支持率从88.3%上升到97.1%(P0.01),烟草危害相关知识的正确率从57.6%上升到71.2%(P0.01),场所总体被动吸烟率从41.9%降至24.8%(P0.01)。结论对公共场所开展控烟干预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