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伤寒杂病论》与肛肠科有关证治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伤寒论》、《金匮要略》与肛肠科有关证治、方法的认识。对传统的“热结旁流”“脾约”等提法都提出了新看法、具体治疗方药等。  相似文献   

2.
饮食辨治是张仲景六经辨证理论中颇具特色的内容,常将饮食作为其疾病诊治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本文基于《伤寒杂病论》中有关饮食的条文,据其食欲状况,分为不能食、能食、不欲食、欲食、食后反应5个方面,对其进行归类与分析。同时从疾病病机、传变规律、推测预后与病后调护等方面,探析张仲景饮食辨治的思想,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3.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病之初或既病之后,为了稳定、控制病情使其不蔓延至他经、他脏或使疾病趋于痊愈而采取的一切措施都可以称作"治未病"。张仲景"治未病"思想具体体现在4个方面:平常起居、未病之时,既已生病、识病立法之时,面对病症、处方遣药之时和病已初愈、防护巩固之时。  相似文献   

4.
自汗,是指人体不因劳累,不因天热及穿衣过暖和服用发散药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为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中之常见证候.《素问·阴阳别论》谓:"阳加于阴,谓之汗".《伤寒论》、《金匮要略》有"自汗出"、"汗自出"等描述.《三因方》说:"无问昏醒,浸浸自汗出者,名曰自汗."《景岳全书》云:"自汗者,几几然,无时而动作则益甚."本文仅讨论全身自汗,局部自汗如"头汗"、"手足汗"等,另见专篇.  相似文献   

5.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张仲景继承和发展了《内经》《难经》有关治未病的理论,丰富和完善了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蕴含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盛防逆""已愈防复"的治未病思想,在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文献资料探讨了张仲景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三级预防中的应用,以期为糖尿病的防治和管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大汗是指汗出过多而言,为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中的常见证候.如外感表证,发汗不当,或邪热入里,热盛迫汗,或病后气虚,元气欲脱等,均可导致大汗.  相似文献   

7.
姜在《伤寒杂病论》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在《伤寒杂病论》中的运用贾太谊河南省方城县中医院(473000)主题词《伤寒杂病论》生姜/治疗应用姜的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但无干姜、生姜之分,统称干姜。而生姜的运用则首见于《本草经集注》,至汉代姜已是常用的中药材,尤以仲景用姜配合...  相似文献   

8.
腹部,泛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整个部位。若细分之,又有大腹、脐腹、小腹、少腹等部位。脾、肝、肾三脏、胃、大小肠、胆、膀胱、女子胞等腑居其内,足三阴经、冲、任、带、奇经循其处。凡此范围之内寒凝、气滞、热结、血淤、食积、虫扰等导致以腹痛为主的证候,皆谓之腹痛。即此可  相似文献   

9.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以枳实一味入方,共计17首,分别与大黄、厚朴、栀子、桂枝、芍药、柴胡、橘皮、白术等相伍,创枳实薤白桂枝汤、大小承气汤、厚朴七物汤、大柴胡汤、四逆散等经方,以相须相成之伍而达行气消痞、消积导滞、健脾和胃、活血除痹之功,以疗外感内伤诸病。通过探究枳实的配伍运用规律,领略仲景于枳实的用药特点,对当今临床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王付  罗国新 《河南中医》2003,23(10):1-2
《伤寒杂病论》成书后不久即被整理、厘定、分割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治《伤寒论》者多局限在《伤寒论》方面。治《金匮要略》者多局限在《金匮要略》方面。而不能站在《伤寒杂病论》作为一个整体的高度去认识和研究仲景所论的本质正是辨治疑难杂病的专著。研究和应用《伤寒杂病论》治疗疑难杂症,贵在从整体角度研究和发掘其理论的科学性和指导性及应用性。从整体角度培养临床应用的整体素质,在整体中认识六经、脏腑等辨证论治的特点,使辨证方法相互渗透,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1.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不仅是诊疗疾病理、法、方、药完备的辨证施治纲领,而且记述了丰富实用的护理知识。通过对此著作的研究,从五个方面就其中的护理学思想进行了探索。一是仲景主张医疗护理本为一体,相互依存,治护不分。二是重视未病时养生调摄、预防护理,防病于未然。三是根据病情,辨证施护,三因制宜。四是注意护理工作中的细节,保证治疗效果的充分发挥。五是病情初愈后,适当护理,以防复发。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应用泽泻的方剂总结归纳,分析了泽泻的主要功效,对其剂型和用法用量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李亚琼  黄家诏 《陕西中医》2009,30(6):760-761
《伤寒杂病论》所载诸方经历代医家沿用,疗效卓著而可靠,世称之“经方”。纵观《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包括汤、散、丸、酒、栓剂等,这些不同剂型的使用,为经方疗效的发挥起了很大的作用,对现今临床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就仲景对散剂的运用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4.
《伤寒杂病论》对于郁病证治等各方面统筹兼顾,治病必本于阴阳,但明虚实,便别阴阳,郁病实证多痰瘀为患,具体有三阳合病,气郁化火、湿痰阻滞、凝痰结气、湿热蕴毒、血败浊生,其治则泻其有余;虚证多五脏气血亏虚,具体有肝肾气逆、心肾气虚、心脾气虚、血亏脏燥、肝阴不足、胃热扰心、心肺阴虚,其治补其不足;虚实夹杂使得疾病较为复杂,太阳水气内陷,少阳枢机不利、血弱气尽、邪犯少阳、心气亏虚、痰浊蒙窍、营卫虚弱、热客肌肤、心阳衰微、阴寒上乘;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郁者通之。《伤寒杂病论》原意深奥,须细查精详,才能机圆法活,娴熟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内科疾病采用外治法,早在东汉末年张机所著《伤寒杂病论》就有论述。根据《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可将仲景外治法归纳为药塞法、熏洗法、外敷法、针灸法四种方法,以便指导临床。一、药塞法仲景用药塞法有肛门、阴道、鼻中三补给药途径。如《伤寒论》233条:“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  相似文献   

16.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于瘀血病证治在《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这一篇,比较具体论述了瘀血的脉证治法,但并没有系统集成方药章节,然而治疗瘀血病证的方剂并非没有,而是散录在其他各主题篇章中,如疟病、虚劳、肝着、黄疸、妇人癥病、阴阳毒、肺痈、肠痈等。张仲景书中杂病共22篇,加上《伤寒论》中记载的有关瘀血病证治方剂20多首,按寒热归类有温性祛瘀和凉性祛瘀,温性祛瘀如小温经汤、胶艾汤、大黄虫丸等,寒性祛瘀如大黄牡丹皮汤、大黄硝石汤、升麻鳖甲汤等;按虚实证有攻下逐瘀和扶正祛瘀,攻下逐瘀如桃核承气汤、抵挡汤等,扶正祛瘀如百合地黄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此外还有利水消瘀的大黄甘遂汤,理气化瘀的枳实芍药散、旋覆花汤,逐水祛瘀的大黄甘遂汤、当归芍药散、土瓜根散,润燥消瘀的猪膏发煎。为了便于对《伤寒杂病论》中的瘀血病证治的理解和研究,笔者以内科、妇科及外科临床疾病常用治疗方剂为主线分别归纳阐述。  相似文献   

17.
刘松林 《光明中医》2010,25(10):1766-1768
<正>身重是指身体沉重,如负重物的感觉,属于患者自觉症状[1]。临床上此症多与湿邪相关,或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湿停滞于肌肤、骨节所致,然初习中医者常  相似文献   

18.
19.
王恒照  王艳 《四川中医》1998,16(8):13-14
多寐一证,属于神志之病变。研读《伤寒杂病论》中之有关原文,仲景于本证有“多眠睡”、“但欲眠睡”、“嗜卧”、“但欲寐”、“但欲卧”、“默默欲眠”、“默默但欲卧”之不同称谓。现以阴阳邪正交胜与神志受病改变为立论之中心,以内在病机与所见脉证为辨证分型之依据,复据证而推出其所略之方药,旨在取其理法方药相对应,用于指导临床辨治多寐证。1热盛伤阴,神昏多寐据原文以究诸仲景所述本型多寐证起因,则有三端。即一是由其人所患本系太阳温病,因医者误用辛温发汗,故造成表里俱热以致阴伤神昏;二是由其人患阳明经中风而邪溢太…  相似文献   

20.
<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临床医学的先河,其辨证思想至今仍广泛地指导着临床。就震颤而言,涉及条文较多,证治颇详,其辨证论治的理论思想对临床具有较大的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试就相关证治理论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