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午  曹连波  黄阿勇 《光明中医》2022,(13):2350-2352
目的 探讨牵引下分指折顶手法整复术治疗儿童盖氏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门(急)诊2016年7月—2021年5月收治的儿童盖氏骨折病例24例。均采取牵引下分指折顶手法整复治疗。并予以术后随访(4.0±0.3)周。结果 根据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2000) 24例儿童患者中疗效为优者18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疗效较为满意。结论 儿童盖氏骨折分指折顶手法整复方法简单,疗效明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盖氏骨折,又称Galeazzi骨折,是桡骨干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是一种既有骨折又有脱位的复合损伤,是一种极不稳定的骨折。本文就近几年中西医治疗盖氏骨折的现状作以简要的概述。1中医治疗盖氏骨折盖氏骨折中医传统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有其独特优势。其治疗原则是骨折要力求达到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尤其对骨折断端的成角和旋转移位必须纠正,以防前臂旋转功能的丧失。  相似文献   

3.
蒙医骨折整复手法是指在整复骨折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施术手法。笔者从生物力学原理和方法对蒙医骨折十种整复手法分析如下;1"擒拿"扶正法"擒拿"扶正是蒙医骨折整复手法之一,蒙医的含意为"松弛压肌肉",是骨折整复的第一步。施术方法是"用手握稳伤肢的上下骨折段,使其保持肌肉放松的状态,以便施用其它手法"[']。生物力学[2中日:骨骼肌、胜和骨连接共同组成运动器官,其作用除了被动地承受和传递外力外,还能够在神经的控制作用下,使身体发生运动。骨骼肌的功能是通过主动收缩,使自身产生张应力和压应力,而后将此力通过胜传到骨上…  相似文献   

4.
桡骨中下1/3骨折伴发下尺桡关节脱位又称盖里阿齐骨折(简称盖氏骨折)。盖氏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治疗比较困难,往往在治疗后留有不同程度的畸形及功能障碍,对劳动者危害很大。对于盖氏骨折的治疗,以前皆主张在手法复位时,首先正复下尺桡关节脱位,后正复骨折;手法多用牵引,折顶的方法,然而费力很大,而骨折重迭移位很难得到矫正,其治疗效果也不够理想。经过临床实践我们主张,根据骨折发生  相似文献   

5.
介绍何洪阳教授运用中药辨证论治及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经验,并对治疗用药特点和手法治疗的原则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温养筋脉"是何洪阳教授根据临床实践,从筋伤的实质和治疗出发,结合筋性、筋位和筋态(筋的形态)所创治疗筋伤的手法。其以手法的温热效应为核心,泵压、松弛、牵拉和类针刺效应为辅助,手法以力度柔和、速度徐缓和温热感强为特点,恢复筋位、筋性及筋态为目的。本文对何教授"温养筋脉"手法作了详细阐述,为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杨宏  吕刚 《河北中医》2010,32(2):237-238
Barton骨折是指桡骨远端涉及桡骨关节面的骨折,是临床上较少见的一种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0.53%,占桡骨远端骨折的0.7%~10.7%。Barton骨折多因间接暴力引起,骨折极不稳定,虽然可以通过手法整复达到满意复位,但较难维持骨折块的良好对位。2004—05—2008—05,我们应用手法整复配合石膏夹板固定治疗Barton骨折32例,并与手法整复配合传统小夹板固定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陕西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7-2030)》《陕西省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大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按照《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陕中医药函[2018]337号),经各地市中医药管理部门的推荐、资格审核,关中李氏骨伤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获得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关中李氏骨伤学术流派为关中地区主要学术流派之一,李堪印教授作为流派奠基人在多年的临床经验中总结出一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技术。临床中李堪印教授重视该病的鉴别诊断,由于儿童肘关节骨骺出现时间不一的特点,常常将肱骨髁上骨折与以下三种情况相鉴别,一为肱骨小头骨骺分离;二为肱骨远端骨骺分离;三为肘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时在"四动、五步法"原则下,采用"侧推端提矫枉过正"手法。骨折手法复位后,固定的原则是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屈曲位固定,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伸直位固定。  相似文献   

9.
陈其林 《四川中医》2000,18(6):46-46
笔者在临床用手法整复斜形断面盖氏骨折后采用自己改良后的外固定方法(小夹板配合塑形石膏托),效果满意。现整理所治21例病例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1例中,男13例,女8例;年龄20~47岁;左侧9例,右侧12例;病程最长10天,最短半小时。2治疗方法整复:摄片诊断明确后,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局部消毒麻醉,新鲜骨折体质较好者可不用麻醉。患肢屈肘90°,上臂外展前臂中立位,两助手分别握住肘关节及手掌部逐渐加力牵引,纠正重叠移位,术者用分骨手法纠正桡骨远折端尺侧移位,用提按折顶手法纠正掌背侧移位,最后术者用一手捏住整复的…  相似文献   

10.
王广伟  霍力为 《新中医》2019,51(6):266-268
简版:目的:观察回旋配合理伤手法治疗盖氏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盖氏骨折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回旋配合理伤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回旋手法治疗,采用Berten标准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1.
<正>孟氏合并盖氏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由于复位较难,固定更不易,因此一般均需手术治疗。笔者运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右前臂孟氏合并盖氏骨折1例,效果良好,功能恢复自如,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比较缓压手法整复青枝骨折的治疗效果,筛选安全有效的正骨手法。方法::分别采用缓压手法与快速手法整复青枝骨折各30例,观察复位后的骨折对位、对线、骨痂生长情况。结果:缓压手法治疗组的对位、对线、骨痂生长情况均优于快速手法复位治疗组(P0.01、P0.05、P0.05)。结论:缓压手法治疗青枝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快速整复法,是治疗青枝骨折的有效、安全的手法,可以作为治疗该骨折的基本整复手法。  相似文献   

13.
范寿华 《四川中医》2006,24(12):82-83
探讨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手法治疗。方法:手法整复肱骨远端C型骨折25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1个月。肘关节功能按Morrey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21例、良4例、差0例。结论:肱骨髁上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操作简单方便,时间短,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应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小儿骨折多半为青枝骨折,有骨垢未闭等诸多固有特点,以往大部分首选手法整复予以自然愈合。本项目为观察研究和营止痛颗粒参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闭合性手法复位治疗的临床效果,希能有效减轻患儿病苦,促进骨折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等。方法:抽取46例患有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3例。采用手法整复方式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采用手法整复与和营止痛颗粒两种方式联合对治疗组患儿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肱骨髁上骨折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早期肿痛消退时间和X片显示骨折完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手法整复与和营止痛颗粒两种方式联合对患有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59例,均采用手法整复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手法整复患者治疗平均时间为(42.98±12.69)d。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2周。疗效评定结果为优35例,良14例,中7例,差3例,优良率83.05%。结论手法整复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优良率高,能够有效的促进骨折的愈合和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三步整复法治疗Ⅱ度胫骨髁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对 2 1例Ⅱ度胫骨髁骨折患者采用三步整复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全部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采用三步整复的方法治疗的Ⅱ度胫骨髁骨折患者 2 1例均获得优良的效果。结论 :三步整复法对Ⅱ度胫骨髁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整复手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步整复法治疗Ⅱ度胫骨髁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对21例Ⅱ度胫骨髁骨折患者采用三步整复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全部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采用三步整复的方法治疗的Ⅱ度胫骨髁骨折患者2l例均获得优良的效果。结论:三步整复法对Ⅱ度胫骨髁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整复手法。  相似文献   

18.
自1984~1997年12月,笔者采用手法整复加闭合穿针内固定合小夹板外固定的方法治疗不稳定型盖氏骨折20例,随访时间6个月~1年,收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最大46岁,最小22岁。受伤至就诊时间最短1小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0例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的病例进行临床总结.结果:大部分桡骨远端骨折病例经整复外固定后效果都相当不错,也有极少部分复位质量欠满意,但经再次整复都还好.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大部分都能门诊经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获得良好的效果,但临床过程中需要注意一...  相似文献   

20.
胫骨远段骨折是小儿下肢一种常见骨折,一般稳定的骨折(如青枝骨折、横断形骨折等)通常行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但对难复位的骨折或不稳定性骨折疗效欠佳,甚至需切开复位内固定。自1996年12月-2005年12月,作者采用手法整复经皮钢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胫腓骨远段不稳定性骨折5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