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浅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岩 《光明中医》2010,25(3):406-407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情进展中最重要的远期并发症和主要死因之一,其病理变化和预后相当于中医学中"消渴"、"水肿"、"虚劳"、"关格"等范畴。本文从两个方面对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作了探讨,认为肾虚为糖尿病肾病的病机根本,血瘀是糖尿病肾病的病机特点,且贯穿于糖尿病肾病的始终。  相似文献   

2.
从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入手,探讨辨证论治、单味中药、中成药、中医外治法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的成果,认为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应把握"气阴两虚,湿浊瘀阻"这一主要病机及本虚标实的特点,治当益气养阴通络以治本,兼祛湿浊以治标,从而达到标本兼顾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分型相关研究进展、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型实验室指标相关性研究、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糖尿病肾病的病机特点,结合中医"久病必虚"、"久病必瘀"原则,提出糖尿病肾病"气虚血瘀"发病机理,认为其病机发展经历了气虚-气滞-血郁-血瘀4个阶段,从而完善了糖尿病肾病"气血理论",在病案中列举并拟补益脾肾之气、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纠正了糖尿病肾病患者机体的气血运行。  相似文献   

4.
陈伯平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基层临床医疗工作40余年,对肾脏病的中医诊治有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认为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机是"肝郁脾虚、肾虚瘀阻"。本文对陈伯平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5.
<正>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人群中其发生率为20%~40%,伴有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5 a生存率小于20%。中医虽无本病的病名,但对其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主要将其归为"水肿、关格、虚劳"等范畴,目前其中医规范病名为"消渴病肾病"。近年来中医对其研究不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6,(9):1862-1863
糖尿病肾病可归属于中医之"消渴""虚劳""水肿"等范畴。文章从"脏腑病机"理论出发,探讨糖尿病肾病的中医发病机制,以期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从脾论治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发病率的逐年攀升,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中医在防治糖尿病肾病方面优势突出。通过对脾胰关系的论证,从中医脏腑五行辨证的推论,糖尿病肾病的根本病机在于"脾虚",中医治疗该病应打破以往"从肾论治"的思维局限,提出"从脾论治"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几次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呈现出居高不下的发病率,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既往中医学认为阴虚燥热是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基本病机,而现代医家对其病机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近年来"伏热致癥"核心病机理论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肯定的疗效,现试将"伏热致癥"病机理论从其中医内涵及物质基础等方面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9.
黄杰  崔云竹 《陕西中医》2014,(6):768-768,F0003
<正>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渐提高,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病因,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在中医属于"肾消"、"虚劳"、"水肿"等范畴,常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进行性损害。经方指汉代以前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主要指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经方在今天的临床实践中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1病因中医对肾消的病因认识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光明中医》2021,36(9)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主要是因为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引起的。其中医病名有"消渴病肾病""水肿""关格"等,病因多为先天禀赋不足及饮食情志失调等,各医家的观点不同,对其病机及证候的认识也有所不同,此文在查找文献后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古今医家对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认识,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糖尿病肾病的西医发病机制、中医病因病机以及中西医治疗方法方面入手综述糖尿病肾病中西医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糖尿病肾病主要由糖脂代谢异常,氧化应激进而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以及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异常等因素引起,治疗以控制血压、血脂及抗炎为主;中医特色理论认为糖尿病肾病属"消渴""肾劳""水肿"范畴,糖尿病肾病开始于气阴两虚,引起脾肾两虚,因此该病以虚证为本,气滞、瘀血、湿毒、痰湿为标。虚实寒热、阴阳俱损,气血双亏多种病理机制交织,治疗包括中药内服与针刺、灌肠、埋线等中医外治法。  相似文献   

12.
“久病入络”论及其在糖尿病肾病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现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首位病因.依据中医络病理论,糖尿病肾病属于络病范畴.糖尿病肾病痛机复杂,临证表现繁多,虚实夹杂,湿、热、毒、瘀并重,缠绵难愈.从"久病入络"入手,既病防变,已病治络,可望取效.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关于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及临床应用研究较多,研究通过文献检索,收集、整理10年内有关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相关研究资料,总结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因病机,并研究目前中医主要通过辨证论治、经验方、中药提取物、外治法、食疗等手段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现状;研究发现中医药干预糖尿病肾病具有一定优势,中医药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对于改善肾功能、延缓疾病进展等方面效果明显,具备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疗效好、形式多等特点。研究为临床上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了基础文献综述证据及临床应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本病属中医学"水肿""下消""肾消""关格""虚劳"等范畴。现从病因病机、中医辨证分型、中药复方、中医外治等方面对近五年来中医在糖尿病肾病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提示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改善客观生化指标及延缓疾病进展方面有较大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中医活血化瘀治疗糖尿病肾病可很好的控制糖尿病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浅述如下。1病因病机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为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有研究显示,在欧美发达国家及地区,糖尿病所引起的终末期肾病占总终末期肾病1/3以上[1]。DKD属中医"水肿"、  相似文献   

16.
对近5年中医关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ies,DN)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以"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为关键词,检索CNKI、Pubmed、CBM等数据库中近5年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的病机以虚实夹杂为主,运用单味中药、经方和自拟方、中药注射液、以及针灸等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朱祎  李晓华 《四川中医》2020,38(7):40-42
糖尿病肾病为临床多见疾病,机体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会造成肾小球硬化,这是临床糖尿病患者所特有并发症,也为导致糖尿病者致残及致死主要因素。西医对糖尿病肾病没有有效根治方法,一般为对症处理,但西药长时间服用其毒副反应显著。随着中医药在临床广泛应用,对糖尿病肾病治疗中,其在延缓肾功能恶化、提升生活质量和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展现出较大优势。叶景华针对糖尿病肾病有丰富经验和独特理论,在前人经验基础上,并联合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征与基本病理,提出糖尿病肾病核心病机为"肾络瘀痹",同时创立了叶氏益肾降糖方等系列疗法,患者临床疗效理想。"肾络瘀痹"理论发展、丰富了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理论,为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型特点。方法:对2009年2月~2011年6月301例住院及门诊患者(其中糖尿病100例、糖尿病肾病201例)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运用描述分析、样品聚类等统计方法,结合临床得出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分型特点,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结果:糖尿病以气阴两虚为主要病机,兼证以血瘀多见;糖尿病肾病主要症型为气虚证78例(39%)、阴虚证53例(26%)、肾虚证20例(9%),但各证型之间存在交叉。结论:经多元分析后结果表明,糖尿病中医证候以气阴两虚为主,兼证以血瘀证多见,其病位主要在脾;糖尿病以气虚证、阴虚证为主要表现,贵之脏腑主要为脾肾,且肾虚血瘀存在于糖尿病肾病整个疾病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查阅2003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住院病案系统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的患者11,421例,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和对应分析,找寻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病名、证型分布、证素规律、辨证方法及相关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对应的中医病名为消渴,2型糖尿病伴神经并发症对应的中医病名为消渴筋痹,2型糖尿病足病对应的中医病名为消渴脱疽,2型糖尿病肾病对应的中医病名为消渴肾病,2型糖尿病足病和2型糖尿病肾病对应的中医病名为水肿,2型糖尿病伴眼并发症对应的中医病名为视瞻昏渺;主要证型为气阴两虚血瘀和气阴两虚证;湿热瘀阻,气阴两虚为基本病机;病性证素主要为气虚、阴虚、湿、热、痰、浊、血瘀;病位证素主要为脾、胃、肾;辨证方法以八纲辨证和气血辨证为主,以脏腑辨证和病因辨证为辅。结论: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病位证素主要为脾、胃、肾,病性证素主要为湿、热、痰、浊、瘀等。  相似文献   

20.
对近年来糖尿病肾病从络病论治的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和讨论,发现目前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络病治疗以补虚通络法为主要原则,基础研究显示其作用机制主要与改善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障碍和血管内皮损伤及减轻肾脏损伤有关。中医络病理论可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更多思路,也在临床运用中显示出一定优势。但目前补虚通络法的临床运用以补虚药物与化瘀药物的联合使用为主,而血瘀证与络病虽有重叠但并非同一范畴,因此当前糖尿病肾病的络病辨治未能结合络脉自身病变与主要致病因素及继发病机变化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分期辨治,未能充分重视辛味药、藤类药及虫类药等经典络药的对证使用。此外,糖尿病肾病治络方药的基础研究缺乏与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指标的关联分析。据此,倡导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更具体系的糖尿病肾病研究,进一步探索糖尿病肾病的络病实质,强调络药和微观辨证在糖尿病肾病靶药筛选过程中的重要性,探索糖尿病肾病中络药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以期为进一步推动络病理论和治络方药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运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