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结合高热量饲料的方法制作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大鼠模型,并观察了中药复方糖尿停对其糖代谢、脂代谢胰岛素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糖尿停具有良好的改善糖耐量、降血脂、阻止肥胖的发生以及降低外周血清胰岛素水平,改善NIDDM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提示中药糖尿停治疗NIDDM具有多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刺对NIDDM大鼠作用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针刺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NIDDM)大鼠胰岛素B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生化、放免等技术观察针刺对NIDDM大鼠空腹血糖 (FBS)、空腹胰岛素 (FINS)、C -肽 (C -P)、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AI)的变化 ,同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针刺对NIDDM大鼠胰岛B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结果 :NIDDM大鼠B细胞体积增大 ,内分泌颗粒增多 ,苍白颗粒减少 ,芯颗粒与分泌颗粒的面积之比也明显增多 ,可见胰岛外分泌细胞可化生B细胞。针刺治疗后NIDDM大鼠FBS ,FINS ,C -P均显著下降 ,而IAI显著回升。与此同时 ,上述形态学的异常均出现逆转。结论 :上述变化是针刺治疗NIDDM良好效应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针刀手法治疗对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对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药物组和针刀手法治疗组进行观察。结果:针刀手法治疗NIDDM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液流变指标结果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针刀手法对NIDDM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良性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单一胰岛素缺乏不能解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胰岛素抵抗是NIDDM的基本缺陷和显著特征。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除了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这一显著特征外,胰岛素抵抗也是其另一重要特征。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近10年来糖尿病辨证客观化研究日益活跃,初步揭示了辨证分型与客观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联  相似文献   

5.
糖尿宁对NIDDM大鼠的降糖,降脂及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宋菊敏  毛良 《中成药》1993,15(4):25-26
用糖尿宁(大黄、黄连素等)治疗小剂量链脲霉素和高热量饲料诱发的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大鼠,发现该药能明显降低高胰岛素血症,改善病鼠的糖耐量异常及多种脂类代谢障碍指标,而且能提高肝脏SOD活性,降低肝脏LPO水平,表明糖尿宁是治疗NIDDM糖尿病及其高脂血症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
中医中药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必须研究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54,自引:4,他引:54  
本文提出,中医中药治疗NIDDM必须研究胰岛素抵抗,认为中医治疗NIDDM的最终目的就是使胰岛素抵抗逆转或减轻,寻找能使NIDDM的胰岛素抵抗逆转的方药是当代医学的迫切需要。建立胰岛素抵抗的综合评估指标及NIDDM的病证结合模型是研究胰岛素抵抗的基础和前提。中医疗法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治疗原则和研究重点是:坚持复杂大系统的治理应是多级、多途径的治疗原则,以深化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提高专法专药专方的疗效,加强非药物疗法的应用为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7.
健脾化瘀汤治疗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类型。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NIDDM患者已占糖尿病人的85%左右,且有逐年上升趋势。我们自1993年~2003年3月采用健脾化瘀汤治疗NIDDM患者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简称DM)是当今世界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的一种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Ⅱ型糖尿病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简称NIDDM),占糖尿病总数的80%以上,病程发展迅速,可发生多种严重并发症.研究表明,NIDDM的显著特征是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现代医学对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十分清楚.本文从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进行探讨,以期对其病机病理有较深的认识,以指导NIDDM临床治疗及相关药物的研制.  相似文献   

9.
龙血竭提取物对正常及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了龙血竭提取物对正常及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采用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清胰岛素,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小鼠的血清。结果龙血竭提取物对正常小鼠空腹血糖无明显降低作用,能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的空腹血糖水平,能改善小鼠对蔗糖的耐受力,增加正常小鼠的胰岛素分泌,血清样本中有药物成分检出。结论龙血竭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其部分组分能够被动物体内吸收并进入血液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麦门冬饮子(BI)用于糖尿病(DM)的治疗,然而尚无研究证实。本次应用KK-Ay小鼠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模型,观察BI对各种二糖和葡萄糖耐量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①动物:KK-Ay雄性小鼠,12周龄,在未禁食条件下,血糖水平>16.8mmol/L者即可认为是DM。将小鼠置于22±2℃的动物室内,自由进食、饮水,  相似文献   

11.
糖宁片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糖尿病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SFS)常见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治疗过程中,成为糖尿病治疗的难点。近年来,笔者以自制中药糖宁片治疗SFS取得较好的疗效,兹就资料完整的31例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1例均为NIDDM,并且符合以下SFS诊断标准:在稳定摄食,体重、活动量符合标准的情况下,以  相似文献   

12.
针刺加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气阴两虚型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玉雪 《中医研究》2007,20(8):58-62
糖尿病(NIDDM)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仅次于肿瘤、心血管病而居第三位的致死性疾病。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升高,不到20年的时间内,我国就从小于3%的低患病率国家迅速跨入世界DM中等患病率国家的行列。本课题根据中医辨证理论,选择气阴两虚型NIDDM患者,采取以针刺加配合口服二甲双胍,并辅以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等进行综合治疗,通过临床观察其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理,以期为糖尿病治疗和预防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有效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2004-04-2007-02符合下述纳入…  相似文献   

13.
豌豆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内外实验研究了豌豆(Pisum sativum)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作用,并对豌豆抑制胰淀粉酶的活性进行了研究。 方法:正常和NIDDM的雄性Wistar大鼠,250~300g,实验性NIDDM大鼠模型是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所致的一组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疾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及肿瘤,成为第三大疾病,据统计,全世界现有约1.8亿糖尿病病人,我国近年来患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已超9000万人。虽然此病到目前为止还不能根治,但如果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正确运用现在的三类基本疗法,即饮食、运动、降糖药物在内的综合疗法而进行家庭护理就可以很好的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后期血糖控制情况、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对空腹血糖(FBG)≥11.1 mmol/L和/或餐后2 h血糖(2hPG)≥14 mmol/L的1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和5例2型糖尿病3~5 a患者进行2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比治疗前后FBG、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时胰岛素及C肽分泌相。结果经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糖得到良好控制,IVGTT时出现明显胰岛素及C肽分泌相,部分患者在停止治疗后仅依靠饮食控制和运动就可维持良好的血糖代谢至少1 a,1例继发性糖尿病患者3 a内停止使用降糖药物治疗。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有利于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6.
运动是现代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环节,许多研究证实适当强度的运动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下降[1],但对具体运动量的掌握、相关的系统分析和即刻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检查尚少见报道。为探索不同运动强度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血糖等指标的影响,笔者进行了系列观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04—2006年门诊、病房中符合WHO(NIDDM)诊断标准的患者共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1~67(47.5±6.7)岁,体质量指数(BMI)高于正常20%以上者占23%(7例),检查中均无严重心律失常病史,其中合并心脏病、高血压者…  相似文献   

17.
为寻找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我们于1995年3月至1996年4月应用珊莱特营养液治疗糖尿病人106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 本组106例均系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诊断分类标准确诊的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中医辨证分型按照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临床研究指导原  相似文献   

18.
治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青 《福建中医药》2005,36(5):62-64
糖尿病(Diabotes Mellitus,DM)是一种与遗传因素有关,又与多种环境因素相关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紊乱,可分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即IDDM)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即NIDDM),其中2型患者占糖尿病病例的80%以上.目前对于1型糖尿病的治疗,研究方向是开发给药方便、有效的胰岛素制剂及代用品.而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传统的磺酰脲类和双胍类口服降糖药疗效有限,并且无法根本阻止胰岛β细胞的进一步坏死,导致胰岛素依赖.随着对糖尿病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加深了对胰岛β细胞生理学和胰岛素外周作用机制的了解,已研制出具有多种作用机制的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用于临床评价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克糖胶囊(黄连、楤木、黄芪等)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模型大鼠的降糖作用。方法:用小剂量链脲霉素配合喂饲高脂饲料制造NIDDM大鼠糖尿病模型,10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治疗组灌胃高、中、低3个剂量克糖胶囊,另设对照组和消渴丸组。各组均测定糖耐量、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肌糖原、肝糖原等血液生化指标。结果:克糖胶囊能显著降低NIDDM模型大鼠的空腹血糖、增强糖耐量;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贮存,明显降低模型鼠体内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水平,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还可明显改善NIDDM模型体内高脂症状,减少糖尿病模型大鼠的食量、尿量和饮水量;克糖胶囊3个剂量组可不同程度改善NIDDM模型大鼠的胰岛结构。结论:克糖胶囊对实验性NIDDM模型大鼠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运动不足已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而运动疗法、饮食疗法和药物疗法恰巧正是治疗糖尿病的"三驾马车",缺一不可。专家把运动和饮食称为控制糖尿病的"两大基石",只有"基石"稳固,药物才能发挥出应有的疗效。通过对糖尿病运动疗法机制的了解及结合运动处方制定和实施情况的分析,展望不同病情糖尿病患者个性化的量化的运动处方,为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疗法提供新的思路。综合分析运动治疗是糖尿病完整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