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从沙滩黄芩( Scutellaria strigillosa Hemsley )根的提取物中分离得到黄酮类、三萜类、木质素和苯丙醇类化合物。本次从该植物叶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地蚕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张中朋  杨中林  唐登峰  孙明珍 《中成药》2004,26(12):1051-1053
目的:对地蚕(Stachys geobombycis C.Y.Wu var.geobombycis)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多种色谱和光谱学方法进行成分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初步分离得到4个黄酮类和2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黄芩素(5,6,7-trihydroxyflavone,baicalein)(1),千层纸素A(5,7-dihydroxy-6-methoxyflavone,oroxylinA)(2),汉黄芩素(5,7-dihydroxy-8-methoxyflavone,wogonin)(3),黄芩苷(baicalin)(4),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5)和常春藤苷元(hederagenin)(6).结论:以上化合物均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以往曾从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根中分离出3个黄酮类、3个苯乙醇类和1个苯甲基甙类化合物,并确定了结构。本次又从该植物根中分离出3个新的倍半木脂素糖甙(1~3)和1个已知的木脂素糖甙(4),并进行了结构鉴定。 实验材料及方法:先前分离得到的组分2,经Toyopearl HW 40层析[水-甲醇(10: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21,(9)
目的研究丽江黄芩Scutellaria likiangensis Diel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丽江黄芩根9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 Sephadex LH-20、重结晶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汉黄芩素(1)、黄芩素(2)、黄芩苷(3)、白杨素(4)、白杨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5)、白杨素-6-C-α-L-吡喃阿拉伯糖基-8-C-β-D-吡喃葡萄糖苷(6)、千层纸素A(7)、千层纸素A-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8)、韧黄芩素Ⅱ(9)、韧黄芩素Ⅱ-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10)、芹菜素-6-C-β-D-吡喃木糖基-8-C-β-D-吡喃半乳糖苷(11)、正丁基-O-β-D-吡喃果糖苷(12)、邻苯二甲酸二正戊酯(13)。结论化合物3、5~6、8、10~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黄芩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2,他引:3  
目的:研究中药材黄芩根茎氯仿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技术对黄芩氯仿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结果:从黄芩根茎的氯仿部位分离、纯化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苯甲酸(2),千层纸素-A(3),汉黄芩素(4),黄芩素(5),5,7-二羟基-6-甲氧基二氢黄酮(6),黄芩黄酮-Ⅱ(7),6,7,8-三甲氧基-5,2′-二羟基黄酮(8),5-甲氧基-7-羟基二氢黄酮(9),5,7,2′,5′-四羟基-8,6′-二甲氧基黄酮(10)。结论:化合物(9)为在该植物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滇黄芩(Scutellaria amoen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9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滇黄芩地上部分,所得浸膏用水悬浮后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分为不同极性部位。继而通过硅胶柱色谱,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MS,~1H-NMR,~(13)C-NMR)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滇黄芩地上部分的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黄芩素(1),黄芩苷(2),千层纸素A(3),千层纸素A-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4),汉黄芩素(5),去甲汉黄芩素(6),白杨素(7),白杨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8),野黄芩苷(9),5,7-二羟基-6,8-二甲氧基黄酮(10),β-谷甾醇(11)。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的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10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土庄绣线菊五环三萜类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土庄绣线菊乙醇提取物石油醚和氯仿分离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化学成分分离,运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MS,1H-NMR,13C-NMR和HMBC等)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土庄绣线菊乙醇提取物石油醚和氯仿分离部位分离得到6个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酮(1),木栓酮(2),羽扇豆醇(3),β-香树脂醇(4),白桦脂醇(5)和熊果醇(6)。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小飞蓬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飞蓬全草中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对小飞蓬全草乙醇提取物的各个萃取部位进行反复柱色谱,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小飞蓬干燥全草中分离得到12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7-O-β-D-吡喃半乳糖苷(1),槲皮素(2),木犀草素(3),芹菜素(4),5,7,4′-三羟基-3′-甲氧基黄酮(5),槲皮素-3-O-α-吡喃鼠李糖苷(6),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7),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8),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甲酯(9),4′-羟基黄芩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0),黄芩苷(11),芦丁(12).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菊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和9为首次从飞蓬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7~8,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半枝莲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梁晨  杨国春  李丹慧  胡潇潇  孙立新 《中草药》2016,47(24):4322-4325
目的研究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AB-8大孔吸附树脂、硅胶、聚酰胺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多种手段进行分离,采用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半枝莲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4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高车前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1)、芹菜素(2)、野黄芩苷(3)、野黄芩素(4)、木犀草素(5)、野黄芩苷甲酯(6)、异高山黄芩素-8-O-β-D-葡萄糖醛酸-6″-甲酯(7)、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6″-甲酯(8)、4′-羟基汉黄芩素(9)、5,4′-二羟基-6,7,3′,5′-四甲氧基黄酮(10)、异高山黄芩素(11)、6-羟基木犀草素(12)、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13)、三裂鼠尾草素(14)。结论化合物7为首次从唇形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13为首次从黄芩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和12为首次从半枝莲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作者叙述了蔷薇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基本研究概况 ,认为其主要化学成分是鞣质、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三大类 ,并对三萜类化合物的成苷位置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木蝴蝶种子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木蝴蝶种子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C18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MS、1H-NMR13C-NMR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杨素(1),黄芩苷元(2),千层纸素A(3),4'-羟基黄芩素(4),白杨素7-O-β...  相似文献   

12.
蔷薇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叙述了蔷薇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基本研究概况,认为其主要化学成分是鞣质、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三大类,并对三萜类化合物的成苷位置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黄芩抗氧化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黄芩(Scutellaria radix)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硅胶和反相硅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核磁共振等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抗氧化活性评价采用体外二苯代苦味酰肼(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从黄芩中分离鉴定了4个黄酮类化合物:汉黄芩素,黄芩苷元,5,7,2,′5′-四羟基-8,6′-二甲氧基黄酮和5,7,2,′6′-四羟基黄酮,其中黄芩苷元(化合物2)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50%时的浓度(IC50)为19μmol/L。结论黄芩苷元具有抗氧化活性作用,是黄芩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主要物质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在医药界中对黄芩属(Scutellaria L.)植物,主要用了一种,即黄芩S.baiclensisGeorgi.的地下部分,由于药材资源的短缺,需要寻找新的资源。而多齿黄芩S.polyodonJuz.早有人报道有黄酮类化合物。作者研究了多齿黄芩地上部分的黄酮类及这些化合物在各器官中的定位和药材的形态解剖特征。研究的材料(叶、花、8cm未木化的枝)于1987~1988年5~6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芩茎叶的抗菌活性物质基础。方法:60%乙醇冷浸提取,通过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HPLC,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1H-NMR,13CNMR,UV,MS)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黄芩茎叶6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1),5,4'-二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2),芫花素(3),千层纸素A-7-O-β-D-葡萄糖醛酸苷(4),7-甲氧基白杨素(5),白杨素(6),3',4',5,5',7-五甲氧基黄酮(7),红花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8)。结论:化合物3为首次从黄芩茎叶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5,7为首次从黄芩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繁缕的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对繁缕Stellariamedia(L.)Cyr.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多种层析分离手段,通过1H,13C NMR等波谱技术及理化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其中4个为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apigenin)(1),芹菜素6,8二CβD吡喃葡萄糖苷(6,8di C glucopyrano sylapigenin)(2),槲皮苷(Quercitrin)(3),槲皮素(quercetin)(4)和β胡萝卜苷(daucosterol)(5)。结论化合物3,4,5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洋金花Datura metel L.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ODS、Toyopearl等柱色谱方法及制备型HPLC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采用质谱,1D、2D-NMR波谱学测试手段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洋金花种子中分离并鉴定了3个化合物,其中三萜类化合物1个,daturadiol(1),醉茄内酯类化合物1个,daturafoliside G(2),此外还得到了一个其他类化合物foliachinenoside Ⅰ(3)。结论:化合物3为首次从茄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栀子中的三萜类成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化学方法对栀子的三萜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7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熊果酸(1),19α-羟基-3-乙酰乌苏酸(2),isotaraxerol(3),铁冬青酸(4),barbinervic acid(5),clethric acid(6),myrianthic acid(7)。结论:化合物2~7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董雪云  文波  沈云亨 《中草药》2014,45(15):2148-2152
目的对宽叶兔儿风Ainsliaea latifolia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中压制备液相、高压制备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手段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宽叶兔儿风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栓酮(1)、蒲公英萜醇乙酸酯(2)、3β-hydroxy-11α,12α-epoxyfriedoolean-14-ene(3)、careborin(4)、cis-careborin(5)、3α-E-feruloyltaraxerol(6)、3α-Z-feruloyltaraxerol(7)、3-oxo-11α-methoxyolean-12-ene(8)、diaspanolide A(9)、diaspanolide B(10)、ainsliaolide A(11)、豆甾醇(12)、β-谷甾醇(13)。结论13个化合物中包括8个三萜类化合物(1~8),3个倍半萜类化合物(9~11),2个甾体类化合物(12~13)。化合物1~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降香为我国Ⅱ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降香黄檀的心材,资源稀缺,价格昂贵。为寻找降香药材替代品,该课题组综合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技术方法,对其同属植物阔叶黄檀心材的70%乙醇提取物进行系统化学成分研究,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出新黄酮类成分16个,包括8个黄檀酚类(1~8)、3个黄檀醌类(9~11)、2个黄檀内酯类(12,13)、2个苯酰苯类(14,15)、1个其他类型新黄酮(16),其中化合物3,7,11为首次从黄檀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5,6,8,14,15为首次从阔叶黄檀中分离得到,且16个新黄酮类成分中有10个与文献报道的降香药材中新黄酮类成分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