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快感缺乏为主要表现的常见情感障碍疾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针刺治疗抑郁具有独特的疗效,然而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本研究从针刺调控神经核团功能、神经递质、神经调质、神经内分泌系统及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等角度为切入点,归纳总结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为针刺治疗抑郁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抑郁症是现代最为常见的精神心理疾患,其高发病率及高自杀率已得到社会广泛关注。针刺治疗抑郁症已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近几年来,许多研究者致力于从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细胞因子、神经内分泌系统、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等方面研究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从分子学角度探究针刺的作用机理。故对近10年来针刺治疗抑郁症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实验研究提供科研思路及方向,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黄连抗抑郁症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自杀率的特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的发病率约11%,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患,中国抑郁症  相似文献   

4.
抑郁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最为常见的情绪障碍性精神心理疾患,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发病率及自杀率逐年增高而得到社会广泛关注。目前,针刺在抑郁症的治疗方面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表明,抑郁症的发生主要涉及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免疫炎症的变化进而影响大脑的结构与功能,故本研究主要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的调节机制,探讨针刺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对抑郁症患者神经内分泌、细胞免疫炎症变化的影响。旨在为针刺治疗抑郁症实验研究提供科研思路及方向,为临床应用针刺治疗抑郁症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卒中后抑郁症(PSD)为继发性抑郁症,是卒中后较为严重的一类并发症,其致残率、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存在感消失、意志活动消退等系列情感行为变化。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肯定,综述近年来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临床针刺治疗抑郁症的取穴特点。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关于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录入Excel数据库,运用SPSS Statistics 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显示,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取穴腧穴使用频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百会、太冲、印堂;腧穴归经主要集中为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厥阴肝经;最常用的特定穴依次为五输穴、原穴及交会穴;证型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肝郁证、心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处方以多穴配伍为主,配伍方法以远近配穴为主;针刺方法以单纯毫针针刺为最,其次为单纯电针。结论:针刺治疗抑郁症取穴集中为百会、太冲、印堂,主要以远近配穴法多穴配伍为主,推荐使用督脉腧穴、膀胱经背俞穴及肝经原穴,可为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抑郁症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随着社会压力的逐渐增大,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我国抑郁症患者近1亿人,终身患病率为6.9%,由于其患病机制的复杂性,治疗效果的局限性,使得该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高复发率的特点,是严重威胁人类心身健康的一种精神疾病[1]。  相似文献   

8.
杨靖罡 《新中医》2015,47(1):225-226
抑郁症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易复发的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且近年来临床中收治的抑郁症患者数量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中药治疗抑郁症,患者可长期服药,不良反应较少,疗效确切,在临床抑郁症的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研究,其中枸杞子在抗抑郁方面表现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是近年来临床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枸杞为茄科植物,其成熟干燥的果实即为枸杞子,古籍《本草纲目》中有关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综合征,由生物学异常体征症状组成,主要表现为患者的心境低落。随着当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以及压力的持续加大,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并且有着高复发、高致残以及高医疗成本等方面的特点。抑郁症的治疗一直以来具有多元化的特点,目前的发展趋势是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治疗。就心理治疗而言,治疗方法在不断改革创新。针对抑郁症的治疗现状,抑郁症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临床治愈率是目前抑郁症的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低落、思维缓慢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主要特点的情志障碍性精神疾患。临床上常表现为对工作失去兴趣、自觉无用、常有自杀倾向。据研究报道抑郁症终生患病率为6.1%-9.5%,约13%-20%的人一生曾有过1次或1次以上抑郁体验,15%的重度抑郁症可因自杀而导致死亡。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情感冲击的加大,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笔者采用针刺治疗抑郁症,并与口服西药优克(氟西汀)相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抑郁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中医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已有上千年历史,治疗抑郁症有一定优势。该文对近年以推拿为主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行综述,认为单纯推拿治疗抑郁症有良好疗效,且推拿结合西药、正念减压疗法、微电流刺激、艾灸、心理咨询和针刺疗法等治疗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2.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性精神疾病,以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致残率为临床特征,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但其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根据中医理论及多年的临床实践认识,对抑郁症的病因病机进行探析,认为脏气虚弱、情志不遂乃发病基础,气郁血亏、形神颓废为病变表现特点,肝郁脾虚、心神失养乃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3.
头皮针刺治疗抑郁症效果良好。本研究主要讨论原发性抑郁症,其临床表现为兴趣减退、自觉疲乏无力、自我评价过低、对前途悲观失望、有自杀倾向、不愿主动与人交往等。随着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压力逐步增加,抑郁症的发病率也正逐年增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主要精神卫生疾病。  相似文献   

14.
孙莉  孙星怡  赵梦雄  赵佳  张曼  王朔 《天津中医药》2023,40(11):1490-1496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为显著且持久的心境低落,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沉重负担,目前抗抑郁药物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针刺疗法作为替代或辅助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针刺十三鬼穴治疗抑郁症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通过检索研究相关文献,文章梳理了近10年针刺十三鬼穴治疗抑郁症领域的学术研究,对十三鬼穴的现代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抑郁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的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易复发,危害危重。目前治疗抑郁症药物主要为调节单胺递质的化学药物,疗效明确,但其有抗抑郁谱窄、起效慢、易产生药物依赖性、不良反应较大、易复发等缺点,因此,人们把目光投向有着广阔前景的植物药领域,特别是从传统中草药中研究开发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已成为当前医学界的热点[1]。红景天作为补肺益肾、理气活血的传统中草药,在世界范围内用于刺激神经系统、增  相似文献   

16.
王芳 《光明中医》2015,30(2):378-379
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低落或烦躁、失眠、纳呆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类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越来越受到广大医患人员的重视。本案例中患者抑郁症病史10余年,最后一次发作时伴全身肌肉僵硬、阵挛,予中药疏肝解郁,清心泻火配合针刺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中风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中风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言语减少、焦虑失眠、悲观厌世、缺乏主动性及全身疲劳等症状。有报道,PSD 的发病率约为20%~50%[1],严重影响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的康复[2,3]。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配合心理干预治疗 PSD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表现为长期而显著的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力减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自杀率[1]。随着工作、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2]。单纯西药治疗花费高、易产生依赖、治疗周期长、停药后易复发,且长期服药副作用明显。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疗效,同时减少不良反应[3]。心理干预是药物治疗之外的重要方法,且有确切疗效[4]。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抑郁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及多种应激因素的影响,人们的精神压力也逐渐增大,抑郁症已成为现代社会严重危害着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正逐渐攀升。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到2020年,抑郁将成为人类第二大健康负担。抑郁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对人生及前途丧失信心,焦虑、睡眠障碍、性欲减退,有自杀倾向等。笔者采用针刺配合自拟汤剂抗郁汤治疗抑郁症12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肾调肝针刺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评价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针刺组30例,采用益肾调肝针刺法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百忧解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治疗后根据其减分率评定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两组间HAMD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显效率为66.7%,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率为40.0%,总有效率为80.0%;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调肝针刺法可以显著改善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其抑郁程度改善的疗效优于西药对照,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