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浊上蒙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治疗组57例采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对照组53例用眩晕停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经颅多普勒(TCD)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收缩期最大流速(VS)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为73.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的改善和经颅多普勒(TCD)LVA、RVA、BA收缩期最大流速(VS)的增加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上蒙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眩晕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眩晕VAS评分降低更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0.00%,对照组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颈源性眩晕可提高有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博罗县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确诊脑缺血性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盐酸氟桂利嗪及口服)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中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相关检查指标及眩晕程度等临床症状,统计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TCD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及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s)]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眩晕程度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脑缺血性眩晕,能明显改善Vm、Vd及Vs,可有效缓解患者眩晕、耳鸣、耳聋、听力障碍等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痰浊中阻型内耳眩晕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0例,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对照组80例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5%;对照组72.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痰浊中阻型内耳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配合双侧风池穴注射天麻素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配合双侧风池穴注射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西比灵胶囊及注射用长春西汀治疗,14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其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66%,对照组有效率81.2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配合双侧风池穴注射天麻素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配合双侧风池穴注射天麻素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96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配合双侧风池穴注射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及静脉点滴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14天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治愈28例,好转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7.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症状分级评分、脑血管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但以治疗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配合双侧风池穴注射天麻素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性眩晕的r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方每次200ml每日2次,星状神经节阻滞每三天一次;对照组每三天一次行星状神经节阻滞,两组均治疗3周。结果:治疗后显效率83%,总有效率96%,而对照组分别为68%和85%,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性眩晕较之单纯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联合昂丹司琼治疗眩晕痰浊上蒙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本病患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治疗组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联合昂丹司琼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对照组为80.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联合昂丹司琼治疗眩晕痰浊上蒙证有较好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与敏使朗联合治疗痰瘀互结型眩晕的疗效. 方法 选择108例痰瘀互结型眩晕患者,采用教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对照组51例.2组患者均服用敏使朗治疗,治疗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4.21%,对照组总有效率74.5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与敏使朗合用治疗痰瘀互结型眩晕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加味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4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长春西汀注射液加尼莫地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 86%,对照组为76. 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加味治疗眩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舒血宁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探讨颈性眩晕在急诊处理中的合理用药,提高疗效。方法:两组均以内科常规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75例用舒血宁联合中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制半夏、天麻、白术、橘红、茯苓、甘草、葛根、川芎、丹参、生姜、大枣等)治疗,对照组63例用舒血宁加敏使朗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总有效率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颈性眩晕能较快地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李学国 《北京中医药》2007,26(5):287-288
目的 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两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经X2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变、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改变比较,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例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林宏衡  方坚 《新中医》2018,50(6):109-111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治疗中青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热内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0例中青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热内扰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方治疗,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片治疗,均治疗2周。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基底动脉及双侧椎动脉的最大流速和平均流速的改善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观察组90.0%,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经颅多普勒彩超血流参数左侧椎动脉最大流速(LVA-Vs)、左侧椎动脉平均流速(LVA-Vm)、右侧椎动脉最大流速(RVA-Vs)、右侧椎动脉平均流速(RVA-Vm)、基底动脉平均流速(BA-Vm)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各指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治疗中青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热内扰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基底动脉及双侧椎动脉的最大流速和平均流速。  相似文献   

14.
李学国 《北京中医》2007,26(5):287-288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两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经χ^2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变、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改变比较,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例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西药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痰瘀阻窍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口服;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西药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证的疗效。方法: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眩晕证属痰浊内蕴型者100例,并与眩晕停、苯海拉明治疗60例作对照,对总体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眩晕证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对高血脂症、内耳眩晕症、植物神经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以及原因不明证属痰浊内阻型眩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为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治疗7 d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7%,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倍他司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12例VBI性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6例,观察组予以倍他司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方案,对照组单纯予以倍他司汀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经颅多普勒(TCD)血流速度情况、血管搏动指数、各种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经过10 d治疗,两组患者两侧椎动脉与其基底动脉血流速均得到了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搏动指数(PI)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其中观察组PI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不良症状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VBI性眩晕症患者予以倍他司汀以及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使用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基底动脉与双侧椎动脉血流水平,同时恢复血管正常搏动指数,减少患者不良症状体征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李兰芳  伍映芳 《新中医》2019,51(3):198-200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梅尼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予以对症治疗,对照组给灯盏细辛注射液,观察组给与天麻素注射液加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持续治疗1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头晕、耳鸣、视物旋转、恶心呕吐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症状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候总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 0.05),观察组治疗后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梅尼埃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治疗眩晕痰浊上蒙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就诊于本院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痰浊上蒙证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西比灵5 mg·次-1,2次·d~(-1),强力定眩片1.4 g,3次·d~(-1),川芎嗪注射液100m L·d~(-1);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治疗,连续治疗1周。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证候积分降低程度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有效率为85.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液流变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加味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痰浊上蒙证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