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大肠巨大息肉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1年余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大肠巨大息肉护理配合。结果:本组63例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大肠巨大息肉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目前已成为大肠巨大息肉的首选安全治疗方法。内镜护士在治疗中默契配合及切除后的病情观察和照料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大肠巨大息肉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1年余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大肠巨大息肉护理配合。结果:本组63例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大肠巨大息肉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目前已成为大肠巨大息肉的首选安全治疗方法。内镜护士在治疗中默契配合及切除后的病情观察和照料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息肉内镜下高频电切治疗的疗效。方法:蛄肠息肉患者156例经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息肉,病理检查后对息肉进行高频电凝切除。结果:本组结肠息肉摘除有效率100%。术中轻度出血3例,无穿孔病例出现。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安全有效,可以作为治疗大肠息肉的首选方法,对减少大肠癌的发生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内镜下高频电切治疗的疗效.方法:结肠息肉患者156例经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息肉,病理检查后对息肉进行高频电凝切除.结果:本组结肠息肉摘除有效率100%.术中轻度出血3例,无穿孔病例出现.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安全有效,可以作为治疗大肠息肉的首选方法,对减少大肠癌的发生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结肠息肉是肠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临床上常见,直径2cm的大息肉癌变危险性是直径2cm的4.5倍,因此发现结肠息肉,尤其是大息肉,应及时对其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能有效降低结肠癌的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质量~([1])。目前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是一种微创、简单、安全的治疗手段,是切除结肠息肉的首选方法~([2])。2015年3月—2016年3月汾阳医院内镜室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56例,现将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肠道息肉患者内镜下经高频电凝电切的中西医护理效果。方法:10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内镜下经高频电凝电切术,应用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中剂术后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息肉切除成功率达100%,无出血、穿孔及其他并发症。结论:胃肠道息肉患者内镜下经高频电凝电切的中西医护理效果明显,可有效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下应用金属钛夹预防消化道息肉电切出血的护理要点。方法 72例消化道息肉患者在内镜直视下采用金属钛夹配合高频电凝法切除息肉,并施以护理。结果 726例消化道息肉患者顺利完成息肉切除,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及术中医护人员的默契配合、熟练的操作技巧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金属钛夹在消化道息肉内镜切除中的应用.方法 对15例结肠息肉行高频电切除后出血的患者,采取金属钛夹止血治疗.结果:本组15例结肠息肉经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后出血的患者,经钛夹钳夹治疗,均成功止血.其中13例为术中出血,2例为术后出血,随访3个月未发生再出血,全组患者未见明显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对消化道息肉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后出血的患者,由有经验的医师,配合熟练的操作,金属钛夹可以起到迅速止血和预防再出血的作用,钛夹为一种有效的止血手段.  相似文献   

9.
肠镜下结肠息肉摘除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肠镜下行结肠息肉摘除术的护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对113例患者在内镜直视下经高频电切电凝息肉切除,在术前进行有效饮食指导、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与出院指导。结果2例并发浆膜炎,余111例患者顺利完成息肉摘除,成功率为98.23%。结论内镜下息肉摘除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可靠、安全的治疗方法。护士应掌握内镜下息肉摘除的特点,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观察护理、饮食指导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本院接收的结肠息肉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在结肠镜下进行高频电凝电切术,同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2例患者全部获得内镜下一次性切除,严格遵守手术以后医嘱,手术以后跟踪随访6个月无复发,无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以及相对应的护理,可以使临床手术效果进一步提高,使患者健康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内镜下高频电切除肠息肉手术中的护理及配合要点。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进行内镜下高频电切除肠息肉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3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一次性切除。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且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治疗肠息肉是有效的治疗手段,而术中的配合及围术期的护理干预等措施是手术成功和良好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正结肠息肉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状态。内镜下高频电凝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较为普及且技术成熟,已成为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主要手段。但对直径大于20 mm的息肉,单纯高频电切除术的风险大,其出血或穿孔的发生率为3.5%~7%~[1]。对于带有粗长蒂的结肠息肉,因为息肉较大,蒂长,息肉的营养血管较粗,在切除过程中出血、穿孔发生率更高~[2]。为了预防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内镜下息肉切除的治愈率,我们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内镜下不同术式治疗老年结肠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11月我院老年结肠息肉患者96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成电凝电切组(n=48)和EMR组(n=48)。电凝电切组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EMR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应指标情况、息肉清除率、残留率、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无统计差异(P>0.05);EMR组手术时间长于电凝电切组(P<0.05);治疗后EMR组息肉完全清除率高于电凝电切组(P<0.05),残留率、1年后复发率均低于电凝电切组(P<0.05);两组肠穿孔、腹痛、出血、发热发生率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内镜下不同术式用于老年结肠息肉患者中均可获得较好效果,与内镜下高频电切术相比,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对患者产生创伤更小,能提升息肉清除率,降低复发率,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肠镜下结直肠巨大息肉摘除术的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对26例患者在内镜下经高频电刀电凝巨大息肉切除,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有2例发生出血,经对症治疗后血止,其余患者顺利完成息肉摘除.结论:内镜下息肉摘除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可靠、安全的治疗方法.护士应掌握内镜下息肉摘除的特点,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止血夹预防内镜下结肠粗蒂息肉切除时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肠息肉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内镜直视下行结肠息肉电凝电切术是目前治疗结肠息肉简便有效的首选方法,但有一定的出血发生率,特别是粗蒂息肉切除时更易发生出血和肠壁穿孔。2003年1月-2004年9月,本院对经结肠镜检出10例粗蒂息肉患者,先用止血夹钳夹息肉近基底的蒂部,再行圈套电凝电切术,取得了满意的止血效果,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经内镜行消化道息肉的切除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经内镜切除大肠息肉与传统的手术比较,不用开腹,损伤小,痛苦少,疗效好,无需住院,已成为目前大肠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1临床资料我院自1982年以来,采用高频电凝电切或微波治疗大肠息肉373例,患者年龄最大78岁,最小5岁,其中女性167例,男性206例,采用高频电凝电切176例,微波154例,高频、微波同时治疗43例,出现出血并发症者2例,经用药和休息后痊愈。现就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分别讨论如下。2术前准备2.1一般需先做结肠镜检查,如发现息肉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肠镜下等离子射频仪治疗胃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胃肠结息肉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胃肠镜下用高频电治疗仪行息肉切除,治疗组采用胃肠镜下等离子射频仪切除息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治疗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390.01);治疗组手术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镜下等离子射频仪行息肉切除治疗胃结肠息肉具有良好效果,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陈刚 《亚太传统医药》2013,9(5):127-128
目的:研究并探讨结肠大息肉无痛肠镜下多方式联合治疗的应用,分析该方法是否具有临床的可行性、科学性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结肠大息肉患者47例,手术中对其采取多方式联合治疗的方法,即高频电凝电切术加钛夹和注射肾上腺素来止血。收集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患者的结肠息肉均切除,手术中有4例出血,采用肾上腺素注射和(或)钛夹来止血。有1例无法止血,进行紧急手术。结论: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切除率高,操作便捷,疗效显著;肾上腺素、钛夹对于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前预防止血、术中止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6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行内镜下息肉电切并护理。结果:86例行息肉电切术患者术程顺利,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术后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良好的电切术、术中密切配合和严密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频电切圈套术,氩离子凝固术序贯疗法在多发性结肠息肉的疗效。方法采用高频电切圈套术,氩离子凝固术在内镜下治疗多发性结肠息肉。结果84例患者中,直径〈1.0CM的扁平、基息肉直接行氩离子凝固术予以灼除:对于直径〉1.0CM的亚蒂、蒂息肉,先行高频电凝圈套术,视残端情况决定是否再行氩离子凝固术。结论高频电切圈套术,氩离子凝固术在结肠多发性息肉中序贯治疗,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