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小肠移植已成为治疗常规手段无法治愈的小肠疾病的理想方法[1].目前,在全球领先的小肠移植中心,受者的1年和2年存活率分别可达90%和80%[2],这固然与小肠移植外科技术、适应证选择、围手术期处理、排斥反应监测、感染防治及促进移植肠功能恢复等主要技术进步有关,但小肠是一个高度免疫原性器官,移植肠的排斥反应是小肠移植成功的最主要障碍,因而预防排斥反应的措施,如免疫抑制方案及理念的改进在小肠移植的整个环节中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本文就小肠移植中相关免疫抑制方案的变化,以及更为重要的新治疗理念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53例胰肾联合移植长期存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间施行的53例胰肾联合移植受者和移植物长期存活情况,分析受者死亡原因和移植物功能丧失原因.结果 3、5和8年受者存活率分别为90.1%、89.1%和80.0%,3、5和8年移植胰腺存活率分别为84.9%、84.8%和60.0%,3、5和8年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83.0%、82.6%和53.3%.受者死亡原因分别为感染(4例)、移植肾功能丧失(2例)、心血管急症(1例)和脑卒中(1例).移植胰腺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为带功能受者死亡、排斥反应和外科并发症.移植肾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为排斥反应和带功能受者死亡.结论 胰肾联合移植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远期效果良好,感染、排斥反应和外科并发症是受者死亡和移植物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肾联合移植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1999年2月至2013年4月单中心开展了26例肝肾联合移植(联合移植组),以同期一般情况相似的35例肝移植(肝移植组)为对照,回顾分析两组生存情况、排斥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肝移植组术后1、2、5年存活率分别为88.9%、81.3%和69.0%,联合移植组为86.7%、82.1%和65.2% (P>0.05).联合移植组中15例受者存活至随访结束,所有移植物功能均正常.联合移植组从2004年之前的经典原位肝移植的手术方式改进为改良背驼式肝移植后,受者的生存情况得到改善.两组术后并发症以感染最为常见.联合移植组发生了3例次肾脏急性排斥反应和1例次肝脏急性排斥反应,治疗后均逆转;肝移植组发生了5例肝脏急性排斥反应,其中1例发展为难治性排斥反应,受者最终死亡.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把握时机的条件下,肝肾联合移植可获得与肝移植相似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强效免疫抑制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问世前,肾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非常高,而移植肾的存活率较低.环孢素A的出现显著降低了移植物排斥反应发生率,提高了移植受者的存活率.而他克莫司的出现则进一步降低了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移植肾和受者的存活率均得到了显著改善.美国器官分配网络(UNOS)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尸体肾移植术后受者和移植肾的5年存活率分别为66.5%和81.3%.与环孢素A相比,他克莫司可以带来更好的移植肾和受者存活率,他克莫司也已成为肾移植中应用最广泛的免疫抑制剂之一.免疫抑制剂的改进,有效的控制了移植后早期排斥反应的发生,使术后早期的移植肾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本文将对提高移植肾长期存活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否影响移植肾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以及受者和移植肾的存活率.方法 对1992年6月至2004年6月所行肾移植的495例受者进行了随访,其中术前HCV抗体阳性受者27例(HCV阳性组),随机抽取HCV抗体阴性受者27例作为对照组,行组间配对研究,分析HCV感染状态对肾移植受者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以及人/肾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HCV阳性组受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9.14%和6.38%,P<0.01),HCV阳性组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23.40%和12.76%,P<0.01),对照组肾移植后1、3、5年人/肾存活率显著高于HCV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CV感染可以明显增加肾移植受者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降低人/肾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临床肾移植技术的提高和免疫抑制方案的不断改善,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已经显著降低,移植肾术后近期存活率也不断提高.目前,如何提高移植肾远期存活率已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不少临床研究显示,肾移植1年后,受者的移植肾功能会出现进行性减退,一部分受者会在术后5~10年内最终发生移植肾功能丧失,需再次行血液透析或再次肾移植.本文将对肾移植术后远期移植肾功能丧失的原因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移植免疫学研究的进展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问世,近年来器官移植取得了很大进步,尤其在小肠移植方面也有了长足发展.但是观察发现,随着器官移植存活期的延长,出现了移植物功能逐渐减退直至丧失的现象.目前研究认为,造成这种移植物远期功能减低的主要原因就是慢性排斥反应[1].因此,我们成功地建立了大鼠小肠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为临床研究慢性排斥反应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8.
新疆地区331例肾移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和分析新疆地区肾移植的经验。方法 331例肾移植受者(汉族235例,少数民族96例)均接受汉族尸体供肾,对受者移植前、后影响移植肾存活率的各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汉族和少数民族患者术前一般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汉族患者1年和3年的移植肾存活率均略高于少数民族患者,1年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90.28%和83.33%,3年存活率分别为76.79%和68.92%,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因素分析中患者的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方案与移植肾的存活率密切相关(P〈0.05)。在多因素回归分析中,仅有急性排斥反应与移植肾的存活率密切相关(P〈0.05)。结论 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尿毒症患者肾移植的短期及中期疗效相近,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观察;急性排斥反应是影响移植肾存活的重要因素;免疫抑制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移植肾的存活。  相似文献   

9.
自1964年人类实施首例肠移植至今已近50年,同其他器官移植一样,小肠移植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受者和移植物的1年存活率已达到其他实体器官移植的水平,但更长时间的存活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1].肠移植分为单独小肠移植、肝肠联合移植和腹腔器官簇移植.单独小肠移植的适应证为肠衰竭患者,而一旦出现肠外营养导致的肝功能衰竭,就需要施行肝肠联合移植.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肾移植后移植肾的近期存活率显著提高,但是慢性移植肾失功的发生率仍然较高.造成肾移植后远期移植肾失功的原因尚不明确.目前,因血肌酐浓度缓慢升高而致失功的受者往往未行肾活组织检查(活检),而对行肾活检的受者的诊断也常被含糊地归纳为慢性排斥反应或慢性移植肾肾病.  相似文献   

11.
心肺联合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肺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现就心肺联合移植的进展作如下综述.一、心肺联合移植的历史及现状首例临床心肺联合移植于1968年由Cooley等实施.1981年Reitz等首先将环孢素A(CsA)用于心肺联合移植,并获得良好的效果.截至2009年6月,据国际心肺移植协会(ISHLT)统计,全世界已完成3575例心肺联合移植,然而受供者短缺的限制,目前世界范围内心肺联合移植的规模正逐年缩小.1982年1月到2007年6月全世界共施行心肺联合移植超过2500例,2005-2009年的年心肺联合移植例数分别为86、80、85、75、73[1].随着心肺联合移植外科技术的进步以及新型免疫抑制剂和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受者3个月的存活率由开展初期的70.7%提高到目前的81.7%,但远期疗效仍不甚理想,ISHLT和移植受者科学登记系统( SRTR)登记全球心肺联合移植受者的1年存活率分别为80.6%、72.9%,5年存活率为61.7%、51.6%,而10年存活率均在29%左右[2].目前已有心脏移植后存活时间超过20年的病例报道[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小肠移植术后内镜引导下移植肠黏膜活检的时机及该技术对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免疫抑制方案的不同,将15例小肠移植受者分为3个阶段.1994-1995年为第1阶段(3例),2003-2006年为第2阶段(7例),2007年以后为第3阶段(5例).第3阶段进行计划性内镜引导下移植肠黏膜活检的监测,既术后第3天进行首次内镜引导下移植肠黏膜活检,此后活检的频次在术后第1个月为2次/周,术后第2~3个月为1次/周,术后第4~6个月为1次/2周,术后7个月以后为1次/月,在受者出现排斥反应的临床症状和抗排斥反应治疗期间,也进行内镜引导下移植肠黏膜活检.结果 15例共进行内镜引导下移植肠黏膜活检255次,移植肠腹壁造口肉眼直视下取材活检21次.以上276份样本中,诊断排斥反应共51份(18.5%),其中诊断不确定急性排斥反应至轻度排斥反应32份(11.6%)、中度排斥反应9份(3.3%)、重度排斥反应10份(3.6%),巨细胞病毒(CMV)感染2份(0.7%),细菌感染2份(0.7%).15例共发生病理证实并需l临床治疗的排斥反应20次,其中不确定急性排斥反应至轻度排斥反应11次、中度5次、重度4次,发生细菌性和CMV肠炎各1次.结论 内镜引导下移植肠黏膜活检及其病理学检查是小肠移植术后诊断排斥反应和感染的重要手段,有计划的进行该检查对排斥反应有术后监测、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指导治疗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应用小剂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术后新发乙型肝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中心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间肾移植受者的资料,将术前无乙型肝炎的138例受者作为试验组,术前肌肉注射小剂量HBIG,术后定期监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滴度,根据其滴度调整术后应用HBIG的剂量,持续应用1年或1年以上.将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术前无乙型肝炎的196例肾移植受者作为对照组,不采用乙型肝炎预防措施.观察两组移植后新发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并记录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情况、受者和移植肾1年存活率.结果 随访12个月,试验组仅1例(0.7%)于术后6个月出现新发乙型肝炎,对照组11例(5.6%)出现新发乙型肝炎,其中2例因爆发性肝功能衰竭而死亡.两组新发乙型肝炎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内,试验组有19例(13.8%)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对照组有34例(17.3%)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两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受者1年存活率为97.8%(135/138),移植肾1年存活率为(96.4%,133/138);对照组受者1年存活率为(91.8%,180/196),移植肾1年存活率为(90.3%,177/196).两组受者和移植肾1年存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结论 小剂量HBIG用于肾移植后预防新发乙型肝炎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李元新 《器官移植》2012,3(3):121-126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小肠移植已成为治疗肠衰竭最理想的方法,一个小肠移植的时代已经到来[1]。目前,全球先进的小肠移植中心所做的小肠移植术后患者的1年和2年存活率可达90%和80%[2],这固然与小肠移植的围手术期处理、免疫抑制方案、排斥反应监测、感染防治及促进移植肠功能恢复等主要技术的进步有关[3-5],但外科技  相似文献   

15.
不断提高移植肾长期存活率是移植医生与受者共同迫求的目标。过去的20年,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明显减少,但远期移植肾丢失率仍维持在4%-6%。曾经将远期移植肾丢失原因主要归结于肾纤维化、药物毒性或慢性移植肾肾病,针对这些损害因素进行的治疗策略改变并未取得移植肾长期存活率的提高。以计划性移植肾穿刺活检为基础,结合实验室相关检测技术,为我们了解移植。肾丢失病因提供了技术保障。当前,特别要重视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肾病复发或新发以及多瘤病毒肾病所引起的移植肾丢失。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和探讨肾移植前致敏患者干预治疗的方案及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2008年至2011年接受肾移植的致敏受者43例,根据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水平分为轻度致敏组和高度致敏组,术前经血浆置换、输注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VIG)的干预治疗,经过HLA配型,联合应用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诱导治疗,应用他克莫司(Tac)、吗替麦考酚酯(MMF)和泼尼松的免疫抑制方案,术后定期检测PRA水平.所有受者随访12~36个月,观察受者/移植肾存活率,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移植肾功能和PRA水平的变化,以及进行移植肾穿刺活检.结果 经干预治疗后,轻度致敏组中14例PRA完全转阴,高度致敏组中5例PRA完全转阴,其余受者PRA水平均较干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两组受者均出现PRA水平的爬升.轻度致敏组和高度致敏组的人存活率分别为95.6%和90%,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82.6%和70%.轻度致敏组有3例活检证实发生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高度致敏组有5例活检证实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均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3~5 d后逆转.两组共10例受者出现血肌酐缓慢爬升,经移植肾穿刺活检发现慢性移植肾肾病的表现.结论 血浆置换和输注IVIG的干预治疗,良好的HLA配型,ATG诱导治疗,以及应用Tac+ MMF+泼尼松的免疫抑制方案是致敏受者肾移植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LA交叉反应组(CREGs)配型对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阳性肾移植受者人/肾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应用美国莱姆德公司LAT1240、LM720R、SSP2LB试剂,准确检测112例PRA阳性肾移植受者体内PRA的水平及其抗体的特异性,评估其致敏状态,应用CREGs配型标准选择最匹配的供者。结果112例受者中,HLA-Ⅰ类抗体阳性43例,Ⅱ类抗体阳性39例,Ⅰ、Ⅱ类抗体均为阳性30例;HLA配型0~5个位点错配数分别为6、39、38、21、7、1例,术后移植肾发生加速性排斥反应2例、急性排斥反应18例、慢性排斥反应5例、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4例,因排斥反应导致移植肾切除1例,死亡13例(其中移植肾带功能死亡5例)。目前人存活99例,肾存活96例,5年、3年和1年肾存活率分别为86.21%、86.96%和91.96%。结论运用CREGs配型原则,能使供、受者间的HLA相配率显著提高,可减少PRA对肾移植的不良影响,提高PRA阳性受者的人/肾存活率。  相似文献   

18.
活体部分小肠移植一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对临床活体部分小肠移植进行总结。方法 为1例患超短肠综合的18岁男必患者施行父亲供肠的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术,移植肠段为150cm长之回肠,以UW液灌洗。移植肠动、静脉分别与受者的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端侧吻合,移植肠近端与受者的空肠近端行端端吻合,远端与受者的空肠远端行侧端吻合,末端造口。术后给予抗排斥、抗感染、抗凝及营养支持等治疗。结果 术后曾出现贫血、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和 急性排斥反应,经积极处理行到控制目前患者已健康存活14月余。结论 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是治疗短肠综合征的一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小肠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监测与治疗。方法对1例短肠综合征患者施行亲属活体小肠移植,手术分两期进行。供者为患者的母亲,供、受者HLA有4个抗原相符。移植肠段长120cm,一期手术时供、受者肠道不进行吻合,移植肠两端在腹壁造口,一期手术后188d,再行二期手术,分别将受者残存小肠的近端、远端与移植肠袢的近端、远端作端侧吻合。术后观察移植小肠引流液的性状,定期内镜观察,并行移植肠组织学检查。采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及甲泼尼龙预防排斥反应,并予两剂达利珠单抗诱导。结果受者两次手术均顺利。一期手术后37d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给予皮质激素冲击治疗9d,未能逆转,后改为莫罗单抗-CD3治疗8d后逆转。术后121d,肠镜及组织学检查证实移植肠修复良好,小肠绒毛形态及结构基本正常,D-木糖吸收试验提示移植肠吸收功能改善。现患者已存活213d,体重增加4.5kg,进半流质饮食,生活自理。结论小肠移植后可采取肠镜和组织学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来综合判断排斥反应。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及时予以激素冲击治疗,无效时可用莫罗单抗-CD3。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设计小肠移植受者术前准备核查单,并评价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查阅指南及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通过多学科协作设计小肠移植受者术前准备核查单,包括肠道准备、皮肤准备、口腔准备、术前免疫诱导、术中带药、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7个项目,并将核查单应用于13例接受小肠移植手术受者,由护理组长检查落实情况.结果 核查单使用后,受者7个项目准备完善率为84.6%~100%,总体术前准备完善率达96.7%;受者术后感染发生率15.4%,排斥反应发生率23.1%.移植医护团队核查单使用满意率为100%.结论 设计并应用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小肠移植受者术前准备核查单,有助于提高小肠移植受者术前各项准备措施落实率,降低术后感染及排斥反应发生率,且移植医护人员使用核查单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