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胰腺为深在腹膜后的器官,毗邻大血管、十二指肠等重要器官,进行手术的难度较大。由于胰腺肿瘤发病率较低,学习曲线较长,腹腔镜手术在胰腺外科领域发展相对缓慢。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及器械的改进,腹腔镜胰腺手术取得长足发展,其中腹腔镜胰腺体尾部切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胰体尾部肿瘤原位切除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自2003年2月~2006年11月对6例胰体尾部肿瘤进行了胰体尾部肿瘤的原位手术切除术.其中胰体尾部原发癌4例,转移癌2例.手术方法是在分离胰体尾部肿瘤和脾脏前,先在肿瘤的右侧离断胰腺、结扎切断脾动静脉及其与胃肠的交通支,再由右向左切除胰体尾部肿瘤、脾脏、Gerota's筋膜和受浸润的脏器.本组单纯的胰体尾部和脾脏切除2例,联合胃、横结肠系膜、左肾上腺等脏器切除4例.结果 本组6例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120~240 min,平均180 min.无手术死亡,无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无术中大出血(平均出血量320 ml).结论 胰体尾部肿瘤原位切除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与传统的胰体尾肿瘤切除术相比,操作方便、安全,根治彻底,出血少.尤其适用于对累及邻近脏器的胰体尾肿瘤进行根治性联合脏器切除.  相似文献   

3.
胰头部肿瘤277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 探讨胰头部肿瘤诊断及外科治疗特点。方法  2 77例胰头部肿瘤术前全部行B超 ,CT ,胃肠钡餐摄片检查及手术探查以明确诊断。对 80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者按 1995年前 (A组 ,41例 )、后 (B组 ,3 9例 )分组 ,比较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手术治疗 194例 ,包括剖腹探查2 8例、胆肠吻合 /T管引流 86例 ;胰十二指肠切除 80例中 ,A组 (1982~ 1995年手术者 )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组 (1996年以后手术者 ) (P均 <0 .0 1)。围手术期死亡率 :A组 9.76% ,B组 0 % (P >0 .0 5 )。随访 :T管引流者平均生存 (4 .0 7± 1.80 )个月 ,胆肠吻合者平均生存 (8.2 8± 2 .3 1)个月 ,两者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0 1) ;胰十二指肠切除中A组平均生存 (17.97± 9.2 4)个月 ,B组平均生存 (2 2 .9± 11.3 0 )个月 (P >0 .0 5 )。结论 非结石性十二指肠“缩窄性乳头炎”、非结石性、非酒精性胰头部肿块 ,应高度警惕胰头部肿瘤的可能 ,要采用包括影像学 ,细针穿刺活检等明确诊断 ;对临床高度怀疑为癌者 ,应积极行剖腹探查 ,术中快速切片明确诊断。对胰头癌应争取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带血管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胰腺癌是胰腺常见恶性肿瘤,其中胰头癌占80%,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胰头癌的治疗。手术切除仍是惟一可能根治的有效方法。1987年斋滕等统计全日本3238例胰腺癌中,仅2.3%属JPS Ⅰ期。但临床确诊时,多数为晚期病例,屡因肿瘤侵犯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SMPV)而放弃手术。因而,胰头癌切除率低,死亡率高。许多经典教科书曾告诫在做Whipple手术时,若胰头后部不能与下腔静脉、腹主动脉或肠系膜上动静脉及肝动脉分开时,表明肿瘤已长出腺体之外,不能被切除,应终止胰十二指肠切除(PD)手术。几十年来,外科临床实践始终遵循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5.
胰体尾部切除与胰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胰体尾部切除术后胰漏发生的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2005年胰体尾部切除病例35例,其中急性胰腺炎2例,胰腺恶性肿瘤17例,胰腺假囊肿及良性肿瘤7例.胃肠肿瘤8例,外伤1例。结果 12例患者发生胰漏,发生率34%。单纯残端褥式缝合25例,10例发生胰漏,占40%:结扎主胰管后再行残端褥式缝合10例,发生胰漏2例,占20%。结论 胰体尾切除术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单独的手术,多见于联合脏器切除术,术后胰漏发生率高,发生率与原发病无关,生长抑素不能降低其发生率.结扎主胰管可能是减少胰漏发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中段胰腺切除治疗胰颈体部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对胰颈体部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13例患者行中段胰腺切除术治疗。术中游离胰颈体部切除肿瘤,行Roux-en-Y胰肠吻合或胰胃吻合。单吻合法5例,"Ω"形双吻合法6例,胰胃吻合法2例,胰肠吻合均放置肠造口管充分减压引流。结果切除胰腺平均直径4.3 cm,手术时间(237±43)分钟,出血量(287±75)ml。术后胰瘘2例,出血2例。浆液性囊腺瘤2例,黏液性囊腺瘤1例,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2例,神经内分泌瘤1例,神经鞘瘤1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2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例。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8±5)天,随访9个月~3年未见低血糖和肿瘤复发及新发糖尿病。结论个体化中段胰腺切除术适合胰颈体部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治疗,保护了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是一种安全、疗效确切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胰瘘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手术切除率明显提高,死亡率明显下降,并发症发生率随之减少。1999--2009年,我们行28例child术式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现就有关胰瘘的预防情况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手术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腺位置深在,显露困难。传统的开腹手术需较大的切口。腹腔镜手术具切口小、视野清、创伤轻等优点。我们将腹腔镜手术用于胰体尾切除术,微创优势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胰体尾部癌9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体尾部癌95例分析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外科(310009)沈正荣,王家骅,彭淑牖我院1953年4月至1989年12月共收治胰体尾部癌(不包括囊腺癌)95例,现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95例.其中1953~1980年27年间共47例,...  相似文献   

10.
12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经验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 介绍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D )的手术质量和疗效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73~ 2 0 0 0年间采用PD传统Child术式 (4 1例 )和闭锁式胰腺套入吻合Child术式 (85例 )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结果 闭锁式胰腺套入吻合Child手术组术后胰瘘发生率、手术死亡率分别为 2 .4%和 4.7% ,较传统Child术式组有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闭锁式胰腺套入child术式是安全、合理而实用的术式。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方式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5年间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和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6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6例甲状腺癌中,乳头状腺癌94例(74.6%),其中有2例为桥本氏病合并甲瘤和甲状腺乳头状腺癌,1例还合并有甲亢,滤泡状腺癌20例(15.9%),髓样癌5例(4.0%),未分化癌4例(3.2%),恶性淋巴瘤2例(1.6%),鳞状细胞癌1例.126例中肿瘤直径小于1 cm的甲状腺微小癌(TMC)56例,均为乳头状腺癌.术后随访5年以上78例,1~5年36例,生活质量均为良好.未分化癌4例均于术后3~6个月死亡,2例髓样癌和1例鳞状细胞癌术后1年均因肺转移死于咯血.结论 早期诊断和治疗、规范手术切除范围可避免因漏诊再次手术,术后应早期尽量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12.
急性下肢缺血的外科手术治疗:附96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急性下肢缺血的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4年来我科收治的96例(106条肢体)急性下肢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106条患肢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主要用Fogarty管在手术室或介入室DSA监测下行取栓,8例(12条肢体)患者在取栓的基础上进行解剖外人工血管转流。结果:术中髂、股、腘、胫动脉取栓成功70例(75条肢体),11例(12条肢体)腘动脉以远取栓不成功;8例(12条肢体)股动脉近心端受阻,远心端通畅者4例行腋-双股转流,4例行股-股人工血管转流。1例(1条肢体)因胸腹主动脉夹层造成下肢缺血行腹主动脉夹层开窗术。6例(6条肢体)行近端取栓加远端I期截肢。最终本组76例(85条肢体)救肢成功,成功率79.2%(76/96);11例(11条肢体)截肢,截肢率11.4%(11/96);9例(10条肢体)死亡,死亡率9.4%(9/96)。对76例(85条肢体)成功保肢者随访1~38个月,7例(7条肢体)因再栓塞或血栓形成再手术治愈。结论:取栓术是急性下肢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DSA下监测取栓有助于提高疗效。手术的效果取决于肢体缺血的时间和程度以及并发症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初次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分化型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间收治的13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行再次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再次手术均行双侧甲状腺全切加不同范围的颈部淋巴结清扫。结果再次手术后病理检查腺体和淋巴结内有残余癌的发生率为76.8%。院外首次手术后单侧喉返神经损伤的22例及双侧损伤的1例(总发生率为16.7%),经修复后恢复19例。再次手术后新发的喉返神经损伤3例(2.2%),甲状旁腺部分损伤2例(1.4%),喉上神经损伤2例(1.4%);无食管损伤及术后出血。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癌残留的发生率较高,应再次手术。再次手术以选择双侧甲状腺全切和颈部淋巴结清扫为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2007年3月收治的17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全组临床表现无特征性。B超和CT检查能发现囊肿但不能确定类型。浆液性囊腺瘤7例均行肿瘤局部切除,黏液性囊腺瘤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胰体尾切除5例;囊腺癌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加淋巴结清扫1例,胰体尾切除术2例,胰体尾加脾切除1例。病理标本多呈多房囊腔,囊腔与胰管不通。15例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43(1~129)个月,1例囊腺癌行胰体尾加脾切除的老年患者术后6个月营养不良衰竭死亡;其余患者均生存,经B超检查均未见肿瘤复发,仅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出现糖尿病,疗效满意。结论B超和CT是该病的主要影像检查方法。加强对该病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是提高诊治率的关键,手术切除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收治的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30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胰腺囊性肿瘤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临床表现多为病程较长的上腹部肿物和胀痛。B超、CT及ERCP等能协助诊断。全组手术切除率为80.0%(良性肿瘤100%,恶性肿瘤70.0%)。肿瘤位于头颈部者7例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3例、保留十二指肠及少量胰头的胰腺近全切除1例、胰腺节段切除2例、胰颈肿瘤摘除1例;位于胰体尾者17例中行肿物摘除1例、胰体切除4例、胰体尾切除及脾切除11例、胰节段切除及胰空肠Roux-en-y吻合1例;6例广泛转移者仅行活检及姑息手术。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胰瘘( 20%) ,均治愈。无手术死亡。结论: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无特征性临床表现,主要依据上腹部肿物及影像学检查(超声、CT) 来发现。其手术切除率较高,预后较好,应采取积极的外科治疗,首选手术方式为包括部分胰腺组织的全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16.
脾肿瘤5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脾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4年间56例经手术治疗并病理证实的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良性39例,其中确诊为脾囊肿25例,血管瘤9例,错构瘤3例,血管淋巴管瘤1例,炎性假瘤1例,其中4例脾囊肿、1例脾血管瘤和1例脾错构瘤行脾部分切除术,其余均行脾切除术;除5例失访外预后均良好。原发性恶性肿瘤12例,其中淋巴瘤2例,血管肉瘤2例,网织细胞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平滑肌肉瘤1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未分型1例;其中1例行坏死感染引流术,1例行脾胰体尾联合切除,其余均行脾切除或加脾门淋巴结清扫术;获随访者8例中生存5年以上者3例,3年存活1例,4例手术后1年内死亡。脾脏转移癌5例,行脾切除或联合脏器切除术。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脾肿瘤的主要方法。脾良性肿瘤主张行脾部分切除术。脾恶性肿瘤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直肠类癌36例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直肠类癌外科治疗的合理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直肠类癌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82.6±63.4)个月。小于1cm的20例手术切除后无一复发,1~2cm的9例有3例复发,大于2cm的7例中3例因类癌肝转移死亡。结论:肿瘤直径大小可粗略地判断直肠类癌潜在恶性程度, 以TNM分期来决定手术方式简单、实用,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肠吻合技术的改进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改良胰管空肠黏膜吻合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十二指肠良恶性疾患7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胰瘘2例(2.78%,2/72)。63例获随访,除3例有脂肪痢样慢性腹泻和营养状况较差外,余60例消化吸收功能基本正常,营养状况良好。结论:该改良胰/肠吻合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吻合可靠、胰瘘率低的特点,并能较好地保留胰腺外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9.
反流性胆管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反流性胆管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年间手术治疗反流性胆管炎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自发性反流性胆管炎42例,医源性反流性胆管炎18例。结果13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胆外瘘6例,切口感染3例,粘连性肠梗阻和膈下感染各2例。2例膈下感染分别经穿刺引流和手术引流治愈,另11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无手术死亡。55例(91.7%)随访3~12年。疗效优42例,良9例,差2例;另2例在随访期间分别死于心肌梗死和脑出血。结论根据胆道基本病变和胆管壁缺损范围等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反流性胆管炎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乳头状甲状腺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与手术方式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的转移规律以及清扫范围的合理选择。方法同顾性分析近4年多米收治的457例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甲状腺双侧全切加颈深(Ⅲ+Ⅳ区)组技巾央(Ⅵ区)组颈部淋巴结清扫术。颈部淋巴结总转移发生率为63.67%(291/457),中央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59.08%(270/457),颈深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29.76%(136/457)。当癌肿直径〉1cm或癌肿突破甲状腺包膜、侵犯肌肉时各区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全组无手术或住院期间死亡。结论乳头状甲状腺癌最常见的淋巴结转移为巾央组淋巴结,其次为颈深组(Ⅲ+Ⅳ区)的淋巴结,初次手术应常规清扫双侧中央组淋巴结,当肿块直径〉1cm或癌肿突破甲状腺包膜和/或侵犯肌肉时宜同时,清扫同侧的颈深组淋巴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