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全肺切除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 1987年 4月~ 1997年 3月行全肺切除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86例作回顾性总结。结果 :全肺切除术占同期肺癌外科手术的 13 5 % ,手术死亡率为 2 7% ,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占 30 1% ,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1 2 %、39 8%和 2 0 4 %。结论 :全肺切除可作为中晚期肺癌的外科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能提高手术的切除率。  相似文献   

2.
心包内全肺切除治疗晚期中心型肺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术的适应证、手术技术、心律失常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心包内全肺切除术临床资料。结果56例中心型肺癌患者采取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占同期肺癌手术的5.9%。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2%、38.4%和20.4%。结论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术安全性较好,可提高肺癌手术切除率及术后生存期,为晚期肺癌的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治疗中心型肺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总结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治疗中心型肺癌的临床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8-1999年间91例接受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治疗中心型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91例中心型肺癌患者采取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占同期肺癌手术的5.6%。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0%、37.3%、23.8%。本文讨论了该术式的适应证、操作体会、并发症处理和预后评价等。结论 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术后生存期。肿瘤TNM分期、病理类型、切除部位及术后放、化疗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全肺切除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全肺切除治疗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结果。探讨心包内处理肺血管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1993年~1998年间85例全肺切除治疗的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结果]85例全肺切除病例,36例行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全组病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60%、36.47%、24.70%。其中姑息性全肺切除10例。无1例存活超过3年。[结论]在肺功能良好的情况下,全肺切除及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可提高晚期肺癌患者手术切除率、延长术后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Ⅲ期中央型肺癌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根治手术的效果。方法:对42例Ⅲ期中央型肺癌行心内外理血管全肺切除根治手术。结果:38例手术切除,4例为探查。术组无手术死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3.7%,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8.65(24/35)、37.1%(13/35)、22.9%(8/35)。其中有5例生存超过7年,6例为无癌生存超过5年,有18例死于肺癌转移,9例死于其他系统疾病。结论:对Ⅲ期中央型肺癌行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根治手术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周斌  张潍  李少民  乔哲 《现代肿瘤医学》2006,14(9):1104-1106
目的:与心包外全肺切除疗效对比,探讨心包内处理血管治疗中心型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1997年3月至2004年3月,对76例中心型肺癌患者进行了全肺切除术,对其中34例无法在心包外行全肺切除的患者,行心包内处理肺、动静脉全肺切除术,占同期全肺切除的44.7%(34/76)。结果:经心包内处理血管的患者无手术死亡,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切缘癌阳性2例(5.9%),术后出现心慌、气短症状及心律失常6例,发生率18%。术后1年生存率85%,3年生存率32%,5年生存率21%。同期经心包外行全肺切除者,发生支气管胸膜瘘1例,切缘癌阳性2例(4.8%),术后出现心慌、气短症状及心律失常8例,发生率19%。术后1年生存率87%,3年生存率29%,5年生存率20%。结论:与心包外全肺切除相比,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术可提高肺癌的切除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手术安全可靠,是外科治疗中心型肺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罗国军  庄江能  李卓东  涂东  石云  刘鑫 《肿瘤》2012,32(2):134-136
目的:评价通过心包内血管处理行肺切除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4月-2011年4月在本院接受心包内血管处理肺切除术的13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观察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并分析不同病理分型和TNM分期对生存的影响.结果:手术死亡率为0.77% (1/13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6% (19/130).全组患者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5%、43%和20%.行肺叶切除患者的1、3和5年的生存率均高于全肺切除患者(P<0.01).行心包内血管处理左肺全切术患者的1、3和5年的生存率要高于心包内右肺全切术后患者(P<0.01).结论:通过心包内血管处理行肺切除术治疗中晚期肺癌可增加手术切除范围并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的术后生存.  相似文献   

8.
全肺切除治疗肺癌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96例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探讨手术指征和术中、围术期处理要点。方法:左全肺切除63例.右全肺切除33例.其中49例行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病理类型:鳞癌51例,腺癌24例,小细胞癌14例.鳞腺癌6例.未分化大细胞癌1例。PTNM分期:Ⅱ期21例,Ⅲa期41例,Ⅲb期34例。结果:手术死亡1例(1.04%),术后并发症8例(8.33%);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95%、31.42%、11.76%,14例未分化小细胞癌中1例生存3年以上。结论:全肺切除术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心包内处理血管是安全的,只要正确合理地选择患者,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配合化、放疗,在临床中仍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经心包肺切除术30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中晚期中央型肺癌的手术切除率,降低肺结核手术难度。方法:对302例行心包内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42例肺癌患者随访。结果:无手术死亡,围手术期内死亡3例,出现并发症150例,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0.99%(196/242)、37.91%(69/182)和23.42%(26/111)。其中2例生存10年,1例生存14年。结论:中晚期肺癌或肺结核毁损患者心包外处理肺血管行肺切除困难时,切开心包处理肺血管,有利于安全地切除病肺,可明显提高中晚期肺癌切除率,延长生存期或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肺癌肺门冻结的手术治疗方法 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例肺门冻结的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全部病例均行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5例出现呼吸功能不全,15例出现心律失常,2例并发胸腔积液,术后随访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5%、53.8%、28.5%.结论 心包内全肺切除提高了肺癌的切除率,使部分肺癌由不治变为可治,肺癌肺门冻结采用经心包内全肺切除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60例ⅢB期和Ⅳ期肺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我院1989年1月—2002年4月60例ⅢB期或Ⅳ期肺癌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60例中,属于ⅢB期的有45例,Ⅳ期15例。行全肺切除术24例(左全肺10例,右全肺14例),其中16例经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肺叶切除术31例,包括3例袖状切除加气管隆突重建术;剖胸探查5例。同时行胸膜剥除、心包部分切除、部分上腔静脉切除再吻合、部分肋骨切除、纵隔淋巴结及锁骨上淋巴结清除或膈肌部分切除42例,有5例术前行化疗1个疗程。术后随访52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术后生存率1年为78.3%,2年为41.7%,3年为18.3%。结论:对晚期肺癌行积极慎重的扩大手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心包内全肺切除治疗晚期中心型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组晚期中心型肺癌病例,12例皆为Ⅲ期a或Ⅲ期b肺门部冻结之病变。手术采取切开心包膜,切除部分心包,在心包腔内处理纵隔段肺血管及纵隔支气管施全肺切除术,手术均获成功。作者认为心包内全肺切除使原来不能常规在胸腔内进行全肺切除的一部分晚期病例获得了手术机会,扩大了手术适应症,提高了切除率,延长了生存期,是晚期中心型肺癌外科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目的在于评价全肺切除术对晚期肺癌生存率的影响。自1970年2月~1995年10月,我科以全肺切除术治疗晚期肺癌108例,其中心包内处理血管41例(38%)。45例行右全肺切除,63例行左全肺切除。根治性全肺切除89例(82.4%),姑息性全肺切除19例(17.6%)。本组108例术后5年生存率为28.6%,其中非小细胞癌5年生存率为37,4%,未分化小细胞肺癌无一例生存满5年者。作者认为晚期肺癌行全肺切除术,能提高手术切除率和5年生存率,并为术后放疗、化疗创造条件。本文提出对Ⅲ期未分化小细胞肺癌不宜行全肺切除。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 手术治疗侵犯隆凸的肺癌需要实施隆凸的切除与重建。本研究的目的是总结和探讨气管隆凸切除与重建手术治疗肺癌侵犯气管隆凸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实行气管隆凸切除与重建术的肺癌患者,其中右全肺切除及隆凸切除22例,右全肺切除气管支气管成形14例,右全肺袖式切除12例,右上叶切除气管支气管成形15例,左全肺袖式切除2例,左全肺切除气管支气管成形8例。结果 本组姑息性手术4例。手术近期死亡4例(5.48%)。手术后1年、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5.3%、63.0%和23.3%。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精心作术前准备、选择适当手术方式和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可以提高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术治疗中晚期肺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总结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术治疗Ⅲ期肺癌的经验。方法 对35例Ⅲ期肺癌患者行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34.3 %,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2 %,35.8 %,21.3 %。结论 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可明显提高Ⅲ期肺癌的手术切除率,并可延长患者生命,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治疗中晚期肺癌15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肺癌若已侵犯到心包或心包外肺动静脉,按一般手术方法已不能切除,从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能提高中晚期肺癌的切除率,手术治疗345例中晚期肺癌中,有158例常规手术不能切除,通过心包内处理肺血管既切除了肿瘤又能在直视下清除纵隔淋巴结,提高了切除率和生存率,通过回顾性分析的结果提示,对中晚期肺癌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行肺部切除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及上腔静脉成形术在ⅢB期肺癌手术中的意义及疗效。方法 采用扩大切除术对11例ⅢB期肺癌患者施行全肺切除及上腔静脉成形术。结果 11例患者中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3例,发生率为27.27 %,5年生存率为18.18 %。结论 在肺癌手术中应用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及上腔静脉成形术治疗,扩大了手术适应证,提高了手术切除率,可使部分ⅢB期肺癌得到完全切除及进一步治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肺癌手术的支气管油状切除,全肺切除对麻醉技术与管理的要求较高,处理较特殊。我院自1987年1月至1995年1月共施行91例,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桩资料本组男83例,女8例,年龄31岁~76岁。ASA分级1级17例,!级68例,正级7例。其中右中央型肺癌50例,左中央型36例,左下支气管癌3例,右上支气管瘤2例。1.2手术方式支气管油状切除、隆灾部分切除成形13例.全肺切除78例(右全肺43例,左全肺35例,包括心包内处理血管17例)。l·3$醉处理l·3·l诱导与维持全组采用安定、硫喷妥制、芬太尼、司可林或长效肌松剂快诱导作双腔支气管插…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心包内全肺度部分左心房切除治疗Ⅲ期肺癌的疗效和价值,1988年2月~2001年12月对53例Ⅲ期肺癌行心包内全肺切除32例,合并部分左心房切除治疗17例,剖胸撂查或单纯心包开窗4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7.0%(9/53),死亡2例(3.8%),随访率为96.1%,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3.6%(39/53)、34.0%(18/53)和20.8%(11/53),其中2例生存超过7年。初步研究结果提示,Ⅲ期肺癌采用扩大切除能提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心包内处理血管行肺切除可以明显提高肺癌的切除作者单位:儋州市(571700)海南省第二工人医院外三科率,减少手术的危险性。我们自1993年6月以来为11例肺癌患者行心包内处理血管行肺癌的全肺切除,疗效较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