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兄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治疗组和血塞通对照组。连用药物2周为一疗程。在一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判定,并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监测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液黏稠度、红细胞压积。结果 两组疗效对比,疏血通总有效率:93.3%(P〈0.01)。血浆纤维蛋白原、红血球压积、血液粘稠度,在治疗后明显下降,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疗效明显优于血塞通组,故疏血注射液作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具有广阔的前景。[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3.
我院1987~1995年间收治给CT确诊的脑梗塞80例,现就本病诊断、治疗与急性期预后的关系作一总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0例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45~82岁,平均65.9岁。其中Ⅱ型糖尿病者27例(33.8%),原有高血压着26例(32.5%),心脏病者18例(22.5%);慢性肾功能不全者3例。既往卒中史30例(375%)。活动中起病48例(60%),睡眠中起病16例(20%),安静状态起病10例(125%),外伤后4例,腹泻后2例。右侧肢体无力22例(27.5%),左侧肢体无力20例(25%),意识不清6例(7。5%),视物不清、头晕各3例,头晕、头…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浅谈脑梗塞的病因与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的7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对其发病原因以及具体的治疗方案进行总结与研究。结果脑梗塞主要分析心源性脑梗塞以及非心源性脑梗死以及不明原因脑梗塞3种类型,每种病情均有着不同的形成原因。结论西药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以及中西结合等均为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方案,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应与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为患者制定合适且有效的治疗方式,争取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黄敏才 《医学文选》2000,19(3):388-390
脑梗塞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近年来其发病又有年轻化趋势,发病率逐渐提高,是严重影响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对脑梗塞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更进一步地揭示了脑梗塞的本质,一些传统的观念有了新的认识。寻求对该病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病死率,尤其是致残率,对提高整个人类的健康及生活质量有着巨大的意义。本文将近年来脑梗塞的治疗现状及进展作一概述。1 一般性治疗[1]  又称为“支持自然”疗法,迄今被认为是治疗脑梗塞的首要任务。1.1 对血压的调整、呼吸状态的观察及每日输液总量和输入成分的选择 1血压的…  相似文献   

6.
脑梗塞,祖国医学称为“中风”、“卒中”,多属中经络证。发病机理系属气虚血瘀或痰湿阻滞,内风妄动,脉络痹阻。临床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语言不利为主要症状。脑梗塞属于现代医学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供应脑的动脉粥样硬化等自身病变使管腔狭窄,闭塞或在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造成脑局部急性血流中断,缺血缺氧,软化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CT显示局部低密度灶。近几年来,本人采用针灸、中药“通脉冲剂”、西药和康复训练,治疗脑梗塞122例,取得满意的效果,有效率达98%以上,现总结如下。1…  相似文献   

7.
脑梗塞,祖国医学称为“中风”、“卒中”,多属中经络证。发病机理系属气虚血瘀或痰湿阻滞,内风妄动,脉络痹阻。临床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语言不利为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栓脑梗患者整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血栓脑梗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采用BRSS和ADL评分法于治疗3个月后评定2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结果:治疗3个月后BRSS和ADL评分比较,康复组患者BRSS和ADL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脑血栓脑梗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用金钠多治疗老年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使用金纳多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纳络酮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6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金纳多治疗脑梗塞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增加其心肌细胞对缺氧的耐受能力,提高其康复速度,而且不会引起明显的不良反应,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急性脑血栓脑梗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2例急性脑血栓脑梗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前提下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肢体运动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的对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肢体运动能力评分的对比(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评分均有一定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的提高程度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对比(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得到显著提高,且细观察组患者的提高程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急性脑血栓脑梗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对于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至2015年11月所收治的46例急性脑梗塞病患,将其分为对照组23例(采取内科治疗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3例(在对照组病患的治疗基础上加之早期康复训练)两组,观察分析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与护理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能够明显的帮助病患改善效果,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梗塞偏瘫的康复时机,观察康复开始时间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关系,证实脑梗塞早期康复的重要性.[方法]将40例50~75岁确诊为脑梗塞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早期康复组(A组,15例)、恢复期康复组(B组,15例)、对照组(C组,10例).康复效果的评价:运动功能评分采用Fugl-Meyer评定法(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采用MBI(modified barthel index)评定法,入院时评定1次,康复训练1个月后再进行评定.[结果]3组的 FMA、MBI 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过1个月康复治疗后,A组的FMA积分为48.61±20.39,与康复前的差值为16.15±7.83,A组的MBI积分为69.47±15.10,与康复前的差值为22.29±12.21,均明显高于B、C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B组FMA积分为50.03±23.60,与康复前的差值为9.59±7.26,B组的MBI积分为64.97±12.11,与康复前的差值为12.67±5.59,各项指标的增值亦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应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可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可靠的临床观察指标以及作者几年来的临床实践体会,阐明了急性脑梗塞的早期针对其病理生理改变的主要环节,合理用药、综合治疗以及早期康复治疗的重要性,能明显降低其病死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鼻出血又称鼻衄,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因鼻腔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鼻出血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血,多数出血可自止.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对急性期入院脑梗塞患者神经内科与康复综合治疗进行探讨及分析。方法:抽取在我院2011年~2012年间进行神经内科与康复综合治疗的脑梗塞患者6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将60例患者分为轻微组、中度组以及严重组,对患者进行了3到6个月的疗效评估,且对其中的部分患者进行了随访,然后对患者的步行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有关数据表明在7到11周内,轻微组患者有90%以上可以做到独立步行、步态优良以及生活自理;而中度组患者在15到20周内90%的患者可以做到独立步行、79.2%步态优良以及62.5%可生活自理;再22到24周内,严重组50%可以做到独立步行、15%步态优良以及20%可生活自理。结论:通过评估发现三组的患者在综合治疗后都产生了一定的疗效,但达到这些功能的水平以及时间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而且在患病24周内是患者恢复各功能的关键时期[1],所以从急性期开始,必须对患者进行及时的神经内科与康复综合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脑梗是现代医学的临床所常见疾患,给我们的家庭及患病本人带来诸多不变.祖国医学早有[中风]中经络所载,中风以中经络多见,多于偏瘫半身感觉障碍起病,并见脉微而数,即中风使然.其风邪中人,六脉多沉伏,亦有脉随气奔,指下洪盛者.因此,脑梗死做为常见病,近年来有年龄提前的趋势,发病率增高.我院以中药为主结合西药,观察治疗的脑梗死患者5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塞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在该院收治的60例脑梗塞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分别为(13.1±6.4)、(27.5±8.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脑梗通1,2口服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1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分期论治观点,选用具有涤痰通腑、活血通络作用的脑梗通1和脑梗通2口服液,对142例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表明,在愈显率、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下降及部分实验观察指标改善等方面,两组均明显优于以单纯川芎嗪治疗的对照组,说明药物具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减少血小板激活及免疫增强作用,是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有效的纯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20.
脑梗塞老年组与中青年组临床表现特点比较分析结果说明,老年组脑梗塞发生率远高于中青年组。脑梗塞部位老年组好发于大脑皮层和皮层下区,中青年组多见于基底节和内囊区。老年患者易出现意识障碍及精神症状、失语和假性球麻痹,易伴发糖尿病、房颤。老年患者病程中易并发肺炎、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和血管性痴呆,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