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减少低分子肝素不良反应的注射方法。方法:将31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8例,对照组13例。研究组采用注射前按摩局部皮肤,注射后按压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后按压的方法。结果:研究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后的注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对减轻患者紧张心理及疼痛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改良皮下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者100例,均为围手术期连续应用低发子肝素7d。每例患者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每日1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方法皮下注射,改良组注射前按摩局部皮肤至发红,注射过程及注射后保持皱褶2min,共计700例次。结果2种不同注射方法所致皮下出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皮下注射法可以显著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取何种措施减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方法:对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操作前按摩,注射前不排气,注射前后回抽,捏起腹壁皮肤垂直进针,注射部位规律轮换等方法进行低分子肝素钙腹壁皮下注射。结果:70例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轻微皮下出血,均<1 cm×1 cm,1例患者出现1.5 cm×2 cm,其余均无皮下出血,均治愈出院。结论:正确的持针方法、进针角度、注射部位、注射间距、排气方法、注射部位的规律轮换能有效减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注射低分子肝素减少皮下出血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分子肝素为有效的抑制血栓形成的新型药物,与普通肝素相比,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但皮下出血是其常见的副作用[1]。本研究探讨了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减少皮下出血面积的适宜进针方法和压迫时间。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1~4月在我  相似文献   

5.
孙慧  王娟  李学敏 《中外医疗》2010,29(26):151-151
目的 通过改进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后的按压方法,进一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及缩小出血面积.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每例患者的10次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进行自身对照.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在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穿刺点,改进组用无菌干棉球按压,观察皮下出血的例次及出血面积的大小.结果 改进组不仅局部出血例次明显减少,而且未发生较大面积的瘀斑(<0.2cm×0.2cm),P<0.01.结论 采取改进的按压方法可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避免较大面积的出血.  相似文献   

6.
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出血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分子肝素(LMWH)是一种新型的抗血栓剂,其治疗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已得到肯定,与普通肝素相比,其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1]、注射方便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其抗凝作用、注射按压方法不当、同时应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的协同作用以及老年病人血管脆性大等因素[2],极易导致注射部位皮下出血,表现为皮肤淤点、淤斑、皮下血肿,局部痛疼,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影响了治疗效果。为此广大护理同行研究了许多方法预防及治疗皮下血肿,现综述如下。1预防措施1.1加强宣教,取得合作注射前认真解释药物的治疗作用、注射方…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式及局部是否按压与皮下出血的关系,为临床选择有效的注射方法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8年10—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接受皮下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146例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住院患者,采用自身对照,以脐为中心划一垂直线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腹部为观察组,右腹部为对照组,每例患者接受两种不同的皮下注射方法,对照组:注射10 s,按压3 min,按压深度0.5~2 cm;观察组:注射10 s,按压0 min。于注射后12 h观察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及硬结的情况,并测量皮下出血最大直径。观察两种方法所致皮下瘀斑和硬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按压与观察组不按压所致患者皮下出血率、出血点直径大小和硬结发生率及硬结直径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是否按压对皮下出血及皮下硬结的发生无明显影响,建议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采用推注10 s,不按压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春丽  廉玉萍 《包头医学》2014,38(4):234-23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不同注射方法对冠脉综合症患者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将230例使用低分子肝素患者,采用随机数学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注射法,实验组采取改良注射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注射低分子后致皮下出血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皮下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皮下注射法可有效减少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注射低分子肝素的临床观察,找出一种更好的注射方法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方法收集2101.5~2011.4,140例需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随机分为按压组和不按压组各70例,观察两组致皮下出血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不按压组皮下出血显著低于按压组,差异有显著性(X2=12.14,P<0.01).结论注射低分子肝素不按压更能降低皮下出血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热敷对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出血及疼痛反应的效果。方法 30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患者采取腹壁左右侧注射自身对照法,0.2ml:5 000U,2次/d。一次左侧、一次右侧,研究组采用注射前热敷局部皮肤,注射后按压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后按压的方法,采用马克盖尔法评估疼痛情况,然后观察24小时后受试者注射局部皮下瘀斑的直径。结果 61例患者共接受皮下注射720例次,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60例次,研究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后的注射方法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及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2种不同速度注射低分子肝素对出血率、皮下出血面积、疼痛度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主题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对照研究.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项研究,总共1239例患者.其中5篇为英文文献,3篇为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改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对减少皮下瘀血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需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皮下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皮下注射.比较2组患者皮下出血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皮下瘀血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改良皮下注射方法可以减少皮下瘀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已得到肯定,因其腹部皮下注射持续时间长、副作用小而被临床上广泛应用。但由于其抗凝作用、注射按压方法不当、同时应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的协同作用以及老年病人血管脆性大等因素。极易导致注射部位皮下出血,表现为皮肤淤点、淤斑、皮下血肿,局部疼痛,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影响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在注射低分子肝素钙中采取两种不同方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将本院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闻收治的64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分组方式选为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成参照组(n=32例)与实验组(n=32例),将予以垂直褶皱法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作为实验组,将予以脐周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作为参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的皮下出血面积以及出血率.结果:实验组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注射后出血率9.37%、皮下出血面积(1.52±0.21)cm2等指标与参照组注射后出血率31.25%、皮下出血面积(3.92±0.31.) cm2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结论:将垂直褶皱法注射低分子肝素与脐用注射低分子肝素两种不同方式应用在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中均存在一定疗效,但垂直褶皱法注射低分子肝素方式效果更为显著,更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许晓娜  蓝梅研 《中外医疗》2011,30(29):13-13,15
目的比较3种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持续注射时间与注射部位皮下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30例,分为3组后分别接受3种不同注射时间。然后观察皮下出血倒次及出血面积的大小。结果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持续30s以上及注射持续10s,但是停留10s后拔针都比注射10s明显减少瘀斑的数目和面积。结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持续30s以上及注射持续10s是停留10s后拔针可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相似文献   

16.
低分子肝素(LMWH)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珊珊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2):1521-1522
低分子肝素(LMWH)为有效的抑制血栓形成的新型药物,作为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规范治疗的一部分,现在临床应用广泛,与普通肝素相比,其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但皮下出血是其常见的副作用。本文选择2008年3~11月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对象,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将病例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注射和垂直注射,结果采用垂直注射的分组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注射的分组。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注射方法对低分子肝素皮下出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4月我院采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的各类患者3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共注射300例次,每组150例次。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注射和按压方法,试验组采用改进后的方法进行皮下注射,注射后按压5 min~10 min。结果试验组皮下出血发生率、出血面积、疼痛程度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注射方法的改进能够明显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有效减轻疼痛,减小出血面积,减轻了患者恐惧心理,提高了配合治疗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按压对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雪敏  戴晓光  张素莲 《吉林医学》2009,30(22):2909-2910
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 lar we ight heapan in,LMWH)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抗凝药,是肝素经降解得到的低分子量片段,出血不良反映发生率低于肝素,LMWH通过抗凝血酶Ⅲ及其复合物结合,加强抗凝血酶对Ⅹa因子的灭活而起到抗凝作用,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已得到肯定。通常选择腹部皮下注射,因腹部皮下血管、淋巴管丰富,易于吸收,但临床上常易引出血、  相似文献   

19.
低分子肝素(LMWH)是新一代肝素类抗凝、抗血栓药物,其抗血栓作用优于普通肝素。其分子蛋白结合、灭活减少,生物利用度提高(90%以上),半衰期延长(3—4h),皮下用药效果好。更为重要的是其易掌握,安全性好,不需要监测。LM—WH一般疗程为5~10d,根据不同病情而定,12h/次。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常会出现皮下出血、紫癜、硬结、青紫、注射部位疼痛等不良反应,病人因此对注射易产生畏惧、不愿配合等,为减少病人的痛苦,我科对该药的注射部位、注射时的体位、拔针后按压时间等进行了改良,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吴娜  李华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1):240-240,243
目的 探讨减少低分子肝素钙致皮下出血的注射方法及部位.方法 我们采用轮换组病人100例腹壁皮下(早左晚右)垂直进针的方法注射,按压时棉签平行于进针方向,按压针眼5min,传统组病人100例随机选择注射部位,注射相距2cm/次,左手绷紧治疗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使之与皮肤呈30~40°刺入针梗(一次性1mL注射器的2/3),回抽无回血注入药液,注射完毕,棉签方向垂直于进针方向按压针眼3min.两种按压深度均为皮肤下陷1cm.结果 两组疼痛比较:轮换组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淤血程度比较,轮换组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轮换组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皮下出血、淤血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