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检测前列腺按摩液 (EPS)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8(IL 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在慢性前列腺炎诊断、分型中的意义。 方法 :ELISA法检测 78例临床诊断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 [其中慢性前列腺炎(CBP)组 12例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CPPS)ⅢA组 38例 ,CPPSⅢB组 2 8例 ]和 12例正常对照者EPS中IL 8和TNF α浓度。分析各组EPS中IL 8和TNF α浓度差异。 结果 :CBP组和CPPSⅢA组EPS中IL 8水平 [(10 96 7.5± 3477.7) pg/ml;(92 6 8.4± 2 0 34.6 ) pg/ml]和TNF α水平 [(84 .1± 5 4 .7) pg/ml;(32 .6± 18.6 ) pg/ml]显著高于CPPSⅢB组和正常对照组EPS中的IL 8水平 [(2 72 6 .1± 2 77.5 ) pg/ml;(2 80 0 .0± 32 0 .2 )pg/ml]和TNF α水平 [(12 .6± 7.1)pg/ml;(12 .9± 10 .1)pg/ml](P均 <0 .0 1)。 结论 :检测EPS中IL 8、TNF α水平可能有助于CBP、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分型诊断。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在慢性前列腺炎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在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门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 75例 ,测定前列腺按摩液 pH(EPS pH)并送常规检查 ,膀胱充盈后经腹行前列腺B超检查。 结果 EPS pH 6 .4~ 7.7,平均 6 .9± 0 .4;EPS白细胞数量 (EPS WBC) 3~ 38个 /HP ,平均(18.2± 8.8)个 /HP。前列腺B超阳性率 6 0 % (4 5 / 75 )。EPS pH值和B超诊断慢性前列腺炎的阳性率与前列腺EPS WBC呈正相关 (P <0 .0 1) ,与患者年龄、病程无相关性 (P >0 .0 5 )。分组比较显示EPD pH随EPS WBC增多而增高 (P <0 .0 1) ,并逐渐接近或稍超过血浆pH。随EPS WBC增多 ,B超诊断慢性前列腺炎的阳性率先增加 ,后维持不变。EPS WBC与患者年龄、病程无相关性 (P >0 .0 5 )。 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EPS WBC计数与前列腺超声异常和EPS pH升高呈正相关 ,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列腺液(EPS)白细胞(WBC)计数与慢性前列腺炎(CP)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嘱26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填写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NIH—CPSI)测评症状严重程度,常规进行EPS检查并计数WBC数量。结果:将患者按EPS-WBC计数等级分为四组:A组72例(WBC0~9个/HP);B组93例(WBC10~19个/HP);C组64例(WBC20-29个/HP);D组31例(WBC≥30个/HP)。四组的总评分分别为:(19.33±5.01)、(20.24±7.89)、(18.79±6.20)和(20.68±4.43)。各组间CPSI各项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EPS白细胞计数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不相关,对评估慢性前列腺炎的病情以及指导治疗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4.
慢性前列腺炎病原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病原微生物在慢性前列腺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01例,有慢性前列腺炎症状和(或)前列腺液WBC计数>10/HP;健康对照68例.对169例受试对象的中段尿、前列腺液(EPS)/按摩后尿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组间阳性率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慢性前列腺炎组及健康对照组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5.0%、4.4%,EPS/按摩后尿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37.6%、39.7%,EPS/按摩后尿性病系列(STD)病原微生物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5.6%、35.3%.2组中段尿、EPS/按摩后尿病原微生物捡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前列腺炎组不存在随EPS中WBC计数增加EPS/按摩后尿培养结果阳性率增加的趋势.结论慢性前列腺炎组与健康对照组EPS/按摩后尿培养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及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细菌及支原体、衣原体可能不是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体,而是一种移生或伴生现象.  相似文献   

5.
炎列平冲剂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实验小鼠的影响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 ,探讨炎列平冲剂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病人症状和尿流率影响的机理。 方法 :将 32只C5 7BL/ 6小鼠分成炎列平组 (10只 )、舍尼通组 (10只 )、模型对照组 (6只 )和正常对照组 (6只 ) ,采用免疫佐剂法造模后 ,分别予炎列平 (0 .84g/只 )、舍尼通 (7.5mg/只 )和蒸馏水 (0 .5ml)灌胃 1个月 ,观察各组小鼠的前列腺湿重、病理改变、血清TNF α、IL 2含量。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炎列平组和舍尼通组的前列腺湿重明显降低(P <0 .0 5 ) ;慢性炎症的病理表现明显好转 ,以炎列平组更显著 ;炎列平组和舍尼通组IL 2明显降低 ;炎列平组TNF α显著增高 (P <0 .0 5 )。 结论 :炎列平冲剂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机理可能在于缓解尿道平滑肌痉挛、抗炎、调节免疫功能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与临床症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分析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前列腺液(EPS)中白细胞(WBC)计数与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调查2004年9月至2005年4月CP患者1426例。年龄14~68岁,平均33岁。病程3个月~20年,平均20个月。应用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NIH-CPSI)测评症状严重程度,EPS常规化验计数WBC数目。对EPS中WBC计数、有无脓细胞与CPSI评分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26例中非炎症组(EPS中WBC<10个/HP)357例,炎症组1069例(EPS中WBC≥10个/HP),2组的CPSI总评分分别为20.55±6.17和19.89±7.26,P>0.05。炎症组1069例按EPS中WBC计数又分为4组,分别为10~20、21~30、31~40、>40个/HP,4组分别377、392、240、60例,CPSI评分分别为19.40±7.59、20.04±7.14、20.68±7.20、18.82±6.05,P>0.05。EPS中有脓细胞者CPSI评分为20.77±6.98,无脓细胞者为19.40±7.00,P>0.05。结论CP患者前列腺内炎症程度与临床症状无平行关系,CP的各种症状表现是多种致病因素、多种发病机制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排尿后即刻前列腺按压液(EPS)检查在慢性前列腺炎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月~2015年3月,共接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56例,连续进行排尿后即刻EPS常规检查和细菌、支原体培养、衣原体DNA检测100次。年龄22~65岁,平均35.8岁,病史1~36个月,平均3个月。诊断方法:检查前停用抗生素3天以上。禁止性生活1天以上。充盈的膀胱于检查前排空后,立即进行前列腺按摩,取得前列腺液。第1滴送做常规检查,然后用无菌棉签于尿道内沾得前列腺液,密封后立即送做细菌培养、支原体培养和衣原体DNA检测。结果:细菌培养阳性39例,解尿支原体培养阳性3例,衣原体DNA阳性1例。常规检查发现滴虫1例,结核菌1例。将其归结为感染性前列腺炎,共44例(其中1例为细菌和支原体混合感染)。无感染性前列腺炎12例。前者EPS常规检查中WBC10个/HP 21例,WBC10个/HP 23例,后者WBC10个/HP 6例,WBC10个/HP 6例。感染性前列腺炎口服敏感抗生素治疗后复查1次病原体转阴的37例,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2次转阴的2例,3次转阴的1例。无EPS复查4例。40例病原体转阴的患者,44次EPS常规检查WBC10个/HP 22次,WBC10个/HP 22次。结论:排尿后即刻EPS检查在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治疗和随访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EPS常规检查中WBC的数量不能反映前列腺是否存在感染。  相似文献   

8.
早期血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家猪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早期血液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家猪促抗炎细胞因子血浆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胰管逆行灌注人工胆汁的方法复制家猪SAP模型 ,随机分为胰腺炎血滤治疗组(HF组 ,n =8)和胰腺炎非血滤治疗组 (NHF组 ,n =8)。HF组使用高容量、零平衡血滤。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动物建模前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白细胞介素 (IL) 1β、IL 10的水平。结果 与NHF组相比 ,血滤治疗后HF组家猪TNF α、IL 1β的血浆水平较低 [血滤停止前( 618± 2 76)ng/L较 ( 13 75± 3 3 4)ng/L ;( 4 45± 14 1)ng/L较 ( 965± 2 65 )ng/L ,P <0 .0 1] ,IL 10与TNF α的比值较高 [血滤停止前 ( 0 .3 5 4± 0 .114 )较 ( 0 .12 5± 0 .0 3 2 ) ,P <0 .0 1]。结论 早期血滤能降低SAP家猪促炎细胞因子TNF α,IL 1β的血浆水平 ,升高IL 10 /TNF α的比值 ,使促抗炎细胞因子失衡得到部分纠正。  相似文献   

9.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IL-6和IL-8表达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IL 6和IL 8的变化与慢性前列腺炎类型、症状和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的相关关系。 方法 以两杯法尿液细菌培养、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和NIH CPSI评分 ,将 10 2例前列腺炎患者分型。放免分析法测定患者和 2 8例正常对照者前列腺液中IL 6和IL 8含量 ,比较结果并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90例前列腺炎患者 (Ⅱ、ⅢA、Ⅳ型 )前列腺液IL 6和IL 8水平分别为 ( 0 .5 1± 0 .5 7)ng ml和 ( 10 .75± 7.96 )ng ml,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 0 .32± 0 .5 1)ng ml和( 4.5 6± 5 .6 8)ng ml(P <0 .0 5和P <0 .0 1)。Ⅱ型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IL 6和IL 8水平与ⅢA型和Ⅳ型者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与IL 8水平呈正相关(r=0 .5 2 9,P <0 .0 1)。前列腺液IL 6和IL 8水平与NIH CPSI评分无相关性 (P >0 .0 5 )。 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IL 6和IL 8表达增高 ,并参与前列腺的炎症反应。前列腺液IL 6和IL 8水平可作为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
前列通瘀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前列腺炎是影响成年男性生活质量的常见病,估计全球男人的发病率为9%~14%[1].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分类标准(1995年),慢性前列腺炎分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类)、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PPS)(Ⅲ类)以及无症状炎症性前列腺炎(Ⅳ类)三类[2].其中CPPS即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又分为炎症性(Ⅲa)(指EPS中WBC>10/HP)和非炎症性(Ⅲb)(指EPS中WBC≤10/HP)二种.CPPS在慢性前列腺炎中占多数.由于本病病理机制仍不明确,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自1999年11月至2002年3月,我们采用前列通瘀胶囊治疗CPPS 156例,分炎症性和非炎症性二组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血清PSA浓度改变及其对本病诊断和治疗的作用。方法 22岁~55岁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60例,测定其血清PSA浓度。根据前列腺按摩液中(EPS)白细胞(WBC)计数的多少,将患者分为轻(WBC<10/HP)、中(10/HP≤WBC<30/HP)、重(WBC≥10/HP)三组,并行三组PSA的组间比较。9例重度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PSA分别进行比较。30例行EPS细菌培养。结果 血清PSA升高比例为46.7%。其中轻组10%、中组10%,重度26.7%。轻、中、重三组血清PSA平均值分别为(2.383±2.8350)mg/ml,(3.1571±2.6432)mg/ml及(7.1557±5.9110)mg/ml。轻中组间PSA改变无明显差异,P>0.2而轻、中组与重组间PSA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和P<0.005。9例重度者治疗后PSA大幅度下降,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血清PSA升高比细菌性前列腺炎更明显,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血清PSA浓度升高比例大约为50%左右,PSA可作为衡量该疾病严重程度及判断治疗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IL-2、IL-8及IL-10水平分析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24  
目的: 检测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前列腺液中细胞因子IL 2、IL 8及IL 10的水平,探讨这些细胞因子对CP发病机制及诊断方面的价值。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 31例CP患者前列腺液中IL 2、IL 8及IL 10的水平,并以 10例健康男性为对照。对每例患者进行两杯法尿液细菌培养、前列腺常规检查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 (NIH CPSI)。按NIH分类法将 31例CP患者分为 3型:Ⅱ型 5例,ⅢA型 13例,ⅢB型 13例。 结果: CP组与对照组比较,前列腺液IL 8含量显著升高(P<0. 05),IL 2和IL 10含量显著降低 (P均<0. 05)。Ⅱ型CP组前列腺液IL 2、IL 8和IL 10水平与ⅢA型CP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ⅢB型CP组与Ⅱ型和ⅢA型CP组比较,前列腺液IL 8水平显著降低(P均<0. 05)。CP患者前列腺液IL 8水平与IL 10水平呈负相关(r=-0. 503,P<0. 05),与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 663,P<0. 05)。前列腺液IL 2、IL 8和IL 10水平与NIH CPSI评分无相关性(P>0. 05)。 结论: 前列腺液中IL 2、IL 8及IL 10在CP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诊断CP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IL-1β、IL-8、TNF-α、PGE2的浓度变化与慢性前列腺炎类型、发病机制、症状和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 以Meares-Stamey法行尿液、前列腺按摩液(EPS)细菌培养,结合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和NIH-CPSI评分,将10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分为细菌组(Ⅱ型11例)、非细菌组(Ⅲa型66例)、前列腺痛组(Ⅲb型23例).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前列腺液中IL-1β、IL-8、TNF-α、PGE2含量,比较结果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Ⅱ型前列腺炎患者EPS中IL-1β、IL-8、TNF-α、PGE2检测值明显高于Ⅲa型、Ⅲb型及对照组(P<0.01),Ⅲa型明显高于Ⅲb型及对照组(P<0.05),Ⅲb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炎患者IL-1β与TNF-α、PGE2水平成正相关(r=0.563,r=0.826;P<0.01).EPS中白细胞计数与IL-8水平成正相关(r=0.547,P<0.01),与IL-1β、TNF-α、PGE2水平无相关性;IL-1β、PGE2水平与NIH-CPSI疼痛不适症状评分成正相关(r=0.506,P<0.01);IL-1β、IL-8、TNF-α、PGE2水平与NIH-CPSI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IL-1β、IL-8、TNF-α、PGE2表达增高,并参与前列腺的炎症反应,其水平可作为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依据之一,对慢性前列腺炎分型可能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NF-α和TGF-β1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对20例炎症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即炎症型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Ⅲa型),20例非炎症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即非炎症型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Ⅲb型),10例健康对照者前列腺液(EPS)中TNF-α、TGF-β1含量进行测定。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①TNF-α在Ⅲa型患者EPS中表达水平[(152.44±83.06)pg/ml]明显高于Ⅲb型组[(93.15±57.26)pg/ml]和健康对照组[(78.99±53.51)pg/ml],P<0.05。但在Ⅲb型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TGF-β1在Ⅲa型组[(8477.50±4612.45)pg/ml]和Ⅲb型组[(7946.50±5044.06)pg/ml]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462.50±985.31)pg/ml],P<0.01。但在Ⅲa和Ⅲb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前列腺液中TNF-α、TGF-β1的水平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无相关性(r=0.23,P>0.05;r=0.31,P>0.05)。结论前列腺液中细胞因子(TNF-α、TGF-β1)在慢性前列腺炎的病理学改变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液锌含量的分布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液中锌 (EPS Zn)含量的分布及意义。方法 :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CBP)、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或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 (CPPS)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前列腺液中锌含量。结果 :正常对照组EPS Zn平均含量为 (4 96 .14± 6 7.0 7)mg/L ;2 4例CBP、4 1例CPPS患者EPS Zn平均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均 P <0 .0 1) ;CBP组与CPPS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EPS Zn可以作为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指标 ,但对区分CBP和CPPS无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 2001-10/2001-12我院对78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人用前列安栓(珠海丽珠制药集团)经直肠用药治疗,年龄18~50岁。按美国NIH标准:CP症状评分>4分,前列腺液(EPS)中WBC 1~满视野/HP。除外合并其它疾病,如膀胱炎、腹泻、精索静脉曲张等。停用一切针对慢性前列腺  相似文献   

17.
IL-10、IL-8在慢性前列腺炎中的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和IL 8在慢性前列腺炎 (CP)发病机制和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 :随机选择各种类型的CP患者 2 9例 ,通过详细询问前列腺炎相关病史和临床症状、直肠指检前列腺及前列腺按摩液 (EPS)分析、及对部分患者进行按摩前列腺前后的尿液培养 (PPMT)法来诊断CP。选择 11例生殖功能正常的健康男子作对照。双抗体夹心ELISA法定量分析按摩前列腺后获取的精确控制的前段尿液 (VB3)内的IL 10和IL 8水平。 结果 :具有临床症状的 8例CP患者VB3中IL 10水平 [(4 7.1± 4 .5 )pg/ml]明显高于 11例健康对照者 [(4 0 .8± 5 .7)pg/ml]和 2 1例不育症中的Ⅳ型前列腺炎者 [(4 2 .7± 6 .7)pg/ml],P <0 .0 5 ;具有临床症状的 8例CP患者VB3中IL 8水平 [(1386 .2± 85 2 .6 )pg/ml]和不育症中的 13例Ⅳ型CP患者IL 8水平 [(12 0 3.8± 80 7.8)pg/ml]明显高于 7例健康对照者 [(4 12 .1± 2 17.2 )pg/ml],P <0 .0 5。 结论 :IL 10和IL 8在CP发病机制和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并可以用VB3来代替EPS或精液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在慢性前列腺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试验组3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及对照组35例,进行NE浓度测定、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细菌培养及NIH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进行NE浓度与白细胞(WBC)计数和CPSI评分相关性分析、CPSI评分和WBC计数以及其它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对两组的NE浓度、CPSI评分、卵磷脂小体(SPL)等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试验组35例,NE浓度与EPS中WBC数量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NE浓度与CPSI评分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CPSI评分与WBC呈正相关关系.(2)两组之间NE浓度、NIH的CPSI评分、WBC计数、前列腺培养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测定前列腺液中NE浓度,对于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探讨了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前列腺按摩液(EPS)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CP类型、EPS中的白细胞(WBC)计数、卵磷脂小体(LLZXT)、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CPSI)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按照NIH分类标准,根据EPS常规检查和"二杯法"细菌培养,诊断CP患者196例,其中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型)68例,炎症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ⅢA型)76例,非炎症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ⅢB型)52例,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比浊法对196例CP患者EPS中CRP含量进行检测。结果:结果显示,CP组浓度[(2.945±1.996)mg/L]明显高于对照组[(1.101±0.440)mg/L](P<0.01)。Ⅱ型组、ⅢA型组、ⅢB型组呈现从高到低的变化规律,其中Ⅱ型组与ⅢA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8),Ⅱ型组、ⅢA型组与ⅢB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LLZXT与CRP含量呈负相关(r=-0.33,P<0.01)。WBC计数与CRP含量呈正相关(r=0.63,P<0.01)。NIH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前6项(NIH-CPSI6)与CRP含量正相关(r=0.28,P<0.01)。结论:本研究表明,EPS中CRP水平在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EPS中的CRP水平不仅可作为慢性前列腺炎诊断与分型的依据,而且可望作为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评价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213例已确诊为BPH患者进行前列腺按摩液(EPS)常规检查及EPS细菌培养,支原体、衣原体检测和血清PSA检测。对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进行抗炎治疗前后的BPH症状评分(IPSS)比较。结果:213例BPH患者中,合并慢性前列腺炎69例(32.4%),EPS细菌培养阳性27例(12.7%),EPS支原体、衣原体检测,15例阳性(7.0%)。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中有7例PSA异常(>4μg/L)。69例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经抗炎治疗后,IPSS由治疗前(12.2±2.6)分,降为治疗后(10.5±2.3)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BPH患者进行EPS检查,以明确是否合并有慢性前列腺炎,对临床上明确诊断、选择治疗药物或手术方式,提高疗效及减少并发症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