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结合国内外文献及我院7例经手术证实的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病人的临床资料.对该种少见的特殊的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手段及治疗方式进行了讨论。认为彩色多普勒检查是术前确诊的重要手段。对年幼儿童的手术治疗.宜先选用门奇静脉断流术,待小儿于学龄前或8~10a再作以颈内静脉为间置物的肠腔H分流术为佳。  相似文献   

3.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 1992~ 2 0 0 0年共收治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PVCT)患者 15例 ,手术 14例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共 15例 ,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10~ 48岁 ,平均 2 4岁。主要症状为反复呕血、黑便 ,脾肿大、脾亢进 ,腹水等。其中 6例患者在外院行过“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 15例患者均经Duplex超声检查 ;8例行间接门静脉造影 ,5例门静脉主干狭窄或不显影 ,侧支循环开放 ;3例肝内门静脉分支变细扭曲呈蜂窝状。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5例 ,提示PVCT伴侧支大量开放。术中 3例行直接门静脉造影。术前检查胃底食管下段静脉重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分流术治疗青少年门静脉海绵样变相关的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方法 自2004年6月至2012年2月采用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吻合的分流方法治疗门静脉海绵样变相关的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9例,总结该术式的疗效.结果 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无消化道出血,无肝性脑病发生.患者术后1周出院.结论 门静脉海绵样变相关的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青少年患者左肾上腺静脉常常增粗,选择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分流术是合理、简单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约占小儿门静脉高压的40%.与其他引起门静脉高压的病种相比,该病有发病年龄早、出血危险性高及肝功能大致正常等特点.由于病因相对单一,大多数患儿无合并其他疾病,因此合理的治疗对该病的预后有决定性意义.目前对于该病的诊疗理念国内外存在较大差异,国内仍将治疗目的主要集中在控制消化道出血方面,而国外对于该病的治疗则放在术后患儿肝脏血流灌注的改善、脾功能亢进的缓解、术后生活质量等方面,本文旨在总结近几年国外相关文献,介绍目前国外对于该病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35岁,主因腹部不适8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既往体健,曾有新生儿期反复发作的脐炎病史,无肝炎、结核等慢性传染病史,体格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等问题. 方法 16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儿,14例首发症状表现为呕血、便血,2例表现为顽固性贫血,脾脏肿大是其重要体征,均经彩色多普勒获得明确诊断.均行脾切除、食道下端胃底静脉离断术,14例施行了不同方法的分流手术. 结果均获随访,时间平均31/2(8月~7年).彩色多普勒显示分流处血管吻合口通畅,贫血症状明显好转.3例患儿再次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症状,经内科保守治疗缓解. 结论该病可能与先天因素有关.诊断主要根据影像学检查,其中彩色多普勒由于无创、可动态观察血流动力学、价格低廉等优点而被列为首选.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分流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脾-左肾上腺静脉分流术治疗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分流术对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所致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总结8例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致门静脉高压症七消化道出血病例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该手术的疗效.结果 本组8例在分流术前后门静脉压力分别为(30±11)mm Hg和(22±7)mm Hg,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6个月~5年,无死亡及再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肝功能良好.术前外周血中三系下降的7例患儿术后血常规WBC计数为(7.64±4.46)×10~9/L,RBC计数为(4.54±0.97)×10~(12)/L,Hb为(133±5)g/L,PLT计数为(355.40±107.36)×10~9/L,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例PLT计数降低的患儿术后PLT计数为333×10~9/L,较术前显著升高.4例术后血氨升高,由术前的(18±7)μmol/L升高至术后的(60±17)μmol/L,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1例发牛肝性脑病,且智力发育良好.消化道钡餐X线或胃镜检查提示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好转,血管超声显示吻合口无狭窄,血管内无血栓形成.结论 脾-左肾上腺静脉分流术治疗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所致门静脉高压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临床特点。方法介绍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21岁,曾因巨脾、门脉高压症于4年前行脾切除、门奇断流术。此次因"呕血1 d"入院。胃镜示:食管静脉曲张(重度),门脉高压性胃病。全腹增强CT示:①门静脉增粗,分支增多、增粗、扭曲,食管下段及胃底静脉增粗、扭曲,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起始段充盈缺损,提示门静脉高压存在,门静脉海绵样变伴血管形成;②肝内胆管扩张,于肝门区消失。ALT、ALP、白蛋白、血脂、血淀粉酶、电解质和出凝血时间正常。肿瘤标志物正常。乙肝两对半均阴性,丙肝抗体阴性。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食道胃底静脉(重度)曲张破裂;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伴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血栓形成。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临床少见,病因较多,诊断上应注意与肝硬化、布-加氏综合征和区域性门脉高压相鉴别,治疗上应针对不同的病因而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CTPV)是因门静脉主干部分或完全阻塞所导致肝门区和十二指肠韧带及其周围形成许多向肝性扩张迂曲的静脉血管瘤样侧支循环 ,进而引起肝外型门静脉高压。我们从 1994年 5月至 2 0 0 3年 11月共手术治疗CTPV16例。报告如下。本组男 13例 ,女 3例。年龄 4~ 11岁 ,平均 6 .78岁。首发症状为上消化道出血 14例 ,表现为不明原因的顽固性贫血 2例。 1例在外院已行单纯脾切除。首发症状的年龄为 2~ 6岁 ,平均 3.7岁。均经术前经彩色多普勒影像得到确诊 ,患儿的脾门部脾静脉宽度为 4~ 7mm ,左肾静脉在 5~ 8mm之间。手术…  相似文献   

11.
改良式脾肾静脉分流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良式脾肾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 用腹主动脉前脾肾静脉端侧吻合术,(改良式脾肾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52例。分别观察以前后门静脉压力变化及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情况,再出血、肝衰竭的发生率及吻合口的通畅情况。结果 分流后门静脉压力平均平下降11cmH2O,28例(53.84%0患者食 底静脉曲张减轻,4例(7.69%)患者发生再出血,6例(11.54%)发生肝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2.
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对9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的14次手术方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例患者剖腹探查无法手术,其余13次手术中,分流手术5次,断流手术8次,对于再出血时间的对比分析,断流手术发生再出血时间长,并与断流的彻底性有关。结论 对于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手术方式以彻底的断流术为佳,最好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 食道下段 胃底切除再吻合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4例患者均有门脉高压症表现,经彩色Dop-pler超声诊断,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行脾切除门奇断流术1例;脾切除门体分流术2例;病变血管隔膜切除1例。结果 4例诊断正确,全部治愈。结论 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一般经彩色Doppler超声检查结合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等即或诊断,治疗一般以分流术为主,而病变血管矫正术和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搭桥术术式则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脾肾分流加断流联合术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本文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DCF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术中门静脉压力测量,研究了脾肾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术后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联合术后门静脉内径和压力较断流术明显减小和降低,但门静脉血流量的减少与断流术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发现联合术后门静脉血流量仍维持正常高值水平,门静脉为向肝血流,脾静脉为逆肝血流,门静脉肝内灌注良好,门静脉头向侧枝全部消失,以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本组病例术后再出血及脑病发生率低,腹水消退和生活质量好有关。本研究表明,脾肾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术是合理而可取的一种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外科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65例门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的治疗情况。结果:47例采用了不同术式的外科治疗,其中行肠腔侧侧分流术29例,肠系膜下静脉腔静脉分.流术6例,肠系膜上静脉属支腔静脉分流术4例,肠系膜上静脉属支左肾静脉分流术2例,断流术6例,手术死亡5例,结论:外科治疗目前仍是治疗门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的主要手段,且以择期手术为宜,其中肠腔侧侧分流术是断流术后再出血治疗的首选术式,选择性分流术(DSRS,DSCS)术后再出血的外科治疗主要采用脾切除加断流术,当肠腔分流术后再出血时,行肠系膜下静脉左肾静脉分流术或肠系膜上静脉属支腔静脉分流术是可行的,手术创伤小,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小口径人造血管门腔静脉 H型分流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5年 11月~ 1999年 9月采用小口径 e PTFE(膨化聚四氟乙烯 )人造血管门腔静脉 H型分流治疗 2 3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 ,同时行胃左动脉及冠状静脉结扎 ,2 2例同时切除脾脏。结果 自由门脉压平均由分流前 31.2 7± 4.71cm H2 O降至分流后 16 .82± 3.2 8cm H2 O,门脉向肝血流量较术前减少约 1/ 3。平均随访 2 0 .2月 ,2 3例全部存活 ,均未发生消化道再出血 ,彩超和 /或下腔静脉造影检查示 2 1例分流道通畅 ,2例闭塞 (8.7% ) ,3例发生肝性脑病 (13% )。结论 小口径 e PTFE人造血管门腔静脉 H型分流能有效的降低门脉压力 ,亦能维持大部分门脉向肝血流 ,肝性脑病发生率较低 ,带支持环者通畅率高 ,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采用限制性脾肾静脉端侧分流,门奇断流联合手术,对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限制性脾肾分流,门奇断流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15例。结果 除1例术后48小时死亡外,其余14例术后随访1年,见其临床止血效果,肝功能改善,肝性能脑病发生,均明显好转;结论14例限制性脾肾静脉分流,门奇断流在近期降低门静脉压力,止血作用,减少肝性脑病发生率方面,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8.
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手术时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在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价值以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对太和医院收治的1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0例患者保守治疗出血停止后行择期手术,保守治疗无效行急诊手术28例,另外28例未行手术治疗.未行手术、急诊手术、择期手术组的死亡率分别为:57.1%(16/28),17.9%(5/28)和2.3%(3/130),P<0.05;择期手术与急诊手术组的并发症分别为17.3%(4/23)和3.9%(5/127)P<0.05.择期手术组出血次数愈多,术前准备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越长,肝功能恢复越差,需要输血量越多.结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短期非手术止血效果欠佳时,应尽早急诊手术;对于出血停止的患者,也需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脐静脉—大隐静脉转流术在重度门脉高压大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以脐静脉-大隐静脉转流术治疗重度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0例肝功能差或伴有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的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病人,急诊经上腹白线切口暴露并游离脐静脉,游离适当长度的右侧大隐静脉.脐静脉血流已开放者,可直接将其与大隐静脉吻合;若未开放,用F3-5胆道探子将其重新打通,再与大隐静脉吻合,并对照吻合前后门静脉压力、血流速率及血流量.结果 30例手术均成功,术后近期效果良好.术前后门静脉最大血流速率和血流量分别为18.93±7.71cm/s、17.11±6.56cm/s和1686.37±816.32ml/min、1442.35±672.34ml/min;食管钡餐造影,23例食管曲张静脉消失,7例明显好转.结论 脐静脉-大隐静脉转流术具有微创、简便、疗效确实等优点,对于肝功能差、伴有心肺肾等重要器宫功能不全的患者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