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在小儿肠镜检查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拟行肠镜检查或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丙泊酚组(A组)和七氟醚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静脉给予丙泊酚2mg/kg,B组吸人七氟醚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待患儿入睡后,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不同时点MAP、HR、RR、SpO2,入睡和清醒时间、术中体动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肠镜检查。A组患儿检查中的MAP、HR及RR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MAP、HR及RR检查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检查中的MAP、HR及RR大于A组(P〈0.05);A组的入睡时间、苏醒时间均长于B组(P〈0.05),术中体动发生率大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和七氟醚均可安全地用于小儿无痛肠镜检查及治疗。与丙泊酚相比,七氟醚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平稳,入睡及苏醒更快,麻醉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地佐辛在肝癌射频消融(RFA)术中的镇痛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我科收治的60例行RFA治疗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前肌注哌替啶75 mg。B组术前肌注地佐辛0.1 mg/kg,术中静脉泵入地佐辛0.5 mg/kg·h。比较两组的RFA完成情况、术中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A组28例、B组30例不间断完成RFA手术。术中B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3.3±1.7 vs. 5.9±1.4,P<0.05),术后B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2.3±1.4 vs. 4.6±1.3,P<0.05)。B组满意度评分(1分:非常好、2分:好、3分:一般、4分:不好)分别为8、13、7、1例,A组分别为3、10、12、5例,B组患者术后的满意度评分较好者的比例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6.7% vs. 16.7%,P<0.05)。 结论:采用地佐辛镇痛可以保障肝癌RFA手术的完成,其效果优于哌替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介入栓堵术治疗输卵管积水所致不孕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输卵管积水患者299例,其中169例行介入栓堵患者为研究A组,91例行常规手术治疗(腹腔镜下输卵管造口或者切除治疗)患者为研究B组,39例未治疗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卵巢功能指标抗缪勒管激素(AMH)、着床率及异位妊娠率。 结果:术前,三组AM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A组的AMH水平高于研究B组[(3.09±1.73)ng/ml vs.(2.69±2.0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且研究A组术后的AMH水平高于术前[(3.09±1.73)ng/ml vs.(2.30±1.2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A组的着床率为42.6%,显著高于研究B组(29.6%)和对照组(10.2%);研究A组的异位妊娠率为1.8%,低于研究B组(3.3%)和对照组(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输卵管积水实施介入栓堵治疗,卵巢功能不受影响,着床率较高,异位妊娠率较低,操作技术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刘卓  王征  洪楠  张卓璐 《放射学实践》2019,34(9):984-988
【摘要】目的:确定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最佳重建期相,优化采集时间窗。评价优化采集时间窗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400例受检者(A组)行全心动周期(0~100% RR间期)采集时间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确定最佳重建期相。优化采集时间窗设置为最佳重建期相的95%置信区间,即平均值±标准差×2。比较优化采集时间窗扫描模式(B组,400例)与全期相扫描模式(A组)的心率、信噪比、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辐射剂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率<61bpm者纳入低心率组(A1、B1);心率介于61~75bpm者纳入中心率组(A2、B2);心率>75bpm者纳入高心率组(A3、B3)。A1组最佳重建期相(76±3)%RR间期(95%置信区间70%~82%)。A2组最佳重建期相(44±3)%及(76±3)% RR间期(95%置信区间:38%~50%及70%~82%)。A3组最佳重建期相(48±5)%RR间期(95%置信区间38%~58%)。A、B两组的心率[A组为(70.54±13.06)bpm,B组为(70.38±13.05)bpm)]、图像质量主观评分[A组为(1.52±0.65)分,B组为(1.51±0.63)分]、信噪比(A组为15.76±3.70,B组15.66±4.5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1组[(36.73±14.39)mGy]与B1组[(7.13±2.53)mGy]、A2组[(27.57±11.69)mGy]与B2组[(12.13±3.39)mGy]、A3组[(25.55±10.33)mGy]与B3组[(7.74±3.13)mGy]之间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于低、中、高心率受检者,优化采集时间窗扫描模式与全心动周期扫描模式相比,辐射剂量分别降低了81%、56%、70%。结论:慢心率者冠脉最佳成像时间位于舒张中末期,高心率者位于收缩末期;中心率者位于收缩末期或舒张中末期。优化采集时间窗,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曝光时间从而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低管电压(80kV)与个体化对比剂用量结合迭代算法在头颈部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搜集头颈部CTA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组。A组管电压120kV,管电流300mAs,对比剂总量60mL,采用滤波反投影法重建。B组管电压80kV,管电流使用系统根据定位像推荐的mAs,对比剂总量=体重×0.6mL/kg,采用idose4level3迭代算法重建。对比分析两组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结果:两组图像均满足诊断,A组:5分12例,4分14例,3分4例;B组:5分10例,4分17例,3分3例。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主动脉弓[(589.32±72.66)HUvs(408.67±45.67)HU]、左右颈总动脉[左侧(630.14±90.43)HUvs(481.38±63.67)HU,右侧(634.75±94.78)HUvs(468.99±58.55)HU]、左右大脑中动脉[左侧(486.46±72.38)HUvs(356.29±48.59)HU,右侧(477.50±81.35)HUvs(357.71±48.28)HU]CT值高于A组,上腔静脉CT值低于A组[(161.30±69.05)HUvs(222.23±120.07)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弓层面A、B两组信噪比(SNR)17.49±3.64、17.65±3.97,对比噪声比(CNR)14.46±3.24、15.48±3.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颈总动脉分叉层面B组SNR(53.29±10.68vs44.70±10.21)和CNR(47.34±9.84vs38.49±9.29)高于A组(P<0.05);左大脑中动脉起始层面B组SNR(7.07±1.56vs4.63±0.82)和CNR(5.85±1.35vs3.61±0.77)高于A组(P<0.05)。A、B两组有效剂量(2.71±0.15)、(0.97±0.31)mSv,B组较A组降低64.21%;对比剂用量(60.00±0.00)、(36.27±5.08)mL,B组较A组降低39.55%。结论:采用低管电压(80kV)与个体化对比剂用量结合迭代算法行头颈部CTA,不仅可以获得满足诊断的图像质量,而且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生理学和手术严重度(POSSUM)评分联合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指导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96例,其中实施常规介入治疗的48例为A组,以POSSUM及APACHE Ⅱ测评结果为指导而实施介入治疗的48例为B组。比较2组的介入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胫后动脉、足背动脉血流量及踝肱指数(ABI),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 结果:B组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95.83% vs. 83.33%),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9.47±2.64)d vs.(14.56±3.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9,t=8.375,P均<0.05);2组治疗后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血流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B组治疗后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血流量均明显高于A组(P<0.05);2组治疗前ABI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2组治疗后ABI指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B组治疗后ABI指数明显高于A组,[(1.09±0.22)vs.(0.95±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5,P<0.05);B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12.50% vs. 29.17%),病死率也低于A组(0% vs. 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POSSUM评分联合APACHE Ⅱ评分指导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可明显提高介入手术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并可明显改善下肢血流及提高ABI,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比较两种麻醉方式在支气管肿瘤冷冻术中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择期手术支气管肿瘤4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A组采用静脉镇静加气管内表面麻醉,B组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比较两组麻醉前(T0)、冷冻开始前(T1)、冷冻开始后5 min(T2)3、0 min(T3)及冷冻结束后(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O2)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等。结果:麻醉前两组MAP、HR、SO2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B组T1、T2、T3时间节点MAP,T2、T3时间节点HR均显著低于A组(P〈0.05);麻醉前后两组SO2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A组不良记忆6例(30%),呛咳10例(50%),躁动8例(40%);B组未发生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气管内插管全麻方式在支气管肿瘤冷冻术中麻醉效果优于静脉镇静加气管内表面麻醉,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XperCT技术在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p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中提高手术精确性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恶性梗阻性黄疸8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7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42例),PTCD术中行XperCT检查;B组(45例),PTCD术中不行XperCT检查。采用t检验、χ2检验,比较两组首次穿刺目标胆管成功率(术前拟穿刺的段级胆管)、成功规避重要器官率(包括肝内肿瘤)、穿刺次数及时间、暴露辐射剂量及术后并发症(出血、胆汁瘘、胰腺炎、感染等)。 结果两组均穿刺成功,首次穿刺目标胆管成功率:A组达到88%,B组51%,P<0.05有统计学意义;成功规避重要器官率,A组可95%规避,B组78%(1例穿刺肿瘤大出血死亡),P=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穿刺时间及次数,A组(14.02±3.23)s、(1.09±0.29)次,B组(63.20±6.22)s、(1.75±0.90)次。暴露辐射剂量A组(6.21±1.35)mGy、B组(21.33±7.38)mGy,术后并发症(出血、感染,胆汁瘘、胰腺炎等),A组(0.07±0.26)例,B组(0.17±0.38)例,以上A组均优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XperCT在PTCD中加以应用可以弥补单一透视的不足,指导介入医师实施精确治疗,同时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最终改善PTCD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280例患者分为无痛人流组(A组,n=200例),常规人流组(B组,n=80例).A组从静脉缓慢注入芬太尼1 ug/kg和丙泊酚1.5ug/kg,直至睫毛反射消失即可开始手术;B组按常规方法进行.评估患者术中和术毕情况.结果:A组完成效果满意率高于B组(100%;92.6%).在手术2min时A组的SBP.MAP.HR比检查前明显下降(P<0.05);B组的SBP.MAP.HR比手术前明显增加(P<0.05),术毕均恢复至术前水平.A组患者,术者,记录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实施无痛人流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组(观察组)、丙泊酚组(对照1组)和依托咪酯组(对照2组)各40例。记录麻醉前(T0)、给药后(T1)、置入胃镜后(T2)、检查结束(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苏醒时间;注射痛、肌肉痉挛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麻醉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对照1组T1-T3时MAP明显降低(P<0.05),T1-T2时SpO2明显降低(P<0.05);组间SpO2比较:对照1组T1-T3时MAP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T1-T2时SpO2明显降低(P<0.05),注射痛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2组肌肉痉挛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棒跨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8年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骨关节外科收治的9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54例,女性45例;年龄24~63岁,平均41.0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5例,摔伤37例,道路交通伤37例;骨折部位:T1123例、T1222例、L127例、L227例;骨折类型:压缩性骨折51例,爆裂性骨折48例。将入选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n=53,开放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和B组(n=46,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功能改善、疼痛情况、影像学指标情况,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81.6±5.3)min vs.(102.8±4.8)min]、住院时间[(8.1±1.4)d vs.(11.1±1.9)d]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52.8±4.1)mL vs.(66.6±3.1)mL]少于A组(P<0.05);B组术后1、3、12个月VAS评分均低于A组[(3.6±0.4)分vs.(4.6±0.4)分,(2.4±0.4)分vs.(3.5±0.4)分,(0.9±0.2)分vs.(1.8±0.2)分,P<0.05],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低于A组[(25.1±3.3)分vs.(33.2±3.9)分,(16.9±2.4)分vs.(23.7±3.7)分,(9.2±1.1)分vs.(15.8±2.2)分,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后凸Cobb角较术前下降,伤椎前缘相对高度较术前升高(P<0.05);但A、B两组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相对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9%vs. 10.87%,P>0.05)。结论相对于开放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在获得同等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同时还可有效改善术后疼痛及腰椎功能,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切口内使用氨甲环酸(TXA)对早期手术治疗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TBF)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6月—2019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伴神经损伤TBF患者59例,男性34例,女性25例;年龄35~63岁,平均46.9岁。患者均接受后路减压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XA组(30例)和生理盐水组(29例)。在切皮暴露后30例患者切口处浸泡100mL TXA溶液(1g)5min(TXA组);29例患者浸泡相同体积生理盐水5min(生理盐水组)。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中失血量及引流量;同时检测患者术前,术后第1、3天红细胞浓度(Hgb)及红细胞压积(Hct),并记录每组输血例数、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及药物相关并发症。结果TXA组手术时间较生理盐水组显著减少(110.67±12.95)min vs.(135.14±15.68)min,P<0.05。失血量分析发现TXA组术后总失血量(942.11±49.03)mL vs.(1192.20±51.94)mL、显性失血量(514.92±68.54)mL vs.(754.57±59.43)mL、术中失血量(250.45±60.35)mL vs.(364.73±52.17)mL及术后引流量(170.46±25.04)mL vs.(312.36±46.53)mL均较生理盐水组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患者隐性失血量(428.19±35.44)mL vs.(437.63±39.28)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TXA组Hgb(123.51±10.36)g/L、(120.39±12.35)g/L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109.43±11.69)g/L、(107.59±9.38)g/L,因此输血例数TXA组显著减少(1/30 vs.5/29)(P<0.05),但两组患者H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04±5.39)%vs.(36.18±5.57)%、(35.86±4.43)%vs.(35.91±4.69)%,P>0.05。同时,TXA组下地时间、住院时间(2.31±0.79)d、(5.43±1.48)d较生理盐水组(4.45±1.24)d、(8.15±2.05)d显著缩短(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切口内使用TXA对于伴神经损伤TBF早期手术患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清宫术前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ACE)对瘢痕妊娠的治疗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瘢痕妊娠患者104例,分为A组49例,直接行清宫术;B组55例,清宫术前24~72 h行UACE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β人绒毛膜促性脉激素(β-hCG)降至正常时间、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和术后月经情况等。结果A组中,4例因无法控制的阴道出血或反复清宫无效而行予宫切除术,B组无一例行子宫切除术。清宫手术成功率在A组为91.84%(45/49),B组为100%(55/55);术中出血量在A组为(96.73±153.30)ml,显著多于B组的(54.36±38.09)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中孕期≤10周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67±15.72)ml比(36.75±16.85)ml,P>0.05],而两组孕期>10周者比较,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7.14±97.59)ml比(101.33±39.43)ml,P<0.01)]。A组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为(25.32±6.21)d,B组为(26.21±7.32)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中孕期≤10周者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1.21±3.24)d和(12.68±4.56)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孕期>10周者则分别为(19.34±5.72)d和(13.46±4.87)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4例子宫切除患者外,其余均在术后半年内恢复正常月经周期。结论UACE可减少清宫术中的出血量,降低了宫切除风险,提高清宫术的成功率,为患者保留生育能力,同时也减少了住院时间,特别适用于孕中期和急性阴道大出血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MIPPO)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05例,依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MIPPO组(n=55)和传统切开复位组(n=50),MIPPO组患者行微创锁定钢板改良内固定治疗,传统切开复位组患者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治疗效果、治疗前后VAS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MIPPO组患者手术时间[(69.1±16.4)min vs.(101.4±30.5)min]、术中出血量[(85.3±24.5)m L vs.(163.5±40.8)m L)]、术后引流量[(18.3±4.6)m L vs.(23.4±5.3)m L]、住院时间[(2.8±0.9)d vs.(4.5±1.0)d],骨折愈合时间[(11.6±2.3)周vs.(16.8±3.5)周],可负重时间[(8.1±2.1)周vs.(9.6±2.0)周]均短(少)于传统切开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PO组、传统切开复位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55%、80.00%,MIPPO组优于传统切开复位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MIPPO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传统切开复位组(P<0.05)。传统切开复位组患者术后3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2例发生外展受限;MIPPO组患者术后1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1例发生外展受限;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3.64%,χ^2=1.538,P=0.173)。结论微创锁定钢板改良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效果显著,不增加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复合咪达唑仑及芬太尼麻醉在无痛胃镜和肠镜联合检查中应用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20例无痛胃镜和结肠镜联合检查的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依托咪酯复合组(E组,n=60)和丙泊酚复合组(P组,n=60)。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1.0~1.5mg,芬太尼0.05~0.07mg,丙泊酚1.0—1.5mg/kg或依托咪酯0.1~0.3mg/kg,待患者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胃镜检查,最后行结肠镜检查,检查中酌情追加小剂量依托咪酯或丙泊酚。记录两组患者镜检前、镜检即刻,置入镜后3、5、8、10和15min的SBP、DBP、HR、Sp02变化、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全部病例麻醉均满意,均顺利完成检查或治疗;苏醒时间E组(7.1±3.6)min,P组(6.8±3.2)min,E组苏醒时间比P组稍长,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麻醉后血压和心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血压下降超过基础血压的20%或〈90mmHg,P组16例(26.7%),E组3例(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患者心率低于55次(/min,P组有11例(18.3%),E组有2例(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SpO2一过性低于90%,P组13例(21.7%),E组1例(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托咪酯或丙泊酚复合咪达唑仑及芬太尼麻醉在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均满意,但依托咪酯复合咪达唑仑及芬太尼麻醉可维持较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更小,更适合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实施个性化术前禁食方案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06至2017-12行髋关节骨折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7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术前一晚22时禁食、24时禁饮的方案,试验组患者通过对手术时间进行分层,制定个性化禁食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实际禁食、禁饮时间,中重度口渴、中重度饥饿发生率,术后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术后 24 h 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实际禁饮时间[(6.52±2.46) h]短于对照组[(12.79±3.56)h],试验组实际禁食时间[(13.26±2.13)h]短于对照组[(14.85±1.99)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中重度口渴(1.75%)、饥饿发生率(5.26%)均低于对照组(18.87%,33.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 9.43%),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1.75%)低于对照组(1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1);试验组住院天数[(5.64±0.49)d]短于对照组[(7.80±1.0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 结论 个性化术前禁食方案可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降低术前饥饿、口渴发生率,降低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且不增加术后误吸的发生,增加舒适感,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采用单双侧液压输送高黏度骨水泥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2016年1月-2018年11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OVCF患者118例。随机抽签法分为单侧组(59例)及双侧组(59例)。单侧组男性37例,女性22例;年龄61~88岁,平均72.3岁;跌伤40例,道路交通伤19例。双侧组男性39例,女性20例;年龄60~86岁,平均72.3岁;跌伤42例,道路交通伤17例。单侧组行单侧液压输送高黏度骨水泥PVP,双侧组行双侧液压输送高黏度骨水泥PVP。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手术前后椎体高度与Cobb角,术前、术后6个月VAS评分及功能障碍指数(ODI),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以及骨水泥注入量均少于双侧组[(34.23±9.01)min vs.(55.22±6.38)min、(19.42±6.22)次vs.(31.05±7.54)次、(3.21±0.42)m L vs.(5.07±0.69)m L,P<0.05]。单侧组与双侧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术前[(2.15±0.57)cm vs.(2.01±0.74)cm、(2.20±0.58)cm vs.(2.00±0.73)cm],而Cobb角小于术前[(8.52±4.34)°vs.(10.75±6.23)°、(8.04±4.45)°vs.(10.68±6.20)°,P<0.05];但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间高度、椎体后缘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与双侧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ODI指数均低于术前[(1.24±0.31)分vs.(7.04±0.52)分、(1.30±0.32)分vs.(7.01±0.54)分]、[(23.14±6.02)%vs.(71.42±11.49)%、(23.20±6.04)%vs.(71.39±11.50)%,P<0.05];但单侧组与双侧组术前、术后6个月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5.08%,低于双侧组的18.64%(P<0.05)。结论单双侧液压输送高黏度骨水泥PVP对OVCF患者椎体高度、Cobb角以及疼痛、功能的改善效果相当。然而,单侧液压输送高黏度骨水泥PVP具有手术时间较短、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较少以及骨水泥渗漏发生风险较低的优势,临床工作中可按照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股骨大粗隆入钉点与梨状窝入钉点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7年12月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80例,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23~44岁,平均31.5岁;BMI 19.8~24.7kg/m^2,平均22.11kg/m^2;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38例,坠落伤29例,摔伤13例。根据髓内钉入钉点的不同将其分为大粗隆组和梨状窝组,其中大粗隆组43例,选用股骨大粗隆入钉点;梨状窝组37例,选用梨状窝入钉点。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以及颈干角、股骨颈直径、股骨头最高点平面与股骨大粗隆顶点平面间距离(ATD),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显性出血量[(272.5±43.3)mL vs.(292.4±50.5)mL]、隐性出血量[(1592.4±185.3)mL vs.(1667.5±192.2)mL]、骨折愈合时间[(23.6±7.4)周vs.(23.9±6.8)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粗隆组的手术时间为(68.5±12.3)min,短于梨状窝组的(81.2±18.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3%vs.92%)、颈干角[(131.97±5.36)°vs.(132.15±4.25)°]、股骨颈直径[(33.54±4.27)mm vs.(33.81±4.53)mm]、ATD [(27.45±4.31)mm vs.(27.68±4.19)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采用股骨大粗隆入钉点与梨状窝入钉点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且无明显的术后并发症,但股骨大粗隆入钉点操作更方便,手术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99Tcm-DTPA法肾小球滤过率(GFR)在肾细胞癌(RCC)患者术前肾功能评价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99例RCC患者,其中行根治性肾切除术(RN)者89例,行保留肾手术(NSS)者10例.术前行99Tcm-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99Tcm-DTPA)显像测定GFR.比较RCC患者和对照组(正常供肾者)的G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