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60 CO照射后豚鼠听损伤及与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spiral ganglion cell,SGC)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白化豚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放射组。对照组8只不实施60 CO照射行ABR检查后处死;放射组32只豚鼠右耳耳颞部一次性给予60 CO 70Gy照射,于照射后第1、4、7、14天行ABR检查后,每个时间点各处死8只豚鼠,行耳蜗中轴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SGC形态变化及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放射组SGC出现萎缩改变,照射后第4、7、14天ABR反应阈分别为25.0±11.72、47.5±11.90、55.00±7.07dB nHL,与对照组(11.66±2.58dB nH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放射组SGC的Caspase 3、Caspase8、Caspase 9的阳性表达比对照组强,照射后第1、4、7、14天SGC的Caspase3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10±0.02、0.11±0.02、0.14±0.01、0.10±0.01,与对照组(0.07±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照射后第1天(0.12±0.01)、4天(0.23±0.04)、7天(0.11±0.01)、14天(0.21±0.03)SGC的Caspase8平均光密度值与对照组(0.05±0.02)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照射后第4、7、14天SGC的Caspase9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22±0.03、0.35±0.02、0.29±0.02,与对照组(0.12±0.01)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60 CO照射导致豚鼠的听损伤可能与耳蜗SGC的萎缩有关,SGC的萎缩可能与Caspase 3、Caspase8、Caspase 9在SGC的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头低位模拟失重对豚鼠耳蜗听功能与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22只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6只和对照组6只。实验组采用头低位模拟失重法,身体纵轴与水平线呈-30°,于实验前、失重5天后即刻及脱离失重3天后分别测试豚鼠听性脑干反应(ABR),然后取耳蜗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结果对照组豚鼠ABR反应阈为23.48±6.04dB SPL,实验组实验前为24.22±4.04,模拟失重5天后即刻ABR反应阈为41.61±7.01dB SPL,与实验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脱离失重3天后实验组ABR反应阈为27.50±3.54dB SPL,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失重5天后即刻豚鼠耳蜗内、外毛细胞散在缺失,纤毛融合、倒伏;透射电镜检查见内、外毛细胞细胞局部空泡形成,脱离失重3天后上述病变均有明显恢复,但未完全恢复正常。结论模拟失重5天即可以导致豚鼠耳蜗听觉功能和超微结构的损伤,脱离失重3天后听功能可以恢复正常,但其超微结构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模拟风洞噪声对豚鼠听功能及其内耳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4只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及实验组(18只),实验组豚鼠暴露于模拟风洞噪声环境中,分别于模拟风洞噪声暴露前(Pr)、暴露1天(E1)、3天(E3)、7天(E7)、暴露后3天(R3)、7天(R7)检测其双耳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并于噪声暴露3天(E3)、7天(E7)及暴露后7天(R7)取实验动物耳蜗行连续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aspase-3在内耳毛细胞及螺旋神经节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动物各时间点ABR阈值:噪声暴露1天(E1)(35.73±8.11dB SPL)、3天(E3)(43.91±6.32dB SPL)、7天(E7)(53.18±6.28dB SPL)的ABR反应阈较噪声暴露前(22.50±5.98dB SPL)明显增高(P<0.01),且暴露时间越长增高越明显。噪声暴露后3天(R3)(46.40±11.59dBSPL)ABR反应阈较噪声暴露7天(E7)(53.18±6.28dB SPL)有降低(P<0.05),噪声暴露后7天(R7)(35.38±11.63dB SPL)ABR反应阈较噪声暴露后3天(R3)(46.40±11.59dB SPL)进一步降低(P<0.01)。豚鼠内耳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凋亡标志物Caspase-3结果显示,模拟风洞噪声暴露引起豚鼠内耳螺旋神经节细胞及毛细胞中Caspase-3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且于噪声暴露7天(E7)达最高,暴露后7天(R7)后豚鼠内耳Caspase-3的表达较前明显减少。结论模拟风洞噪声可致豚鼠听功能的损伤,损伤程度在一段时间内与噪声暴露累积量呈正相关。噪声暴露结束后,听功能可部分恢复。同时,内耳凋亡标志物Caspase-3的表达和听功能呈现相同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噪声性聋豚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乙酰化组蛋白H2B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组蛋白乙酰化与噪声性听力损失的相关性.方法 成年雄性白色红目豚鼠60只随机分为噪声组和对照组,两组豚鼠分别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后,噪声组给予高强度窄带噪声(122 dB SPL,3小时)暴露,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噪声组于噪声暴露后1小时、3天、7天、14天和21天分别行ABR检测;并以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两组豚鼠耳蜗基底膜听觉细胞中乙酰化组蛋白H2B的表达水平.结果 噪声暴露后1小时、 3天、7天、14天、21天噪声组豚鼠ABR各频率反应阈均较噪声暴露前及对照组显著增高,且随时间的延长听力逐渐恢复,14天时趋于稳定,达到永久性阈移.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在噪声组豚鼠耳蜗内外毛细胞及Hensen's细胞中乙酰化组蛋白H2B荧光强度较正常对照组减弱,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噪声组豚鼠耳蜗基底膜中乙酰化组蛋白H2B的表达(H2B-AcK5/β-actin比值为0.310 2±0.083 9)较对照组(0.617 9±0.126)明显下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噪声可导致豚鼠内耳感觉细胞乙酰化组蛋白H2B表达水平下降,乙酰化组蛋白失衡有可能参与了噪声性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基因转染对庆大霉素致豚鼠耳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将ABR反应阈均不超过40dB SPL的120只健康花色豚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4只:Ⅰ组:空白对照组;Ⅱ组:人工外淋巴液对照组(经左耳注入人工外淋巴液);Ⅲ组:人工外淋巴液实验组(经左耳注入人工外淋巴液后肌肉注射庆大霉素);Ⅳ组:空质粒转染组(经左耳注入空质粒pEGFP-C1后肌肉注射庆大霉素);Ⅴ组:NGB基因转染组(经左耳注入pEGFP-NGB后肌肉注射庆大霉素),庆大霉素均经后腿肌肉注射120mg.kg-1.d-1,共给药14天。停止给药后喂养14天,各组均行ABR检测,耳蜗基底膜铺片、免疫组化观察各组豚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形态学及NG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给药后Ⅰ组ABR反应阈平均为37.22dB SPL(左耳)和36.94dB SPL(右耳),Ⅱ组阈值平均为37.22dB SPL(左耳)和37.50dB SPL(右耳),Ⅲ组阈值平均为119.44dB SPL(左耳)和122.22dB SPL(右耳);Ⅳ组阈值平均为119.72dB SPL(左耳)和120.83dB SPL(右耳);Ⅴ组阈值平均为83.89dB SPL(左耳)和100.56dB SPL(右耳)。Ⅴ组ABR反应阈较Ⅰ组和Ⅱ组显著升高(P<0.05),较Ⅲ组和Ⅳ组显著降低(P<0.05)。Ⅴ组中手术耳ABR反应阈较非手术耳降低(P<0.05)。耳蜗基底膜铺片示Ⅰ组和Ⅱ组内外毛细胞排列整齐,无缺失,Ⅲ组和Ⅳ组内外毛细胞极少量残存,其中ABR阈值大于135dB SPL的豚鼠耳蜗毛细胞几乎消失殆尽,Ⅴ组毛细胞部分缺失,且主要是外毛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Ⅴ组耳蜗毛细胞NGB蛋白表达量较其余各组均显著增高(P<0.05),其余各组几乎均未见明显阳性表达。结论本研究成功验证了阳离子脂质体介导NGB基因转染对庆大霉素致豚鼠耳毒性具有有效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变压器噪声对豚鼠旷场行为及听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32只健康成年(5~6月龄)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实验组给予录制的变压器噪声(声压级范围40.8~55 dB SPL,频谱范围150~2 000 Hz)连续暴露28天,10小时/天(晚10点到早上8点),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饲养,无噪声暴露.在噪声暴露前1天、噪声暴露第28天记录实验组、对照组的旷场行为并对两组豚鼠进行DPOAE、ABR检测后,取耳蜗行常规耳蜗铺片和硝酸银染色,观察耳蜗毛细胞损害情况.结果 噪声暴露28天后,两组豚鼠旷场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2.0、3.0、4.0、6.0、8.0kHz DPOAE反应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暴露前1天及噪声暴露28天后实验组豚鼠的ABR反应阈分别为31.38±1.78、32.13±2.24 dB SPL,与对照组(分别为31.89±1.03和31.75±1.57 dB SP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暴露28天后实验组豚鼠耳蜗外毛细胞形态基本正常,毛细胞缺失率(1.31%±0.52%)与对照组(0.85%±0.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声压级范围为40.8~55 dB SPL、频谱范围为150~2 000 Hz的变压器噪声连续暴露28天(10小时/天)对成年豚鼠旷场行为及听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5-BrdU(5-bromo-2-deoxyuridine)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植入豚鼠耳蜗后的生长情况及对顺铂耳中毒豚鼠耳蜗的保护作用。方法20只健康豚鼠,随机抽取4只豚鼠的骨髓,分离培养 MSCs,用5-BrdU 标记 MSCs。另16只豚鼠建立顺铂耳毒性模型,建模前后分别进行ABR 检测。然后每只豚鼠左侧耳蜗注射5-BrdU 标记的 MSCs,右侧耳蜗注射生理盐水,注射后1、4 w 豚鼠 ABR检测后断头取耳蜗做石蜡切片和耳蜗毛细胞铺片,BrdU 免疫化学观察耳蜗内 MSCs 存活情况。结果顺铂耳毒性模型豚鼠右侧耳蜗注射 MSCs 1、4 w 后,ABR 反应阈(25.07±0.12、20.07±0.14 dB SPL)随着时间延长逐渐恢复,左侧耳蜗注射生理盐水1、4 w 后,ABR 反应阈(31.07±0.08、32.07±0.14 dB SPL)随着时间延长无变化。耳蜗毛细胞铺片及耳蜗 BrdU 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右侧耳蜗移植术后1 w 可见部分棕黄色颗粒,BrdU 染色阳性细胞,排列不规则,移植术后4 w 耳蜗内 BrdU 染色阳性细胞逐渐增多,排列逐渐规则,左侧耳蜗注射生理盐水后1、4 w均未见棕黄色颗粒。结论5-BrdU 标记 MSCs 耳蜗移植后可在耳蜗存活、增殖,其对顺铂耳毒性耳蜗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glutamate--aspartate transporter,GLAST)抗体对豚鼠耳蜗听性脑干反应(ABR)和耳蜗毛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 健康豚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耳蜗鼓阶内灌注GLAST抗体,对照组灌注人工外淋巴液,观察两组术后3、6、9天ABR反应阈、耳蜗基底膜铺片和透射电镜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实验组术后第3天ABR波形消失,术后第9天无恢复;对照组术后第3天8只动物ABR波形消失,术后第6天和第9天全部动物引出ABR波形,平均阈值分别为62.50±5.25、47.50±6.18dB SP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GLAST抗体灌注后时间延长,实验组内、外毛细胞及纤毛出现不同程度缺失,透射电镜显示内、外毛细胞及神经末梢胞浆、线粒体空化,细胞核染色质边集等凋亡早期征象.对照组的损伤较轻,与ABR阈值改变相一致.结论 耳蜗内GLAST抗体灌注后出现耳蜗毛细胞、神经末梢的损伤及ABR波形消失,提示GLAST抗体阻断耳蜗Corti器中的GLAST,导致谷氨酸的神经毒性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内耳免疫反应过程中是否存在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凋亡是否与Caspase3信号转导有关。方法:选用雌性白色豚鼠45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9只,对照组16只,以钥孔虫戚血蓝蛋白(KLH)全身免疫后,实验组以相同抗原进行内耳免疫,对照组内耳注射等量的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PBS),分别在内耳免疫术后1、3、5、7d和14d后处死动物,于免疫前及处死前行双侧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取内耳免疫侧耳蜗做石蜡切片。通过DNA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内耳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内耳Caspase3的表达。结果:实验组豚鼠内耳免疫前、后反应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给药前、后比较反应阈无明显变化。实验组豚鼠内耳均存在TUNEL染色阳性细胞,并且TUNEL染色阳性细胞具有凋亡细胞的典型形态学特征,而对照组仅在支持细胞、血管纹和螺旋神经节细胞中发现极少数TUNEL染色阳性细胞。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组内耳从内耳免疫后5d开始出现阳性表达,而对照组表达阴性。结论:内耳免疫反应可以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内耳免疫反应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中有Caspase3的激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顺铂致豚鼠耳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将30只豚鼠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A组)、实验对照组(B组)、实验组(C组),每组10只。B组和C组一次性腹腔注顺铂10 mg/kg,同时C组连续10天腹腔注射灯盏花素15 mg.kg-1.d-1,B组等时程腹腔注等量生理盐水。每组豚鼠在实验前后均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在豚鼠顺铂致耳毒性模型完成并检测ABR反应阈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羟基-2-壬烯醛(4-HNE)在各组动物耳蜗的表达,同时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豚鼠耳蜗形态。结果实验前三组豚鼠ABR反应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B组和C组豚鼠ABR反应阈分别为50.12±18.45、36.32±15.63 dB SPL,均明显高于实验前,且B组显著高于C组(P<0.05),B组豚鼠听功能损伤明显重于C组。4-HNE在A组表达呈阴性,在B组和C组耳蜗表达呈阳性,且在B组的表达明显强于C组。B组耳蜗外毛细胞的损伤明显较C组重。结论 4-HNE在顺铂所致豚鼠耳蜗损伤中呈阳性表达。灯盏花素对4-HNE的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能拮抗顺铂对豚鼠的耳蜗毒性,表明活性氧(ROS)在顺铂所致豚鼠耳蜗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实验性迷路炎豚鼠耳蜗NF-κB p65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用MP3播放器通过耳机播放音乐对豚鼠听觉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用MP3播放器通过耳机播放音乐对豚鼠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阈值及耳蜗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其对听觉系统的损伤作用。方法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动物12只。对照组不给予音乐暴露,其他条件与实验组相同。实验组每天用MP3播放器播放流行音乐5 h,连续14 d。观察对照组、实验组ABR反应阈及耳蜗形态学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动物在音乐暴露过程中及暴露后数天均呈现明显ABR反应阈上移,而对照组ABR反应阈无明显变化,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底膜铺片示实验组耳蜗各转外毛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缺失,以耳蜗底转近钩端最为严重,3排外毛细胞以第二、三排损伤较重。结论用MP3播放器通过耳机播放音乐能引起豚鼠听觉系统的损害,表现为ABR反应阈升高及耳蜗外毛细胞形态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强噪声暴露后不同时期豚鼠耳蜗外毛细胞的死亡方式。方法选用健康雄性白色豚鼠48只,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及噪声暴露后3h、1d、4d、14d、30d组(实验组),每组8只,实验组动物暴露于120dBSPL、4kHz窄带噪声环境4h,各组豚鼠于实验前及噪声暴露后相应时间点处死前测试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 response,ABR),然后完成耳蜗基底膜铺片、Hoechst33342荧光染色,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毛细胞核的变化并计数。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结果实验组噪声暴露后各组ABR反应阈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噪声暴露前各组(P<0.01),实验组豚鼠耳蜗可见外毛细胞出现凋亡、坏死和缺失三种变化,噪声暴露后3h、1d、4d组凋亡的细胞数明显多于坏死(P<0.05),噪声暴露后14d组凋亡与坏死的细胞数没有明显差别(P>0.05),噪声暴露后30d组坏死细胞数多于凋亡(P<0.05)。结论强噪声暴露后早期豚鼠耳蜗外毛细胞损害以凋亡为主,且凋亡过程迅速,耳蜗基底膜外毛细胞核的缺失主要源于凋亡细胞,强噪声暴露后中晚期外毛细胞损害以坏死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噪声性耳蜗损伤的影响.方法 45只豚鼠随机分为EGCG+噪声组、生理盐水+噪声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EGCG+噪声组和生理盐水+噪声组豚鼠在接受噪声暴露(120 dB SPL, 4 h)前一日及每次暴露前1 h分别腹腔注射EGCG(25 mg/1 000 g)和等量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噪声暴露后即刻和第1、3、7、14天检测三组豚鼠听性脑干反应(ABR),第14天分离各组豚鼠耳蜗,行耳蜗基底膜、血管纹铺片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豚鼠耳蜗基底膜、血管纹细胞形态及外毛细胞运动蛋白(Prestin)、3-硝基酪氨酸(3-NT)分布的变化.结果 噪声暴露后,EGCG+噪声组各时间点的ABR反应阈均高于对照组,但低于生理盐水+噪声组,从第3天开始,与两组间ABR反应阈差异缩小,但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Prestin蛋白显绿染的耳蜗三排外毛细胞排列整齐,无细胞缺失,3-NT主要分布于毛细胞胞质及表皮板;与生理盐水+噪声组相比,噪声暴露后,EGCG+噪声组豚鼠外毛细胞形态较好,Prestin染色清晰;基底膜、血管纹处损伤轻,细胞排列规则,3-NT分布减少.结论 预防性腹腔注射EGCG可减轻噪声引起的耳蜗损伤,对噪声性听力损伤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卡那霉素和速尿联合用药后豚鼠耳蜗毛细胞的死亡时程和方式.方法选用健康成年白色红目豚鼠,雌雄不限,随机分成健康对照组和药物致聋后6 h、9 h组(实验组),每组5只.实验组在选取的时间点完成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后行耳蜗基底膜铺片、PI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毛细胞.对照组不做处理.结果实验组半数豚鼠致聋(ABR阈值>95 dB SPL),致聋豚鼠耳蜗可见外毛细胞核固缩和核肿胀,与给药6 h组相比,给药9 h组外毛细胞核肿胀数目增多.检测给药6 h组和9 h组豚鼠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物(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TUNEL),没有观察到阳性着色细胞.正常对照组所有豚鼠ABR正常,其耳蜗各回毛细胞没有出现毛细胞核固缩或者核肿胀.结论卡那霉素和速尿联合用药后数小时即可导致豚鼠耳蜗毛细胞死亡,毛细胞损害为两种类型,即坏死和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放射线对耳蜗功能和形态的损害,探讨放射性内耳损伤中一氧化氮(NO)所起的作用。方法 将24只白毛红目豚鼠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照射组,对照射组豚鼠耳颞部进行60钴γ射线照射,听性脑干电反应(ABR)检测照射前后动物听阈变化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电镜观察照射前后耳蜗的超微结构改变,免疫组化法研究耳蜗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表达。结果 实验前后正常对照组ABR显示听阈无改变;照射组听力明显下降(P<0.01)。电镜结果显示放射线对耳蜗的结构造成明显损害。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螺旋器呈iNOS阴性染色;照射组的螺旋器呈iNOS强阳性表达。结论 放射治疗对耳蜗可造成损伤,NO的毒性作用可能是放射性内耳损伤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耳蜗干细胞移植治疗噪声性聋豚鼠和药物性聋豚鼠模型的效果。方法选用清洁级健康成年纯白红目豚鼠120只,建立噪声性聋模型耳蜗干细胞移植组、噪声性聋模型空白对照组、药物性聋模型耳蜗干细胞移植组、药物性聋模型空白对照组,每组30只;向噪声性聋模型耳蜗干细胞移植组和药物性聋模型耳蜗干细胞移植组耳蜗分别注入耳蜗干细胞悬液10μl,向噪声性聋模型空白对照组和药物性聋模型空白对照组耳蜗分别注入10μl 生理盐水。于术后7、28、56 d 进行 ABR 检测并进行免疫荧光观测 Nestin 阳性细胞数和 MyosinⅦA阳性细胞数。结果在噪声性聋和药物性聋耳蜗干细胞移植组的耳蜗鼓阶处观测到 Nestin 阳性细胞和 MyosinⅦA 阳性细胞,但噪声性聋干细胞移植组的 Nestin 阳性细胞和 MyosinⅦA 阳性细胞数量多于药物性聋干细胞移植组;耳蜗干细胞移植后噪声性聋和药物性聋组 ABR 反应阈均下降,但术后28天和56天噪声性聋干细胞移植组ABR 阈值分别为52.61±5.14和40.39±4.59 dB SPL,低于药物性聋干细胞移植组(分别为66.39±4.77和60.41±4.17 dB SPL)。结论耳蜗干细胞移植对于噪声性聋豚鼠模型的治疗效果优于药物性聋豚鼠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模拟中长期微重力和噪声环境对大鼠听功能及内耳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空白组(6只)和实验组(30只).实验组给予持续尾部悬吊模拟微重力及飞船舱内噪声(稳态噪声+脉冲噪声)暴露,分别于悬吊及暴露前、悬吊及暴露3天、1周、2周、4周和8周后检测双耳ABR反应阈,并于悬吊及暴露3天、1周、2周、4周和8周取实验动物耳蜗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内耳的表达.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常规饲养,于实验前及实验3天、1周、2周、4周和8周分别检测双耳ABR反应阈,并于饲养8周后取耳蜗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 实验前两组大鼠ABR反应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悬吊及噪声暴露后各时间点ABR反应阈较空白组均明显增高(P<0.01),悬吊及暴露4周实验组大鼠ABR反应阈为90.00±4.26 dB SPL,明显高于3天、1周、2周及8周时(P<0.05);悬吊及暴露8周大鼠ABR反应阈(80.00±5.22 dB SPL)有所下降,与暴露2周(85.00±4.77 dB SPL)、4周大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悬吊及噪声暴露后大鼠内耳细胞caspase-3的表达较空白组明显增强,且在一定时间内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其表达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尤以悬吊及暴露4周时最明显,暴露8周时其表达强度较4周时明显下降.结论 模拟中长期微重力和噪声环境对大鼠的听功能有明显损伤,且与内耳细胞凋亡呈相同的趋势;微重力和噪声因素造成的听功能损伤可能与内耳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圆窗龛局部给药,探讨美金刚对阿米卡星致豚鼠螺旋神经节细胞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将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结果小于40dBSPL的花色豚鼠共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Ⅰ组:空白对照组;Ⅱ组:单纯阿米卡星给药组(肌肉注射阿米卡星);Ⅲ组:人工外淋巴液(artificial perilymph,APL)+阿米卡星给药组(左耳圆窗龛注人APL60μl后,肌肉注射阿米卡星);IV组:美金刚+阿米卡星给药组(左耳圆窗龛注入溶于APL的美金刚5mg/ml,60μl后,肌肉注射阿米卡星)。阿米卡星注射量为400mg/kg/d,连续注射5天,停药14天后,每组动物行ABR阈值检测,将动物处死,取出每组动物左耳蜗。每组随机取6只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耳蜗螺旋神经节caspase3表达情况。剩下6只行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 assay,TUNEL)法检测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率。结果给药前,各组动物ABR阈值检测结果均小于40dBSPL。给药后,各组动物左耳ABR阈值结果为:Ⅰ组:37.08±3.34dB SPL,Ⅱ组:90.42±5.42dBSPL,Ⅲ组:91.17±5.37dB SPL,IV组:78.75±6.78dB SPL。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Ⅱ组、Ⅲ组动物耳蜗螺旋神经节caspase3表达较Ⅰ组升高(P<0.01)。IV组动物耳蜗螺旋节caspase3表达较Ⅱ组、Ⅲ组降低(P<0.05),较Ⅰ组升高(P<0.01)。TUNEL法检测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率:Ⅱ组、Ⅲ组动物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率较Ⅰ组明显升高(P<0.001)。IV组动物耳蜗螺旋神经节凋亡率较Ⅱ组、Ⅲ组降低(P<0.01),较Ⅰ组升高(P<0.001)。结论 (1)美金刚经圆窗龛局部给药后肌肉注射阿米卡星,豚鼠ABR阈值低于单纯肌肉注射阿米卡星ABR阈值。(2)美金刚经圆窗龛局部给药后肌肉注射阿米卡星,螺旋神经节caspase3表达较单纯肌肉注射阿米卡星减少。(3)美金刚经圆窗龛局部给药后肌肉注射阿米卡星,螺旋神经节凋亡较单纯肌肉注射阿米卡星减少。美金刚经圆窗龛给药对阿米卡星螺旋神经节细胞毒性有一定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运用同一波段、不同功率的微波对豚鼠照射,观察豚鼠微波辐射前后听力的变化。方法选取听力正常的SPF级雄性Hartley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0m W/cm~2组100m W/cm~2组,于辐射前、辐射后即刻、3天、7天、14天测定听性脑干反应阈值。结果100 m W/cm~2组辐射后ABR阈值升高,即刻、3天、7天、14天ABR阈移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0m W/cm~2组阈移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条件下的结果表明,高功率微波辐射可导致豚鼠ABR阈值升高,但损伤作用与辐射的功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