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锋  岳树源 《西南军医》2012,14(1):15-17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降压对高血压脑出血(ICH)患者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回顾高血压ICH患者88例,根据患者入院时收缩压分三组,Ⅰ组:140mmHg≤SBP≤159mmHgⅡ组:160mmHg≤SBP≤179mmHg;Ⅲ组:SBP≥180mmHg。根据收缩压控制情况分两组:A组:SBP〈160mmHg;B组:SBP≥160mmHg。把血肿体积扩大140%或者12.5cm^3,判定为血肿扩大。结果28例发生血肿扩大。入院时收缩压≥180mmHg患者较易发生血肿扩大,血压控制下收缩压≥160mmHg的患者也易发生血肿扩大,收缩压〈160mmHg患者血肿较少扩大;入院后SBP≥160mmHg的患者比SBP〈160mmHg的患者血肿扩大的发生率要高(P〈0.05)。结论高血压ICH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控制血肿扩大有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的因素及因血肿扩大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的71例患者及无早期血肿扩大的7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治疗6个月后按格拉斯哥结果分级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压稳定的患者发生早期血肿扩大明显低于血压不稳定的患者(P<0.01);丘脑部位的出血易发生早期血肿扩大(P<0.05);血肿量的大小与早期血肿扩大无明显关系;不规则形态的血肿较形态规则的血肿易发生早期血肿扩大(P<0.01);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易发生早期血肿扩大。早期血肿扩大会明显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和重残率,降低患者的痊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DLⅠ级明显差于对照组(P<0.01),而在ADLⅡ~Ⅴ级方面,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患者血压的稳定性、血肿的部位、血肿的形态以及患者凝血功能有无异常均与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有关。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扩大会增加患者的病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双能量CTA在预测脑血肿早期扩大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7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血肿扩大组57例,血肿无扩大组110例.采用条件向前法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指标及影像特征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来评估这些变量预测血肿扩大的效能.结果:血肿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58例幕上脑出血患者。结果脑出血患者入院时间在0~3 h复查血肿扩大的检出率高于入院时间在3~6 h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患者幕上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主要是因为血糖影响,入院时收缩压的影响和患者的长期饮酒史。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比较平扫CT“漩涡征”、“黑洞征”、“混杂征”、“海岛征”、“卫星征”及联合征象在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中的预测价值,筛选出应用价值更大的平扫CT征象。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或神经内科首诊并住院治疗的544例脑出血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有无出现血肿扩大将患者分为血肿扩大组与血肿未扩大组并进行组间比较,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血肿扩大的独立预测因素;根据征象的有无再将患者分为征象阳性组与征象阴性组,分别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的影像学特征。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漩涡征”,“黑洞征”,“混杂征”,“海岛征”,“卫星征”及其联合征象预测血肿扩大的准确性。结果 167例血肿扩大的患者中,出现“漩涡征”94例(56.3%),“黑洞征”28例(16.8%),“混杂征”40例(24.0%),“海岛征”33例(19.8%),“卫星征”58例(34.7%),“联合征象1”40例(23.9%),“联合征象2”30例(17.9%);377例血肿未扩大的患者中,“漩涡征”152例(40.3%),“黑洞征”5...  相似文献   

7.
邓川 《西南军医》2012,14(1):132-134
自发性脑出血占全部脑卒中患者约15%,其中有18%-38%的病人早期会发生血肿扩大,从而使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和预后差的风险增加,因此增加对早期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原因和危险因素以及血压管理和rFVIla的应用,外科手术疗效进行回顾与评价,希望对临床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宝石能谱成像(GSI)碘浓度参数预测自发性脑出血(ICH)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搜集78例急性ICH患者,入院均行CT平扫和能谱CT增强扫描。由两名影像医师观察评估CTA斑点征,并测量能谱CT碘图中血肿内碘浓度最大值及血肿内总碘浓度。根据24 h头颅CT复查结果,分为血肿扩大组与血肿未扩大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三种指标的预测效能。结果 78例患者中38例(48.72%)出现血肿扩大。血肿扩大组与血肿未扩大组的基线临床数据无显著差异,碘浓度最大值[cut-off:8.035 100μg/ml,曲线下面积(AUC):0.909]相比总碘浓度(cut-off:3.038 100μg/ml, AUC:0.786)、CTA斑点征(AUC:0.753)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且预测血肿扩大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最高。碘浓度最大值、总碘浓度预测血肿扩大的准确率均高于CTA斑点征。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提示CTA斑点征、碘浓度最大值可作为血肿扩大的独立预测因子(OR:20.536,95%CI:4.223~90.654,P<...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的各种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登记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的所有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的脑出血患者。纳入发病24h以内入院接受治疗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详细收集所有与早期血肿扩大相关的指标,根据血肿是否扩大,将患者分为血肿扩大组(HE)及非血肿扩大组(non-HE,NHE)。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肿形态是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发病6h内CT检查结果则是判断血肿扩大危险因素的重要依据。结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发病6h内CT检查提示血肿形态越不规则,发生血肿扩大的几率越高。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发病24h内的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AHCH)患者发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3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AHCH患者256例的病例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个人史、临床特点、CT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指标、活血化瘀类中药使用情况。根据血肿扩大与否分为血肿扩大组与非血肿扩大组。首先对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经过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血肿扩大结果作为因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相关因素。将各危险因素和血肿扩大作为自变量,3个月随访时以m RS(modified Rankin Scale)量表作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期血肿扩大是否影响患者3个月的预后。m RS 0~2级为恢复良好,3~6级为严重致残或死亡。检验水准取α=0.05。结果 256例患者中,有43例发生了血肿扩大,血肿扩大发生率为16.8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入院GCS评分、入院NIHSS评分、病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是导致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而多因素分析则显示,仅男性、病程是导致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肿扩大是影响患者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血肿体积、病程、NIHSS评分也是影响患者3个月随访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男性、发病到入院时间较短(2h内)的患者应警惕血肿扩大的风险,而出血量大、血肿再次扩大、高NIHSS评分、发病时间短则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外伤后迟发性脑内血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伤后迟发性脑内血肿的诊断、治疗要点。方法 对28例典型外伤后迟发性脑内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诊断依据、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 随着CT、MRI的临床应用,迟发性脑内血肿诊断较易,关键在于提高警惕。治疗上除手术清除血肿外,应注意改善缺氧、缺血,改善微循环。结论 外伤后脑内血肿是脑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如果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颅内血肿疑为动脉瘤破裂的治疗策略。方法总结2005年5月~2010年8月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颅内血肿疑为动脉瘤破裂的急诊手术探查治疗,9例入院时均呈昏迷,其中5例一侧瞳孔散大,3例双侧瞳孔散大,3例呼吸不规则;均在入院1~2 h内急诊手术探查。结果 9例中发现前交通动脉瘤2例,后交通动脉瘤3例,大脑中动脉瘤4例,均在显微镜下行血肿清除、动脉瘤夹闭;死亡2例,术后完全清醒6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并颅内血肿疑为动脉瘤破裂患者入院时病情危重,未行DSA或CTA检查,为争取抢救时间,可急诊手术探查,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清除术的治疗效果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进行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0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血肿清除方法.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和术后3个月Glasgow预后评分(GOS)分级结果,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清除80%以上血肿患者17例,清除70%~80% 12例,术中再出血1例;对照组清除80%以上血肿患者10例,清除70%~80%8例,术中再出血12例.研究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GOS分级结果表明:研究组恢复良好患者21例,中残4例,重残3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1例;对照组恢复良好患者15例,中残8例,重残4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1例.研究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超声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清除术中提高了血肿清除率,且有更好的术后恢复效果.超声技术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可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七叶皂苷钠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出血早期应用七叶皂苷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0~2005年在住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19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和61%(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1.7%和13%(P<0.05)。发病14d,治疗组血肿有所吸收,周围有轻微低密度区(水肿);对照组血肿吸收不明显,周围水肿明显。结论:七叶皂苷钠能够促进血肿吸收,明显抑制脑水肿的发生、发展,并且显著缩短水肿带的消失时间,对脑出血急性期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6.
Purpose: To report the initial experience of magnetic resonance (MR)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MR-DSA) in the dynamic assessment of the cerebral circulation in acute non-traumatic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

Material and Methods: Twelve patients with acute ICH were investigated within 6 days of the ictus using a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2-D MR angiogram that produces subtracted images with a temporal resolution of 1-2 frame/s. The MR-DSA examinations were assessed for evidence of an intracranial vascular abnormality and were compared with (i) the routine MR sequences, (ii) non-dynamic time-of-flight MR angiography, and (iii) catheter angiogram performed during the same admission.

Results: All 12 MR-DSA examinations were considered to be technically satisfactory. MR-DSA detected an intracranial vascular abnormality in 7 patients (3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2 aneurysms, 1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and 1 venous thrombosis). All abnormalities were confirmed by catheter angiography with the exception of one patient with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found on MR imaging that did not undergo catheter angiography. All four arteriovenous shunts were detected by MR-DSA by virtue of early venous filling.

Conclusion: MR-DSA can be performed satisfactorily in the setting of acute ICH and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method to catheter angiography for identifying shunting vascular abnormalities such as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and fistulae, as well as large aneurysms and venous occlusions. MR-DSA is a contrast-medium-based technique that does not suffer from the T1 shortening effects of acute hemorrhage that can obscure abnormalities on conventional flow-based non-dynamic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局部亚低温(10calmildhypothermia,LMH)联合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HBO)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intracerebralhemorrhage,HIH)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将我院119例HIH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55例)和LMH联合HBO组(治疗组,64例)。对照组给予脱水、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神经、控制血压、清除氧自由基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于入组后6h内给予头部亚低温治疗3—5d,入组第7d后开始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颅内血肿体积、血糖、外周血白细胞(WBC),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随访12个月,根据远期生活质量评估(KPS)判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生活质量提高明显,KPS80分以上基本正常活动为50例(78.13%);对照组为26例(4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原地区局部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能够降低HIH的病死率、致残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外侧裂-岛叶入路和额中回皮质入路对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 HBGH)患者的血肿清除效果。方法 选取2019-10至2022-01在北京昌平医院手术的108例HBGH患者,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额中回入路血肿清除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血肿清除率及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肿清除率为91.63%±0.77%,高于对照组(82.82%±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G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GH患者采用经额中回入路清除血肿,血肿清除率高,可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头颅CT检查对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分析2010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行头颅CT检查确诊脑出血患者的CT结果和临床特点。结果 288例患者中,基底节出血203例(占70.48%),脑叶出血22例(占7.64%),脑干出血25例(占8.68%),小脑出血28例(占9.72%),脑室出血或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的有12例(占4.17%)。康复者128例,症状改善者63例,无明显变化者27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者16例,死亡54例。结论CT可以迅速而准确的诊断脑出血,并根据动态监测结果,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