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癌症抑郁患者抑郁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抑郁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以自编一般情况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CPS)对100例癌症患者及采用SDS、SAS对62例抑郁症患者进行问卷。结果:按一定的分值界限,68例癌症患者被划定为伴抑郁情绪组。癌症抑郁组的抑郁、焦虑总分及部分因子分值与抑郁症组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t≥2.62,P<0.01)。睡眠障碍等反映生物学症状的因子以及其他多个反映躯体运动与精神运动迟滞的因子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癌症抑郁患者正性应对方式均分与癌症非抑郁组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t=4.38,P<0.01)。以是否抑郁为因变量,对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与癌症患者的抑郁状态显著相关的5个自变量即疼痛、医疗费用、EPQ的P分、积极应对方式及SAS总分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SAS总分与积极应对方式2个自变量依次进入回归方程。结论:癌症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较抑郁症患者轻,抑郁症状表现为精神及躯体运动抑制的多个方面;生物学症状不具鉴别价值。严重的焦虑情绪及采用正性应对方式少与癌症抑郁情绪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0例癫痫患者(癫痫组)及60名健康自愿者(对照组)进行评定,并对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作相关分析。结果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SAS及SDS评分则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分均与SAS及SDS评分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其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与抑郁焦虑障碍共病临床特征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抑郁症与抑郁焦虑障碍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4例抑郁焦虑障碍共病患者(研究组)和44例抑郁症患者(对照组)采用自拟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统计一般资料,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及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对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阻滞因子分以及自杀条目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因子分,以及焦虑心境、紧张、抑郁心境、肌肉系统症状、感觉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植物神经症状及会诊时行为表现单项条目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其他因子或条目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抑郁焦虑障碍共病患者较单纯抑郁症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更严重、自杀风险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肺癌患者伴发的抑郁症状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的比较,分析癌症患者抑郁症状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北京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和北京安定医院诊断符合ICD-10抑郁发作的肺癌患者29例和抑郁症患者28例,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为抑郁症状的评估工具,辅以生活事件量表(LES)和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相关因素调查。结果:肺癌组与抑郁症组HAMD总平均分分数分别为21.51&;#177;2.02和26.32&;#177;6.37,差异有显著性(t=4.468,P&;lt;0.01);两组的罪恶感、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迟缓、全身症状和体质量减轻等症状的严重程度基本相当,而抑郁情绪、自杀观念、工作和兴趣、激越、精神焦虑、躯体焦虑、胃肠症状、性症状、疑病等症状抑郁症组明显重于肺癌组;肺癌组患者自知力明显缺乏。结论:肺癌患者的抑郁症为轻度或中度的抑郁发作,存在自责、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工作与兴趣下降、迟缓和全身不适等症状。  相似文献   

5.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心理状况与睡眠质量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睡眠质量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制的相关因素调查表,对200例慢性前列腺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睡眠质量进行调查,并对影响睡眠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1.5%的患者有睡眠质量问题;PSQII≥8分的患者SCL-90各因子(人际关系、敌对性两因子除外)及总分、SAS,SDS总分显著高于PSQI≤7的患者,且PSQI得分越高,SCL-90各因子及总分、SAS,SDS得分越高(F=1.424~34.648,P&;lt;0.01~0.05);睡眠质量与SCL-90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其他7个因子及总分与睡眠质量呈显著正相关(r=0.0097~06317,P&;lt;0.01~0.05);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按作用大小依次为:性功能改变、躯体局部不适、首次发病年龄、负性生活事件和夫妻感情差(偏回归系数:0.0092~00561)。结论:睡眠障碍是慢性前列腺患者的重要症状之一,与心理健康状态、焦虑、抑郁症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吴英丽  韩金霞  王元秀  李兰英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7):5870-5870,5875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编一般项目调查表对淄博市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50例受测者的测评,并与一般健康人(对照组)48例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调查组SDS和SA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无职业者SAS评分显著高于有职业者(P&;lt;0.05)。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情绪障碍明显,焦虑抑郁突出,应对其进行心理卫生干预。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态。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评定,并与12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均差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lt;0.01);SCL-90的总分、躯体化、焦虑、恐怖以及SAS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lt;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低于健康者,表现为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改变,因此在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更应注重综合性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征者焦虑和抑郁及其共病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综合征的青少年焦虑和抑郁障碍的临床现象学、心理社会因素和生物学的特征,以阐明其与抑郁、焦虑障碍的关系。方法:收集2001-11/2003-11在重庆医科大学心理卫生中心治疗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指南(DSM-IV)诊断标准的75例网络成瘾青少年患者,分为抑郁组、焦虑组、抑郁焦虑共病组,对所有病例使用一般情况问卷、病史问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调查评定。上述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共病组的生物学症状均较抑郁组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焦虑组在晨重夕轻的生物节律、早醒、体质量下降,性症状、记忆/注意障碍和自杀意念/行为的发生率上显著低于共病组(P&;lt;0.05-0.01),从HAMD和HAMA总分来看,共病组分别为(42.32&;#177;7.26),(27.48&;#177;7.23)分,均显著高于抑郁组[(0.70&;#177;7.69),(18.07&;#177;6.20)分]和焦虑组[(22.20&;#177;6.18),(23.00&;#177;6.84)分](P&;lt;0.05或P&;lt;0.01),从因子分来看,焦虑组除躯体性焦虑外.其余各因子均与共病组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抑郁高于焦虑,抑郁焦虑共病比例较大。结论: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焦虑和抑郁障碍较为明显,需服用抗抑郁药的同时使用抗焦虑药物并加强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9.
足浴和足部按摩对腹部术后患者情绪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周红玲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4):2700-2701
目的:观察足浴、足部按摩对腹部术后患者情绪改善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筛选病例6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腹外科常规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足浴、足部按摩等。两组患者实验前后分别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汉密尔顿焦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RSD)24项评定及胃肠功能恢复评定。结果:经1周实验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情绪状态SDS总分、SAS总分及HRSD和HAM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治疗后,对照组的各项评分无明显改善,而治疗组可见分值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7,2.24,2.28,P&;lt;0.05;t=2.99,3.14,P&;lt;0.01)。治疗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提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97,2.30,P&;lt;0.05)。结论:足浴、足部按摩对患者的情绪改善及胃肠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与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下降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03-06/2004-08广州市脑科医院精神科门诊首次就诊的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27例、抑郁症24例和焦虑症患者29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问卷共90项,每个项目按5级评分,参照全国成人常模标准:因子分〈1.8分为正常;1.8-2.0分为轻度异常;2.1-3.0分为中度异常;〉3.0分为重度异常),对3组患者分别进行测评,记录总分和9个因子分(包括: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比较各组间评分的差异。结果:有24例抑郁症患者、29例焦虑症患者和27例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的测评结果纳入分析。①3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总分评定结果比较: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明显高于单纯抑郁症患者和焦虑症患者(2.60&;#177;0.52,1.86&;#177;0.41和1.16&;#177;0.35;t=5.76,7.91,P〈0.01)。②3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评定结果比较: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躯体化、强迫、人际、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焦虑组(P〈0.01);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除敌对外,躯体化、强迫、人际、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抑郁组(P〈0.01)。结论: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较单纯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下降程度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支持性心理治疗改善放化疗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吴莉  王世杰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7):2462-2463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治疗前后SAS及SDS测评中。支持性心理治疗对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 对63例肺癌患者在进行常规放疗的基础上应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并以同期行放化疗的57例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明显改善。治疗组心理症状改善,SAS治疗前(46&;#177;12)%,治疗1个月(32&;#177;11)%,t=6.8261,P&;lt;0.01。SDS治疗前(44&;#177;11)%,治疗1个月(31&;#177;10)%,t=6.9409,P&;lt;0.01。治疗组和对照组近期疗效有效率分别为80.9%和56.1%。x^2=9.7274,P&;lt;0.05。结论 支持性心理治疗联合放化疗能减轻心理反应。提高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可视音乐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2组均给予抑郁症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联合可视音乐干预,观察3个月.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结果 干预后2组症状自评量表抑郁、焦虑分值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 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联合可视音乐干预对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效果更显著,更有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3.
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对配偶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对配偶的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配偶进行调查。结果 100例配偶的SDS和SAS得分分别为45&;#177;6和39&;#177;7,分别明显高于国家常模(t=5.0,2.58,P&;lt;0.01);男患者配偶的SDS得分显著高于女患者配偶的得分(t=3.49,P&;lt;0.01),SAS得分两者无差异(t=1.48,P&;gt;0.05);农村患者配偶的SDS得分明显高于城市患者配偶的得分(t=3.59,P&;lt;0.05),而SAS得分两者患者配偶的得分无差异(t=1.52,P&;gt;0.05);在SCSQ得分中。男女患者配偶间及农村城市患者配偶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均无明显差异(t=0.78与1.8,P&;gt;0.05);在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中,男患者配偶得分明显高于女患者配偶得分(t=3.43.P&;lt;0.01)农村患者配偶得分明显高于城市患者配偶的得分(t=2.43,P&;lt;0.05);相关分析可见患者消极应对方式分与抑郁和焦虑得分均呈正相关(t=0.507,P&;lt;0.0l和r=0.215,P&;lt;0.05),积极应对方式分与一般状况及焦虑抑郁等无相关性。结论 精神分裂症发病可导致配偶明显的抑郁和焦虑状态(尤以男患者配偶和农村患者配偶为重);配偶的情绪影响(尤其是抑郁)会加重其消极应对方式,建议给予其适当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4.
上海宝山地区癌症俱乐部成员132例心理社会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癌症生存者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方法:自编相关因素调查表,选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29例癌症康复俱乐部生存者进行调查。结果:癌症生存者的SCL-90总分(115.22&;#177;29.45),SDS总粗分(27.69&;#177;8.59)和SAS总粗分(27.03&;#177;6.62)与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05,6.49,2.08,P&;lt;0.05);癌症生存期与SCL-90总分,SAS总分、SDS总分、SSRS总分显著性相关(P均&;lt;0.000)。男性SCL-90恐怖因子分(7.52&;#177;0.99)小于女性(8.21&;#177;2.4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3,P&;gt;0.05)。结论:癌症康复俱乐部生存者的心理状态趋于平静,生存期长短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时期发热患者的心理状况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王金道 《中国临床康复》2003,7(30):4162-4162
目的 了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时期发热患者的心理状况,为制定有效的康复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观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情绪变化,并从发热病房抽取患者56例为研究组,同时选择普通内科住院患者58例自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时期发热住院患者的心理状态经历了从强烈的否认到初步的认可两个阶段。②SCL-90自测结果显示,研究组在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精神病性5个因子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lt;0.05);SAS(t=3.09,P&;lt;0.01)和SDS(t=4.59,P&;lt;0.01)结果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非典”流行时期发热患者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不成熟心理防御方式的相关因素。方法对42例抑郁症患者采用防御方式问卷、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症状自评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蒙哥马利抑郁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抑郁症患者不成熟防御方式评分与述情障碍识别情绪和躯体感受的能力缺乏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幻想性缺乏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回归分析显示其解释变异率分别为13.2%和19.3%;与症状自评量表的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 P<0.05或0.01),与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及焦虑/躯体化、迟缓、睡眠障碍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 P<0.05或0.01),与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及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蒙哥马利抑郁量表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不成熟防御方式的使用,可能与识别情绪和躯体感受的能力缺乏、幻想性高有一定关联,与患者临床症状的产生具有较大关联性。  相似文献   

17.
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及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南昌市第一医院冠心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均按常规的心血管科治疗,干预组同时配合综合性心理治疗,共3周。干预前后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进行评定,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第4周SDS(39.72&;#177;8.96)及SAS评分(40.46&;#177;5.6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3.70,5.88;P均&;lt;0.01);两组SDS及SAS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33,4.58;P均&;lt;0.01);干预组SCL-90的阳性项目数、躯体化、敌对性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值差异有显著性(t=3.66,8.28.2.01;P均&;lt;0.01);干预组住院天数[(34&;#177;8)d]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2=6.78,P&;lt;0.05);临床疗效大体评定干预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治疗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严重程度,并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综合性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将96例伴发焦虑和/或抑郁情绪的呼吸内科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6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6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值、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临床症状积分及肺功能相关指标变化。结果:(1)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伴发焦虑和/或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34.9%(96/275)。(2)干预前,两组SAS分值、SDS分值、临床症状积分、FEV1/FVC值、FEV1(L)值及FEV1(%)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SAS分值、SDS分值及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的FEV1/FVC值、FEV1(L)值及FEV1(%)值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肺功能及提高临床疗效,是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治疗与康复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个体化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术前负性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术前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个体化心理干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在入院第2天(干预前)和术前1d(干预后)进行评价,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干预后SDS评分为39.68&#177;9.02分,SAS评分为40.38&#177;5.57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在焦虑、抑郁2因子得分情况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躯体化、强迫、敌意、恐惧4因子得分情况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癌症患者术前实施有针对性个体化的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其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为临床护士开展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研制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测评147例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焦虑和抑郁状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后QLQ-C30评分中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体健康状况分别与SAS评分和SDS评分呈负相关。而症状维度与SAS评分和SDS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其生活质量越差。提示临床护士应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