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燕 《中国伤残医学》2013,21(6):361-362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影响因素,总结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经验,以便于制定良好的预防护理措施,提高科室护理工作的质量.方法:选择我科2012 年1 月~2012 年10 月静脉留置针患者180 例,分析患者留置静脉留置针时间长短及不同穿刺部位对静脉炎发生的影响,对发生静脉炎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0 例患者中发生静脉炎患者数为28 例,静脉炎的发生率为15.56%.统计分析发现,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与穿刺部位及留置时间有关(P<0.05).结论:留置静脉留置针时间越长,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对于静脉炎患者,要合理选择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尽可能缩短留置静脉留置针的时间,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相似文献   

2.
冯文玲 《右江医学》2012,40(4):549-551
目的总结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骨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150例行留置针患者,对发生静脉炎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及护理干预。结果 150例患者中发生静脉炎22例,静脉炎发生率为14.67%。统计分析发现,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与穿刺部位、留置时间、输液性质有关(P<0.05)。结论选择好穿刺静脉、合适的留置时间、熟练的穿刺技术是预防静脉炎的关键,对于静脉炎要早发现、早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5月12日-2016年3月21日收治的进行静脉留置针的患者160例,对发生静脉炎的患者人数进行统计,同时综合分析引发静脉炎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进行静脉留置针的患者中,留置针留置天数超过3d的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概率明显高于留置天数在3d以下的患者,下肢留置静脉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概率明显高于上肢留置静脉针的患者,P0.05。结论进行静脉留置针操作时引发静脉炎的主要因素包括留置时间与穿刺部位,因此,临床上可将留置时间尽可能缩短,并选择合理的穿刺部位,使得静脉炎发生率有所下降,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常见并发症及其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1年1~12月收治于我院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168例老年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8例患者中,发生皮下血肿13例;发生液体渗漏8例;发生套管堵塞5例;发生局部静脉炎6例.另外有9例患者发生穿刺部位轻微感染.结论静脉留置针的常见并发症有套管堵塞、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局部静脉炎等,留置针时间以6d以内为佳,延长留置时间则会增加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留置套管针预防感染的管理.方法对570例静脉留置套管针的操作方法、护理方法进行观察.结果570例静脉留置针部位保护患者有15例因穿刺部位保护不当,药物刺激发生静脉炎.其他均未发生静脉感染.结论发生静脉留置套管针感染的原因有无菌技术操作、穿刺部位的护理、封管技术、留置时间、药物渗透压及患者的自身因素等.规范的操作和管理可以预防留置套管针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王志琼 《中外医疗》2011,30(29):87-87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200例行留置针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护理,对发生静脉炎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例患者中发生静脉炎78例,静脉炎发生率为22.5%,静脉留置针置留时间越长,发生静脉炎几率越高,5d以上置留时闯静脉炎发生率与5d以下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炎发生率与药物刺激性、液体输入量以及穿刺部位多种因素有关,差异比较均具有显著性。结论留置时间长短、药液输注,静脉选择与静脉炎发生密切相关,正确操作护理,早期发现有助于减少,减轻静脉炎发生。  相似文献   

7.
静脉留置针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静脉留置针输液病人200例,从穿刺部位,输入液体的性质和量,留置针留置时间几方面进行临床观察。结果静脉炎发生率与穿刺部位有关,身体远心端穿刺明显高于近心端穿刺者;输入高渗性液体发生静脉炎的比率明显高于输入低渗性或等渗性液体者;输入液量〉1500mL发生静脉炎比率高于输液量〈1000mL者;静脉炎发生与留置针留置时间有关。结论 使用留置针发生静脉炎的危险因素与穿刺部位,输入液体的渗透压、输入液体量,留置针留置时间有关。因此,在使用留置针时,应充分评估病人的血管条件,制定输液方案.加强留置针输液期间的护理管理,减少并发症,提高输液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引起静脉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对策。方法:选择50例实施静脉留置针发生相关性静脉炎患者作为观察病例,按照1∶1比例选择同期应用静脉留置针未发生静脉炎的50例患者作为对象研究对象,比例两组患者相关因素上的差异。结果:静脉炎组年龄平均为(63.22±13.78)岁、实施留置针多次穿刺20.00%、日平均液体量为(1 742.45±342.22)ml、留置针位下肢18.00%、应用高渗药物38.00%、留置针时间(4.43±1.18)d高于无静脉炎组的(55.18±12.88)岁、4.00%、(1 322.56±278.19)ml、2.00%、12.00%、(3.03±0.87)d(P<0.05),为导致静脉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的因素。结论:引起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因素复杂,通过实施有效健康教育、加强穿刺能力的训练、正确选择穿刺部位、输入刺激性药物前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减少留置时间、尽量减少输液总量以减少或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刘凤艳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8):150-153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致液体外渗及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以便于更好地指导临床采取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方法笔者对自己所在科室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164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对不同穿刺部位、不同输液时间、不同药物性质静脉留置针输液发生并发症情况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644例患者在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发生静脉炎者9例,发生率为0.55%;致液体外渗的有29例,总发生率为1.76%。发生静脉炎与刺激性或高渗性药物致血管内皮完整性破坏有关;发生液体外渗与置管的部位、输液时间、药物的性质等因素有关。穿刺部位为大隐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颈外静脉时液体外渗的发生率分别为2.41%、1.66%、1.12%、0.94%;≤24h、25~48h、49~71h、≥72h各时间段液体外渗发生率分别为0.41%、0.88%、1.76%、3.40%;输注刺激性和非刺激性药物时液体外渗的发生率分别为2.33%、1.15%。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正确选择穿刺部位、选择合适的留置针、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熟练掌握穿刺方法、合理科学安排输液顺序、缩短液体持续滴入时间、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等措施,能降低静脉炎及液体外渗的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保证输液治疗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浅静脉留置针预防并发静脉炎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我科采用浅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发静脉炎的几率和相关因素,根据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88例患者中,在置管36 h后,3例(3.4%)患者发生静脉炎,在置管48h后,4例(4.5%)患者发生静脉炎,在置管72 h后,10例(11.4%)患者发生静脉炎,导致静脉的发生的因素分别是穿刺部位的选择不当、穿刺操作不符合规定、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过长、患者自身因素、药物因素及封管技术因素.结论:为预防浅静脉留置针并发静脉炎,要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方式,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保证浅静脉留置针能够安全、有效的被应用在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寻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患者最佳外周静脉留置针部位。方法将162例CCU患者随机分成上肢静脉组和颈外静脉组,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时间,留置时间及静脉炎发生情况及穿刺失败次数。结果颈外静脉穿刺时间短,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两组达统计学差异(P<0.05)。静脉炎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外静脉为CCU患者最佳留置针部位,尤其对合并休克及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急症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静脉留置套管针致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心得。方法统计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静脉留置套管针的3000例患者资料,从中抽取因静脉留置套管针引发静脉炎的患者160例,分析当前静脉留置套管针引发静脉炎的因素,确定问题后执行针对性观察、护理措施,探讨不同部位静脉留置套管针致静脉炎的关联。结果下肢静脉发生静脉炎的概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置管时间≥7 d的静脉炎患者显著高于其他置管时间段,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执行静脉留置套管针的同时,针对其高危因素进行合理控制,避免反复穿刺,及时给药,掌握合理的穿刺方法,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避免细菌感染等,降低静脉炎发病率,提升静脉留置套管针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邵丽萍 《大家健康》2016,(3):249-250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致并发症的原因,并给予护理对策观察护理干预结局,为临床护理提供方法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资料,分析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结果:并发症主要为穿刺部位感染、静脉炎、导管堵塞等,经过对应护理后所有病例均为出现进一步伤害.结论:穿刺部位感染等容易导致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应及时给予相应护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致并发症的原因,并给予护理对策观察护理干预结局,为临床护理提供方法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资料,分析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结果:并发症主要为穿刺部位感染、静脉炎、导管堵塞等,经过对应护理后所有病例均为出现进一步伤害。结论:穿刺部位感染等容易导致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应及时给予相应护理。  相似文献   

15.
张宝兰 《吉林医学》2014,(12):2676-2676
目的:分析并评价不同部位静脉留置套管针引发静脉炎的相关性与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62例静脉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穿刺部位与静脉炎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输液时间同静脉炎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头皮静脉穿刺静脉炎的发生率仅为2.38%;锁骨下静脉穿刺为中心静脉置管,未见静脉炎或其他并发症病例;上肢静脉穿刺静脉炎发生率为13.36%;下肢静脉穿刺静脉炎发生率为28.40%。结论:不同穿刺部位并发静脉炎的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锁骨下静脉穿刺静脉炎的发生率最低,输液时间越长,静脉炎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6.
霍青  周科  刘利  陈雪  何慧琳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4):695-697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围绕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对我院骨科2010年1月—7月使用静脉留置针的140例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临床分析。结果留置针留置时间受患者血管、留置针的选型、穿刺技术、固定方法和封管、药物因素、机械因素、护理及无菌技术、患者健康意识的影响。结论正确选择穿刺部位血管和留置针的型号;掌握熟练的操作技巧、正确的固定方法和冲封管技术;正确输入药液,遵守无菌技术,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可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9年1~12月收治于我院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158例老年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8例患者中,发生皮下血肿13例,液体渗漏8例,套管堵塞5例,局部静脉炎6例.另外有9例患者发生穿刺部位轻微感染.结论 静脉留置针的常见并发症有套管堵塞、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局部静脉炎等,留置针时间以6 d以内为佳,延长留置时间则会增加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蔚  张卫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0):1236-1237
目的:增加留置浅静脉留置针的成功率,减少留置针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125例留置浅静脉留置针患者中出现43例不良反应,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留置针留置期间,较易出现穿刺失败、留置针脱出、药液外渗,留置针堵塞情况,无1例发生静脉炎。结论: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及时更换无菌敷料,可防止穿刺部位感染;及时给予药物湿敷,可防止穿刺部位皮肤组织坏死;做好健康宣教,采取正确的封管方法,可防止导管堵塞及脱出。  相似文献   

19.
浅静脉留置针导致老年患者静脉炎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引起静脉炎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选取180例需用静脉留置针的病人,按穿刺部位、药物性质、留置时间、封管方法分组观察.结果 静脉炎的发生与穿刺部位的选择、输入药物的性质、血粘稠度、留置时间及封管方法有关.结论 对应用留置针的病人,合理选择静脉、有计划地输入液体种类和数量、选择适宜的封管方法、掌握适宜的留置时间,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范彬  梅孟雪  黄芬  梅赣红 《当代医学》2021,27(7):111-1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留置针技术在老年静脉穿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00例静脉穿刺困难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盲穿法穿刺,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留置针技术进行穿刺,比较两组穿刺次数、留置针留置时间及非计划拔管、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留置针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非计划拔管率、静脉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穿刺困难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留置针技术进行穿刺,能减少穿刺次数,缩短置管时间,减少非计划拔管、静脉炎发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