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苷的可逆性转录酶抑制剂中,第一个为齐多夫丁(Zidovudine,AZT),用于艾滋病或艾滋病相关综合征(ARC)患者,能明显延长寿命,但有血液学毒性,还可能有抗AZT株。本文讨论其中第二个,即双脱氧胞苷(Dideoxycytidine,ddC)。单-ddC对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疗效ddC口服生物利用度约87%,血浆半减期1小时左右。本品能全部穿过血脑屏障,但AZT仅1/3。临床证明,ddC降低循环HIVP 24抗原水平,增加CD_4~+淋巴细胞数,说明它具有抗HIV活性。  相似文献   

2.
耳毒性药物     
耳毒性药物范亚平(江苏省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226001)药物所致耳毒反应临床并不少见,我国现有聋哑人半数以上与药物有关,但临床重视不够,亟待引起注意。药物所致耳毒反应主要累及内耳耳蜗螺旋器产生听力损害及(或)前庭器官产生平衡障碍。临床常见的具耳毒性的...  相似文献   

3.
目前常用4g/d大剂量的红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自1973年首次描述红霉素与感觉神经性耳聋有关系后,不断有散在案例报告。但红霉素引起耳中毒的风险因素,发病率还不清楚。为进一步研究这些问题,4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24例接受红霉素4g/d(1.0g,6h 1次);6例接受红霉素2g/d(0.5g,6h 1次)。皆用生理盐水250ml在1h内静滴;15例给予其它抗菌素治疗。同时监测其听力图变化及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4.
5.
大环内酯类新型抗生素阿齐红霉素(azithromycin)和克拉红霉素(clarithro-mycin)有显著的抗鸟型结核分枝杆菌复体的活性,常与其它药物合用治疗AIDS播散性鸟结核分支杆菌复体感染。本文报道了阿齐红霉素在治疗鸟结核分支杆菌感染中的耳毒性。3例患者1992年开始po阿齐红霉素(500mg·d-1)、氯法齐明(100mg·d-1)和乙胶丁醇(15mg·d-1)三联方案。用药9个月,患者自述听觉降低,其中2例在阿齐红霉素停药前,严重影响正常交谈。经听力测定和专家评定,3例患者双侧听觉神经丧失(空气传导和骨传导试验为250~12000Hi)。2例患者较严重…  相似文献   

6.
庆大霉素滴耳液的耳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咨询了加拿大卫生部后,加拿大先灵公司已向医务人员发出劝告:鼓膜穿孔的患者局部使用庆大霉素硫酸盐滴耳液有耳毒性的危险。这一劝告的根据是药物上市后的监测报告中,鼓膜穿孔的患者使用庆大霉素滴耳液后,出现罕见的耳毒性(听力丧失、耳鸣、眩晕、共济失调或振动幻视)。考虑其耳毒性,医务人员应对患者常规监测,并于开始治疗5~7天后,重新评估是否有需要继续使用。庆大霉素滴耳液的耳毒性@迟丹怡  相似文献   

7.
1病例资料 女,68岁.因发热、皮疹、双下肢关节酸痛8天,于2000年11月24日入院.查体:体温39℃,双耳听力正常.上胸部可见片状红色斑丘疹,分布不均匀.咽部轻度充血,扁桃体不大.胸透心肺未见异常.血白细胞18.6×109/L,中性粒细胞0.97,尿蛋白(2+),红细胞沉降率31 mm/h,考虑为上呼吸道感染,支原体感染,斑疹伤寒待除外.  相似文献   

8.
浅谈药物的耳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全国五类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推算,我国听力语言残疾人多达1770万,其中6岁以下的聋儿有74万.药物的耳毒性是导致听力障碍的一大原因,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耳蜗中毒及前庭中毒反应.长期与短期大剂量服用某些药物,可导致耳蜗及前庭结构的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9.
警惕氧氟沙星的耳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资料 女,68岁。因发热、皮疹、双下肢关节酸痛8天,于2000年11月24日入院。查体:体温39℃,双耳听力正常。上胸部可见片状红色斑丘疹,分布不均匀。咽部轻度充血,扁桃体不大。胸透心肺未见异常。血白细胞18.6×109/L,中性粒细胞0.97,尿蛋白(2 ),红细胞沉降率 31 mm/h,考虑为上呼吸道感染,支原体感染,斑疹伤寒待除外。因患者对青霉素过敏,故用氧氟沙星0.2g,每日2次静脉滴注。用至第5天时,患者感左耳闷胀,有时隆隆样耳鸣,自认为睡觉时耳朵受压所致。次日左耳症状加重,耳鸣频繁,约3~4小时1次,每次持续约2~3分钟。第7天右耳出现同样症状。第8天双耳鸣仍持续存在,且无好转,但始终听力尚好。考虑氧氟沙星所致耳鸣,于第9天  相似文献   

10.
抗生素的耳毒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亮  刘天亮 《中国药业》2010,19(7):82-83
由于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十分普遍,出现了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的不良现象,致中毒性耳聋时有发生,给患者带来了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增加了经济压力。在临床应用中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充分做好中毒性耳聋的预防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对于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耳毒性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可引起耳毒性的药物黄鹏,黄怀庆(湖北省黄石市四医院435006)传统看法认为氨基甙类抗生素(第一代为40~50年代使用的产品,如链霉素、双氢链霉素;第二代为50~60年代使用的产品,如新霉素、巴龙霉素、卡那霉素;第三代为60年代后使用的产品,如庆大霉...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中耳局部氧氟沙星滴耳液后的对内耳是否具有毒性,用50只豚鼠分别以氧氟沙星滴耳液、庆大滴耳液有溶媒应用于中耳局部,持续及7及14天,检查中耳粘膜反应、眼震抑制率及耳蜗、前庭的形态学结果证明氧氟沙星滴耳液对中耳局部无刺激及无内耳毒性,而庆大霉素滴耳液对中耳局部且能引起明显的耳毛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13.
据文献调查有130种以上(约7.8%)的药物和化学品与耳毒性有关。主要种类为碱性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及其他抗生素、抗炎药物、抗疟药、β-阻断剂、抗癌药、重金属、利尿剂、某些局部用药物和各种其他药物。本文讨论了作用的可能机理。其中包括蛋白质合成的抑制、糖酵解循环、三羧酸循环、能量利用、能量产生和毛细胞线粒体膜中的呼吸系统,也包括内淋巴膜通透性的改变或是膜性耳蜗侧壁中对碱性氨基糖甙类排泄系统的改变。对五种氨基糖甙类药物的粘多糖耳毒性和反应性的相对顺序经证明与每个分子中的碱基数有关。  相似文献   

14.
邹若飞 《中国药业》1999,8(5):61-62
许多药物可产生耳毒性而致听觉障碍,轻者引起耳鸣,重者可引起永久性耳聋。文献报道[1],我国180万聋哑儿童中,药物引起的耳聋占60%,约100余万人,且以每年2~4万人的速度递增。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具有耳毒性的药物主要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近年来,非抗生素类药物引起耳毒性反应的报道日趋增多,已逐渐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16.
李彦璋  肖伯安 《儿科药学杂志》2021,27(6):63-64,后插1-后插2
顺铂(顺式-二氯二氨合铂)是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广泛应用于头颈部、宫颈、食管及肺部等实体瘤,是治疗多种实体瘤的一线用药,也是儿童较为有效的肿瘤化疗药物之一.顺铂显著提高了许多实体肿瘤患者的存活率,包括肝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骨肉瘤和生殖细胞瘤等.作为典型的高效高毒化疗药物,近年来,顺铂的肾毒性及胃肠道毒性通过水化利尿及...  相似文献   

17.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耳毒性是药物在内耳淋巴液内积聚,损害了毛细胞的功能所致。多磷酸肌醇可能是药物在膜上的受体,动物实验证实,毛细胞受损方式主要有两种:毛细胞被破坏,毛细胞从上皮中被挤出,慢性耳毒性的发生与毒性代谢物的形成有关,线粒体基因的1555^G突变可能导致机体对药物耳毒性敏感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据统计,聋儿中有50%~70%是因应用耳毒性抗生素引起的。抗生素的耳毒性是导致听力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耳蜗中毒及前庭中毒反应。长期与短期大剂量应用某些抗生素,可导致耳蜗及前庭结构的功能损害,临床上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的防治梁新亮,苏红丽,修佳(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市450003)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作为临床常用药物之一,耳毒性的发生是氨基糖甙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主要副作用。这种类型的耳毒性主要损伤第八对脑神经,...  相似文献   

20.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的防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 ,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需氧杆菌引起的感染显示了良好的效果。但该族类药的耳毒性、肾毒性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本文就氨基糖苷类的耳毒性症状、预防和治疗作一综述 ,以减少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治疗中的耳毒性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