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盐水灌注导管消融治疗难治性心动过速病人的术中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少数难治性心动过速病人中,如心房扑动和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及室性心动过速等,应用普通大头电极导管消融效果不好,冷盐水灌注大头电极导管由于其消融电极的主动冷却作用,使局部输出能量增高,可产生更大更深的组织损伤,已有效应用于上述难治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我院2004年7月-2005年3月应用冷盐水灌注大头电极导管成功消融治疗难治性心动过速56例,现将术中监护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总结冷盐水灌注大头电极导管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术中护理经验,包括心理护理、灌注监护、消融放电监护和并发症监护。认为术中护理重点是灌注监护和消融放电监护。灌注监护中,低流速灌注保证灌注管道的通畅,高流速灌注则保证达到理想的电极冷却效果;消融放电监护时,准确的参数设置、及时的参数汇报等,是确保消融手术顺利完成不可或缺的步骤。  相似文献   

3.
探究冷盐水灌注导管射频消融对于老年人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就诊的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83例,其中左侧抵抗旁道17例(指从心内膜面应用4 mm电极消融≥10次不能成功的房室旁道),Ⅱ型心房扑动18例,房性心动过速15例,阵发性心房颤动19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4例。随机分为对观察组51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进行冷盐水灌注导管射频消融,对照组进行常规导管射频消融。比较两组最高温度、功率、最高阻抗等射频消融参数和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最高阻抗和温度比对照组低,但功率比对照组高(P均〈0.05),手术成功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7.5%(P〈0.05),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也比对照组低(P均〈0.05)。结论冷盐水灌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有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手术成功率高,复发率小。  相似文献   

4.
在少数难治性心动过速病人中,如心房扑动和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及室性心动过速等,应用普通大头电极导管消融效果不好[1],冷盐水灌注大头电极导管由于其消融电极的主动冷却作用,使局部输出能量增高,可产生更大更深的组织损伤,已有效应用于上述难治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我院2004  相似文献   

5.
2000年,Pappone等[1]首创CARTO系统标测指导下环肺静脉口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取得成功,已成为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主要方法。导航冷盐水灌注大头导管(导航灌注电极)由于其消融电极的主动冷却作用,使局部输出能量增高,可产生更大更深的组织损伤,已有效应用于房颤的治疗[2]。CARTO系统与导航灌注电极联合使用,使消融治疗更高效、精确。我院自2004年9月~2005年7月应用CARTO系统加冷盐水灌注大头导管成功消融治疗房颤26例,现将其术中护理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6例中,男17例,女9例,年龄39~74(56.5±17.3)岁。所有患者均无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在典型心房扑动射频消融术中使用冷盐水灌注温控消融导管和普通蓝加硬温控消融导管的优劣.方法:将51例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典型心房扑动病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普通蓝加硬温控消融导管,另一组使用冷盐水灌注温控消融导管.通过比较两组之间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放电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数值之间的差异,来评价这两种术式的差异.结果:在典型房扑的射频消融术中使用冷盐水灌注温控消融导管,其X线暴露时间、放电时间等均显著低于普通蓝加硬温控消融导管.两组之间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典型心房扑动的射频消融术中,使用冷盐水灌注温控消融导管优于普通蓝加硬温控消融导管.  相似文献   

7.
房颤消融是一种利用射频能量来破坏参与心律失常传导的心房组织的治疗技术.房颤消融的目的是实现肺静脉触发因素与心房基质的电流断开,通常称为"肺静脉电隔离术"[1].近年来,临床应用的冷盐水灌注射频消融导管,局部输出能量较高,可以产生很大、很深的组织损伤.而左心耳是一个死腔样的结构,导管进入后力量易于传导,并且该处房壁较薄,消融时能量过高,放电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导致组织气化而产生爆裂伤,从而引起急性心包填塞[2].心包填塞是射频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0.1%~0.7%[3].随着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其并发症也日益受到导管室医护人员的重视.我院收治1例在消融过程中因组织气化发生爆裂伤致心包填塞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型盐水增强双极射频消融在离体猪竖脊肌肉上消融灶的大小和形态.方法将两电极针间距固定在3cm以内时,其他4个参数即灌注量、射频输出功率、射频消融时间、盐水浓度中保持3个参数不变,1个参数为变量,对猪竖脊肌肉进行射频消融,比较消融灶的形态及大小变化.结果当两电极针间距在3cm以内时,在适当的条件下消融灶体积并不随灌注量和盐水浓度的增加而扩大(P>0.05),而随着消融时间和输出功率的增加明显扩大(P<0.05).结论两电极针间距在3cm以内时,在一定条件下新型盐水增强双极射频消融形成规则的消融灶.  相似文献   

9.
我院2005-03/2008-03共收治心律失常80例,经射频消融术治疗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15~78岁,均符合射频消融的入选标准。80例患者均有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史,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1.2方法首先行电生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并确定消融靶点。选择射频消融导管引入射频电流,消融左侧房室旁路时,消融导管经股动脉逆行或股静脉经房间隔置入;消融右侧房室旁路或改良房室结时,大头导管经股静脉置入。确定电极到位后,能量5~30W,放电10~60 s。重复电生理检查,若不再诱发心动过速即可拔除电极导管,压迫包扎穿刺点。2结果75例治疗成功,达94%,5例未成功患者中2例为间隔旁道,1例为多旁道,2例因电生理未诱发心律失常未行射频消融术。4例发生并发症,占5%,左侧气胸1例,对症处理后治愈,Ⅱ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经激素治疗后治愈,股静脉血栓形成2例,无1例死亡。3例复发,占3.7%,2例再次行射频消融术成功,1例因不愿再次手术而药物治疗。3护理体会3.1术前护理用温暖亲切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该手术的方法及过程,女性患者需得...  相似文献   

10.
心房扑动(房扑)是临床常见的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随着对心房扑动电生理机制的了解,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已经成为房扑治疗的主要方法。近年来有许多关于导管射频消融(RFCA)成功治疗典型房扑的报道,但均用Halo电极或CT电极等多极电极。笔者用普通标测电极标测,观察高位右心房电极射频消融前后传导顺序变化,结合右房峡部传导时间间期的定量测定,也能有效判断峡部传导双向阻滞,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应用窦房结电图技术定位窦房结和记录低频、低振幅心电信息方法。方法 对 12只兔用常规镍合金电极导管和银 氯化银电极导管分别记录窦房结电图对比图形。以窦房结电图定位窦房结位置 ,取定位组织HE染色观察。在窦房结位置射频消融改良窦房结 ,观察心率变化。结果 非极化电极银 氯化银电极导管记录的心电活动的图形较极化电极镍合金电极导管记录的图形稳定 ,且干扰小。窦房结电图定位处组织中有 10 / 12可见窦房结组织的P细胞。 9/ 12只兔在射频消融改良窦房结中即刻达到窦性心率下降 30± 5 %的靶心率。射频消融改良窦房结前、后平均心率 (194± 41次 /min、16 2± 33次 /min) ,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非极化电极导管记录低频、低振幅心电信息图形稳定 ,且干扰小。在电生理检查窦房结电图可定位窦房结位置 ,射频消融改良窦房结达到减慢窦性心率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大鼠动脉内少量冷盐水输注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内插有尼龙线的PE-50导管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MCA)缺血3 h模型,在再灌注前5 min向MCA缺血区输注3.5 ml 10℃盐水,然后实施再灌注。对照组仅仅制作缺血3 h/再灌注48 h模型,未输注冷盐水。再灌注48 h后,用TTC染色法分别测定两组的脑梗死体积。在缺血后2 h和再灌注后48 h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结果冷盐水输注组能显著减少脑梗死体积(23.8±3.0%),与未输注组相比(44.3±1.4%)差异有显著性(P<0.01)。再灌注前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动脉内少量冷盐水输注可显著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梗死体积,产生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在冷盐水灌注导管治疗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房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采用冷盐水灌注导管行射频消融术进行房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疼痛管理护理;比较两组疼痛程度、麻醉阵痛药物使用剂量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疼痛程度、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及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冷盐水灌注导管治疗房颤患者,应用疼痛管理,具有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经导管射频消融(radid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是近年来心脏病治疗学中重大的进展之一。1987年,在Huang及其合作者首次应用射频能量采用闭胸式导管技术消融房室结以来,采用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越来越普遍。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成功率达90%以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2%。我科1995-2004年收治部分特殊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经过RFCA治疗与系统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脑缺血半暗带可定义为存在于脑梗死周围,功能受损,但结构完整仍有挽救可能的缺血脑组织。通常情况下,脑血流量减少到低于临界阈值(10~15ml/100g/min)时,将导致细胞内的ATP无氧糖酵解,Na^+/K^+泵为高度ATP依赖性离子泵,Na^+/K^+泵的失活,导致细胞的不可逆性损伤。半暗带的血流灌注水平处于功能障碍但形态学完整的临界状态。半暗带存在脑不可逆损伤组织的周围,该区域血流量减少,在最初的数个小时内,还不致于引起不可逆组织损伤,但这是个短暂的动态过程,缺血性半暗带区细胞以凋亡的形式会在缺血后存活数天。因此利用影像学手段早期界定半暗带的存在和范围,以指导动脉内溶栓或静脉溶栓治疗,将变的越来越重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总结278例心律失常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情况及护理措施。结果:加强护理使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成功率达98%。结论:术前准备充分,术后严密观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冬玲  肖竹 《中国康复》2009,24(2):139-140
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是将一根特制的电极导管送到心脏的特定部位,然后经导管输入射频电流.通过热效应造成局部心肌组织的变性失活、发生凝固性坏死。破坏心律失常的折返途径或异位兴奋灶达到根治或控制心律失常的目的。RF—CA频率为100kHz~1.5MHz。用于消融治疗的一般为350~750kHz。RFCA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已成为根治顽固性快速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同时也在护理领域对围手术期的护理提出更高要求。现将近年国内有关RFCA围手术期护理状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房颤是一种以快速、无序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房因无序电活动而失去有效收缩,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心房内附壁血栓形成。非心脏瓣膜病房颤患者每年发生栓塞事件的几率为5%左右,是非房颤患者的2~7倍,占脑栓塞事件的15%~20%[1]。2014年AHA/ACC/HRS指南推荐,对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权衡药物与导管消融风险及疗效后,导管消融可作为一线治疗[2]。目前我国导管消融适应证已  相似文献   

19.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效的方法。RFCA的电极导管释放物理能量,造成心肌变性坏死,阻断心动过速传导的必经途径,达到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目的。研究显示[1],RFCA可引起心肌酶谱一过性升高,部分尚可引起心电  相似文献   

20.
经导管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是近年来心脏病治疗学中重大的进展之一[1]。1987年,在Huang[2]及其合作者首次应用射频能量采用闭胸式导管技术消融房室结以来,采用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越来越普遍。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成功率达90%以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2%[3]。我科1995-2004年收治部分特殊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经过RFCA治疗与系统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