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列腺癌术后并发急性心肌梗死 (AMI) ,临床上较少见 ,如未能及时观察和护理 ,将产生严重后果。我科自 1 999年 1月~ 2 0 0 1年 9月共收治前列腺癌患者 1 5例。术后并发急性心肌梗死者 3例 ,经严密心电监护和护理 ,配合临床治疗 ,均抢救成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例前列腺癌男性患者 ,年龄最大的 82岁 ,最小的 60岁。 3例发生AMI均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2 心电监护与护理2 1 严密心电监护 :心电图改变是诊断AMI的重要依据。对前列腺癌术后并发AMI的患者 ,迅速送入CCU监护病房 ,连续监护 4~ 7天 ,根据病情变化 ,…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与心律失常合并发生的患者心电监护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与心律失常合并发生的患者50例,均为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加强心电监护及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回顾实施成效。结果该研究选取的急性心肌梗死与心律失常合并发生的患者,显效30例,占60%;有效18例,占36%,无效2例,占5%,总有效率为96%。相较干预前,患者心理状况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加强心电监护,并重视整体、全面护理干预的实施,对保障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有效监护,同时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以减少病死率的发生。方法 2011年6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对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做心电监测分析,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并发心律失常的有30例,还有两例患者出现室颤、诱发室速。1例患者自行转复。通过实施有效护理措施,患者的救治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密切进行观察,及早发现,采取积极措施,可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4.
颜婷婷 《吉林医学》2012,33(25):5556-555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监护情况。方法: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给予以下措施:①严密进行心电监护;②密切观察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症状;③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结果:护理后室早数、短阵室速数、PR间期、QRS波时限、QTc间期、EDV和ESV均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监护和护理,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时的恶性心律失常的监测及护理对策。方法 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心电监护并观察,及时处理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结果 密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可早期发现恶性心律失常。结论 早期发现恶性心律失常,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救治,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心电监测及护理经验。方法: 对1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行心电监护并观察,及时处理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结果: 密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可早期发现恶性心律失常,除1例心室颤动患者家人拒绝除颤自动出院外,其余均抢救成功好转出院。结论: 早期完善的心电监护能及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并及时处理,利于早期救治。  相似文献   

7.
8.
苏波  魏翠萍 《中原医刊》2003,30(16):63-63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的临床类型 ,特点是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1] 。我科从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89例 ,疗效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9例患者中男 6 1例 ,女 2 8例 ,年龄 41~ 79岁 ,平均年龄6 2岁 ,治愈 82例 ,治愈率 92 %,死亡 7例 ,死亡率 8%。2 观察内容2 .1 疼痛 :为最早出现的最突出的症状。多无明显诱因 ,呈难以忍受的压榨样、窒息或烧灼样疼痛 ,并伴有烦躁不安、大汗、恐惧及濒死感 ,部分病人疼痛向腹部、颈肩部及背部放射。服用硝酸甘油不…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常见急症,发病急、病情凶险。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竭、心原性休克是ANI的三大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进行积极救治、不断提高存活率是内科学者探讨的重要课题。我院自2000—01/2003-12共对35例ANI患者采用了心电监护,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钟俊 《中外医疗》2010,29(4):167-167
作者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5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电图变化,可早期发现恶性心律失常,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早期救治,同时合并其它有效护理能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病人,常有不同程度低血压,有时可发展到低心输综合征,导致死亡。早期恰当的处理可大大改善病人的预后。本文回顾了2001年8月-2004年5月,38例AMI后低血压患者的有关资料,旨在探讨AMI后低血压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郭淑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2,(30):3989-399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评价急救和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 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和精心护理,46例治愈出院,4例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8%。结论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持续的心电监护能够及早发现心律失常,及时给予有效的救治,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从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监护、溶栓药物的治疗、一般护理、心理支持以及健康教育方面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要点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持续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心电图演变,是内科常见的急症。其合并症多、病死率高、病情易变多变,因此病情观察非常重要。早期发现病情变化,给予及时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根据5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观察及护理,加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能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邱丽萍  杨冬梅 《吉林医学》2013,34(1):182-183
<正>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和不良生活习惯的增加,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明显的年轻化。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表现为持续的胸骨后剧痛、发热、WBC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1]。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重者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因此,  相似文献   

16.
17.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电监护中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心肌梗死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多发生在发病1~2周内,24 h内尤为多见.2000年12月~2002年11月,我科收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26例,对其进行了持续心电监护,现将监护中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孙树珍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1):2720-2722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52例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经过积极的抢救与护理,35例患者抢救成功,13例明显好转,死亡4例。结论: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持续监护能及时发现心律失常,早期干预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梗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2010年1~12月收住急性心肌梗死96例,采取吸氧、止痛、溶栓、休息、心理护理、抗凝治疗等措施.结果:及时挽救了生命,降低了死亡率.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梗死范围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归纳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实施恰当的临床护理.结果:3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全部有所改善,无1例有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的特点,细心观察与有效正确的护理至关重要,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