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脂康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复发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血脂康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对327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别统计分析127例(观察组)长期服用血脂康联合阿司匹林患者及2004例(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患者的脑梗死复发率。结果脑梗死复发率观察组为8.66%,对照组为20.50%,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长期服用血脂康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复发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蚓激酶或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复发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蚓激酶或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脑梗死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对127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别统计分析42例(观察组)长期服用蚓激酶(22例,一日120~180U,服药时间>150 d)或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20例,一日50~70 mg,服药时间>150 d)的患者及85例(对照组)未正规服用抗凝药物患者的脑梗死复发率。结果脑梗死复发率观察组为9.52%,对照组为30.58%,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长期服用蚓激酶或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对脑梗死复发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长期服用中风复春汤(葛根、川芎、水蛭、黄芪、全虫、地龙、三七参、丹参、山楂等)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复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中西医结合科(神经内三科)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病例236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使用中风复春汤联合阿司匹林预防治疗)和对照组(单独使用阿司匹林预防治疗)各118例,随访1年,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中复发17例,复发率14.4%;对照组中复发26例,复发率22.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进一步降低,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中风复春汤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复发的效果比单独使用阿司匹林的效果明显,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进一步降低,随访患者复发少,预防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段红利  刘骅 《首都医药》2011,(16):43-44
目的观察蚓激酶联合阿司匹林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阿司匹林肠溶片(75mg,睡前顿服)和蚓激酶肠溶胶囊(60万单位,一天3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只加阿司匹林(75mg,睡前顿服)。随访1年,观察脑梗死复发率和病死率及其不良反应,比较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复发4例,复发率为7.1%;对照组复发11例,复发率19.0%,效果优于对照组,蚓激酶联合阿司匹林未增加出血风险;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善程度较治疗前明显;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蚓激酶联合阿司匹林在脑梗死的二级预防中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独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5.
噻氯匹定对急性脑梗塞二级预防的远期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噻氯匹定 (力抗栓 )对急性脑梗塞复发的远期效果。方法 :2 3 0 0例急性脑梗塞常规治疗 2周后的住院患者随机单盲分为 4组。治疗组Ⅰ (噻氯匹定组 ) 5 76例 ,治疗组Ⅱ (噻氯匹定→阿司匹林组 ) 5 70例 ,治疗组Ⅲ (阿司匹林→噻氯匹定组 ) 5 74例 ,对照组 (阿司匹林组 ) 5 80例 ,给予噻氯匹定及阿司匹林治疗 ,随访 6年。结果 :4组服药后 1年、2年、2 .1~ 5年及 5年以上脑梗塞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单用噻氯匹定的复发率最低 ,复发率 1年为 10 .0 6%。阿司匹林组的复发率最高 ,复发率 1年为 3 1.7%。女性患者服用噻氯匹定较服用阿司匹林复发率显著降低。不同年限的脑梗塞复发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6年观察中以脑梗塞后 1~ 2年复发率最高 ,3~ 4年最低。结论 :噻氯匹定对急性脑梗塞的复发预防显著优于阿司匹林。长期使用小剂量噻氯匹定 ,不良反应小 ,是脑梗塞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纤溶酶序贯蚓激酶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73例符合入组要求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急性期静脉纤溶酶治疗7天后单独服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在纤溶酶治疗结束后联合服用阿司匹林及蚓激酶,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同时记录复发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降纤治疗(纤溶酶序贯蚓激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能减少梗死复发率。联合使用不增加出血危险及肝肾毒性。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降纤治疗(纤溶酶序贯蚓激酶)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效预防缺血性卒中复发,且副作用较小、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病例76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使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预防治疗)和对照组(单独使用阿司匹林预防治疗)各38例,两组均服用阿司匹林100mg,1次/日,治疗组在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丁苯酞软胶囊0.2g,3次,日,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复查血小板聚集率血液流变学及血液流变学。随访1年,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中复发5例,复发率13.16%,对照组中复发8例,复发率21.05%,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进一步降低,血液流变学改善,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比对照组效果好。结论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复发的效果比单用阿司匹林的效果明显,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下降及血液流变学改善,随访患者复发少,预防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及脑梗死复发的影响。方法将80例存在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0例,均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检查颈动脉彩超,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及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6个月后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及脑梗死复发的影响,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不稳定斑块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脑梗死复发率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能够稳定颈动脉斑块,减少脑梗死复发。  相似文献   

9.
莫兰 《中国医药科学》2012,(17):80-81,83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防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及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照组只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治疗两个疗程内TIA复发或进展为脑梗死的例数、胃肠道反应、出血等不良反应,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两个疗程内的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IA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血和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TIA防治效果优于单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变学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调查长期规律服用阿司匹林(ASA)对于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的获益与引发出血事件的风险。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4年4月普陀区人民医院脑梗死住院患者901例。根据是否长期服用ASA分为暴露组439例和非暴露组462例,前瞻性追踪调查6个月,分别记录其终点事件(脑梗死复发、症状性颅内出血及上消化道出血),分析评价ASA在二级预防中的获益与风险。结果:暴露组与非暴露组脑梗死复发率分别为8.7%和13.4%(P<0.05),暴露组缺血性卒中复发率减少4.7%,NNT=21。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总症状性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3.9%和16.2%(P<0.05),暴露组总症状性出血事件增加7.7%,NNT=13。其中症状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暴露组为16.4%,非暴露组为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增加了4.7%,NNT=21;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暴露组为7.5%,非暴露组为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ASA虽能降低4.7%的脑梗死复发率,但是总症状性出血事件也有明显增加(7.7%),尤其是上消化道出血事件增加4.7%,颅内出血略有增加趋势。ASA预防卒中复发,获益与风险并存。  相似文献   

11.
杜敏  姜亚平  林力 《医药导报》2005,24(5):415-416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在无症状性脑梗死伴心房纤颤患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将无症状性脑梗死伴心房纤颤患者300例分为对照组(不服用阿司匹林)、低剂量组(服用阿司匹林,75mg·d1)和高剂量组(服用阿司匹林,150mg·d1)各100例,随访观察3组患者服药2a内脑梗死的病情变化。结果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在随访的2a中,分别发生症状性脑梗死23,16,19例。症状性脑梗死致死亡各3例。两给药组与对照组疗效均差异无显著性,两给药组之间疗效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阿司匹林75和150mg·d1不能降低无症状性脑梗死伴心房纤颤患者进展为症状性脑梗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谢景锦  沈蔚 《中国药师》2014,(8):1369-1371
摘 要 目的:探讨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预防复发作用。方法: 功能性便秘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组患者予乳果糖口服液15 ml,po,tid,连用8周。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复合乳酸菌胶囊0.66 g,po(餐后30 min温水服用),tid,连用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后随访6个月和1年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5)。两组治疗期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观察6个月和1年,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19.51%和31.7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1.18%和58.82%)(P<0.05)。结论: 复合乳酸菌胶囊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协同和增效作用,安全性较佳,并能降低其复发率,具有预防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超高倍显微镜下直视分析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情况,并与发生临床阿司匹林抵抗的情况进行对比,为预测临床阿斯匹林抵抗提供参考。方法应用ACT-2000超高倍多媒体显微镜直接观察150例首发脑梗死患者服用阿斯匹林1周后外周血血小板聚集情况,跟踪患者首次起病后1年内是否复发脑梗死(临床阿斯匹林抵抗)。结果超高倍显微镜直视检查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异常者85例,占56.7%,其中1年内脑梗死复发者21例,复发率24.7%;血小板聚集正常者65例,占43.3%,其中1年内脑梗死复发者5例,复发率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服阿司匹林后超高倍显微镜下血小板聚集异常的脑梗死患者容易复发,该方法简便、直观、易行,可作为预测临床阿斯匹林抵抗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08例脑梗死患者分到观察组(n=54例)和对照组(n=5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溶栓、保护脑神经、降血压、调节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以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HDL、LDL、TG、TC等血脂指标水平变化情况,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HDL水平、LDL水平、TG水平、TC水平比较,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DL水平、TG水平分、T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 <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及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3.70%(2/54)、14.81%(8/54),两组比较,P <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中施以阿司匹林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并能有效减少脑梗死的复发。  相似文献   

15.
邵仲萍  侯位 《淮海医药》2013,31(4):354-355
目的探讨有效预防再发脑梗死(RCI)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2例初发脑梗死(PCI)患者随机分成阿斯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组和阿斯匹林对照组各31例,观察2组患者再发脑梗死(RCI)的发生率。结果阿斯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组再发脑梗死(RCI)的发生率为12.9%(4/31),阿斯匹林对照组再发脑梗死(RCI)的发生率为22.6%(7/3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斯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比单用阿斯匹林能更好地预防脑梗死再发生,且长期服用较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瑞舒伐他汀预防脑梗死可行性,为后续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7年1月至9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36例首发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A组及B组,A组给予阿司匹林,B组给予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1年效果。结果:治疗1年后A组复发率为29.4%,B组为5.3%,组间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改善,B组优于A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瑞舒伐他汀可预防脑梗死复发,有效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7.
通心络胶囊防治老年多发腔隙性脑梗死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常健 《医药导报》2009,1(1):77-78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防治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效果. 方法 60例急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 两组给予尼莫地平、阿司匹林、复方丹参注射液及控制血压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po,tid. 治疗15 d后停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改服复方丹参片,治疗组继续服用通心络,并追踪观察1 a. 观察两组临床表现及梗死灶数目变化情况; 随后观察服用通心络和复方丹参片1 a 后腔隙性脑梗死的复发情况. 结果 治疗组15 d后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3.33%(P<0.05). 治疗组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复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有效治疗和预防急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脾切除后外周血指标的变化规律与脾切除后继发脑梗死并发症的关系,以及应用阿司匹林后对脾切除患者外周血指标的影响,观察阿司匹林预防脾切除后继发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18例接受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术后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对照组76例未服用阿司匹林,分析术前术后外周血指标的变化与并发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血小板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聚积率术后3、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生脑梗死病例,对照组1、3、6个月内并发脑梗死的比例为2.6%、14.5%、3.9%;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脾切除术后应用阿司匹林可显著改善患者外周血指标,能有效预防术后脑梗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本院通过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进行联合方式,对患有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时的科学有效性以及安全性进行仔细的比较和认真的探讨。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进行随机分组,41例为联合治疗组,41例为对照组,对采用联合治疗组,医护人员给予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通过1周的联合治疗,然后改为仅服用拜阿司匹林进行维持治疗;在对照组中的患者则只服用拜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的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小板聚集率变化情况,并且对患者的疗效、安全及卒中的进展率和复发率进行仔细的对比,认真的分析。结果 对82例患者经过4周的观察治疗过程,患者的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小板聚集率出现明显的变化;治疗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患者有18例痊愈,占43.9%;14例显效,占23%;6例有效,占14.6%;有3例无效,占7.3%。联合治疗组中,有33例痊愈,占80.5%;5例显效,占12.1%;2例有效,占4.8%;有1例无效,占2.4%。结论 采用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拜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其治疗的安全性也比较高,值得在医学临床治疗方面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钟国球 《中国医药科学》2014,(4):110-111,115
目的探讨脑梗死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预防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2012年6月经由CT或MRI确诊并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合计169例。随机分为临床组85例和对照组84例。所有患者均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常规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临床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而后比照两组治疗后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并统计脑梗复发情况。结果临床组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其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组85例在治疗期间3例脑梗复发、复发率为3.53%;常规组84例在治疗期间9例复发,复发率为10.71%。两组比较临床组其复发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遏制血栓形成,预防脑梗死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